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奇山秀水,苗疆走廊上的明珠——施秉(中)

 三苗网 2020-09-14

苗族第一互联网平台:每天发布苗族资讯,宣传苗族文化,建立无界交流与互助平台,促进民族团结与民族复兴。(广告合作:18611701202)

编者按:本文为三苗网特邀撰稿,作者吴安明先生,笔名紫夏,黔东南施秉县人,任贵州大学客座教授、施秉县苗学会副会长、三苗网专家顾问。专著施秉历史文化发掘,曾出版散文集《偏桥遗梦》等作品。

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将一起了解苗疆走廊上的明珠——施秉。因文字较长,特分成上中下三篇发布,这里是第二篇。点击这里,阅读上一篇:深度|奇山秀水,苗疆走廊上的明珠——施秉(上)

除了雄起险峻、实至名归的世界自然遗产景观,施秉还有古老的文物遗迹和苗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多彩的苗族节日,让人神往。

古佛山

施秉县牛大场境内,距余庆县城约4公里。山势高耸,山峦起伏,四周群山环拱,绵延不绝。站在余庆城头向东遥望,青峰隐现,云横雾绕,让人遐思。诗人李嗣儒写道:“遥瞻古佛树烟封,高踞东南对笏峰。二百年来开梵宇,十余里外度禅钟。座间俗士思清累,道上劳人欲息踪。却似姑苏城外寺,声声夜半客般逢。”诗人不仅描写了古佛山的巍峨的寺庙,悠久的历史,更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古佛山的佛寺钟声。史料记载,每至晨昏,悠悠致云雾间飘然而下,使人“沁涤烦襟,唤醒世尘”。凡夫俗子于迷梦中警醒,对功名利禄和人生忧乐坦然面对;过往行人为之动肠,心中涌起阵阵思乡之情。古佛钟声是余庆古代八景之一。古往今来,文人雅士触景生情,留下许多名篇佳作。清代诗人田榕的《古佛钟声》这样写道:

“万籁萧然夜景幽,

梵钟隐隐杂江流。

一声撞破禅林寂,

几许敲残枫叶秋。

逸响随风飘大地,

清音送月落城头。

分明好个华胥梦,

无那蒲牢吼未休。”

古佛山不仅以自然的美景闻名,更以其神谜一般的历史文化值得探究。

一是古佛寺庙问题。史料记载古佛建于明末,清代扩建翻修“庙宇崇宏,金殿辉三室,巍楼接云宵。闻名三州六县,香客四时络绎不绝。”那么古人为何在此建寺庙?是哪些人因何而建?规模究竟有多大?有什么重要的事件没有?为何走向衰落?

二是古佛山是否是南明王朝永历帝的最终归宿地问题。古佛山有大量僧侣古墓和三处佛塔,最大的一处塔为七级。塔下有地下室,还有大量碑刻,许多文字已经风化。据《黔东南日报》、《贵州都 市报》、金黔在线等报道,施秉县乡土历史专家经过多年考证,发现古佛山佛教文化建筑群,七级浮塔埋藏的主人省持各尚极有可能是南明王朝永历皇帝,南明王朝覆灭与古佛山有关,其最重要的证据是碑刻上的文字。省持和尚真的就是永历帝吗?他是怎么来到这里的?石碑上的的时间为什么会用康熙的年号?还有没有更加充分的资料证明当年吴三桂杀永历帝之说是错误的?省持和尚究竟是什么样的高僧?退一万步说,省持和尚就是永历帝,他在古佛山终老圆寂,能不能说古佛山就是南明的覆亡之地?

三是黄号军问题。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少数民族起义席卷贵州。何德胜、贺洪恩、潘明杰等带领一支黄号军在古佛山安营扎寨,建立根据地。号军曾多次围攻余庆县城,多次打败清军。尤其是1859年6月19日号军猛攻余庆县城,官兵惊惶失措,县令飞驰请援,贵州提督蒋玉龙急令总兵张廷蔚率军驰援,号军设伏歼击,打死总兵张廷蔚,影响甚大。后来,在何德胜率军支援印江号军的过程中,留在古佛山的号军内部发生分裂,最后被清政府镇压下去。80年代中期,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倪英教授曾亲临古佛山考证,后写了《刘仪顺与贵州咸同大起义》。古佛山根据地在号军起义中有什么样的地位?黄号军除了军事行动外,还有没有其他的重要活动?号军的后勤保障、组织形式以及古佛山的号军与大小轿顶山等地的号军是如何联系的?号军是如何被清王朝分化瓦解和镇压下去的?等等,都是留在我们心头的疑问。

神秘的古佛山,值得我们去走进,去探究。

2008年11月16日早上八点半。我带领高二(5)班历史兴趣小组的19位同学,加上学校历史教研组的兰钦、龙治敏两位教师以及我的妻子和女儿一行24人从学校出发,过牛场河大桥,出余庆县城,逆冷水河而上,时而翻越陡峭的石襞,时而涉过清亮的小河,经过一个多小时徙步行进,我们到达古佛山脚下。

