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建国 燕山折桂已八年,又贺金秋在草原。 仰望丰碑泪湿眼,高擎金匾笑开颜。 菊花有意攒金蕾,枫叶含情染碧峦。 国粹传承当炼句,精心索秘苦专研。 赵庆新 载誉八年蔚大观,诗坛有骨作中坚。 遥知故地飞新韵,再领风骚赋美篇。 高淑媛 八载兼程无比伦,花香簇簇满园春。 壮怀不减风云涌,大度恢宏气象新。 帜耀辽西光灿烂,情融塞北梦缤纷。 谁言边外沙千里,吹尽黄沙始到金。 刘伟 八年挂匾耀春秋,歌赋吟诗数一流。 骚客艺人挥翰墨,兰亭巧笔绘神州。 万篇格律声声雅,千百文豪韵韵悠。 遥祝杏园常旺盛,传承国粹美名留。 王秀峰 塞北雄鹰展翅飞,高山柳水伴歌随。 诗乡金匾生豪气,名县石碑放彩晖。 韵海行舟博律浪,沙原策马踏翠微。 征程八载从头越,不忘初心再做魁。 张国玉 诗碑耸立唤千村,山水同吟铸诗魂。 骚坛八载皆参予,辽沈无人不识君。 鲁克喜诵诗人节,草原放歌迎佳宾。 诗碑闻讯虎添翼,砥砺前行跃龙门。 吴慧颖 漫步诗乡观美景,烟霞灿灿助行程。 高台韵寄秦时月,柳岸香添现代风。 仄径初来童稚子,平心不过老村翁。 耳边忽作沙泉响,忙把激情和一声。 李红艳 勤于驴背诵风尘,一片冰心付世人。 琐事虽微关道义,幽兰独艳显精神。 缘何老树增山绿,定是虬根扎土亲。 满纸诗香飘塞北,长留岁月寄情真。 舒卷白云披彩霞,茫茫芳草接天涯。 波心一片芙蓉影,渚岸千杆芦苇花。 大漠风中听牧曲,毡包帐内喝砖茶。 阿哥策马我相伴,此愿年年梦里赊。 谁许苍茫覆石沙,烽烟已渺尽桑麻。 风流亘古毡包立,布影经年农舍哗。 快马折鞭观四野,髫童横笛任凹洼。 丹青袅袅失真味,求得湛蓝好品茶。 张殿玉 柳水银沙谱乐章,诗乡韵梦露锋芒。 采风触景言辞录,览秀生情靓影藏。 苏鲁草原抒雅兴,清沟漠海叙怪疆。 八年仄律如春笋,胜睹文侠笔墨狂。 马永 两届殊荣书美谈,八年荣誉话言欢。 千年古韵融塞北,百载牧歌伴云间。 早起鞭牛调格律,梦醒握笔写诗篇。 柳水钟情邀落雁,青沟醉意涌沙泉。 李艳玮 一 金风送爽贺周年,赐匾诗乡美誉传。 宋雨邀来八方客,唐风携去一笺缘。 笙歌欢庆骚人醉,词赋欣吟佳作连。 欲借长风破重浪,扬帆渡海过云天。 二 彰武诗乡美誉传,金秋喜庆八周年。 文坛友聚才情纵,墨海心通佳作连。 笔走千行书古韵,词成万卷创新篇。 今朝欣看繁华处,直破云霄上九天。 宋国贤 塞北诗乡誉美名,枝繁叶茂更葱茏。 吟诗作赋扬国粹,柳水高山歌雅风。 耿耿丹心书盛世,铮铮铁笔写升平。 民殷国富骚人醉,赐匾八年励志行。 赵斌 金匾高悬整八秋,文坛蕙芷竞风流。 生花妙笔山乡咏,释梦华章日月求。 柳水潺湲言逝事,桂香馥郁作赓酬。 琼浆醉饮情如火,一路高歌唱不休。 八载吟坛锦绣织,文光墨气醉心痴。 诗承李杜飞奔日,韵倚宋唐骄傲时。 品玉敲珠游网海,颂今怀古戏瑶池。 春风书画添娇色,我为家乡和赞诗。 千亩沙丘变绿洲,株花芥草亦清幽。 追波逐浪藏身影,觅景穿林入镜头。 方趁吟情沽美酒,早将雅趣锁诗眸。 神州塞北迎宾客,大好河山壮志酬。 一脉香随碧草新,微风拂面最怡人。 清溪静谧堪闲棹,夏木幽凉好觅真。 尤爱波光浮倒影,无由诗律动吟唇。 莫疑秀色来天外,应是蓬莱景现身。 项秀坤 平平仄仄已八年,塞北诗乡步履坚。 