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四)

 为什么73 2018-09-17

原文:

186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注解:

伤寒三日,如果转为阳明病,应该会脉大。


原文:

187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注解:

脉浮,可见是有表证;脉不紧不躁,无汗出异常,而是缓,可见表证不严重,手足也是温热的,这个病那就可能是在太阴了。太阴属里,可以指里的阴证,也可以指属里的脾系统的病。脾主肌肉,主输布津液。人体是这样,脾输布的是黄色营养,肝输布的是红色营养。脾的津液输布异常,身体当然就发黄了。要是小便通畅呢,说明水液的输布是通畅的,那就不会发黄。如果到了七八日的时候,大便硬结,那这个病邪是在肠道里,那就是阳明病了。


在《伤寒论》的原则里人体自始至终是一个循环着的整体,有了这种思维方式,理解方药就好办了。


原文:

188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注解:

这是前面说过的。伤寒我们知道是汗出而解的,而且宜微汗出,汗出多了有可能反而不解。这是有微汗出,而病竟然未去,就有可能是转阳明病了。“濈然”有迅速密集的意思,可见还不是一般的微汗出。


原文

189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注解:

何为“阳明中风”?在前面太阳病篇里,有汗出且津液偏虚的外感病都可以叫中风。这里应该说的是阳明病和太阳中风同时出现的情况。我们来看证,有喘,有脉紧,有发热恶寒,没说有汗出,这应该是伤寒。所以该说“阳明伤寒”才对。口苦咽干,这是半表半里证;腹满是里证。这叫什么?这叫三阳并病,应该治从少阳,若当阳明病治,用下法,属于误治,就会更伤胃气和津液,伤胃气于是腹更满,伤津液小便也就更困难了。

 

原文:

190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注解:

这里以能食与不能食来辨别中风和中寒,是有失偏颇的。况且这里的中风与前面的中风语境上也没有必然联系,阳明胃热能食这是比较常见的情况。若不能食,有可能是胃中有虚寒或有水饮。胃中虚寒会有阳明病吗?胃寒肠热的情况是有的;况且广义来讲,只要是肠胃的问题都可以称之为阳明病。


这种条文有可能时在传抄过程中后人加上去的,加的时候只是个人的一个备注,自己懂就好了,并没有把整个状况讲清楚。


原文:

191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鞭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注明:

阳明病,如果中寒的话,会吃不下东西,小便不利。这个中寒应该是胃虚寒有水饮的意思。胃属阳明,所以胃的病也可以叫阳明病。


下面是“手足濈然汗出”,手足汗出这个证比较常见。后世的中医对于这个问题说阴虚,说血热,说气虚的都有。我们从人体循环来理解,汗出是向体表排邪气。为什么手足汗出严重呢?一定是体表排邪受限,才会向手足排。大家可以注意观察,手汗的情况一般秋冬季比较多,因为秋冬季体表不易出汗了。秋冬季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一是手足汗多;而是手足特别干,开裂掉皮。其实这里面的原理和中风和伤寒一样,一是汗出不解,而是表紧不汗,都是人体在对抗邪气。如果还有烦躁或寸脉盛的情形,这就有可能是食积,这就是温病的范畴了,还有可能是瘀血。你看这些道理都是一以贯之的。后世医学说是阴虚,若里面有瘀滞在消耗津液,阴血肯定虚,当然也还有另外原因的阴虚。总之,说阴虚还是在说现象,在说末而不是说本,后世医学这种以现象解释现象的习惯,究其根本还是没有从大循环来理解人体。


我们往后看,就明白这里的手足汗出是什么原因了。“此欲作固瘕”,固瘕是什么,从字面上来解释,固是坚固,瘕是结块。后面说必定大便初硬后溏,因为胃里头冷了,水谷不别了,这就容易形成肠道的结滞。那这个“欲作固瘕”作快要形成结滞结块来讲比较妥当。这个初硬后溏也是个比较常见的证,说到底是胃虚造成的,临床上,胃虚而有热滞易发这种情况。胃虚,大便是溏稀的;如果又有瘀热在下焦肠道,大便不通畅,其宿便易干硬,而新的大便又是稀的,这就形成了先硬后溏。那这种怎么治呢?胃虚,建中药;肠道局部有热,少量大黄消导之;若还兼有淤血,佐以祛瘀血的药。明白了理法,视脉证随证治之久好了。

 

原文:

192 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注解:

这个阳明病,一开始很想吃东西,这是里热的征兆。大便是调和的,小便反而利,这就变成湿热证了,病人骨节疼,水湿郁于表了,感觉好像有热,而且有要发狂的反应。一般来讲热证而有郁结不通,都可能会有亢奋的证,比如治淤血的桃核承气汤证有如狂,温热病也会惊狂,这里是水郁的发狂。有郁结牵制津液,大脑获得津液的机会就会少了,大脑便以亢奋来调津液以自保,且淤积的浊火毒气不能下解便上冲,人自然会有发狂的反应。


这时候如果汗出了病就解了。汗出说明体表通畅了,水湿自然也会化去。后面说这是因为“水不胜谷气”,谷气就是胃气,胃气复了,把水气排出去了,与汗一起出去了。“脉紧则愈”应该是脉缓则愈才说得通,脉转缓了说明汗出病解了。


原文:

193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注解:

申时是下午三点到五点,膀胱经主时;后面是五点到七点,酉时,肾经主时;接着是戌时,三焦经主时。为什么说阳明病如果要好了,会在这个时间段好呢?这段时间是一日中阴气渐重,人体运行最缓的时候,阳明病一般来讲是里有结滞,于是更运化不动了,所以阳明病如果发热的,这个时间段会严重些,不发热的,这个时间段也有可能会低热。晚饭前后低热,这是很常见的证,主里有瘀结,不是食瘀就是血瘀。如果阳明病要好了呢,也是这个时间段好,因为这个时间阴气重,如果里面没有淤积了,自然热也退得快。


原文:

194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注明:

阳明不能吃,是胃中虚冷,用攻的方法,自然胃就更弱了,那就会哕,也就是吃了的东西会在吐出来,比如胃反流就是这类的情况。

 

原文:

195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注明:

“脉迟”,脉的推动力不够;“食难用饱”,吃不下东西,也容易饱,吃饱了就会烦,这是有湿热。阳明里热一般是能吃的,若是湿热,便会发生这种情况,还会头晕眩,有小便不利。湿而热会发黄疸,因为是由阳明食积引起的,所以叫谷疸。


这种胃虚的阳明病,哪怕是用了下药,一时解决了腹满的问题,还是很快会再次腹满的。这种情况临证上很多见,如果脾胃弱的话,攻淤血攻积滞,攻完了很快又会瘀回来。因为脾胃主运化,脾胃不能运化自然还要瘀回来的。这就是为什么《伤寒论》很多方子,哪怕是攻瘀的方子,只要有胃虚都有建中药。很多后世的中医方子里基本上没有生姜,炙甘草,大枣之类,问他们为什么不用,都会说甘草,大枣又不治病,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只有以药治病的思路,此乃中医治大谬。

原文:

 196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注解:

阳明病,是应该多汗的,如果没有汗,只是觉得像虫在皮肤里面钻,这是因为能量到了皮肤下不能出表。条文中说这是因为久虚,那就还是津液虚。这种情况怎么治疗呢?前面学过,有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汗在皮肤下而身痒是麻黄桂枝各半汤。本条的情况可用阳明病的方子和麻黄桂枝各半汤合用。

 

原文:

 197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注解:

“阳明病,无汗”,说明体表有闭阻,不能将热排出来,只能从小便来排热,所以小便利。再过两三日,“呕而咳”,呕说明胃弱了,咳说明肺气也开始闭阻。“手足厥”是闭阻更严重了,气血不到四肢末端,手足冰冷,称之为“厥”。只要有里外循环的闭阻,不管热证还是寒证都可能发生“厥”。这样必定会头痛,因为邪热闭在了里面,只能上冲于头。照这些证来看,有可能走到少阳了,少阳和阳明的合病。少阳证的本质就是胃弱了,里外上下不交通。如果没有呕,咳,厥的反应,说明没有那么闭阻,头就不会痛。

 

原文:

198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注解:

阳明病有一种情况只是头眩而不恶寒。只言不恶寒,而不是说怕热,说明热不重。“故能食而咳”,能食说明胃有热,咳说明热闭于肺,这样就会咽痛。要是不咳,说明肺气不闭阻,咽喉也就不会痛。

 

