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康:历史上“季线连阴” 市场大底就出现在最后一根阴线中

 hzq114 2018-09-16
摘要
【戴康:历史上“季线连阴” 市场大底就出现在最后一根阴线中】A股历史上季线仅有过三轮出现“四次以上连阴”,最长记录是“五连阴”。而历史上的“季线连阴”,往往市场大底就出现在最后一根阴线中。

K图 000001_1

最新价:2681.64

涨跌额:-4.93

涨跌幅:-0.18%

成交量:1.00亿手

成交额:0

换手率:0.30%

领涨行业

K图 399006_2

最新价:1366.57

涨跌额:-24.71

涨跌幅:-1.78%

成交量:4372万手

成交额:0

换手率:1.72%

领涨行业

  “季线四连阴”、下跌比例、日均换手:接近底部特征,未达历史数值

  如果9月未来半个月行情延续弱势,上证综指将迎来季线“四连阴”。A股历史上季线仅有过三轮出现“四次以上连阴”,最长记录是“五连阴”。而历史上的“季线连阴”,往往市场大底就出现在最后一根阴线中。

  进一步对比最近一个月A股市场的运行特征与历史底部附近的异同。当前指数日均跌幅、下跌公司占比、日均成交与换手等指标暂未达到可比区间的数值,但已经呈现出与05、08、12、16年大底前趋同的交易特征。

  中外资的机构投资者在三季度的市场操作有所分歧

  A股公募基金三季度仍在减仓防御,对消费的配置进一步下降;而北上资金三季度却仍是持续净流入,并未受到人民币汇率贬值的扰动,且加仓基建链周期与大金融板块。外资比A股机构投资者更加乐观,差异的原因在于,外资机构投资者更加看重中长期估值与业绩的匹配度,而A股机构投资者更多表现出对当前“政策底”传导效果的迟疑。

  ● “政策底”已明朗,“市场底”最终如何形成?时机之一的“强势股补跌”已基本出清

  “政策底”到“市场底”的传导存在时滞,A股需要等待两个相辅相成的时机成熟,第一个时机等待市场 “强势股补跌”的自然出清。从二三季度代表交易日期公募基金净值表现推测,6月股票型基金的净值散点明显偏向消费风格,而9月基金净值的散点已偏离消费涨幅、更加靠近成长,可见公募基金对消费股的仓位调整接近尾声,对消费的配置依赖度明显下降。

  时机之二等待“政策传导的经济效果”,社融、M1、信用利差是前瞻

  “市场底”出现的第二个时机需要看到“政策传导的经济效果”,虽然代表产出的经济数据可能仍处于惯性下滑,但代表信用传导疏通的指标会率先改善,如M1与社融增速回升、低评级信用利差回落、基建企稳,均是投资者确认政策效果的有利信号,历史上05、08、12年“市场底”也出现在上述信号改善之后。对上述信号持密切观察的态度,是市场仍在磨合等待的重要原因。

  绝处逢生耐心布局,关注年末可能逆袭的行业:5G、地产

  维持A股处于底部区域的判断。(1)优先关注年末可能“逆袭”、且历史上“政策底”到“市场底”传导过程中能收获超额收益的细分行业,从05、08、12年看超额收益排名靠前的是大金融板块,关注地产、银行;(2)成长股关注α,如5G;(3)主题关注自主可控、国企改革。

  ● 风险提示:

  企业三季报低预期,汇率大幅贬值。

(原标题:底部特征比较,当前阶段如何?)

(责任编辑:DF06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