随后,我们再沿着一条细长曲折的羊肠小道,登山而上,穿过杂草丛生,荆刺横道的灌木林,经过约四十分钟的艰苦行程,终于在大汗淋沥之后到达顶峰。峰顶松柏“飞苍滴翠,古枫傲然殷红。”秋风拂过,暮云低垂。举头四顾,群山皆在眼下,苍茫之感犹然而生。农田里,金黄的稻谷已经收割,只有星星般的草垛在阴冷的风中记忆着春天的萌芽、夏天的生机和秋天金黄。

曾经规模宏大的寺庙早已在历史的驿道上远去,只有一排排整齐、方正而巨大的岩石、高耸的佛塔、众多埋葬着僧侣的古坟记录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唤醒着人们对宏大悠远的古佛钟声的回忆。只有一处处险峻的关隘还记录着号军的印迹。

马鞍山

马鞍山,位于贵州东部的施秉县东面,一山独立于天际,奇石嶙峋,突兀千寻,仿佛像奔腾的骏马而得名,人们皆叹鬼斧神工。山上树木挺拔,翠绿婆娑,千姿百态,郁郁葱葱,是游人登高望远的好去处。据清乾隆《镇远府志》载:“马鞍山,在偏桥东北,山高且长。天将雨,吞云吐雾,与诸葛洞相呼吸”。《方舆纪要叙》也载:马鞍山:“司东二十里有马鞍山,与府接境,峰峦特起,形如马鞍。”说明马鞍山早已进入国家的重要典籍了。去马鞍山的路并不难,一条公路早在很多年前就已通车。我们是从马鞍山西麓的进马鞍山。

过去施秉没有什么现代手段的天气预报,要想知道是否有雨那就得看当天闷热的程度,然后再登城西的西山上去看马鞍山上有没有雾,如果马鞍山上起雾了,那么雨也许就要来了。所以偏桥城有俗语说:“大雾重叠高坡起,毛风细雨打湿衣”、“云罩马鞍山,出门带雨伞”“有雨山戴帽,无雨云系腰”。马鞍山上的雾就成了偏桥城人观测气候的“晴雨表”了。

据《贵州通志》记载:“黔地窳而土瘠,气沴而候衍……岚气上蒸膚寸之云,即能致雨,故有漏天之号。”《施秉志》(陈特庵底本)也载:“施偏界在黔楚之交,其地多雨少晴,故谓之‘漏天’。”又云:“惟四乡山高地狭,树密林深者,微风一起,雾气四寒塞,积而为水,往往难散。”那么马鞍山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偏桥人对它为什么如此的器重?带着许多的疑惑,我走近了这个神秘的能测气候的山。

过去以为爬山是很累的一件事,可我这次去马鞍山并是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因为,车子到了马鞍山北麓的马鞍山小村后,走过一公里的路后,马鞍山就在眼前了。而且路很好走,这是一条能进小型汽车的道,也很平坦。路的两旁是村民的庄稼地,一伙村民正在热火朝天地种植太子参。见我到过,还要求我给他们拍照呢。从种植太子参的大土往马鞍山上行走,路途也不过两三百米的距离。我是由大土中间的一条路上去的。这是一条林荫小道,用石头简单铺就的,虽说很窄,但很好走。

上了一百多米之后,我就见到了右边的一块生根石上凿有一处方块小洞,我想原来定是立有铭文之类的碑石,不知是谁已移走。就在方块小洞的十余步之上,就见到了一块用石头砌成的平地,平地大给有十余个平方米,地面散乱地倒着急几块方石,仔细观察,才知道是一方石牌坊,不过很小,可能是进小庙的门牌坊。

再往上走几步,就是马鞍山的主脊了,主庙就在这上面。主庙的大门也是一个石牌坊,石牌坊已倒塌。从倒塌的石料构件来看,有门柱子、门楣、门额、门脚等。山门是佛寺的门面,给人第一印象。往往通过山门可判断佛寺的规模和主人的喜好。

中国的佛寺的山门形式多样,风格不一,往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牌坊在古代称“绰楔”,又名牌楼,其造型美观,让人感觉庄严肃穆的气氛。马鞍山上的山门于端庄之中透出空灵,其山门左右两侧的联语为:“清净法门善士由,虚无世界祥云集”。山门和谐地表示出一种豁然和宁静。门楣上有雕刻人像装饰,将山门点缀得富丽华贵。庙宇不复存在,但庙基也还算大,可能有八、九十个平方。庙基是由打制的石条砌成。从倒塌朽烂的庙柱来看,当时所修的庙宇并不是很高,可能是因为这里常起风雨,而有意建矮的。