咽痛这个证是第一次出现。有了前面人体的概念,这些证其实都很好理解。人体哪里有邪气,气血就往哪里走去排邪,气血壅塞于一处,与邪相抗,就会发生肿和痛的反应。那为什么肺有闭阻,却是咽喉痛呢?因为肺里神经分布较少,而咽喉部神经分布较多。任何事情不是孤立的,人体的反应也不可能只局限于一处,咽喉有炎症,肺里一定也是有问题的;肺里有问题,脾胃等相关脏器也可能有问题,人体的循环也可能会有问题。真正的中医看人体必须要有这样的全局观。

 

原文:

199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侬者。身必发黄。

 

注解:

 阳明病,没有汗,也没有小便,热量排不出来,心里就会郁烦,身体会发黄疸。

 

人体排邪气无非就是这几个主要的途径,汗,吐,大小便。吐法现在用得少了,其实是很管用的。有些人用心理疗法给人治病,病人心结打开了以后,最常见的反应就是吐,甚至连续十余日都会呕吐,呕吐完病也就会好转。

 

原文:

200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注解:

阳明病,误用火疗发汗,汗没有出来,只有额上微汗,小便不利了,这是会发黄疸的。瘀热在里了。

 

原文:

201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注解:

阳明病而又脉浮,说明兼有表证;脉紧说明有阻滞,发潮热,里有瘀阻。如果只是脉浮,没有脉紧,则会盗汗。盗汗是晚上睡着了就出汗,醒来不出汗。睡着了,气血消耗少了,能量足了就出汗;醒着气血消耗了,就不出汗了,说明还是气血虚。

 

原文:

202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注解:

阳明病是里有积滞,如果脾胃功能弱,里面并没有那么热,而且还有里饮呢,这时病人虽然觉得口燥,但不会想把水喝下去。那为什么又一定会出鼻血呢?因为脾胃功能弱,津液必虚;津液虚,就只能靠动血来祛邪。但这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古人的“必”字,未必是今天“必然”的意思,这一点在《伤寒论》里体现得很明显。虚证的瘀血证,也常有这种唇口干燥又不欲饮的情况,道理是一样,无非是食瘀还是血瘀的区别。

 

原文:

203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注解:

阳明病,是会自汗出的,这时候应该攻里之积滞,自然就会汗止。如果医生再去发汗,于是发烦,病没有解决,这是因为里面有大便硬结,亡了津液,胃中干燥造成的大便硬。

 

这时候应该问小便的次数,如果原来白天三四次,今天变成两次,那大便不久就会畅通了。如果小便多,肠胃中的津液自然少;现在小便少了,津液归入肠胃,大便自然就会通了。

 

原文:

204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注解:

呕多,言下之意呕的反应比肠道的反应更大,虽然有阳明病,也不可以攻下,因为人体这个时候是选择用呕的方式来解病,若用药也只能顺势而为,自上解病。这是《伤寒论》的核心思想,药物不是治病的,药物是帮助人体治病的,只能协助人体,不可越过人体,更不可逆着人体之作为行事。

 

原文:

205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逐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注解:

这其实是回到上一章结胸的范畴了。心下硬满有可攻有不可攻,可以参看第128133条。攻下后,如果腹泻不止会有死亡的可能,这是不应该攻而去攻了,伤了元气,破坏了人体自我协调的能力了;如果腹泻很快自己止住了,这是邪去而腹泻自止,说明攻对了,病就会好。

 

原文:

206 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注解:

这一条又在用具体现象讲表里病的治疗顺序。面红,发热,这是有表证,就算有阳明病,也不可贸然攻里,因为要先表后里。面色黄,小便不利呢,那是有黄疸,言下之意攻也要慎重,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利小便。

 

原文:

207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着,可与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方

甘草 二两(炙)  芒硝 半升  大黄 四两(清酒洗)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注解:

阳明病,“不吐”,说明没有少阳证,不在大柴胡汤范畴;“不下”,没有腹泻。只是心烦,这里的心烦是指里有热的心烦。单凭一个心烦可以确定是里有热的阳明病吗?当然不能,必定还要有阳明病的脉和证,行文上不重复而已。读古籍我们不仅要学会读已有的文字,还要学会读略去的文字。

 

调胃承气汤,比大小承气汤多了炙甘草,且去了枳实,厚朴。炙甘草有补的作用,严重的热实之证实不适宜的,这里没那么热,没那么实,还有点胃虚,就可以用了。

 