老将文风藏底韵,新苗作品履平川。 千佛古寺邀骚客,柳水高台咏圣贤。 笔墨留香成异彩,千秋大业梦初圆。 周宏辉 诗乡八载帜高扬,盛世骚坛古曲长。 泼墨抒怀同庆贺,举杯邀友共疏狂。 情牵彰武兰亭雅,韵满家园沃土芳。 犹记艰辛当砥砺,前行还趁好春光。 塞外郊原景点新,旅游产业遇芳春。 荷塘月色邀骚客,大冷鱼香唤丽人。 蒙古毡包拼美酒,马头琴曲慰嘉宾。 流连望返沙滩地,闪烁硅光洒满身。 环境清幽古树奇,纵横电网贯东西。 羊肥牧业前程阔,草茂嘉和远景怡。 点点毡房添秀美,悠悠长调唱欢愉。 远离都市喧嚣场,避暑山庄赴宴席。 彰武诗乡誉美名,草原仙境踏青屏。 敖包点缀无双景,铁塔盘旋数百层。 沙固云舒苍浪放,风停树碧野氛生。 千年僻壤荒凉地,热电光伏顺势登。 刘海深 匾悬八载耀山川,塞北博贤露笑颜。 古韵殚心描美景,新诗魅力颂家园。 群仙泼墨江河秀,骚客挥毫日月鲜。 掠过沙泉飞雁影,醉君一梦忘流年! 李中林 簪金御匾小城前,韵海探骊璎珞还。 柳畔渔歌叹击节,高台枫火壮吟鞭。 弘扬国粹三千梦,重振家风一袭天。 八载砚程休笑傲,琼琚玉律续流年。 刘宝军 浏览大德心俱惊,草原无处不诗情。 迎秋湖面蒙蒙雾,送爽山头淡淡风。 篝火飞歌穿夜幕,鲜花孕蜜酿黎明。 静王府里一堂课,学会精髓享半生。 潘虹 翻香稻谷雁重征,笔蘸八年碑骨鸣。 雨路滩涂歌永志,阳春白雪赋心声。 清沟问律镌宏韵,宝地流沙筑富城。 塞外诗乡花锦簇,醉得千里送金风。 杜艳春 八载殊荣誉美谈,诗乡韵满柳溪湾。 稚童玩耍诗千首,鹤叟悠闲曲百篇。 翠岭含茵逐梦醉,湖泊泛浪戏酒酣。 吟旌更向高天举,雅客骚人颂大川。 谭超 天造奇葩落北疆,沙白草绿水流光。 牛羊散漫夕阳下,禽鸟翔集柳岸旁。 城市由来文化盛,田园起自种耕忙。 昔时蒙满繁兴地,化作今朝安乐邦。 崔海波 往日荒丘乱卷沙,今天碧野尽生华。 珍禽栖戏红松地,候鸟迁徙绿水洼。 草茂无边添锦绣,花繁烂漫缀烟霞。 观游塞北风光美,眷顾神仙忘却家。 崔振明 匾挂八年魂梦牵,心声翰墨醉骚坛。 唐风劲舞诗乡树,宋雨轻敲韵律田。 柳水多情添雅趣,燧峰怀古证前缘。 谁拿画笔描枫色,五彩斑斓一片天。 陈岩 挂匾八载意飞扬,二度诗风逐雁行。 泼墨挥毫书雅趣,浅吟低唱奏华章。 新词添赋情盈雨,彩卷雕龙韵溢香。 定使青锋刃常砺,传承国粹永留芳。 许秀芝 闪灼金匾誉八方,丹墨耕耘国粹扬。 苏鲁草原期客至,清沟碧水任君狂。 寄情白雪寒烟外,落笔红枫别苑旁。 词赋懿州歌盛世,朱旙漫卷启慈航。 洪曙光 天光云影自怡然,瀚海尘封换秀妍。 绮陌芳汀托丽颖,群羊众鸟逸田园。 抚琴弄管拨长调,牧马飞歌动远川。 寄语乡心情切切,驰名盛地续诗篇。 所爱故园又一秋,万端景致竟风流。 烽台柳水扬悠韵,金匾铭碑耀眼眸。 牧场芳菲抒壮志,诗乡美誉绽方遒。 民丰物阜蕴桑梓,素笔描摹情不休。 高慧清 谁铺巨毯入苍穹,欲引流云扑绿坪。 一曲牧歌无限远,万般挚爱满怀盈。 毡房隐隐河边落,骏马悠悠草上行。 画笔疾驰收景色,高悬影壁赏风情。 薛晓光 碧草蓝天映北疆,风拂翠柳骏马翔。 万顷绿毯鲜花缀,一曲琴声韵律扬 戏水游鱼掀细浪,寻骊小鸟沐斜阳。 毡房品酒丝竹伴,持笔涂鸦绘故乡。 黄丽茹 沙洲应季换戎装,一望无垠向远方。 美酒甘醇同客饮,奶荼香溢共君尝。 