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研究】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经验

 茂林之家 2018-09-17

期刊来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8,39(5) : 347-350

作者:赵强 多尔坤 杨勇 杜鹏 曹煜东 王硕 刘佳 汤星星 纪永鹏 张宁

*

*


摘要

目的

探讨直径≥15cm的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患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例肿瘤直径≥15 cm的肾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3.0±7.1)岁,范围32~50岁。3例体检发现,无明显症状;余2例表现为腹部不适,其中1例合并腹部膨隆及食欲下降。5例患者均无明显结节性硬化合并症状及异常家族史。体重指数(24.7±1.4)kg/m2,范围22.2~25.4 kg/m2。术前血肌酐(60.4±14.7)μmmol/L,范围42.0~77.0μmmol/L。尿素氮(6.36±5.18)mmol/L,范围3.91~6.36 mmol/L。影像学检查特点,本组5例肿瘤均为外生型,巨大AML均位于右肾。单侧孤立肿瘤4例,双侧多发1例。肿瘤直径(20.4±5.8)cm,范围15.0~28.0 cm。5例均行经腹腔开放式保留肾单位手术,术中在保护周围脏器血管的同时,仔细游离肿瘤和肾脏,找到肿瘤与肾脏连接处,尽量缩小肿瘤基底,从而更多地保留正常肾组织。


结果

本组5例的手术时间(125.4±28.4)min,范围105~175 min;术中热缺血时间(15.8±4.8)min,范围8~20 min;术中出血量(162.0±141.5)ml,范围50~400 ml,均未输血。术后平均引流量(99±45)ml,范围50~165 ml。拔除引流管时间为(4.0±2.6)d,范围1~8 d。术后3~5 d复查血肌酐(58.6±6.2)μmmol/L,范围53~67μm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8)。术后住院时间(7.2±2.9)d,范围5~12 d。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良性肾AML,切缘均阴性。随访1~32个月,5例均恢复良好,未见复发。


结论

对于直径≥15 cm的巨大肾AML可选择性地进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对于术前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以外生型为主、且可以保留大量正常肾组织的巨大肾AML,经腹腔开放式保留肾单位手术可以安全实施。

*

*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是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相对较低,仅为0.3%~2.1%,女性多见,女性和男性的发病比率约为11∶4[1]。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肾AML分为散发性(80%)和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TS)相关性(约20%)[2]。肾AML的治疗取决于肿瘤大小、数量、是否遗传性、有无恶性倾向及有无症状等多种因素[3],治疗方法包括等待观察、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4大类。药物治疗主要采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4],介入治疗包括血管栓塞、射频消融、冷冻消融等,手术治疗包括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和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RN)。手术仍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由于大部分肾AML为良性病变,NSS是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但对于肿瘤直径≥15 cm的巨大肾AML,NSS手术难度和风险较高,目前关于如何在术前选择适当的巨大肾AML患者行NSS的报道较少。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成功行NSS治疗的肿瘤直径≥15 cm的巨大肾AML患者的相关资料,总结巨大肾AML患者行NSS的适应证及手术经验。

对象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5例,均为女性。年龄32~50岁,范围(43.0±7.1)岁。3例体检发现,无明显症状;余2例表现为腹部不适,其中1例合并腹部膨隆及食欲下降。5例均无明显结节性硬化合并症状及异常家族史。体重指数22.2~25.4 kg/m2,范围(24.7±1.4)kg/m2。术前血肌酐(60.4±14.7)μmmol/L,范围42.0~77.0 μmmol/L。尿素氮(6.36±5.18)mmol/L,范围3.91~6.36 mmol/L。


