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正文

 gyjian 2018-09-16
1979年后,在土地使用制度与住房制度两大改革推动下,房地产业由复苏到快速发展。全市各类房屋从1978年8652.9万平方米增加到1995年22094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8平方米。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把房地产业作为振兴上海经济,进行旧城改造,改善上海市政基础设施,提高人民居住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1)1979年,首先开发侨汇商品房,建立房产开发经营公司,逐年扩大开发经营规模。(2)1980年,改革住房由政府统建统配的体制,调动各系统单位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的积极性,加快住宅建设,系统公房面积开始超过直管公房。(3)1986年,开征三资企业土地使用费,启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4)1988年成功批租第一幅土地,土地使用权有偿、有限期使用的新机制取得重大突破。(5)1991年实施“推行公积金、提租发补贴、配房买债券、买房给优惠、建立房委会”的房改方案。至1991年,全市批租土地12幅、935公顷,房地产开发公司发展到94家,销售各类商品房394.6万平方米,上海房地产业开始复苏。1992年起,上海房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发展速度之快、投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发展势头持续到1995年,房地产业取得重大发展:(1)外商投资增加,土地批租猛增,全市批租土地1174幅,1万公顷土地进入土地一级市场。利用外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旧区改造。(2)各行业投资房地产,开发公司迅猛发展,全市开发公司达2635家,其中中资公司2243家,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公司392家,商品房建设投资规模迅速扩大。(3)建立房地产交易固定市场,市、区、县交易市场形成网络,商品房的上市、销售量大幅增长,房产交易活跃。全市有946家从事中介、咨询的房地产经纪机构。(4)物业管理公司应运而生,全市建有867家物业管理公司,管理的物业占全市城镇房屋1/3。(5)房地产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基本覆盖房地产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房地产市场管理趋向规范,逐步形成“土地一级市场由政府高度垄断,房地产二、三级市场充分放开搞活”和“以土地供应为龙头,以权属管理为核心,以立法执法为基础”的宏观调控机制。(6)住房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1994年,对已出租的公有住房向原租赁者出售公房。到1995年全市共售出60.8万套,建筑面积3153.97万平方米,收回售房款68.64亿元,售出一半成套独用公房。公房出售加快了住房商品化进程,提高了居民住房自有率,促进公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房管所向物业管理公司转制。(7)房地产业发展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1995年,商品房施工面积3545.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84.9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额729.31亿元,分别占全国的8.11%、4.47%和23.14%,商品房销售567万平方米,占全国的9.41%,均列全国首位。房地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78年0.1%提高到1995年3.7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