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美术馆 |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街心舞苑 2018-09-17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由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起成立,旨在推动当代生活的艺术化呈示。民生银行将以建设世界一流美术馆作为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的最高境界,通过艺术感性的整体建构来实现“让艺术走进民生,让民生走近艺术”的社会理想。

我们的使命

“让艺术走进民生,让民生走近艺术。”

美术馆致力于艺术的综合展示、国际交流和最广泛的公共教育, 打造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空间。为了使大众理解并参与到多样性的艺术与文化中,美术馆通过在纯艺术与应用艺术、传统艺术与先锋艺术之间构建对话平台,来打破不同艺术门类间的隔阂,无限拉近当代艺术与公众的距离。

美术馆未来的展览、收藏、研究与出版,都力图表达与批判新时代的感性文化图景,并参与当代文化的创造。

我们的历史

“美好城市的感性”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前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国家馆。在世博会期间,“美好城市的感性” 通过法国馆的多元空间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体现了人文与科技融合、历史与未来辉映的精神理念。

世博会结束后,在法国政府、上海市政府、上海世博发展集团支持以及中国民生银行原董事长董文标的推动之下,这座建筑升级成为一座集人文与艺术于一体、致力于国际当代艺术交流和创作、服务于上海市民和国内外访客的综合性美术馆。

我们的发展策略及特色

以中国民生银行为后盾,美术馆力图激发跨地域、跨学科的多元文化创造,不仅促进上海后世博的文化复兴,更力主成为艺术与文化展示、交流与创造的重要国际基地。

国际艺术平台

通过促进艺术创作者、艺术机构和艺术经济之间的各种国际交流,为观众和艺术创作者提供一个立体互动的文化服务平台,形成艺术工作的国际网络。

实验艺术排演

举办新形式、多层次的大型展览、戏剧、工作坊等文化活动,致力于集聚艺术、文化的先锋运动,并将美术馆作为实验性艺术项目的排演舞台,在大众生活中不断注入艺术的创造活力。

总体公众教育

秉承中国民生银行社会公益理念和文化交流的核心指向,依托上海世博地块后续开发的区位优势,通过开展多元化公共教育活动,将视觉艺术、设计艺术、科学技术、音乐戏剧的展示交流融为一体,为公众营造整体艺术环境。

媒体城市研究

以灵动的创意、人性化设计、声光旅行等方式, 反思现代化城市构建及其包含的民众的生存状态,探索民生与艺术在城市生活中结合的可能性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建筑

民生现代艺术美术馆坐落于正在崛起的新热土:黄浦江南岸上海后世博园区,毗邻卢浦大桥, 正对地铁13号线出口,紧贴世博园区交通主干道。美术馆总使用面积逾40000㎡,其中,主体建筑面积8700㎡,绿化面积 8100㎡, 停车场面积近10000㎡。

建筑外墙被白色新型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的网格“包裹”,避免了大量的阳光直射,从而起到节能作用;环绕场馆的浅水池及相关园林,不仅营造了宜人的自然环境,更令美术馆成为 “漂浮”于地面上的 “白色宮殿”,尽显未来之美。

雅克·费利耶

原法国馆建筑师

雅克的设计具有造型简洁大方的特点,作品颇有积木的方正和规则,空间也被充分利用。在法国馆,我们不单看到网状设计的延续,还看到他对生态建筑概念的坚守,更看到他利用科技激发文化和自然的呈现。建筑师生活态度中的自然和从容,通过纤维混凝土流动在场馆的空气中。

改建的亮点

2013年8月美术馆场馆改建项目正式启动,中国建筑师朱锫担任改建工程的总设计师。在保持和尊重原法国馆建筑外貌、结构及坡道展厅特色的基础上,建筑师强化以美术馆的“日”、“夜”为中心的功能提升和空间优化,更加突出了建筑主体的开放性和多功能性。

改建后的美术馆,对展览空间进行重新整合,在中庭位置新增层高12.5m、总面积近 600㎡的核心筒展区。同时,按照永续性经营目标,常设展厅配备了恒温恒湿设备,使美术馆更符合顶级展品保护的要求。新馆对地面广场、空中花园、餐厅、咖啡厅及艺术品商店等区域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可以支持场馆内外、多类型和不同规模的文化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