因为没有当地人带路,我不知道庙宇的来历,所供奉的是何神像。于是,我到处寻找根据。

从庙基的右侧,我见到了一块碑文。碑楣为《功德不朽》,上刻:“盖天地之育万物,则日月以照群生。我国工礼佛于今,万亿均临泽庇诸生。荷蒙厚恩世民安,物阜历历,海漫河清。善恶自由人作,祸福各有攸分。迄令大劫将近稽古善挽天心。察马头山寺前修以迨而一,以国事颓变,众被天匪潜身,会首无力维视,住持前放鼓□,蒙善修整,瓦椽梁柱霉崩,今逢六月胜会紏众补新查,此工繁大浩,需款亦多金,独木乌成大厦,是此劝募村伙,乞仁人君子,乐输解囊劻。一墙古刹不朽,绿结喜神羡;二免魔劫进增,驱灾降祥人寿。特此明白详序,望涌跃将兴,是为序。”接下是捐款人名若干,署名住持人名字为:刘贵秀,杨碧云和杨桂先。落款为“民国十八年八月初四立”。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个庙是一个供奉观音的大庙,因为上书“今逢六月胜会”几字,六月是祭祀观音大士的出家日。而所署名的主持,分别叫刘贵秀,杨碧云和杨桂先。说明她们应当为女性。她们日吃“观音斋”(禁吃动物油肉),吃常素(常年不茹荤),一些无子女的妇女,常在观音会期去观音庙祈求“送子观音”赐与子女。此俗在黔东一带,清代及民国时期最为盛行。按此推理,那么第一个庙堂供奉的那就应该是地藏王菩萨。地藏菩萨在无佛的“五浊恶世”(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济渡众生,为了让众生能深信因果,归依三宝,所以显示出家僧人相。地藏王菩萨为我国佛教中的八大菩萨之一。担负着超度六界众生的重任,让六界内所有的众生脱离苦海,不再犯罪过,不再进地狱。所以人们一般在供奉观士音的大殿前,要先供奉地藏菩萨。在庙宇的西面,我见到了,一个石臼,表明那可能是膳房和僧寮的遗址所在。

从一块民国的碑文要说明马鞍山庙宇来历,似乎过于肤浅,于是我又在庙宇遗址周围寻找,希望能找到更加有说服力线索。在主庙的背面(南面),我找到了三块石碑,其中有两块因风雨剥蚀,已不清楚,但落款为“光绪三十一年三月”,基本明确了建庙时间。

另一块清析可见,其文为:“盖闻:夏禹通神,只因铸镛于郊庙,汉明尊重。佛教始立寺观于朝,继开教于武帝复称释于道安。我镇施属此地,名马头山龙兴寺。虽非普陀鹫岭,敢云洛伽园。徘徊四顾非仙境,而亦脱俗。府仰察观似佛场而优雅静。于是,光绪十三年募化善缘,建立寺院。功未成,被回禄毁化。十九年仍复捐建落成告竣,功德宜刊不勒碑,以镌铭昭著于后世存向善神。———天鉴知四维,览天不获福址,是为序。——山主:邓能银。先年住持田重庆,带一百两于光绪十三年修此寺。再有前界募化八荒,仁人君子功德册簿已毁,未于碑”。其于十六位捐款人的名字于后,他们当中有曾、王、杨、彭、李、等姓。这三块碑可能是同一时期立的。

这块碑文明确无误地说明了庙宇的创建时间和怎么样修庙的。它告诉我们,马鞍山并不叫马鞍山,而叫马头山(上面的民国碑也叫着马头山),当时的马鞍山山主叫邓能银(马鞍山的的所有权),所建设寺叫做龙兴寺,它是由一个叫田重庆的僧人,带着一百两银子,于光绪十三年募化善缘,建立寺院的。庙宇还未建成,大庙毁于火灾。光绪十九年,又重新募款,修建了龙兴寺。

但是,如果寺叫龙兴寺的话,那就说明马鞍山在光绪十三年建设的寺,就不应该是供奉观音的,应当是释迦牟尼,或者两个都是供奉的对象,或朱元璋和建文帝——在中国很多地方在龙兴寺都是供奉建文帝的。它的会期就应该是四月初八。阴历四月初八,传说是佛祖显世的降生之日。也就是说,马鞍山所供奉的神因时间不同,所供奉的神也不同,清代供的是释迦牟尼佛,而民国时候则供奉的是观士音佛。

据传说,马鞍山上的寺庙不是在清代才修的,而明代就已有了,并说张三丰曾住过此庙。从寺名到张三丰我们不得不又想起明开国皇帝朱元章来,那么龙兴寺真与朱元章有关么?

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火文即位,史称建文帝。建文二年,分封北京的燕王朱棣,举起“清君侧”的大旗,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发兵讨伐。开始朱棣大败,几乎被灭。中央军本来占有各种优势,后因用人不当等原因,在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被朱棣打败,南京城破。朱棣为了继承皇位,在宫殿大火被扑灭后,从瓦砾堆中翻出一具烧焦的尸体,指认为建文帝,以天子礼草草埋葬。这样,他就名正言顺地当上了皇帝,史称明成祖。官方就以这种说法载入史书。

但是,实际上建文帝逃出南京,先在江南避祸,几经辗转,来到了贵州。建文帝逃来贵州的时候,贵州尚分属云南、四川、广西三省,是三省的边远接壤地,山多林密,十分偏僻,加之明朝初年,朱元璋在贵州自东至西沿交通要道就地屯田驻防。但因交通不便,朱元璋还来不及派哪个儿子来西南为王。所以朱允火文逃来贵州一带最为安全。

