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力派收藏家李伟(华子)藏品赏析:郎世宁瓷板掐丝珐琅八骏图

 昵称32901809 2018-09-16

瓷板画历史悠久,自明代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之后,其工艺和品质不断提升。到了清代中期,随着瓷艺的迅猛发展,瓷板画也走向兴盛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实力派收藏家李伟(华子)专注瓷板画收藏多年,所获颇丰。上一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了一件他收藏的“青花大王”王步所作的青花瓷板山水画挂屏,本期再与朋友们分享一套李伟更加钟爱的瓷板掐丝珐琅《八骏图》挂屏,为郎世宁所画,同类藏品传世数量极少。

郎世宁是意大利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来到中国,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为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在宫里的欧洲画家中更是首屈一指。郎世宁历经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50多年,精于肖像、花鸟、走兽,尤其擅长画马,他创造的新画法“郎世宁新体画”极大地影响了康熙之后的清代宫廷绘画和审美趣味。郎世宁的掐丝珐琅瓷板画将宫廷绘画与掐丝珐琅工艺完美结合,在文化、艺术、工艺、市场等各方面的价值都堪称顶级。

实力派收藏家李伟(华子)藏品赏析:郎世宁瓷板掐丝珐琅八骏图

这套瓷板掐丝珐琅《八骏图》挂屏一共四件,是郎世宁晚期的作品,由清宫造办处制作。

以下请逐一欣赏。

实力派收藏家李伟(华子)藏品赏析:郎世宁瓷板掐丝珐琅八骏图

从制作程序而言,都是先成画,再掐丝。

实力派收藏家李伟(华子)藏品赏析:郎世宁瓷板掐丝珐琅八骏图

郎世宁采用中西合璧的画法,其中马儿都以“焦点透视法”画出,讲究骨骼肌肉形状,突出皮毛质感,“郎氏风格”非常明显。

实力派收藏家李伟(华子)藏品赏析:郎世宁瓷板掐丝珐琅八骏图

就连马匹身上的白色都以掐丝珐琅呈现,可见工艺之复杂和精细。

实力派收藏家李伟(华子)藏品赏析:郎世宁瓷板掐丝珐琅八骏图

李伟认为这套藏品的红木外框不是原配,估计是后补的,因为原配外框应当雕刻得非常细致精美。

实力派收藏家李伟(华子)藏品赏析:郎世宁瓷板掐丝珐琅八骏图

再看几处细节。每件瓷板上的印章都采用了刻瓷工艺,对刻刀的使用极为挑剔,一刀刻错便会前功尽弃。工匠都是用刻刀仔细剔槽之后,再往里掐金丝。

上方印章为“乾隆御览之宝”,即皇帝看完并认可后,才能刻此章。下方印章为“三希堂精鉴玺”,是乾隆皇帝御用的鉴赏类印章。三希堂,在紫禁城内养心殿西暖阁,因藏有稀世之珍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而得名,“三希堂”也由此成为著名艺术品的典藏地而闻名于世。

实力派收藏家李伟(华子)藏品赏析:郎世宁瓷板掐丝珐琅八骏图

此处的“臣 郎世宁恭绘”几个字,表明这几幅画都是专为皇上所画。下方的落款印章为“世宁”。

实力派收藏家李伟(华子)藏品赏析:郎世宁瓷板掐丝珐琅八骏图

实力派收藏家李伟(华子)藏品赏析:郎世宁瓷板掐丝珐琅八骏图

画面的留白处,也密密麻麻地雕刻并掐丝成梅花纹形状,可谓将功夫做到了极致。梅花五瓣,乃寓意“五福”。

(未完待续)


实力派收藏家李伟(华子)简介

实力派收藏家李伟(华子)藏品赏析:郎世宁瓷板掐丝珐琅八骏图

▲李伟与王步瓷板画精品《十八罗汉图》

李伟,又称“华子”,男,1970年生,实力派收藏家、企业家。祖籍山东,上小学时随父母来到吉林长春。1985年入伍,转业后先在长春百货大楼任职管理,之后自立下海,分别做过钢材、水果、建材、布料生意,还开过汽车修理厂。199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曾成功开发长春市南关区自由花园小区等项目。2011年到北京发展,2016年回到长春,目前企业发展涉及多个领域。

受家庭影响,李伟从小就喜爱收藏,并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他1987年正式入行,至今已有30年。多年来,李伟一边做生意一边从事收藏,干事业踏踏实实、颇有建树,收藏亦注重学习、勤于实践,逐步在业内占有一席之地。李伟收藏品类较多,其中精品不在少数,尤其在明清家具和瓷板画两个领域见长。

李伟为人低调谦和,事业有成之后多次主动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积极回报社会。他与国内知名杂项收藏鉴定专家须小龙、天津资深收藏鉴赏家刘德明等业内精英亦师亦友,经常交流切磋,收藏实力和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已成为业界新锐。展望未来,李伟期待与广大收藏爱好者多多交流分享,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博事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