扬鞭策马驰辽北,纵犬驱羊牧塞疆。 绿海葱茏遮固漠,今朝美景醉心房。 温进霞 唐宋诗风誉九州,故乡笔墨占鳌头。 三千子弟添新韵,八载风霜写入秋。 塞外霓虹增日月,高山美景亮歌喉。 相逢雅苑方寻律,偶见清风潤眼眸。 赵晓兰 彰城大地洒芬芳,璀璨文坛韵味长。 柳岸诗丰盈碧水,词星联秀艳红廓。 唐风喜住千家院,宋雨频浇丘岭香。 放眼轻舟驰墨海,花开遍野更辉煌! 王继丰 诗乡盛会煦风吹,八载耕耘赏翠微。 屹立石碑接地气,高悬金匾映霞辉。 文豪琢句千人颂,墨客雕词百世垂。 写意挥毫传雅韵,鲲鹏展翼正腾飞。 张志强 临风当把酒,对月舞蹁跹。 二届诗人节,千家翰墨篇。 有情书大爱,无恙对青山。 欲纵黄骠马,开心挥玉鞭。 袁鸿雁 古县授诗乡,千年韵味长。 唐风香蕴岭,宋韵秀盈窗。 大典争殊誉,文坛竞栋梁。 兰舟驰墨海,八载更辉煌。 李洪涛 载誉八春秋,吟坛硕果收。 妇姑挥彩笔,童叟展歌喉。 古调华章锦,新声丽句遒。 诗香千万里,雅韵满街流。 王秀峰 (一) 我乘秋风夜色来,红光亮处火花开。 歌甜舞美惊空阕,欲将时光利剪裁。 (二) 大漠接天草木青,黄羊露影鸟飞行。 山石好客情深厚,落笔词穷望碧空。 (三) 手捧哈达喜自颠,留存影照记流年。 年龄抛去青春在,展翅高飞上九天。 李红梅 九月十三日观德力格尔庆典 绿缎裁成春夏装, 推门九月又穿黄。 哪来红毯当空落, 七彩宏图绣锦章。 佟敏 骚风曲苑铸诗坛,咏宋吟唐话变迁。 昨日举旗今为冠,颂文遣句奏国安。 清魂幽绪铸新诗,霜露更深病脚迟。 阔野田畴丰圣境,家园沐翠展娇姿。 仙踪原上解谜津,祥霭瑞风更诱人。 阡陌林田添雅秀,辽天阔野染眸真。 张向荣 诗乡金匾屹八年,群英荟萃壮诗篇。 塞北墨客谱新曲,彰武英杰努加鞭。 中华诗乡誉八载,辽西风骚酔三江。 高歌勇唱大风美,低吟强盛奏玉章。 满目草原谱华章,众星骚客润律忙。 啸傲唐风歌盛世,典享宋词舞春光。 张殿玉 诗乡授匾誉升迁,筑梦黉宫韵律潜。 李杜经文鲜众口,传承国粹路基宽。 张成君 彰武诗乡聚贤达,名扬神州众赞夸。 植根沃土育精英,传承国粹兴中华。 周宏辉 (一) 山戴金环地罩纱,曲溪岸上有人家。 敖包点缀云深处,一路绿绸一路花, (二) 举步维艰草绕膝,野生灌木有高低。 临塘细看鱼藏水,脚下忽惊五彩鸡。 崔振明 草原新绿风光美,湖水秋波引凤凰。 梦绕魂牵苏鲁克,欣然命笔谱华章。 塞外诗风聚圣贤,情牵大漠舞翩跹。 八年汗水谁知晓,今日骚人笑语欢。 匾挂八年魂梦牵,心声翰墨醉骚坛。 唐风劲舞诗乡树,宋雨轻敲韵律酣。 张庆儒 塞外诗风引豪情,八年奋斗未放松。 谁人知晓辛酸泪,喜得荣光亦从容。 刘宝军 生活无处不诗篇,精品长留上万年。 彰武前程花锦绣,青春少壮日中天。 成明 彰武诗名塞外扬,百花爭艳竟群芳。 丰碑八载骚坛立,再乘东风万里航。 郑俊国 诗乡一美誉,清雅两袖风。 自古寒凉地,墨香暖北城。 秦树东 江城子·彰武诗词 诗山韵海誉八年。饮风烟,醉骚坛。一米阳光,可使百花妍。童叟齐吟彰武美, 苏鲁克,勇登攀。石碑见证帜高悬。颂家山,咏天蓝。血脉传承,使命任双肩。春色满园枝一朵,沉落雁,胜貂蝉。 赵士荣 采绿吟·献给第二届苏鲁克诗人节 觅韵芳菲甸,塞北原野草萋萋。芦荻照水,碧波浮翠,风拂长堤。露珠明远树,池塘里,不时跳跃肥鱼。