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王陇德院士谈中国卒中防治工作进展(数据为证)

 压下影响力基本 2018-09-17

5月15~18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2014中国脑卒中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在大会开幕式上,王陇德院士对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2013年度主要工作进展进行了如下总结。


1

构建覆盖全国的卒中防控网络体系,建立区域性防治救治中心;

2

完善相关制度,推进基地医院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中风预防/筛查门诊”和“卒中随访门诊”建设;推进卒中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推进多学科联合卒中诊治,积极开展卒中中心、卒中单元的制度化建设及努力推动多种卒中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3

两个医改专项稳步推进,即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及脑卒中防治新技术推广培训项目;

4

数据库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完善;

5

健康宣教广泛开展;

6

积极开展贫困救助活动。


在报告中王陇德院士还对2011-2012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信息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了介绍:

结果显示,在3个样本中卒中标化患病率呈现出一致的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的特点。


表2 危险因素的治疗与控制

注:心房颤动(房颤)用药率为使用华法林的用药率;颈动脉重度狭窄表示颈动脉狭窄率≥70%及进行过支架术和内膜剥脱术的人群;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对人群主要危险因素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前几位分别为吸烟(男性)、血脂异常、高血压、明显超重或肥胖[体质指数(BMI)≥26]。对卒中人群的年龄构成进行分析发现,卒中发生随年龄增加而上升,60~64岁时达最高峰,随后随年龄增加又有所降低,劳动力人群卒中患者约占50%,提示卒中年轻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在卒中诊断分型中3个样本均有近80%为脑梗死。卒中患者伴随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同型半胱胺酸在3个样本中均名列前三,而对于危险因素的治疗与控制现状值得大家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