建文帝到了贵州,虽然安全有了保障,但他性格软弱,为了活命,学他的爷爷,落发为僧。朱棣也担心建文帝,于是遍寻访知名道人张三丰为名,暗查建文帝的下落,后来也便不了了之。时光如水,公元1413年,贵州正式建省。公元1420年,明朝迁都北京。公元1424年,朱棣病死。公元1441年,皇位已传给朱棣的曾孙——英宗。建文帝这时已是64岁的老和尚,顿思归宿。他去见思恩州知州岑火英,说:“吾建文帝也,今老矣,欲将骨骸归傍祖父。”岑火英遂将其送到北京,命年轻时侍奉过建文帝的老太监吴亮辨认,因帝左脚趾有黑痣而被确认。英宗将其迎入内宫,称为“太上老佛”,终年89岁,厚葬,刻碑“天下大师之墓”。后来人们将他落发为僧的地方取名白云山,将他所住过的寺叫龙兴寺。

龙兴寺是明太祖朱元璋皇业的发祥地,它位于皖北凤阳县城中龙兴寺。朱元璋因其家境贫寒,幼时为地主放牛,17岁时父母死于瘟疫而孤,不得已入寺当了和尚,不久以行童游食于淮西一带。在外云游了3年多后,又回寺继续当和尚。再往后,离寺参加了红巾军,跟随郭子兴起兵反元,建立了明朝。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57岁的朱元璋下令重建龙兴寺。并于明洪武二十(1387)年,朱元璋亲自将寺庙更名为“大龙兴寺”。所以当时人们为了讨好当时的皇帝,纷纷将建文帝所住过寺都是叫兴龙寺,他所修行的山都叫白云山。

据有人说几年前,原马鞍山寺前就立有 “白云山”的石碑一块。建文帝避难贵州将近40年,我们无法考证马鞍山建文帝是否到过,《镇远府志》(乾隆志)说建文帝就到过离偏桥不远的黄平米寳寺住过。志上说:“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建文帝曾居此。相传《大雄寳殿》额为帝手书。寺帝有大石,石端有孔,米从孔溢出,以奉朝夕。帝去后,猶足以供寺僧。僧嫌其小而鑿之,米遂止(神话),至今其石尚存石孔及鑿痕迹。”

我们知道,在明代贵州著名道士有杨斌、徐贞元、张守戒、李道坚、江南纪、陈复思、张三丰、周万继等。

其中在偏桥(施秉)修行的就有徐贞元和张守戒。徐贞元,曾任偏桥卫千户,号白云道人,明嘉靖年间与同里周惠入云台山,结庐修炼数十年。张守戒(徐贞元弟子),号丹霞道人,曾任偏桥卫指挥。镇远府志载:张守戒“历衡山,上九嶷,返棹洞庭,游五当,过嵩山,至华岳,忽遇異人,长丈余,授以異书。丹霞携归读之,微通其意。”于是,他回到了自己的世业之地柏棵坉,并在马鞍山下“为土神所据”的洞中,“施力法争之,土神竟畏而远徒。”然后,“立洞为亭,朝真拜斗其中。”又炼起了丹来,自是行药、施符、卜筮,灵应如響。故号“丹霞”。年九十有余,无疾而终。据说他的经历和张三丰差不多,与张三丰也是好友,为建文帝的安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所以,朱棣病死,才常与太仆寺卿黄光都督、同知黄越等这些官员友善,并有往来。

站在高高的马鞍山上,环顾四周,秋天的马鞍山是炽热的,马鞍山那通红的叶在微风的吹动下,沙沙作响,让人回味无穷。举目远望,前下方的山峦高高低低,树叶也变得多姿多彩,层林尽染。碧绿碧绿的松树,显得更加苍翠。马鞍山村柿子树上的叶子全都落了,可黄澄澄的柿子还挂在指头,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橘黄灯笼。自恃忧郁的我,常感到孤独,总喜欢在失落的山水间里行走。今天,我试着打开心扉,换了个角度看古庙的沉沦。

古庙消失了,它沉默于山水之间,我们寻找它的故事,也就是希望唤醒一个沉沧的文化。

施秉华严洞摩崖

华严洞摩崖在施秉县城 东17公里甘溪乡凉风坳脚。华严洞为一天然溶洞,洞口高2.56米,宽5.7米。洞内分两层三岔,上层中岔距洞口30余米,高5米的天然石室中,有钟乳石雕大士像一尊;左岔中洞口36米处有石雕武神像一尊。塑像虽已岩溶流面,仍形象生动、神彩奕奕。在洞上、左、右宽约100平方米石壁上,有明、清两代大小摩崖13处,洞内有摩崖3处。共16处254字。