二、术前影像学检查评估

本组患者均在术前行腹部增强CT检查,肿瘤表现为实性混杂密度,其中可见脂肪密度,临床诊断均为肾AML。我们依据肿瘤的影像学特点将巨大肾AML分为3类:弥漫内生型、外生型和混合型。弥漫内生型的特点为肿瘤弥漫生长于肾内部,与肾蒂血管关系密切,正常肾脏结构大部分被挤压破坏甚至消失(图1A);外生型的特点为肿瘤来源于肾实质,但大部分位于肾实质外,只有肿瘤起源的肾实质部位可见缺损征象,文献[5]报道为'鸟嘴征',血管造影检查可见肿瘤的供血来自于此,肿瘤虽然包裹肾脏生长,但无明显侵袭性,与正常肾实质表面界限清晰,大部分肾脏结构正常存在(图1B);混合型为同时具有上述两类肿瘤特点。本组5例中4例为单侧孤立肾AML,1例为双侧多发肾AML。5例均为外生型,巨大AML均位于右肾。肿瘤直径(20.4±5.8)cm,范围15~28 cm。


图1 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检查表现 A.弥漫内生型,肿瘤弥漫生长于肾内部,与肾蒂血管关系密切,正常肾脏结构大部分被挤压破坏甚至消失;B.外生型,肿瘤大部分位于肾实质外,只有肿瘤起源的肾实质部位可见缺损征象,肿瘤与正常肾实质表面界限清晰,大部分肾脏结构正常存在


三、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全麻,患者取平卧位,患侧腰部垫高。手术路径均选择经腹腔、肋缘下切口。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以肾蒂为中心,切口充分考虑肿瘤大小。显露肾脏过程中,尽量先从下极显露输尿管,沿输尿管上行控制肾蒂后再充分游离肾脏和肿瘤。寻找肿瘤与肾脏间隙,一般均可以锐性游离,以尽量缩小肿瘤基底,尽可能多地保留正常肾组织。阻断肾蒂、切除肿瘤,将距肿瘤边缘0.5~1.0 cm的正常肾组织一同切除,保持肿瘤包膜完整。分别使用3-0和2-0可吸收倒刺线缝合肾脏创面,松开肾蒂血管阻断钳,观察创面如有渗血再使用2-0可吸收倒刺线缝合加固。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以P<>

结果

本组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邻近脏器损伤。手术时间(125.4±28.4)min,范围105~175 min;术中热缺血时间(15.8±4.8)min,范围8~20 min;术中出血量(162.0±141.5)ml,范围50~400 ml,均未输血。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出血、漏尿、感染、肠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平均引流量(99±45)ml,范围50~165 ml。拔除引流管时间为(4.0±2.6)d,范围1~8 d。术后3~5 d内复查血肌酐(58.6±6.2)μmmol/L,范围53~67 μmmol/L;尿素氮(5.11±0.96)mmol/L,范围3.95~6.02 m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08和P=0.913)。术后住院时间(7.2±2.9)d,范围5~12 d。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良性肾AML,切缘均阴性。


术后随访(11.8±13.4)个月,范围1~32个月。5例的肾功能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复查腹部超声或CT均未见肿瘤复发。


讨论

AML是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1],80%以上的患者无临床症状,由体检发现,仅有不到15%的患者表现为出血[6,7]。治疗肾AML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其中肿瘤大小是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3]。一般情况下,肿瘤直径<4 cm的肾aml很少出现症状,可以等待观察;="">8 cm的肾AML可能引起腰痛、血尿、腹部包块等局部症状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高血压、贫血等肾外症状,同时还是导致肾破裂出血的重要原因,因此多需积极治疗[8]。肿瘤直径≥15 cm的巨大肾AML风险会更高,但处理难度也会加大。


