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德忠:同里,在时光中等你

 老鄧子 2018-09-16

江南的精致,举目之处都是可经得起推敲的细节。


江南的天气,只有文人志士才惊叹它的不计成本。


去同里水乡,是偶然的。而不是在蓄谋已久的期待。是厌倦了各种压力的来袭,在匆忙的状态下,踏上了江南水乡——同里。


走在这座古老的街上,感觉时间都像慢了下来,感觉同里人从不与时间赛跑,他们在慢慢享受着时光,像是时光也眷恋着淳朴的人们。


同里的曾名“富士”,唐朝初而因其名太侈,改名铜里。宋代又将旧名“富士”两字相同里牌楼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 “同里”沿用至今。


在这里,生活可以张扬的优雅,也可以低调的华丽。


在这里,可以时尚追求自然,也可以自然享受繁华。


因为,同里的美,古镇的美,需要我们用心灵去体会。


同里最著名的是退思园。退思园俗称任家花园,占地10亩,是主人任兰生花10万银两用三年时间建成。因为贴水而筑,也称“贴水园”,它是全国唯一的贴水建筑,同时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园主人生于光绪年间,曾遭同僚弹劾罢官,遂回乡建屋,但它并非准备在这豪宅度过“晚年”。相反,他很有姿态的把园子取名为“退思园”,出处为《左传》的“进思尽忠,退则思过”之意。好像园子与主人似乎心有灵犀。三年后豪宅刚刚竣工,主人任兰生也不在赋闲,果真东山再起。当他离开了这块福祉,福兮祸所伏,第二年主人便一命归天……。



“退思园”虽然不及苏州拙政园出名,但也堪称江南古典园林中的经典之作。但每一处建筑既可独自成景,又与另一景观相照应,实有步移景异之妙。


庭中最吸引人的建筑“旱船”,它建于水面,是主人迎送客宾的场所。水穿石隙,锦鲤嬉戏于此,仿佛船在水中游戈,即呼应江南水乡文化景观,又成为“贴水园”的点睛之笔。


另一处便是桥中之宝:三桥。三桥便是同里桥中之宝。分别建于明、清两代,呈“品”字型,自然形成环形街道。两岸雕有花石柱,船在桥下穿梭,游客端坐其中,桥边商家作坊不时传来阵阵余香,给这古老水镇增添了更加繁荣的景象,同时体现了古典之美。


三桥又称“吉利桥”、“长庆桥”、“太平桥”。同里人每逢婚嫁喜庆、老人生日等,都有“走三桥”之习,到同里的游客也会在此走一走,只是图个喜庆而已。在三桥上,还可以看到花岗石上凿刻的楹联“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由于同里人世代勤奋苦读,从宋朝至清,走出1位状元,42位进士,93位文武举人,成了远近闻名的“进士镇”,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曾居住在同里有名的嘉荫堂。


在同里镇有大小桥49座相连,呈网状将镇分割成七岛。“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家家临河居住,处处见桥影。站在桥上看两岸杨柳依依,那些散落的宅院依旧安详,仿佛看到当年最繁华景象。


古往今来,有多少能工巧匠在这座桥上做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章。作家余秋里在《江南小镇》中曾这样写到:“周庄对于我,是乐于参观而不会想到要长久驻足的,而同里却一见面,就产生一种要在这里觅恋安居的心愿”,可见同里是适合生活居住的地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同里镇被称之为桥梁史上“博物馆”一点都不为过。



漫步在青砖石上,渴盼记住江南的每一个细节,一草一木,似乎都带有那份淡定的气质,路延伸到某个不知名的地方,在经过的每个岔口,都会通往一个不一样的江南。而走在这些坚硬冰冷的石材桥梁中,看到江南诗书千百年来的文化侵润,也变得如此温柔含情。经过漫长洗礼的同里,似乎也变的温柔多情,沿河漫步,呼吸着温润的空气,听着潺潺的水声,也会让人浮想联翩。


坐船环游小镇在同里也是一件美事,游人坐在乌篷船之中,桨声应和水鸟之鸣,游客会随着经过的一个个故居,而河水中,就是白墙黑瓦的倒影。


古镇,渗透了时光,充满了缠绵往事。


古镇,饱经岁月的洗礼,让历史见证。


在这里,还能感受到有声的电影,从远处传来的悠扬歌声,


仿佛为眼前的风景片做最佳的配音。歌声如此美妙动听,也许,这动人的不仅仅是歌声,像是江枫渔火对游人的一种炫耀。


同里与水有不解之缘。正如陈从周先生高度评价:“同里水而名,无水无同里”,它像一朵睡莲浮船在水乡,又像是镶嵌在湖泊中的“绿宝石”绚丽多姿,如此的温柔,哪怕耀眼的阳光,在这里,也会感到如此柔和宁静;她又像一位温柔的女子,高雅、清新;在这里,可以看到她拥有自己的那份情怀,体现着自己的个性,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同里的街巷,同里的名人,同里……原本是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无法掩卷。正像一位希腊哲人所说:记忆是光明与黑暗、热和冷的混合物。在这座水墨的小镇里,河畔的歌声也会慢慢地融入到人体的血脉。


那,便是安宁、祥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