洞口对联:“山光草色天成秀,水曲崖奇地给灵”,横批“空色大观”。洞上方横书:“如来度化”;“西峙飞来”。题头小字为“申阳董献策题”,中有小字为“万历乙已秋立”,落款:“邺下王之栋书”。洞左横幅:“灵云盘结”、“洞天福地”,落款:“万历丙申孟夏吉日”,“淮阴王鸣鹤题”。洞右横幅题“空中楼阁”,“含吐十□”、“卸花处”三处。洞口内顶题摩崖一方:“万历甲辰仲冬清浪参将董献策刊石以记其盛”。洞中18.4米处有明按察、云南居士朱化孚书“洞天深处”等等。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重修华严洞时,立有碑一通,1960年移至甘溪乡院院内,已缺一角。

1984年省文物主管部门拨款维修,并在洞口嵌竖青石保护标志及摩崖说明碑。贵州省人民政府1982年2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阁

观音阁,位于施秉县城西面的王家坡半山上,为旅游城的景点之一。原寺庙建于清康熙末年,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被毁。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偏桥卫的上五旗杨玉珍望门守节,与其亲族杨天才聚众募捐,重建正殿一栋、厢房二间,塑观音佛像,杨玉珍住持修行,改名为"白衣庵",后更名为观音阁。1949年解放,僧尼离去。1953年改作偏桥小学,1960年寺庙被拆,庙址复耕。

按历史形成的会期,即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个会期,数以千计的远近游客前来进香、观看、游览。中外友人在旅游国家级风景区上舞阳、下舞阳、云台山和杉木河之后,住宿于施秉县城,许多友人茶余饭后,闲步漫行,从县人大常委会右侧岔口沿石板小路直上200余米,即可进入观音阁。两侧为钢筋混凝土建成的餐厅和僧尼住宅,正殿古式建筑,形象雄伟,外有金龙缠柱,殿中除两旁书写《重修观音阁记》和诗词外,更有趣者,在3尊佛像后面用楷书书写:"堂上二位老人就是菩萨,只要早晚孝顺,自有好处,无须敬我;胸中一点善念,即为其佛祖,坚持朝夕奉行,定获佳果,何须求神。""观音赞言,传统美德须牢记,为人处事应慎行"。游者站在正殿门前,可观县城全景。

观音阁,施秉县城旅游城的景点之一。原寺庙建于清康熙末年,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被毁。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偏桥卫的上五旗杨玉珍望门守节,与其亲族杨天才聚众募捐,重建正殿一栋、厢房二间,塑观音佛像,杨玉珍住持修行,改名为“白衣庵”,后更名为观音阁。1949年解放,僧尼离去。1953年改作偏桥小学,1960年寺庙被拆,庙址复耕。观音阁,位于施秉县城西面的王家坡半山上,为旅游城的景点之一。原寺庙建于清康熙末年,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被毁。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偏桥卫的上五旗杨玉珍望门守节,与其亲族杨天才聚众募捐,重建正殿一栋、厢房二间,塑观音佛像,杨玉珍住持修行,改名为"白衣庵",后更名为观音阁。1949年解放,僧尼离去。1953年改作偏桥小学,1960年寺庙被拆,庙址复耕。

为恢复邑中胜景,点缀施秉旅游风光,城内有识之士丰学文、丰传明、宋海珊、苏德友、何金生、李恒夫、李心明、周玉莲、杨昌芝、姚贵平、张秀明等,于1993年聚众捐资,重建观音阁胜景。按历史形成的会期,即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个会期,数以千计的远近游客前来进香、观看、游览。近年来,中外友人在旅游国家级风景区上舞阳、下舞阳、云台山和杉木河之后,住宿于施秉县城,许多友人茶余饭后,闲步漫行,从县人大常委会右侧岔口沿石板小路直上200余米,即可进入观音阁。两侧为钢筋混凝土建成的餐厅和僧尼住宅,正殿古式建筑,形象雄伟,外有金龙缠柱,殿中除两旁书写《重修观音阁记》和诗词外,更有趣者,在3尊佛像后面用楷书书写:"堂上二位老人就是菩萨,只要早晚孝顺,自有好处,无须敬我;胸中一点善念,即为其佛祖,坚持朝夕奉行,定获佳果,何须求神。"观音赞言,传统美德须牢记,为人处事应慎行。游者站在正殿门前,可观县城全景,为您增加一点美好的诗意,也可听一听古老的晨钟暮鼓,平添一丝悠远的历史韵味。

施秉除了众多的文物和历史遗迹,还有丰富的苗族文化。透过时间的沉淀,传承千年的民族文化更为这一方山水增添了独特的人文色彩。

苗族姊妹节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或三月十五日是施秉清水江一带过苗族姊妹节的日子,具体时间因地而异。据《苗族古歌》中记载,过去苗族聚居地都过姊妹节,如今大部分地区已失传,贵州省台江县、施秉县、剑河县部分地区还保留。节日以青年女子为中心,是苗族的婚恋、社交方式。苗族姊妹节被称为“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入列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展现了妇女掌管政治经济文化大权、统治社会一切事务、男女情爱生活景象,人类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变迁。

吃姊妹饭是节日的重要事项,是青年男女间挑选情侣的活动。姊妹饭是苗族姊妹把糯米用山上采的南烛木叶、姊巅、蜜蒙花等各色花草制成的汁液完全浸泡透之后蒸熟而来的。色彩缤纷、芳香可口、久放不坏、明目滋补,象征人心团结。小伙子要想讨得一点“姊妹饭”,必须在对歌中胜出。