手术是肾AML最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NSS和RN,术前可联合肿瘤栓塞[6]。由于肾AML多为良性病变,NSS是治疗肾AML的首选术式[9],其目的是完整去除病灶和尽可能多地保留正常肾组织,因为NSS术后肾脏的残留功能除与肾动脉阻断时间相关外,残留肾脏体积也是重要因素[10]。影像学检查结果仍然是在肿瘤直径≥15 cm的巨大肾AML患者中选择适合行NSS者的主要依据。适合行NSS有2个条件必须考虑:第一是肿瘤生长类型,即肿瘤与肾脏的关系;第二是去除肿瘤后残留正常肾脏的百分比,即残留肾功能的大小。我们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将巨大肾AML分为3类:弥漫内生型、外生型和混合型。从手术角度来看,外生型肿瘤具备行NSS的条件,可以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保留大部分的正常肾脏,从而保留更多的肾功能。如果肿瘤较大,肾脏正常结构破坏较多,术后残留的肾脏体积较小,行NSS的意义不大。本组5例巨大肾AML患者腹部增强CT和血管重建检查显示肿瘤均具备外生型特点,虽然肿瘤巨大、甚至包裹肾脏生长,但肿瘤与正常肾脏有可分离的界限,且大部分正常肾组织可以得到保留,适合行NSS。


随着腹腔镜、机器人等微创手术方式的普及应用和技术提高,肿瘤直径相对较小的AML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手术风险非常低,即使肿瘤直径稍大,也可以采用开放方式来行NSS。但当肾AML直径≥15 cm时,肿瘤可能挤压或包裹正常肾脏结构,并且与周围器官、血管关系密切,实施NSS的困难和风险就会增高。目前,对于肿瘤直径≥15 cm的巨大肾AML患者行NSS的报道多为个案报道。Singla等[11]报道了1例肿瘤直径约26 cm的巨大肾AML行NSS,术前行肿瘤栓塞治疗。Coskuner等[12]报道了1例肿瘤直径24 cm的巨大肾AML行NSS,术中热缺血时间35 min,出血量200 ml,术后2 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4 d。Kori等[13]报道了1例肿瘤直径30 cm的巨大肾AML行NSS,术前未行肿瘤栓塞治疗。Albersheim-Carter等[1]也报道了1例肿瘤直径达30 cm的巨大肾AML患者行NSS,该患者术前4 d行肿瘤栓塞治疗,术中热缺血时间20 min。


本组患者手术采用开放式经腹腔、肋缘下切口行NSS,我们总结了相关手术经验。术前血管栓塞在保留肾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减少术中出血,但据文献报道肿瘤缩小的体积并不多[7,11],因此本组患者术前并未行肿瘤栓塞。本组5例均采用平卧位、经腹腔开放方式行NSS,手术安全有效。术中我们先游离肾蒂血管,使其随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再游离肿瘤和肾脏,充分暴露肾动静脉,因肿瘤较大,往往会增加暴露难度,但只要肿瘤包膜完整,一般会有纤维间隙。处理右肾肿瘤时应注意避免损伤十二指肠和下腔静脉。当肾动脉难以分离时,还可沿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间隙寻找、阻断肾动脉。由于外生型肿瘤在腹部增强CT和血管重建影像上可见肿瘤的滋养血管从肾脏分出,当肿瘤和肾脏周围完全分离后,需从外周滋养血管方向游离,尽量分离至肿瘤在肾脏的起源部位,以缩小肿瘤与肾脏之间的连接区域,从而减小正常肾组织的切除范围,如少量出血,可暂不控制肾蒂,如出血量大,需要及时阻断肾蒂。


综上所述,直径≥15 cm的巨大肾AML不是NSS的禁忌,术前可行腹部增强CT检查进行评估,如巨大肾AML为外生型,正常肾组织大部分完好,即使肿瘤包裹肾脏,开放式经腹腔途径NSS也是安全可行的,不需要术前行肿瘤栓塞。术中应先控制肾蒂血管,尽量游离至肿瘤在肾脏的起源区域,才能保留更多的正常肾组织。本文的例数较少,仍需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来观察总体疗效。此外,依维莫司治疗TS相关肾AML安全可行,可以缩小肿瘤体积[14,15],但对于散发的肾巨大AML,是否可采用依维莫司治疗使肿瘤体积缩小后再进行NSS,从而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略)


原创声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公众订阅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