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岳飞在向师傅周侗习武 看力量体能与速成

 章意率 2018-09-17
少年岳飞在向师傅周侗习武 

内家拳据传始于岳飞,此说法虽有争论,但历史上的岳飞,的确是精于武术的。《宋史·岳飞传》载岳飞“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宋时一石合95斤左右,而宋代一斤相当于今日的1斤2两。也就是说,岳飞在“未冠”时期,便能挽开360斤左右的硬弓,拉开约合1000斤的硬弩。古人十五岁而冠,十五岁以前的岳飞(按,古人所谓未冠,有时年龄会放宽,但总不会超越20岁)便已经有如此的功力了。 

别以为拉强弓硬弩只是蛮力。常人的两臂,无论如何拉不开近400斤的弓,而弩则更是要用腰部力量才能拉开。习武的朋友都知道,腰部力量的大小和合理使用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武术水平和技击水准的重要指标。因此,拉弓弩的能力,是测试一个人武功水平的重要标准。这一点,宋时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华岳《翠微北征录·弓制》)。 

弓弩之外,岳飞还擅长枪法。据永州判官孙遒编的《鄂王事》(《金佗续编》卷二八)记载,岳飞“及冠”时,外祖父姚大翁聘请当时的枪手陈广教授岳飞枪法,很快,岳飞的枪法便“一县无敌”。 

宋王朝虽然在政治外交上以软弱著称,被奚落为“宋鼻涕”,但当时百姓之间,尚武之风极盛。当时各地百姓,均有自己的准军事性会社“弓箭社”(“自檀渊讲和以来,百姓自相团结为弓箭社”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二首(之一)》)于农闲时习武强身,有事则团结自保。岳飞所在的“县”,属今日河南安阳,宋时为河西路相州汤阴县,是个比较发达的大县。能够一县“无敌”,说明岳飞的枪法,是经历了实战(至少是对抗)考验而被证明为出色的。 

岳飞学武的经历,史料不祥,但习武时间不长是可以肯定的。以弓弩而言,所有的史料都只言及“少学射于周侗,尽其术,能左右射。”岳飞少年家贫,想来不可能供未成年的岳飞长年专业练武。 

岳飞学枪的时间似乎更短,因为,就在学枪同年的十月至十一月之间,岳飞投真定府路安抚使刘韐,充任了“敢战士”。所谓敢战士,就是宋代军中的“特种部队”,在迎击敌人骑兵时,持长枪站在最前面的敢死之士,也叫敢死士,敢死队。也就是说,岳飞学枪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年。仅仅通过一年不到的学习时间,岳飞的枪法,便拥有了较强的实战能力,能够达到了特种部队的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