姊妹饭颜色有象征意义,例如:绿色象征家乡美丽如清水江、红色象征寨子发达昌盛、黄色象征五谷丰登、紫蓝色象征富裕殷实、白色象征纯洁的爱情。姊妹饭的标记也有意义,比如:藏松叶暗示以后要回赠姑娘绣针和花线、放两个相互套着的竹勾暗示希望日后多来往、放香椿芽暗示早来迎娶、放棉花暗示很思念、放辣椒或大蒜暗示绝交。暗藏的都是苗族女子的心思啊。

巴梭芦笙节

每年三月的春风里,我们都能感到桐花紫气氤氲的消息。当桐花开放的时候,杨柳塘芦笙节就到了。其实在我们农村,桐花开放,这是决定一个时令到来的标志。记得小的时候,母亲曾经说过:赶在清明之前,我们得很快地把玉米种好,因为桐花开放之后,稻谷种也就可以下得秧地田了,那之后更忙,也就没有了时间。接下来的事还得去构巴仙求雨——雨水的到来,才有水打田,也才有水栽秧,也才有好的收成。

今年的杨柳塘芦笙会似乎来得晚了一些,因为赶在节日的前夕,桐花就竞相开放了。平礳寨的告力还是在构巴仙祭祀求雨的那一天,还带着全家人上山去种玉米呢。

施秉县杨柳塘镇巴梭芦笙会是个祭祀求雨和祈福的节日,是镇远、施秉、黄平、凯里一带苗族最早的芦笙集会,也是黔东地区最隆重的民族节日之一,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当然,那个年关跨过来之后,有很多村寨都陆续举办了一些芦笙会,不过,那不算新岁的节日,当地苗族人认为,只有过完元霄之后的节日,才算新岁的节日。而且这种节日从施秉的杨柳诸暨巴梭开始,接着就到巴错、巴瓮、巴级、巴窝、旁海……最后至黄平的谷陇芦笙会结束。这个支系的苗族仿佛在古代就已约定成俗,大家恪守着这样的时间,逐步地将这些节日度完才算完年。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安排这么多的节日来过。这当然与一个民族的习性有关的,因为这是一个快乐的民族,一个快乐着的民族——尽管他们有着几千年的灾难史,他们认为:一个不懂得快乐的民族,也就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所以他们的每一个族员都是带着笑容,面对这个世界。让这种快乐“笙多如林,几乎大军荷戈无异,期时笙歌演沸,洋溢山谷。”(引自刘锡蕃《岭表纪蛮》语)。

巴梭芦笙节是每年农历二月的卯日开始,至酉日结束,时间长达五日。这其中包括午日构巴仙祭祀,未、申、酉日吹笙庆典,最后一天至中夸寨子结束。

祭祀求雨是在巴梭地区最高的山峰构巴仙举行,这是当地苗族心目中的圣山。这“构巴仙”的名字是有来头的,其“构”意为场地,“巴”是指“岭”,“仙”是鬼或神,全译成汉文,也就是“神仙居住之地”。

卯日的这一天,居住在构巴仙周边的十八个村落的苗族同胞都会自觉地带着祭品往山岭上前行,一路铜鼓声声,芦笙悠扬,祈语不断。到构巴仙之后,他们选择一块干净地,摆上祭物。然后开始进行巫事活动。巫事活动由巫师主持,巫事活动叫“角甘肯”。他们砍来一棵小杉木树,下节剥去皮子,上截留下枝桠,将一些彩纸、小鬼人缚上。祭场周边插着“用穹”——一种越人与神对话的彩桥。巫师身着巫衣,肩扛柴刀,手撒米粒,呼唤着天地神灵的到来。其所谓神灵,苗族人叫它“翁滶”,大意相当于汉语中的水龙。据苗族《刀喷》歌载,翁滶叫又叫“风伯”,也就是掌管风雨雷电的大神。

关于风伯的来历久也,有人说他是苗族的先祖蚩尤有关。蚩尤和风伯是亲兄弟,他们都是这个族人的保护者。汉史《古史箴记》中称:风伯飞廉鹿身雀首,头生尖角,通身豹纹,尾如黄蛇,帮助蚩尤一方参加华夏九黎之战。曾联合雨师屏翳击败冰神应龙。后被女魃击败,于涿鹿之战中被擒杀。飞廉,死于涿鹿之战。因此,每到苗族祈雨,都会呼唤他的名字,希望他招来雨水,让天下臣民有好的收成。

祭祀是庄严的,观望的人神情也是凝重的。因为这是人与天地对话,与神灵勾通。鼓要击多少下,芦要吹多少下也都是有讲究的。当招来了风伯,人们便绕坛吹笙和踩鼓,翩翩起舞,直至仪式结束。

杨柳塘苗族为什么要选择构巴仙作为祭祀祈雨之地呢?

