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不少市民进入 狂打喷嚏、咳嗽不停、 眼痒难耐的模式, 宣告“过敏季”的到来。 记者从大连各大医院了解到,每到立秋之后就是过敏的高发季节,但今年尤其厉害,耳鼻喉科、眼科的夜间急诊甚至忙通宵,半数以上患者都是来看过敏的,平均每晚各接诊约二三十名过敏患者。加上近期气温波动,感冒患者增加,抵抗力下降,让一些从不过敏的人也成了过敏的新发患者。医生表示,这拨过敏为季节性过敏,过敏原以花粉、蒿草为主,市民在注意隔绝过敏原的同时,应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耳鼻咽喉眼症状齐发 与自身状态密切相关 上周,一名母亲发现自己4岁的孩子不停流鼻涕、打喷嚏,还拼命揉眼睛,把眼睛揉得通红也停不下来,更可怕是,眼结膜上鼓出一个“大白泡”,她赶紧带着孩子连夜来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急诊。接诊的医生卢嬿表示,当晚接诊了十余个过敏性结膜炎,儿童较常见,很多患者就诊时首发症状在眼部,但耳鼻咽喉也有过敏反应。在大连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急诊,医生崔树林也表示,很多患者耳鼻咽喉症状齐发,不少人咽痒难耐,一躺下就剧烈咳嗽,加之鼻塞严重,无法呼吸,根本不能入睡。 “今年过敏特别厉害,晚上急诊一半是看过敏的,往年没印象这样多。”崔树林告诉记者,这拨过敏主要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也叫花粉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和眼部症状齐发,偶然也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的病变。 不过医生们坦言,过敏可以说是全身性疾病,与身体状态息息相关。当工作压力大、睡眠不好、运动减少,自身免疫力下降时,往往更容易“中招”。空气中其他刺激物,如大气污染、吸烟、香料的强烈气味,应用清洁剂和喷雾剂也能诱发和加重症状。 2 扛一扛不可取 这些药该用得用 不少人认为,季节性过敏扛一扛就过去了。其实,如过敏性鼻炎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支气管哮喘、鼻窦炎等并发症,过敏性结膜炎则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医生表示,如今过敏对症药物很安全,该用得用。 据介绍,抗组胺药物是过敏季中最常用的一类对症药物,能有效地控制急性鼻、眼症状。鼻粘膜减充血剂可快速有效地疏通鼻堵,如麻黄碱滴鼻剂,但此类药物一般不要连续使用14天以上,避免造成药物性鼻炎。 此外,医生表示,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含有糖皮质激素的喷鼻剂或眼药水等,是目前推荐治疗过敏的首选方案之一。由于局部用药,药物直接作用在患部,效果良好,全身吸收很少,几乎没有激素的副作用。但卢嬿提醒,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她曾接诊多名过敏性结膜炎老患者,认为自己滴眼药水多年,就擅自加大剂量,结果竟滴成了青光眼。 防护工作要做好 对于过敏原明确的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隔绝过敏原。如在工作和生活中,勤换衣物,打扫卫生,被褥充分暴晒除螨虫,降低尘螨过敏,减少棉制品和绒毛制品的使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次数及控制其严重程度。 崔树林表示,完全避免接触致敏花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建议避免在花粉数目最高的傍晚出门。当花粉数目很高时,如每年的4~5月份和7~9月份,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进入室内后更换衣物,淋浴并洗头发,以去除花粉。此外,建议在室外时戴防护口罩和眼镜。戴口罩一定要标准,需要用双手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使口罩不留褶皱覆盖鼻子、嘴巴。 此外,卢嬿表示,儿童好发过敏性结膜炎,起“大白泡”时家长不必过分担心。这个“大白泡”既不会影响视力,也不会破溃感染,一般轻症患者局部单独出现这个症状时,有一定的自愈性。而当孩子眼痒难耐时,家长常觉得热敷会缓解,其实恰恰相反,热敷会加剧症状。建议可以用凉的冷毛巾等进行物理冷敷,闭眼敷在眼睑外,约10分钟左右即可缓解。 文 | 霍然 图 | 田仲煜 编辑&设计 | 刘洋 责任编辑 | 巴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