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首部乡村儒学推广电影山东首映 《乡村儒学》,存续乡间的经典记忆

 吴作栋fqwmoskx 2018-09-17

        礼义,仁爱,忠孝……2000多年前,在山东曲阜,儒学思想逐渐形成,不仅浸润在当地人的血液中,也在岁月的变迁中从乡间传播出来。而今,国内首部乡村儒学推广电影《乡村儒学》,从孔子故里尼山再度出发,传承传统的儒学思想。


        电影《乡村儒学》的故事发生在孔子故里曲阜,是儒学在乡村开花的真实写照,还原了泗水县北东野村云深书院的建立过程。


        2013年,为了重塑中华美德,弘扬传统儒家思想,中国社科院、山东尼山圣源书院等一批专家学者在山东泗水县北东野村开始“乡村儒学”教化试点,扎根乡村,重建乡土文明。其中的代表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主任赵法生,他是近年来相当活跃的中生代儒家学者,致力以儒家道德伦理重建乡土文明,在山东尼山圣源书院周边乡村首先发起公益性的乡村儒学讲堂。


        然而,儒学讲堂的建立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


        面对乡村复杂的顽疾陋习以及道德沦丧、老无所养幼无所教的不良风气,学者们深入农户传播国学精髓,以儒学精神成功化解村民间各种纠纷,村民们开始走进儒学学堂,各家各户尊老爱幼、邻里之间礼仪诚信蔚然成风,乡村面貌也焕然一新。从起初无人参与到克服重重困难后提升村民对传统儒学的认识,儒学进村、扎根到开花结果,这是文化的传承,也是乡村儒学的跨越。


>>传统儒学遍地开花


        首映式现场,有一位特别的嘉宾,主题曲《总想找到你》的演唱者孔薇薇,她还有另一重身份,孔子78代后裔。她说,能够参与到儒学的传播中来,也是一种特别的缘分。


        “当时导演想找一首没有唱过的儒家文化题材的歌曲,正好我们曲阜春雨合唱团有一首,歌词也是我们当地的文化生活特色,就这样被选中了。”孔薇薇告诉记者,作为孔子的后裔,看到传统的儒学能够受到大家的关注,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自己也十分高兴。


        近年来,乡村里渐渐形成了学习儒学的热潮。


        影片中呈现的泗水县东野村云深书院的建立也只是一个缩影。2014年,山东省创新推进“图书馆 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建设了150多个尼山书院,基本覆盖到全省市县,并通过乡村(社区)儒学,两者一为城市儒学普及的核心,一为乡村教化的基点,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形成“城乡统筹”推进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服务模式。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山东全省共建成城市社区儒学讲堂1604余个,开展活动10500余场次,参与群众86万余人次;全省17市都已经推开乡村儒学讲堂建设,已建成乡村儒学讲堂1.6万个,开展活动11万余场次,参与群众267万余人次。


        不仅在齐鲁大地,乡村儒学的概念也日渐扩散,河南、河北、江苏等七个省份几十个县都来到尼山书院学习,乡村儒学正以星火燎原之势扎根在各个乡间角落。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许倩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编辑 林雯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