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216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8-09-17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按语

   下面我们接着来讲本篇的[按语]部分。
​  
学习第十二篇,我觉得,
* 首先从理论依据上,
   对水液代谢的问题,脾主运化水湿的功能,我们复习了《内经》的《素问.
经脉别论》,同时补出了清代的邹澍的《本经疏证》对于正常的水也代谢环流的问题,为什么涉及到,肺、脾、肾、三焦、膀胱,这就不重复了。
(《本经疏证》:“饮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调于肺,流行于三焦,滤于肾,
出于皮毛,归于膀胱”。“水者,节制于肺,输引于脾,敷布于肾,通调于三焦、膀胱。”)

* 从病理上来说,
《素问.至真要大论》直接提出“饮发于中”。
《病机十九条》中也提到了“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因此,作为水液代谢的环流中,为什么饮邪的发病一定要责之于脾运失司
,责之于中焦脾运的问题,脾胃虚弱,这是从《内经》的理论发展而来的,张仲景从基本理论上引申到饮邪为患,在临床上到底有哪些特征,仅是临床征候判断不行,还得要确定饮留的部位,才是对四饮分类的诊断依据的确定。这是我们本科教学必须明确的。

一、基本概念

   它涉及到广义痰饮、狭义痰饮,包括悬饮、支饮、溢饮、留饮,伏饮、微饮、肺饮,这一系列,说明赋予饮病的概念。这是有关概念,命名的问题。

二、痰饮
​  
痰饮,它既是病理性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我们是通过一系列条文,叙述的脉证,给大家归纳。

1.脾运失司,要造成饮邪内停。

2.饮邪的停聚,对于肺,上不能养肺,下不能蒸腾化气。所以又能够造成饮邪更重的停聚。

3.作为饮邪停聚,对肺和肾又是一个威胁,一个是寒饮射肺,一个是饮邪害肾。这是彼此的。

4.反过来,饮邪对脾来说,也可以造成饮邪困脾,更加不能够很好的运化水湿。这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说,痰饮既是病理性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 关于临床病证,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或者横穿条文,我们拿狭义痰饮作例子。

第一、瘦。
   比方说,在第2条上,讲“其人素盛今瘦”,本来形体比较丰满,结果得了
这个饮病之后,迅速的体重下降,肌肉消瘦,我曾经给大家对应了一下,十二指肠雍滞症就是这样的,不是癌症,结果迅速消瘦,也不能吃,也出现胀满等等症,这是第一。

第二、就是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第三、就是苓桂术甘汤证里面提到的胸胁支满。
第四、目眩。
第五、心下坚筑。
第六、心悸。
第七、短气,“微者短气”
第八、“恶水不欲饮”。
第九、苓桂术甘汤那个条文,后面提示的“小便则利”就是原来有小便不利症

第十、脉偏弦。
   我再说一遍,
瘦、
有声、
胸胁支满、
目眩、
心下坚筑、
心悸、
微者短气、
恶水不欲饮、
小便不利、
脉偏弦。
   正好十个脉证。是所有条文的横穿,只不过有程度的不同,有本证,有狭
义痰饮的留饮。有水在五脏的狭义痰饮“水在心”,十个脉证。
---------------------------

   四饮讲完了,我要总括,它所涉及的脉证。

* 悬饮和支饮所涉及的是,咳、喘、肿、满、疼。

* 狭义痰饮,明显的是有,眩、悸、呕、瘦、小便不利。
& 还应该补充一点,包括脾虚不能很好的运化水湿,还有大便溏泻。
   当然如果化热,包括厚朴大黄汤证,那是大便干结,是另外的,我说的是
作为狭义痰饮。脾阳运湿的功能失职,兼有大便溏泻。

* 脉象,主脉是偏弦,留饮脉沉,伏饮脉伏,这是脉证。
​   全讲完以后,大体涵
盖进来了。

* 在病情变化上,作为缓急来来说,
& 悬饮和溢饮病情发作时候偏于急,它们有急的发病特点。
& 而狭义痰饮和支饮相对病势缓。
​   这是临床所见是这样的,和我一开始给大家讲的,历代医家总结的初病怎么治,久病怎么治,是先
治肺,还是先治肾,那都根据我现在总结的脉证特点,发病的情况来说的。