苜蓿劲,莎蒿旺。虫声鸟语堪期。 又到诗人节,凭栏处,初秋景色清丽。瑞鹤过长天,夜雨洗村墟。对千家,碧瓦红墙,毛锥舞,争把家乡题。情深际,斟满酒杯,频献给伊。 柳春艳 青玉案·贺第二届苏鲁克诗人节暨诗乡挂匾八周年 高山柳水迎宾到,草原绿,炊烟袅。金匾石碑光彩照。填词作赋,佳音频报,歌咏家乡貌。 艰辛培育枝繁茂,古典诗词进学校。国粹传承无老少。初心不忘,弘扬正道,八载诗乡耀。 赵晓兰 八载情如故,耕耘四季馨。诗词写作万般纯。无数梦魂萦绕,墨海遇知音。台上弧灯影,诗成月下吟。卷帘风动已清晨。书写人生,书写月西沉,书写韵儿欢畅,夕阳慰童心。 赵斌 定风波令·德力格尔草原 遥望山乡云水间,行之到处露珠鲜。瀚海草青花开遍,放眼,沙滩旧貌换新颜。 梦绕魂牵圆夙愿,眷恋,平平仄仄化诗篇。我把深情凝笔下,描画,葱茏大地染流年。 定风波令·德力格尔草原采风 陌野茫茫接九天。风吹草绿紫花鲜。如画家乡七彩染。浪漫。胜于梦里小江南。 何日贫乡成阆苑?迁换。酌词斟句赞家园。最是敖包添壮景。酩酊。邀君畅饮到樽前。 包建国 迷人的苏鲁克草原 海燕展翅大海, 雄鹰翱翔蓝天, 骏马奔驰在旷野, 苏鲁克人最爱苏鲁克草原。 青青草儿随风摇曳, 美丽花儿繁星点点, 穿梭的百鸟叫声脆, 德力格尔湖水荡漾着心田。 这就是我梦中的草原, 远古的神奇眼前浮现。 这就是我深情思念的草原, 拥抱着亲吻着让我幸福甘甜。 啊! 如诗如画色彩斑斓, 风光旖旎令人赞叹, 这就是我的深情, 这就是我迷人的苏鲁克草原! 周宏辉 贺“第二届苏鲁克诗人节开幕——暨我县荣获中华“诗词之乡”八周年 秋气堪悲未必然, 轻寒正是可人天。 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苏鲁克诗人节两岁了, 你潇潇洒洒的奏响了丰硕的乐章。 我也不再步履蹒跚的徜徉在春天的野陌上, 我捧起金黄的谷穗 深情的呼吸着你带着泥土的馨香。 田野有古风在吹, 蝉声渐远, 雨后的空气清新, 池塘里蛙声悠扬, 林中的雀鸣也更加欢畅, 龙泉湖面波光潋滟, 流水琴音如古调霓裳, 苏鲁克草原 牧羊的姑娘长发飘飘, 牧羊曲婉转更令我心潮激荡。 阿妈的酥油茶暖意融融, 那缕缕的香甜啊 醉了我的心房。 那里的羊儿肥啊 那里的牛儿壮 蒙古包在夜幕下好似点点星光。 老阿爸的马奶酒,手把肉还有马头琴长调述说着一个古老的民族 草原就是我们的天堂。 诗人的心醉了, 云水禅心的梦随一片红叶轻舞飞扬。 于是, 我把我的心捧给你, 在塞北风沙的荒原上, 我和你一起穿越时空, 穿越宋唐, 我们步履维艰, 和董书记一起战天斗地, 改变家乡, 看樟子松苍翠, 沙棘子的小黄花漫野开放。 疲惫的心有了依托, 生命的绿洲充满了渴望。 还要去章古台的砂矿, 看看昔日的黄龙是如何俯首称臣, 去冯家见证光伏发电让故园不再沧桑。 一年年一日日, 我们的鬓角添了白发, 我们的诗词队伍脚步更加铿锵。 诗词之乡八年挂匾, 苏鲁克诗人节两岁华诞又谱新章。 我们笑了, 我们的笑脸像春天的花蕾, 含苞待放! 我们尽情的歌我们尽情的唱, 我们歌唱祖国更加富强, 我们歌唱家乡建设蒸蒸日上。 张跃中 美丽的家乡——我们永远为您歌唱 ——贺诗乡命名八周年 按3600平方公里构图, 以40万人为主体, 绘一幅长卷, 取名——沉默的苏鲁荒。 