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个营干部,抬下三个,师政委一纸手令,震动全军,歼敌三个半旅

 NGC1952 2018-09-16

1946年12月,陈毅、粟裕指挥的宿北战役,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战歼敌三个半旅的光辉范例。其中最关键的一战,是峰山之战,是华中野战军8师打的。

这一战是由8师政委丁秋生指挥的。

宿北战役中,山东、华中两个野战军集中了24个团的优势兵力,趁敌人还没完全靠拢,在宿县、沭阳地区,歼灭孤立突出的戴子奇整编第69师及归其指挥的整编第57师预备第3旅。

8师的任务是吃掉预3旅,而后阻击胡琏整编第11师对整编第69师的增援。

峰山是嶂山镇和晓店镇之间的一个突兀隆起的小山头,虽然不高,但在宿北平原上却是一个屏障。戴子奇打仗不怎么样,但也看出峰山是一个制高点,对整编69师攻防作战的重要性,于是派预3旅副旅长兼第7团团长亲自带了一个加强营,居高扼守峰山。

15日晚,2纵、9纵打响后,8纵第23、24团全部压向峰山,两路强攻。敌人拼命抵抗。第23团1营连续3次突击失利。

拂晓时分,全营最后四个班30多人组成突击队,发起第四次攻击,终于攻上了山顶。但是,随后,全营伤亡只剩下了两个班。

幸好在整个关键时刻,第24团1营由北面攻上来,于是,两个1营协同作战,全歼山顶上的守敌。

天亮时,丁秋生从指挥所的步话机里,听见敌徐州公署副主任吴奇伟使劲呼叫整11师师长胡琏,令其:“赶快强渡六塘河,向戴先生靠拢。”

戴子奇命令预3旅旅长魏仁鉴:“你马上夺回峰山!”

丁秋生立即下令两个团各留一个营坚守峰山南北山头,构筑工事;第22团3营进驻峰山脚下,为预备队。

随后,丁秋生和副师长带着几个参谋,冒着敌人的炮火,赶到山下的吴村进行指挥。这里距前沿不到一千米,刚到一所民房前,一颗炮弹打来,在屋脊上爆炸,弄得几人浑身灰土,幸未伤人。

果然,十点钟的时候,晓店的敌预3旅炮营和六塘河敌整编第11师榴弹炮团开始猛烈轰击峰山。四架飞机飞来,轮番轰炸扫射峰山阵地。

火力准备之后,敌人—个团从东、西两个方向,成连成营地上攻。战至下午,山峰岿然不动,但是,8师的防御部队伤亡很大。

8师过去打进攻战多,不太适应打防御。打退敌人两次进攻后,自己也有了伤亡,四个营干部,抬下来三个,有些干部就叫起苦,有人甚至建议主动撤出战斗,以避免造成更大伤亡。这场宿北战役是环环相扣的大兵团作战,峰山虽为局部,却是其中最重要一环。此环松动,可能造成整个战役的失败。

很少动怒的丁秋生脸都气黑了,叫来参谋魏学诚,斩钉截铁地口述一道手令:

“坚守峰山对整个战场至关重要,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守阵地,不准后退一步。任何人擅自后退,立即就地枪决。”

魏学诚记录下手令,立即转送各营。

后来,魏学诚说:“我以往写过无数次命令,用这种口气写还是第一次。指挥所的人都很严肃,前边有电话来,都是首长亲自接,具体交代。”

丁秋生的一纸手令,震撼了全军。

峰山的守军誓死阻击。战至黄昏,预备队3营也拉上去了,终于打垮敌胡琏的最后一波攻势。

峰山一丢,敌预3旅就被腰斩了。

预3旅一完,敌整编第69师于整编第11师就也被割裂了。

峰山稳固后,当晚,8师开始进攻嶂山镇之敌。当天反扑峰山的,就是该镇守敌。他们原本毙伤就已剩不了多少人,一看8师又打过来,纷纷逃逃。8师一路追击,打进晓店,激战五个小时,全歼敌预3旅6000余人,敌旅长魏仁鉴死于乱军之中。

吃掉预3旅,是宿北战役的重场戏。

接着,第8师掉转头来,与1纵共同阻击敌胡琏的整编敌11师。由于8纵控制了晓店至峰山一线,胡琏整编第11师,激战竟日,也一直前进不得。

8师拦住了胡琏援军,2纵、9纵等部队联手聚歼敌整编第69师,次日,敌师长戴子奇、旅长黄保德自杀身亡,宿北战役胜利结束,解放军一战歼敌三个半旅。

若干年后,丁秋生成为了中将,而峰山之战作为一场成功的山地攻防战,被南京军事学院收入《战例教材》。




扫码购买本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