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部中华传世名著经典《吕氏春秋》

 溱湖之恋 2018-09-16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吕不韦任秦王赢政相国后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一部杂家著作。有十二纪,八览,六论。全书以儒、道思想为主线,兼有名、法、墨、农及阴阳家之言,集儒道士使善所闻,备天地古今万物之事。不愧为脍炙人口的一部经典之作。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便降临于世。
 
不妨让我们来欣赏其中一文:仲冬纪第十一
​  
​ 
《至忠》
​    原文:
​   
至忠逆于耳,倒于心。非贤主其孰能听之?故贤主之所说,不肖主之所诛也。人主无不恶暴劫者,而日致之,恶之何益?今有树于此,而欲其美也,人时灌之,则恶之,而日伐其根,则必无活树矣。夫恶闻忠言,乃自伐之精者也。
​   
译文:
​   
最忠的言语不顺耳,不顺心。不是贤君谁能接受呢?所以贤君喜欢的,恰是昏君所要诛灭的!君主没有不憎恶暴乱劫夺的,但是天天招致暴乱劫夺,只僧恶这些又有什么益处呢?如果这里有棵树,你希望它茂盛,按时去浇灌它,却又讨厌它,并天天去砍它的根,那么肯定会没有活树了。讨厌听到忠言,才是自我伤害至极的啊!
​ 
读到此时,余觉得这其实都是众所周知的事!
一个人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及时改正就无大碍,可怕的是讳疾忌医,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从而由小错到大错,由大错到不可救药。古人云: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两人自是,不反目稽唇不止,只温语称他人一句好,便有无限欢欣;两人相非,不破家亡身不止,只回头认自己一句错,便有无边受用。接受批评是需要勇气的,要能够听得进不太中听的批评意见。勇于接受批评是一个人成长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纵观我国历史,凡是成就突出的人,大都勇于接受批评意见。能够得到智者的批评是一件幸事。要知道,智者只对值得批评的人提出批评意见,而对不值得批评的人根本不会去说他,懒得冒被人仇视的风险。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和他的弟子耕柱之间的一则故事,就很值得一读。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因为在墨子的许多门生之中,耕柱被公认是最优秀的,但他却偏偏常遭到墨子的批评,这让他觉得很没有面子。有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门生中,我竟是如此差劲,以至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墨子听后反问道: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之见,我应该要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是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教导与匡正。听了墨子这番话,耕柱立刻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从此再也不以遭受批评为耻,而是更加发奋努力,终于成为墨子的继承人。 
​   
一旦说到君王,那就更了不得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君王一语可兴邦,一语可误国,听不听忠言那是何等的举足轻重?但汉高祖刘邦善听忠言,赢得民心。就个人能力而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不是太强,但他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能够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而不像霸王项羽那样刚愎自用、唯我独尊。有一本书中记载《孝经·谏诤章第十五》曰:昔者天子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诤臣就是敢于向上司提出批评意见的人,一个上司如果有了敢于提批评意见的下属,就能避免犯严重的错误。这说明了诤臣的重要性。刘邦就是因为有一批敢于提批评意见的诤臣,使他避免了犯错,争取了民心,最终赢得了天下。那么刘邦听忠言,何以见得:话说秦朝末年,刘邦率军攻入咸阳,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刘邦进入秦宫后,见宫殿高大雄伟,美女、珠宝不计其数,心中产生了羡慕之情,想全部据为己有。大将樊哙劝刘邦最好不要这样做,刘邦很不高兴。谋士张良对刘邦说:秦王之所以不得人心,失去天下,原因就在于他穷奢极欲。现在您刚入秦宫就想像秦王那样享乐,岂不坏了大事?樊哙的话可是忠言啊!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您还是听樊哙的劝告吧!
​  
所以呀 ,大到一国,小到一家,谗言蜜剑,忠言逆耳!希君慎行,不误一家!


​   编者注:吕尚(不韦)后因
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