直到2010年晚秋, 文化特使“中华诗词”高度赞美这幅画卷, 打破了百年的宁静, 将其命名为“诗词之乡”。 从此,唐宋雅韵、元曲新调久久回荡, 呕心沥血把美丽的家乡歌唱。 我们讴歌万亩松林的雄壮, 我们颂扬治沙书记的伟业, 我们热爱美丽草原的芬芳。 我们曾留恋清沟的美景, 我们体验过垂钓的乐趣, 我们品尝了“沙泉鱼宴”的芳香。 我们祝贺“硅砂论坛”的召开, 我们既感受过“风光”新能源的滚滚洪流, 我们更见证了致富奔小康、新农村的蒸蒸日上。 横道子、苏鲁荒——美丽的家乡, 我们甘愿为您奉献青春和热血, 我们世世代代为您歌唱。 李红梅 这就是我的家 脚踏一片绿地, 牧羊的鞭儿响起。 德力格尔水天一色 白云落湖里。 不要分清白云羊群, 蔚蓝和碧绿镶嵌明珠 陶醉在心里。 这就是我的家, 把幸福的阳光沐浴, 在酣畅淋漓的呼吸, 总自由自在地歌唱, 舞步飞旋无人比拟。 又见神枫赐福, 春风化雨跨世纪。 头顶一片祥云, 红鼓咚咚擂起。 蒙汉兄弟挥动鼓棰 九宵震憾和声起。 不论民族姐妹和兄弟, 劲头攒足使全力 和谐在心里。 这就是我的家, 把智慧和力量贡献, 让心贴心更紧密。 挽起袖子肩并肩, 总把能量汇聚。 一路之上遍地花开 迎接新天地。 爱在草原 苏鲁克草原不算大, 德力格尔湖也不算繁华, 我深深的眷恋着呦, 从来不想离开它。 双脚撩动湖水清凉任拍打, 头枕一片碧绿浑身披彩霞。 蒙古汉子吉日嘎, 羊儿能听懂他的话。 一首琴曲醉天涯, 甘心情愿守着他。 别问我为什么,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 苏鲁克草原不算大, 德力格尔湖也不算繁华, 我深深的眷恋着呦, 从来不想离开它。 千年古枫护卫着生灵, 成吉思汗血脉绵延博大。 蒙古汉子吉日嘎 把家乡蓝图来描画, 一种执着在践行, 家乡建设跨骏马。 别问我为什么, 有爱的地方就锦上添花。 ![]() ![]() ![]() 诗乡的丰碑 ![]() ![]() 单国儒 山川流韵,岁月讴歌。大美彰武,塞外名城。物华天宝喜逢当今盛世。人杰地灵,诗乡载誉神州。 时值苏鲁克诗人节,我们抚今追昔,可爱的家乡彰武,有很早有史可考的历史文明;有水草肥美“风吹草低见牛羊”皇家牧场美誉;有“全辽管钥”“博揽兵家之要,古今战地之枢”盛名;有辽沈战役,解放彰武的光辉节点,不一而足。热爱家乡的人们都能如数家珍一样,娓娓道来…… 新中国,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可喜成就。政通人和,社会承平;打造县域文化品牌,多年前就被国家评为“文化先进县”;经济繁荣,城乡一体化建设突飞猛进;农业丰稔,六畜兴旺,人民安居乐业;打造成了茫茫林海,无际草原,为三北造林,防风固沙作出非凡贡献,成为祖国绿色屏障。可爱家乡,淳朴民风,民族融合,山川秀丽,风光旖旎。“伟大时代必定催生出璀璨先进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是一个地方文化发展的必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弘扬国粹,爱好诗词是当代彰武人的文化积淀。