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要讲一点辩证法

 木香草堂 2018-09-17

——在吴泾一幼《今天怎么做父母》家长征文交流会上的点评

   家庭教育要讲一点辩证法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2011年5月13晚,吴泾一幼《今天怎么做父母》征文交流,幼儿园大班12位家长精心制作了PPT,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育儿心得与经验。 涉及培养毅力、提高抗挫能力、礼貌教育、压力释放、饮食调整、生活体验、死亡教育、尊重孩子(给孩子留面子)、与孩子有效沟通(有话好好说)、引导孩子协调纷争(抢玩具怎么办)等许多方面的问题。

    最后,我接受安排做了点评: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晚上好(鞠躬)!

    感谢吴泾一幼和各位家长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与大家一起探讨、学习的机会。

    吴泾一幼的老师们不仅强调提高老师自身教育孩子、关爱孩子的能力,还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家校合作、家校配合做得很好。因为,家庭和学校都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孩子翱翔蓝天的两翼,缺少了哪一个翅膀都不能飞翔!

    今天的交流尽管时间很长,尽管大家饥肠辘辘都还在坚持,这说明吴泾一幼的家庭教育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也说明我们大家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

    今天的交流涉及的范围很广,12位家长从家庭教育的不同角度谈了很多具体的细节,比如在公交车上如何克服孩子“霸占”座位的问题,在乘电梯时如何引导孩子礼貌待人,在回乡下老家的路上引导孩子想办法“拦顺路车” “搭顺便车”让孩子体验由“我不行”到“我能行”的转变,在“把贴纸贴得再高一点”的游戏中让孩子体验开拓思维、展示自我潜能,为了克服孩子挑食的毛病在家里模拟山区孩子的生活情境等等等等。家长们之所以能讲这么多、这么广、这么具体,说明我们花了很多时间陪伴了孩子,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随机教育,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教育,如果缺少对孩子的陪伴就会不了解孩子,也就不会发现问题和适时地给予恰当的引导帮助。所以,我们要强调“亲职教育”,所谓“亲职教育”,就是做家长的、孩子的亲人要像对待职业、对待工作那样地亲自对待教育孩子的事情,否则等孩子长大了,等我们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时机后悔也无济于事。我们也得感谢我们的孩子,是孩子让我们面临没有孩子的家庭所未曾遇到的挑战,是孩子让我们提高了教育能力、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历!

    今天,我欣喜地看到,参与交流的家长们的观点相当前卫。比如有位家长说“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关键”,只有爱孩子,才谈得上去了解并发现问题、想法解决问题;有位家长讲的“孩子是属于国家的、社会的人,孩子是属于他自己的,孩子不是属于我们家长的私有财产!”;有位家长讲“培养孩子的独立的健全的人格”,不光是要个性独立,而且要人格健全;有个家长的题目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等等。这些都说明家长队伍中具有很多的教育资源需要我们去利用、去学习。

    我也有想提出来与大家探讨的问题,我讲的不一定都对,只是一些想法和大家商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但会不会存在拔高要求的现象?会不会存在过分关注、过度教育的现象?比如:第三位家长教育孩子不要强占座位,批评孩子时用了“霸占”这个词,这可能是大人的思维,不一定是孩子的心理,5岁的孩子可能是出于观察、模仿,看到大家都有座位,会想凭什么我就不能没有一个座位呢?大家都买票,爸爸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票呢?这样去想、去问孩子,跟孩子沟通的内容就会变化。再比如,死亡教育问题,如果过多过火了会不会超越孩子的理解能力,有的学校组织孩子到火化场进行死亡教育会不会显得过火?

    刚才好几位家长谈了一些困惑,孩子的学琴能坚持多久?我们到底怎样教育才对?我想,孩子学习弹琴,包括读书学习等能否坚持的关键是能否在这些事情中体验到兴趣,是否体验到一种不断在成长的成就感!我们有时候的“陪练”“陪读”可能成了孩子的“干扰源”,孩子在练习的过程中他自己也会发现问题,自我纠正,只是不象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容易,不像我们所急切的期望那样来得那么快!所以,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耐心等待,我们如果一直坐在孩子的旁边、盯着孩子,就可能会有“不指教几句”就显示不出我们对孩子负责的心态,这样的心态不是从从孩子的成长需要出发的,会对孩子成长起到干扰作用。

    教育孩子我们大家都认同不能放任自流,要引导。但如何引导,就要把握分寸,讲一点辩证法。所以,我在听大家介绍时,我列举了这样一些相对应的词语:要“慈爱”不要“溺爱”;要“严格”不要“严酷”;要“限制”不要“压制”(“抑制”);要“干预”不要“干扰”;要“体验”不要“说教”;要“重视过程”不要“只看结果”;要“关爱生命成长”不要“只看分数成绩”;要“书本学习”和“生活学习”相结合;要“挖掘潜力”不要“挖尽潜力”(“挖掘潜力”是要顺应孩子成长顺序,不错过孩子的自然成长的关键期;而“挖尽潜力”无异于“拔苗助长”“杀鸡取卵”);要“关注长远发展”不要“斤斤计较眼前的利益”……

    最后,祝各位家长和我们的孩子一道幸福快乐地成长!谢谢大家!(鞠躬)

(丁洪海  上海市闵行区现代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01b550b00100rlw2.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