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志强主任从肝论治糖尿病的经验

 济世仁心莫炳绥 2018-09-16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之范畴,根据本病三多症状的孰轻孰重分为上、中、下三消。传统的观点认为其发病机理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主张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肾,从肺、胃、肾三消论治。导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许多糖尿病的早期患者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无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追溯其病史,多数患者有情志内伤的病史,因此,于志强教授遵经立旨,在结合临床的基础上,提倡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提出糖尿病“从肝论治”新思路,用之于临床,并分为四法辨证治疗,收到满意的疗效。
  于志强教授认为,消渴之病,责之于肝。郁怒伤肝是消渴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其病机关键应责之于肝。正如清代医家黄元御在《四圣心源・消渴》中所云:“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素灵微蕴・消渴解》亦云:“消渴之病,则独责肝木,而不肺金”。因此,于志强教授认为消渴之病,治之于肝。历史医家治疗消渴多遵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肾之原则。于师根据消渴之病责之于肝的理论,以《素问・藏气法时论》所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为明训,匠心创立了从肝论治糖尿病的理论,并分型治之。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于主任“从肝论治糖尿病”的临床常见分型证治经验介绍如下。
  1肝郁化火,灼伤阴液
  于老师认为,若肝气郁结,易从火化,肝火炽盛,上灼肺金,以致津液不得敷布,则口渴多饮;肝与胃关系密切,肝之经脉挟于胃,若肝失条达,郁而化火,肝火移于中宫,胃阴被灼,食入即化,则消谷善饥。主证可见烦渴多饮或多食,口苦易怒,面赤眩晕,溲黄便秘,或胸闷胁痛,或嗳气返酸,舌苔薄黄少津,脉象多弦滑或滑数。治则以酸泻肝木,清热生津,方用消渴煎I号:柴胡10 g,木瓜15 g,白芍15 g,乌梅15 g,天花粉30 g,黄连10 g,栀子10 g,生甘草6 g,麦冬12 g,黄芩10 g。加减:若消谷善饥明显者,加生石膏,以清泻胃火;若肝阳上亢眩晕明显者,加天麻、钩藤、玳瑁,以平肝熄风;若大便秘结者,加番泻叶或生大黄,以通腑泻热;若胸胁痛明显者,加川楝子、郁金,以疏肝理气止痛。
  2肝郁土壅,湿热内生
  于老师认为,肝失疏泄,条达之情,郁久化火,乘脾(胃)土,温热内生而致消渴。主证可见形体肥胖,口渴多饮,易怒口苦,胸闷纳呆,头沉身重,四肢乏力,舌体胖大,苔黄腻,脉象弦滑。治则以疏肝清热,燥湿健脾。方用消渴煎II号:苍术12 g,黄连12 g,柴胡10 g,荷叶10 g,枳壳10 g,葛根10 g,蚕砂(包)10 g,鸡内金10 g,栀子10 g。加减:若见双下肢水肿明显者,加泽泻、冬瓜皮、车前草,以利水消肿;若兼舌暗瘀血者,加三棱、莪术,以活血化瘀;若见湿热瘀血积于胁下(脂肪肝)者,加决明子、鳖甲、茵陈,以增清热化湿、软坚散结之力;若见呕恶厌油腻明显者,加竹茹、生山楂,以消食化积、降逆止呕。
  3肝郁脾虚,脾津不摄
  于老师认为,肝失疏泄,郁久乘脾,脾津不摄而致消渴。主证可见情志抑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尿频尿甜,口渴多饮,形体消瘦,少气懒言,腹胀便溏,舌淡暗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或虚弦。治则以疏肝解郁,健脾升清。方用消渴煎III号:柴胡6 g,枳壳6 g,黄芪30 g,党参15 g,白术15 g,当归12 g,茯苓15 g,葛根12 g,陈皮10 g,山药10 g,炙甘草10 g。加减:若腹胀明显者,可加厚朴,以理气除胀;若腹泻便溏明显者,加莲子肉、白扁豆,以健脾淡渗止泻;若兼四肢麻木者,酌加桑枝、姜黄、蜈蚣、牛膝,以活血通络;若兼尿如浮脂者,乃肾不约制,加服金匮肾气丸。
  4肝肾阴亏,燥热津伤
  于老师认为,肝失疏泄,郁久化火,下灼肾水,津伤液涸而致消渴,主证可见烦渴多饮,尿频量多,浊如脂膏,形体消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或视物模糊,或耳聋耳鸣,舌质红,舌体瘦而少苔,脉象弦细而数。治则以滋补肝肾,清热生津。方用消渴煎IV号:熟地黄24 g,制龟版(先)15 g,山萸肉12 g,知母10 g,白芍15 g,沙苑蒺藜10 g,菟�子10 g,玉竹15 g,天花粉15 g,枸杞子15 g加减:若视物模糊明显者,加夜明砂、蜜蒙花,以养肝明目;若夜尿频多者,加桑螵蛸、补骨脂,以补肾缩泉;若耳聋耳鸣者,加磁朱丸,以治元;若心烦不寐明显者,加酸枣仁、夜交藤,以养血安神。
  5病案举例
  刘某某,女性,60岁。初诊时间:2011年1月14日。主因糖尿病史1年,口干口渴,乏力两周就诊,患者素体肥胖,一年前无明显原因及症状,体检时发现血糖略高,经多次复查血糖及胰岛素分泌试验,诊断为糖尿病,但并未系统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近两周来自觉口干,口渴,饮水较多,身重乏力,而到门诊就诊,症见:口干口苦,饮水较多,呕恶纳呆,烦躁易怒,头沉身重,四肢乏力,形体肥胖,双下肢水肿,舌体胖大,苔黄腻,脉象弦滑。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79 mmol/L、尿常规:尿糖+。西医诊断为2型糖尿病;中医诊断为消渴,证属:肝郁土壅,湿热内生。治以:疏肝清热,燥湿健脾。主方以消渴煎II号加减治疗。处方:苍术12 g,黄连12 g,柴胡10 g,荷叶10 g,枳壳10 g,葛根10 g,蚕砂(包)10 g,鸡内金10 g,栀子10 g,泽泻10 g,冬瓜皮15 g,车前草10 g,竹茹6 g,生山楂10 g。水煎服:7付。二诊(2011年1月21日):服用前方后,患者病情好转,口渴减轻,纳呆减轻,双下肢水肿减轻,无口苦,无胸闷,仍有头身沉重,呕恶,四肢乏力,舌体胖大,质淡红,苔薄黄腻,脉弦滑。得之治疗辨证准确,治法得当,仍守原方去泽泻、冬瓜皮、车前草,再服7剂巩固疗效。三诊(2011年1月28日):服用前方后,患者病情好转,无口渴,饮水量可,无呕恶,饮食量可,感觉头身沉重四肢乏力略有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复查空腹血糖:63 mmol/L。得之治疗辨证准确,治法得当,前方去竹茹、山楂继服7付,巩固疗效。四诊(2011年2月4日):服用前方后,患者病情好转,饮水量可,无口渴,体力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得之治疗辨证准确,治法得当,仍继服前方巩固疗效,将上方制成水丸,每次10 g,每天3次。病情好转,未再就诊。
  按语:消渴煎II号是在朱丹溪“越鞠丸”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得,方中以柴胡、枳壳疏肝解郁,升降气机;以苍术、蚕砂、栀子、黄连清热燥湿;以葛根、荷叶升胃中清气,生津止渴;以鸡内金消食健胃。泽泻、冬瓜皮、车前草,以利水消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