讴歌盛世,融入社会主旋律,针砭时弊,已蔚然成风。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刘凤楼、张元科、冯昌、许东航、赵庆新、高咏志、崔云林、许守宽、王国顺、黄正亚、王凤先、王东升等著名诗人。县委高度重视,正确引导,并责成县委宣传部、县文联主抓这项工作,使我县诗词文化逐步发展壮大。 之后,又涌现出继张元科、赵庆新两任诗词学会会长之后,以著名诗人包建国为领军人物的县诗词学会,在县委领导下,依靠全县广大诗词爱好者群策群力,励精图治,继往开来,在创造“诗词之乡”上走过了非凡历程。 一、县诗词学会制定学会的主导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诗词国粹,歌颂祖国,热爱家乡,奏响时代主旋律,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二、在完善诗词学会工作同时,抓好组建基层诗社及诗词分会工作。以教育界为前导,各九年制学校为基地,组建诗社,在乡镇党委领导下以乡镇文化站,组建诗词分会。先后成立了耕耘诗社、柳溪诗社、大风车诗社、雅墨轩诗社、龙湖诗社、石柳诗社等53家诗社,29个诗词分会。并把县直机关、城乡上下的工人、农民、教师、商人等都吸纳到县诗词学会。会员达到5000多人,涌现出了两家子镇王英、姚玉辉,双庙镇杜艳春,后新秋镇黄正亚,彰武镇董利锋,五峰镇王秀峰、周宏辉等同志组建诗词分会,基层诗社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应运脱颖而出的豆腐匠诗人王宝林,养牛专业户姚玉辉,商人李红艳、刘宝军,接地气的农民诗人王建国,一线工人柳春艳;同时还涌现出了多产上档次的诗人:詹学平、刘伟、张志强、高淑媛、张瑞丽、赵士荣、吴惠颖、张明星、赵冠华、许秀芝、凌士春、李忠厚、李洪涛、崔振明、张向荣…… 三、在抓基层诗词组织同时,大力抓好诗词格律知识普及。先后请省诗词学会领导著名诗人王维阁,著名诗人楹联大师许东航,开展诗词知识讲座;利用诗刊、微信平台,开展诗教工作。把诗词知识大大普及,家喻户晓。 四、收集整理出版彰武诗词文化典籍数十部如《柳溪集》、《五老吟》、《诗律与词谱选篇》、《汉语古典诗歌讲话》、《彰武神韵》、《许东航楹联诗词集》等,《彰武诗词》期刊105期。 五、鼓励支持诗人整理出版各人诗集。先后有刘凤楼、高咏志、马忠奎、王国顺、单国儒、郑大、张利晨、詹学平、颜昭莲、张元科、汪修彬、刘锡军、刘伟、李忠厚、周紫薇、黄正亚、李洪涛等60多人都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分发给诗友及相关单位,并被县图书馆收藏,为丰富家乡文化典籍贡献力量。 六、诗人积极踊跃参加全国不同层面的诗词赛事。先后有:刘凤楼、许东航、冯昌、高咏志、包建国、马忠奎、冷建军、单国儒、詹学平、秦树东、郑大、吴惠颖、张志强、王晶晶、燕昭莲、张明星、周紫薇、刘宝军、郑玉坤、李红艳、赵斌、王宝林、姚玉辉、杜艳春等诗人曾获得重要奖项,有的一并获得“文化名人”称号。 