这得要从这里的苗族人迁居这里说起。杨柳塘苗族均为吴氏,先祖古为苗裔,生活在江南一带。后因战争从江南隐身于大山之中。来时,林深岭密,虎狼出没,人们以砍火焰撒播高梁、小米等旱季作物为生。作为江南人,他们并不习惯这些旱季作物,他们希望能象昔日在江南一样,吃上稻米。见到这崇山峻岭的山谷间,是可种稻谷,只是穷于无水。于是族人们不得不思考祈雨之事。巫师卜卦,认为这地方是可以求到雨水的。经过祭祀祈求,果然雨水漂泠而至,泉水也从山谷间流淌出来,形成大大小的泉井,灌溉着这一方水土,人们吃上了稻米。

可是,这日子过不了好久,一个生小孩的妇女到井水里洗尿布,触怒了风伯。从此,天不下雨,井不喷泉,天地大旱,人们食不果腹,饥寒交迫。水井,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它是真正的圣物,是真正的圣洁之地。对于水井,在苗族人心目中,它是没有大小之分,也没有贵贱之别,它一旦存在,它就有圣洁之誉。苗族人上山干活,得先找到水井,在吃水之前,苗族人会先“裘脚”,也就是打草标,将草标放进水井之后才能饮用。哪怕再渴也得这样。苗族人把能带来繁衍的神——“芜”,敬供的水井里,以让人传宗接代。而护水井的树,成了苗族人心目中的神树,那可真正是神圣不可侵犯。因为我们这里叫做“坐月婆”不能到水井来,有病者不能到水井边来,有口角者不能到水井边来……..因为那可是圣洁之地。

王宝勾雄心急如火,找大家来商量后。巫师又用卜卦的方式,终于找到了答案——是“坐月婆”触怒了风伯神,必须向风伯求情,向他道歉,找他回来降雨。要求住在高坡的的于二月午日吹芦笙向雷公道歉,祈求雷公给人间降雨;住在河边的,敲锣打鼓划龙船向龙王爷请罪,迎接龙王爷回来管水,如此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那以后,高坡吹芦笙、河边划龙船的习俗就代代相传待续下来。这个故事,看似怪诞离奇怪,其实它真正表达了苗族人敬畏自然,珍爱自然的生态观。苗族人认为大自然不仅具有生物生命特征,而且具有精神生命特征。大自然是要被呵护的,尊重的。反映了苗族对大自然的一种朴素唯物史观。

未、申、酉日是庆典日子,当地的苗族人都要举办各种活动以庆贺这雨水的到来。而吹芦笙是活动的主角。各村寨都要组织自己和队伍前去参加庆典。乾隆《镇远府志》载:苗人“以祀五显神,远近邻人,咸集吹匏笙,连袂宛转,顿足歌舞,至暮而还”的记述。活动期间,还有进行踩鼓、对歌、赛歌、赛马、斗牛、斗鸟等项目。年轻人更是游方(谈恋爱)的好机会,他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寻找到自己心爱的人,然后进入秋冬择日结婚。

今年的节日同样如期举办,身着民族节日盛装,风雨无阻,翻山越岭,不约而同地来到这山里吹笙跳舞。芦笙场彩旗飘飘,人潮涌动,缤纷壮观。毗邻临县的各族同胞亦前来助兴,加上走亲访友,商贾交易,山坳上热闹非凡。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当地的苗族同胞会邀请亲朋好友在家里吃饭喝酒,对酒当歌通霄达旦,讲述着那些远古的故事……

节日,是各族人民一次美丽的邂逅,一次韵华不退的美丽相遇。

翁良清井节

黔东南州好称“百节之乡”,可谁能知道一个叫“清井节”的?还真是有。位于施秉县南部的双井镇,有一个叫翁良的地方,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八(原为初六)当地百姓都要过一个节日,这就是“清井节”。举办“清井节”的寨子仅限于后头湾、大寨、欧家寨。这些寨子分别为肖氏、罗氏、龙氏、杨氏、马氏等姓氏为主。其中龙氏是苗族,人口最多。

翁梁有三口井,分别名为柏树井、老井和怀花井。清井这天,每户出一个劳动力前去。清井的工具有洋铲、锄头、撮箕、木桶,甚至连什么抽水机也派上了大用场。清井的人分为三拔,根据水井大小,泉水流量来定的。最多一处是怀花井。那井分为井水池、洗菜池、洗衣池、牲畜饮水池。经过一年的沉甸,井底残存了很多的泥浆、树叶等等。他们用抽水机把水抽干之后,立即下池掘泥。大堆的泥浆由人工用撮箕或人力车扡出。并弃到很远的河道去。

过“清井节”的历史可谓长了。肖氏族人是汉族,说是这里的汉族是明季“湖广填贵州”的时候就到此定居的,就是那个时候,就有“清井”这个节日了,时至今日已六百多年了。

这里的人认为,井是村落的象征。井,叫“一眼井”,是故乡的代名词。井是母亲,因井充满母性慈爱,她会竭尽乳汁哺养村人直至干涸乃会袒露着胸脯。也许是这样,翁梁人才把水井当作圣地加以崇拜。于是,他们要为这圣地清洗,让其永哺村人。