* 再一个我说,作为阳衰饮聚,阴寒之邪,因此,它这是知其常,因此一定要温药和之,为其治本大法。

& 作为郁久化热,使其病变,郁久特别是饮邪日久,正虚也是一个应当注意的问题。不是说只是因为它本虚,要在选药上包括木防己汤,用人参给你启发,《外台》茯苓饮里面,有四君子的含义,这就是一个标志。

* 我们再复习治疗大法上,
​   一定得记住“温药和之”之义,要从痰饮形成的道
理,从饮邪的病理特点,从温药的治疗意义来理解。

   为什么叫“和之”而不叫补之?
   它一定得是温补之药和行消开导之药两者得达到相应,才叫“和之”。在
使用上,我们觉得,这些方子已经有温散、温利、温下、温逐等法,所以,药力有很大差异。

* 特别是给大家补充到,
   小青龙汤的病案举例,更能体会张仲景的“辩证施治”与“随证治之”的
总的治疗原则。特别是活用小青龙汤给做出了典范。

* 临床应用上,
​  
& 治本大法为什么一定要以苓桂术甘汤和肾气丸为代表的主方?
   这就是一个从脾运失司的病机要点上一定要从脾而治。治肾的道理,我觉
得它是认为,比方从脾和肾之间的关系,脾阳要依赖肾阳的扶助,或者说依赖于它的推动和蒸腾,所以,有的注家对肾气丸和苓桂术甘汤的评价特别是对肾气丸的说法。我引注家魏念庭的说法。

   魏念庭说:
“苓桂术甘汤燥土升阳,导水补胃,化痰饮之逐饮第一法也”。
   我说它是“天下化饮第一方”,他也说它有燥土升阳,导水补胃,化痰逐
饮的作用。

   他又说
“胃寒痰生,胃暖则痰消,脾湿饮留,脾燥则饮去也,此法又为利小便,而不
强迫小便,也为第一法也”。
   就是说苓桂术甘汤不是去利小便,也不是去强迫利小便,而是来化饮,所
以,这个方子要从这上来考虑,从胃而致,从温脾阳而治。

   因此,对临床上,我觉得就经常有原因不明的水肿,如非特异性的水肿,原因不明的神经性水肿,包括心源性的水肿,苓桂术甘汤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另外,认为治疗眩晕,我提到美尼尔氏综合征,包括包括脑震荡后遗症的眩晕,都可以考虑用本方。但是,范围一定是定在“因痰而作眩”“因饮邪上犯”影响到清阳不升,浊阴上冒的眩晕,才适合用苓桂术甘汤,一定要搞清楚这样的病机。
   从泽泻汤,泽泻重用,白术为仲景治眩晕必用之药,因此对于苓桂术甘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以及后来的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眩,就是离不开白术,还是因为它紧扣病机,这就是从苓桂术甘汤,为化饮第一方引申到为什么一定要用白术的道理,还是因为它紧扣病机的问题。

   & 肾气丸,不仅能够蒸化水液,而且能够间接作用于脾,这个理解,也是魏念庭在注本里面提出来的,他说:
​“益火之源,以烘暖中焦之阳,使胃利于消
而脾快于运,不治水而饮自无能留伏之患”。
   这就是说,作为脾阳,需要肾阳的推动,益火之源以烘暖中焦之阳,使胃
利于消化,使脾快于运化,所以,不治水而饮无能留伏之患,你说肾气丸是一个利水的方,它为什么也能化饮?因为通过益火之源,可以助胃阳,燥脾土,所以,使胃利于消,而脾快于运。

   魏念庭总结说:
“苓桂术甘汤益土气以行水,而肾气丸养阳气以化饮,虽然所主不同,一个治
脾,一个治肾,但是利小便化饮则一”。
   所以,后世总结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这就是我们学化饮这
两个主方的道理就在这。