七、不定期的由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文体局、县诗词学会多次联合主办诗人诗集研讨会:先后为刘凤楼、高咏志、王凤先、王东升、单国儒、郑大等同志主办诗词研讨会,社会效益好;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有利于诗词创作。 八、办好诗词学会会刊《彰武诗词》,每年至少四期刊,不定时结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办好诗词报刊。还利用好微信平台随时办好诗词微刊。利用微信《塞外诗风》栏目刊登诗人作品,诗词知识,做好诗词交流;使我们的诗词文化大力普及,遍及城乡、家喻户晓。 九、搭建县内文化平台,互相促进合作共赢。经常与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文艺家协会等搞好联谊活动繁荣家乡文化;建设以阿尔乡镇采风基地、温雅山庄采风基地,给广大诗人构建写诗、娱乐、休闲、联谊的活动之地。每年都利用重大节日隆重举办诗词赛事,诗词咏诵,诗词表演等活动。 十、用好管好县政府下拨给诗词学会的经费。县政府在资金紧缩的情况下,每年还给诗词学会拨付工作经费,保证至少每年2万元,根据需要多拨达到5万元。诗词学会本着少花钱多办事(首先保证期刊出版);不花钱也办事。有时会员自助,保证工作正常运转。 十一、县诗词学会经常跨市地与省域同其诗词学会开展联谊活动。加强交流、互相促进,增进友谊,先后与营口、海城 、新民、通辽、绥中等20几家结成友好学会,与北京、上海、山东、江西、黑龙江的诗友互发稿件联系,收获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回顾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历程,使我们彰武的每个诗人无不引以为傲。从苍髯皓首的老人到学前稚子,从学堂朗朗诵咏读书声到田间地头吟诵,从才郎才女身上都飘逸着诗的风韵。由2002年提出打造“诗词之乡”设想,到2006年开始把争创“诗词之乡”的奋斗目标写入党代会报告;2008年10月县教育局被中华诗词学会命名诗教先进单位,也是第一个全国诗教先进单位。2010年10月21日经过六次大型验收之后,我县被中华诗词学会命名为“诗词之乡”,也是辽宁省第一家县级“中华诗词之乡”。2017年我县又被中华诗词学会命名为“中华诗教先进单位”,是辽宁省唯一一家县级诗教先进单位。“中华诗词之乡”是我们彰武文化地标。于2016年10月由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县城南端树立起“诗词之乡”的丰碑。这一丰碑是一种昭示与旌表,是对诗人的鼓励;又是我们家乡弘扬国粹的里程碑。鼓舞我们广大诗人在诗的海洋里不懈航行。这正是“彰武诗乡载誉声,中华国粹贵传承,高坛广纳群贤聚,盛世讴歌唱大风”! ![]() ![]()
|
|
来自: WENxinHANmo > 《百卉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