分享

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绍兴实施近代文献保护工程综述

 cxag 2018-09-16

一百多年前,人称小型《四库全书》的《四部丛刊》诞生了。这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古籍整理出版工程,也是著名出版家张元济先生穷尽毕生之力,在中国文献史上留下的辉煌篇章。

一百多年后,另一部延续了系统性、完整性、权威性的近代文献典籍丛书《中国近代文献史丛》即将在绍兴面世,以期填补《四部丛刊》之后的近代文献保护整理的断层和空白。


因为这一场盛事,今天起来自全国各大图书馆、出版社、高校等领域的几十位顶尖学术大咖将齐聚绍兴,围绕这部巨著的出版和“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近代史,展开一场文献保护和文化创新的头脑风暴。

对于绍兴这样一座千年古城而言,这也是在完善城市文化体系、创新城市现代化转型方面迈出的坚实一步。


联接文献断层


上演“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大时代。对这段历史巨变,各类书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作了思考、回应和记录,成为现代文明的思想宝库。

然而,由于受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至今尚无一部具有系统性、完整性、权威性的文献史料丛书。

中国近代文献是中国文化转型时期中西方文化碰撞反映在各领域的文化实证。它的缺失,使得中华文脉的呈现依然是断层式的。

追溯时间的脉络,近代文献的诞生与科举制度的消失刚好同步。而彼时的中国文化正处于古今转型、中外交融的关键期,见证和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成了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新文化。当时西风东渐,大量西方理论、学说流派涌入中国,科学、民主思想兴起,为我国的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近代中国正处于灾难危机之中,仁人志士自发形成民族统一战线,这个时期的近代文献也是民族自觉性凸显最为强烈的史料。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胡晓明说,中国近代文献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文献史料的价值意义不言而喻,没有相对完善的资料积累,学界就很难开展深入研究。但一些重要的典籍和历史记忆,随着时间推移,受纸质、印刷等条件的限制,受损日益严重,不少历史记忆正随着纸张的损毁而消失。

绍兴文理学院沈刚教授表示,如果能够将近代文献史料予以保护、保存并编辑出版,使古代、近代、现代的文献能够全景式展示,将是功德无量的大事件。而且,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将中华文化的精髓栩栩如生地展现,有着“存一代文献”的意义。

如今,绍兴启动中国近代文献保护工程,对这些散佚世界各地的史料文献进行重新整理印刷,掀起的是一场对中华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抢救文化,关照现实,古为今用,让故纸活起来,让文献动起来,让资源用起来,这是一件有功于历史和未来、有着重大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大事、盛事。


丰厚古城文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作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悠久的历史文脉中,沉淀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遗产和名人资源。


(徐树兰)

200多年前,一个叫徐树兰的绍兴人因为“喜购旧书,书贾多集其门”,捐资创设新式学堂和养新书藏。在此基础上又选择绍兴府城鲤鱼桥附近购地建成古越藏书楼,“藏书七万余千卷”,开创“存书”先河。

根植于绍兴厚重文化沃土中的古越藏书楼,凭借“轻藏重用”的理念,将一家之丰厚藏书化为公共藏书,成为我国第一家具有近代公共图书馆特征的藏书楼,也是近代历史上具有公共图书馆特征的藏书楼的先驱。共滋养出范文澜、徐锡麟、秋瑾、陈伯平,4位北大校长,17名院士。

古今文脉催英才。在绍兴的历史长河中,对文献典藏贡献巨大的名人志士不乏其人。

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历时29年写成史学理念著作《文史通义》,不仅继承了浙东史学注重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还对清代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鲁迅一生共积累了藏书14000多册,成为其攀上文学高峰的源头之水。

当代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一生出版研究著作70余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水经注研究》和《郦道元与水经注》等25部郦学专著。

这些绍兴籍文化巨匠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既在历代文献史料中汲取了大量的养料,同时又反哺延续了文献史料的传承与保护。

眼下,智能化、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通过开创性工作进行绍兴文史脉络的挖掘、梳理和展示,擦亮文化名片、增强文化自信,绍兴面临着新的探索和担当。

而近代文献保护工程正是这个城市现代性转型的标志性工程。“抓住信息化时代机遇,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寻找重点题材,绍兴可以借势再造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融古今文脉塑造城市之魂。”绍兴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何俊杰说。


蹚出文化新路


2017年,中国文化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四部丛刊》影印本在绍兴出版发行。而这部丛书的出版者,是绍兴越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历经百年沧桑,民国版《四部丛刊》全本存世极少,被各大图书馆视为珍品,不再轻易借阅,今人想一睹全貌或窥其局部非常困难。因此,“越生”联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实施典籍整理工程,致力于使“古籍中的善本、孤本化身千百,能够以本真面目永存世间”,这才有了《四部丛刊》影印版的问世。作为绍兴实施的首个庞大的经典再造与推广工程,《四部丛刊》影印本以其对典籍的充分还原和完善整理,赢得了业内研究者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拉开了绍兴打造全国图书出版高地的序幕。这是“越生”第一次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总投入达2700万元。

当时,“越生”董事长寿林芬透露, “越生”正在开始另一项重大工程:从1840年到1949年近代文献整理工作。这一庞大工程已经进行了5年,大约3年后该工程的一期项目就将完工。这是继《四部丛刊》之后又一个经典项目,目前已经有多家出版社表达了合作意向。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文化企业,主导这样一项需要整合多元信息、多方力量的巨大文化工程,为的是什么?

“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寿林芬说,市委市政府对这项文化工程的认可、肯定和支持,国内各个学术领域内顶级专家组成的团队,是这项工程得以实施的重要依托。“我们只是有幸承担了这项工作,多年的厚积薄发,也让我们有能力和信心把这项工程的出版任务留在绍兴。”

多年来,“越生”一直致力开展近代文献的保护工程,为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探索路径。


前几年,以《四部丛刊》《鲁迅藏拓本全集》等为代表的古籍文献、经典文献和名人文献再版工程,让“越生”积聚了经验和实力。尤其是今年1月份以来,由“越生”主导推动的全国百强出版社数字出版物交易平台的建设,更让其行业影响力得到了极大提升。通过多年的经营和积累,国内大量出版社、图书馆及一流院校专家学者和文化企业,都走进了越生的“朋友圈”。一家民企对资源的市场化集聚能力,在“越生”身上得到了有力体现。

“说实在的,出版这样的丛书,企业没有经济效益,但我们是从城市的视野做这件事,更看重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寿林芬说,政府整合多方力量让社会资本介入这样庞大的文化工程,对文化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担当,从长远来看更是企业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事实上,这也是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运用社会化方式启动文化保护工程的一种尝试。过去的诸多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庞大的文化保护工程在实施中,仅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因为缺乏市场的回应,很多资源的挖掘利用往往处于停顿状态;而单纯依靠文化企业,一味追求“眼见为实”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的培育发展同样缺乏公信力。因此,在这个全球化时代,绍兴要跻身文化之林,文化创新首当其冲。而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既能让文化产业在更多领域展翅翱翔,更能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时代转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让文化成为绍兴与世界连接的黄金通道,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有这样的情怀,也有这样的信心。


绍报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何瑛儿 汤桂平

编辑:章期豪

审核:张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