* 再一个关于“冬病夏治”,
   夏天要服肾气丸什么道理?
   这是来源于《内经》的《素问.宣明五气论》它说:
​“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
夏”
​   咱们现在说的饮病,邪气为阴邪,发于阳,发于脾阳的虚衰,所以,它冬
天多发。

   叶天士他理解说:
“交节病加,尤属虚象”。
​   当气候变化之时,病要复发,就更证明它是虚象
,为重。因此,咱们讲阴虚虚劳叫做“春夏剧,秋冬瘥”,那也是在季节交接的时候,病情加重或者复发,尤属虚象,那是阴虚虚劳。

   现在要讲的是支饮也好,狭义痰饮也好,它要是复发严重的时候,也是尤
属虚象,哪儿虚? 脾肾阳虚,因此应该在夏季6、7、8三个月,或者是7、8、9三个月,应用苓桂术甘汤,温脾阳,应用肾气丸当然得是《金匮》肾气丸,温肾阳以化饮,是有道理的。

   这就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就是“冬病夏治”的理论根据。

   这也体现了张仲景的饮病学说仍然是源于《内经》的理论,发展而来。当然对于我们后世发展痰饮学说也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因为后来再发展就是对炼液成痰的粘稠的为痰,痰又分了有形和无形,但是作为饮病,一定量的较轻稀水液,停聚在人体的局部,所表现为四饮之分,依然以十二篇为原始的资料。是最有价值的篇章。

   因为时间的关系,加上我自己学习得不够深入,只能讲到这个水平,谢谢大家,
下课。==================上课,

   昨天把第十二篇结束了,共有41条原文,除了第19条是论述痰饮初起的脉象,第20条讲的是痰饮病的预后,这两条我没有讲。一共讲了39条,涉及内容相当广泛,可以说是涉及到内科杂病的方方面面,包括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内分泌、精神、神经系统。

   就说肾气丸的临床应用和它的研究进展的例子那就数不胜数。所以,我只能在原文分析的过程中,以病例的形式,或者以我讲个人的体会的方式,作了中、西医学方面的相关对照,仅供参考。

   关于其中举的小青龙汤的案例,我觉得很值得回味的,它充分体现了张仲景的“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以辩证为主”的这种临床思维方法,特别是这种辩证施治理论指导下的“随证治之”。
​   现在我们回想一下它一共是几变啊?是五变。
第一变,就是小青龙汤用过之后,表证已解,饮证为轻,所以,它就在原方基础上,去掉了麻黄、芍药,也去掉了半夏、细辛、干姜,加了一个茯苓。变成了苓桂甘味汤。为什么要这么变?因为有冲气上逆。

第二变,就是冲气解决了,但是,喘满的本证又复发了,这时候就在苓桂甘味汤的基础上,去桂枝,把小青龙汤的核心药物添上了干姜和细辛,变成了苓桂五味姜辛汤。

第三变,就是因为眩冒加呕吐,我给它简称“冒呕”,冒呕证就是痰饮过多,饮邪、寒饮过盛,因此,在原方基础上有把半夏,使它(小青龙汤)的核心药物,四味齐全。

第四变,就是“身形如肿”的情况,比较突出,整个时候,通过宣利肺气治疗,加杏仁,他还是加一味药,说一个药名。

第五变,是因为面赤如醉酒样,认为是胃热上熏所致,因此,再加大黄。
   这五变,活生生的例证,我觉得对于全书理解仲景的学术思想很有用。另外我觉得我所讲到的一些经方,可以说是耳熟能详的,不管是在《方剂学》,还是在《伤寒论》包括其它中医临床各科,都已经学习过了。
​   我认为就应当按照这
个临床思维方法,抓住我所讲的那十大症,有咳、喘、满、肿、疼,还有眩、悸、呕、瘦、小便不利,同时我给补充了大便溏泻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脾阳虚这样的体质,再加上脉象,主脉是偏弦,如果为留饮,就是脉沉,如果为伏饮,那就更深一层,潜伏不出,脉也伏。
​   具体去临床实践、理论提高,以加深体
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