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腾讯视频:讲述从山沟沟里走出的考古复原红楼梦作家唐国明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18-09-17

本视频为大家讲述一位深居岳麓山、特立独行的、生活与才气名气不匹配的长沙居民唐国明,一位隐居麓山的鹅毛诗人考古复原红楼梦作家唐国明...本帖内容来自网络

 
 
(本文作者唐国明近照)


    

    说起唐国明,要从2013年8月说起。因为一次偶然,唐国明上了一个地方台的电视节目,接着他“隐居”长沙岳麓山,以3.5元钱一天的吃饭费11年坚守文学梦想的事迹却被媒体争相报道,可说是一夜出名,一夜被众人所知。当地政府带爱心人士去给他送点生活费的时候,当时已40岁的唐国明百感交集,但他拒绝了当地政府带的爱心人士给他提供的生活费,抛下一句:“把这些钱去给那些比我更困难的人,我还是40岁的人,也算是个有手有脚的男子汉。坚守着一个在世人看来不合实际的文学梦想,还需要支助,那还坚持梦想干嘛!如果一个追求梦想的人连维持自己梦想的能力都没有,那还不如放弃梦想,先打一份工养活自己再说。”说完这句话,他把爱心人士塞在他手里的钱,又硬生生地退了回去。他从此却被人说成是“硬骨头”。

    2013年8月开始被媒体关注的唐国明,已是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10多万字的的作者了。其倍受人讨论关注的《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已在海内外发表,尤其是被美国的《国际日报》中文版连载。在政府的关注下,在湖南省宣传部与湖南省作协的关注与审核下,唐国明加入了湖南省作家协会。

    即使后来浙江卫视为帮助他圆他的出书梦想,邀他去上了《中国梦想秀》节目。在节目上的唐国明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观点,而导致梦想失败,并引来了不少各种各样的热议。即使有出版商慕名而找他出书,因为他坚持他是在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发现了曹雪芹文笔,以考古的方式做了个修补复原曹文的工作,其学术观念的前卫及其他原因,而最终没有达成出版。

    他为了维持自己的文学理想,坚持自己的学术信念,在物价房价飞涨的时候,他租住了10多年的房子突然从每月200多元一下上涨到500元。在每月不超1000元的稿费收入中,在各种物价上涨的压力下,唐国明每天以8元的吃饭费挺了下来,在不断坚持论证自己的“红学理念”,以自己一路全做的方式以视频电影的方式告知世人,他虽然出自一个很穷的农民家庭,但与他相伴的是一个岳麓山的“红楼梦世界”。同时,又在2016独创出了自己的诗体:鹅毛诗。鹅毛诗一在网上贴出,立即引起了热议与关注。

    2016年即使在一个认同他红学观念的叫龙书剑的人的资助下出版了他的《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书虽然出版了,由于龙书剑不善商业运作,也不是冲挣钱为目的。首印只印了1000册,唐国明分得书200册,给他带来的收入甚微。到2017年他却论证了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在一稿一稿挂到网上引起争议的同时,其关于哥德巴赫猜想“1+1”的论文其中一稿却发表在一本公开出版的书的后记上。

    就是一个这样普普通通的人,在湖南师范大学念完四年大学,2001年开始寄居在岳麓山下一个叫向阳坡的地方,从每天3.5元到如今每天8元的吃饭费,住在一个每月从200多元到如今500元的房租的8平方米的房子里,写着鹅毛诗,做着“红楼梦曹文考古复原”,论证着“1+1”与“3x+1”,创作着当多年在增删的小说《零乡》,挥毫着毛笔写着他的“鹅毛帖”。

    这么多年来,他没有爱情,没有常来常往固定的朋友,他只有梦想与他能依靠的岳麓山,还有这座他热爱着正在日新月异的叫长沙的城市。

    岳麓山上的红叶红了一次又一次,他在这里度过了一年又一年。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从1998年算起,他已来长沙快20年了。他发文说他是地地道道有着“思危奋发图强、修德安和天下”情怀的湖南人,他也是一个“吃的苦、霸得蛮、不怕死、耐得烦”的湖南长沙人。生命即使如鹅毛一样轻,但他为了自己的“读好红楼梦、写好一本书”的人文梦想却活得如他隐居的岳麓山一样。他虽然平凡,却是我们这个城市不可忽略的一景。他虽然渺小,似乎空幻,却又那么现实地散发出了让我们不得不正视的光,这光虽然不是那么打眼,却足以穿透这座城市每一个人的内心,让人震撼。

    他在我们五光十色的生活中,只不过是被我们迷离的眼睛忽略了而已。他站在你的面前时,他会让你惊叹,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还活着这样一个叫唐国明的人。

    2017年11月16日写于岳麓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