清井之后,会村人聚于一块坪地处,这地方有大树,设有“通天神庙”。通天神其实就是土地神。这里,无论你是苗族还是汉族,自古就有土地神崇拜的习俗。他们就在这里举办祭祀活动。祭祀用一头猪,由祭司(也叫法师)作巫事,祈祷风调雨顺。巫师的唱词大意是:水井清洗干净,请求通天神去天上告之,下点清洁明净的雨了,田园才有雨露,人畜得以饮食,大地得以甘汁。

清洗水井节,其实也是当地村民对大自然的敬畏,祈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清井节其实也是对村民进行的一次保洁教育活动,是爱国卫生教育的传统形式。是当地各族人民对保洁卫生的一种自我诠释。带有敬畏性、神秘性和唯一性特征。

平磨“朵糖”

平磨,施秉县杨柳塘镇屯上村的一个自然寨,位于杨柳塘镇驻地南面1.5公里处,全寨有140多户,650多人,全是苗族。有田姓、石姓、吴姓。平磨制糖始于清雍正年间,至今有近三百年时间。

杨柳塘巴梭芦笙会是施秉县最大的芦笙会,也是黔东南州主要的大型节会之一。每年都在农历的二月下旬举行。节会每到会期到来之前,离巴梭芦笙会场不到一公里的平磨自然寨都要制作一种叫做“朵糖”的糖,一是用来自己食用,再就是用来招待前来观看芦笙会的客人。杨柳塘镇巴梭地区(指原白洗乡,明初名南洞)有苗寨28个,已经是一个典型的苗族大镇了,但唯有此寨会制糖,其他村寨不会。

说来也希奇,从这里嫁出去的姑娘很多,她们本来在父母家已经是制作平礳糖的好手了,当嫁出去之后,想自做平礳糖吃时,根本没有制成功过。要不就熬不成稠液,要不就太苦,要不就拉不成筋丝……反正,吃不上。

平礳朵糖的制糖主要有几道工序:先是将麦子浸泡,让其发苌,到了也苌嘴之后,取出凉晒,干了之后礳成粉状,用作制糖的酵母,平常放在阴凉之处。到芦笙节前,取出一定量的糯米来发泡。煮好之后,用酵母拌和,一起发酵。发酵到一定的程度,有糖香味就取出来,用大锅熬煮。小温火,充分搅拌,不能让其糊锅。糊锅就苦了。当熬制成黄褐色粘稠液体时,火逐渐减速少,温度降到一定的程度,混入空气后凝固,并还有点温度时,提出来拉扯成丝条,平礳糖就算制作成功了。

平礳“朵糖”,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品。糖以香、甜、柔软的独特风味闻名于世。具有香而不艳,甜而不腻,回味无穷的特征。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有暖肺、养胃、滋肝、补肾等功效。“朵糖”因色泽淡雅,酥脆香甜,口感细腻,风味独特,而成为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曾是清朝贡品,是盛行近三百年的甜食。而因“朵糖”则让平磨名声在外。

“平礳糖”制作技艺,是一种民族食品的传统技艺,经过近三百年悠悠岁月的淘洗,至今依然红火着。

苗族“刻道”

“刻道”(Kieidet)系苗语称谓,即“刻木”或“歌棒”。主要流传于施秉县境内的苗族村寨(俗称高坡苗),是当地苗族歌师最喜爱的传统酒歌之一。同时,也是黄平、镇远、凯里、兴仁、安龙、贞丰、翁安、福泉等县市苗族群众开亲时演唱的一路民歌。这根古老神秘的苗族歌棒,一般以圆和方型为主,三面刻有符号,每面均为九格,计二十七格,每格以横、竖、叉等符号,组成苗族“刻道”歌各段的主要内容。

据史书记载,苗族俗无文字,交质用竹木刻数等,名为“刻木”。婚嫁是“姑之女定为舅媳。倘无子,必重献于舅,谓之外甥钱,否则,终身不得嫁或招少年往来”(清乾隆《镇远府志》。“刻木示信,犹存古风。”(《贵州志略》)。从苗族“刻道”符号的整体内容来看,反映的是苗族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之后所出现的舅权制度,系统地反映了古代苗族婚姻的起源。

苗族“刻道”的内容主要是“刻木歌”。“刻道”是苗族十二路酒歌(“开亲歌”)中的核心,在“开亲歌”中,“刻道”又是最为复杂的部分,这根奇妙的歌棒记载了苗族最古老的文字符号,覆盖了“开亲歌”的基本构架。为此,苗族先人就用刻木记事的方式,把舅权制度索取聘礼的符号刻在这根约一尺的木棒上,作为实物依据和凭证。

总之,苗族“刻道”忠实地反映和记录古代苗族“姑亲舅霸”的历史轨迹,是一种记载苗族古代社会的一部婚姻史诗。

二00六年六月,苗族“刻道”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苗网X智慧苗族

苗族第一互联网平台

对于施秉的历史和苗族文化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面留言。

图文来源: 紫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