大黄这里用的是四两,也就是六十多克,注解里有洗也有切,说明是生品,生品晒干重量药减轻很多,常规来讲三斤鲜药材晒一斤左右的干药材。这里还有三升煮成一升,大约是三十分钟的煎煮时间,不是现在习惯的后下,只煎几分钟。大黄里面有两种成分,主要是泻下的成分,久煮则兼有收敛的成分。酒洗能减缓泻下之力,也能让药效更走下焦。所以认识经方用药的剂量一定要考证清楚,不能一看剂量大就认为不合理。

原文:

208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泻下。


大承气汤方

大黄 四两(酒洗)  厚朴 半斤(炙,去皮)  枳实 五枚(炙)  芒硝 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 四两  厚朴 二两(炙,去皮)  枳实 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注解:

这一条先说脉象,“脉迟”,脉来迟缓。阳明病也会脉迟吗?会的,实热闭于里阻了气血运行,也有可能造成脉迟缓。脉数,也就是脉跳得过快,当然表示阳盛,但脉迟未必表示阴盛。所以脉的阴阳以脉体的虚实来辨别比较准确,尤其是重取沉取的虚实,而不是快慢。

 

“虽汗出不恶寒者”,这个汗出有可能是阳明病造成。“其身必重”,水液囤积肌肉,太阳表证还是有一些的。“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这是里有实热的表现。据此得出结论,“此外欲解,可攻里也。”表证已经快解了,可以攻里了。治病原则是先表后里,里证重急可先攻里。这里的情况就是里证相对于表证更重要紧急,所以可以先攻里。

 

“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前面说过,只是手足汗出,而不是全身汗出是津液不足。这里为什么又说是大便硬结呢?因为大便硬结,气血就要汇聚于里去攻这个结滞,体表的气血相对不足,于是只能手足汗出排热排表邪。阳明病的津液不足一般来讲不是津液的绝对值不足,而是里热结消耗牵制了过多的津液,所以这种情况用下药把里实热下了,津液也就够分配了。这种情况用大承气汤。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这里讲的是有太阳表证,而“其热不潮”,里实热并不严重,那就不能用承气汤,要先表后里。

 
“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泻下。”如果腹大腹满大便不通,可以给小承气汤,下了里面的实热,让胃气回和。不可用大承气汤大泻下。这里其实是有略文,腹大满,没有提腹痛,其实典型的小承气汤证,虽然感觉腹部不痛,但按压腹部是会有腹痛的。提到腹痛,就要说到按诊的问题。一个严谨的诊病过程,像这种里实证最好辅助按诊。我们前面学过的结胸证有按之才痛和不按就痛的区别,这就需要按诊了。承气汤证也是需要按诊的。少阳证严格来讲也要按诊,有的病人自己感觉胸胁苦满不明显,一按胁下就觉得里面胀痛或者皮肤敏感易疼。如果不按诊就有可能漏诊。承气汤证是典型需要按诊的,大承气汤这样的大下之剂,最好看有没有腹痛,不按就痛当然是大承气汤;按之才痛,或者只是腹大满,痛不明显,那就用小承气汤,甚至用调胃承气汤,不可大下。

 

小承气汤相比大承气汤,大黄剂量不变,去了芒硝,减轻了厚朴,枳实的剂量,其实是大承气汤的温和版。一般大下之剂,《伤寒论》里至少有两个方子以备用,可以先用温和一点的探路,的确是中病了,没有用错,且病不去再用峻猛一点的。还有一个调胃承气汤,这个就是治胃虚的承气汤证,那就更温和了。

 

方中几味药的剂量也可以随证加减:实多,多用大黄;热多,多用芒硝;腹满腹胀屁多,多用枳实和厚朴。

 


原文:

209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注解:

阳明病用大承气汤的指证是大便硬结了,大便不硬结是不可以用的,那有什么办法知道了?腹痛是一个指证,但这个不借助按诊有时候不一定明显,那就还有一个指证潮热,这是津液被里面的瘀阻牵制,热不能顺畅外出而发的一阵阵的潮热。

 

判断不下的时候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小承气汤先探路。比如六七日不大便了,是不是里面有硬结呢?先用小承气汤,如果不腹泻,只是打屁严重了,那就是有燥屎,因为里面堵着,水液下不来,只有气能出来。这时候可以用大承气汤攻。如果没有这种情况,说明里面的硬结并不严重,若一开始有一点燥屎,后面一定是稀溏的,这种情况有脾胃虚,是虚火,这是不可以攻的,攻的话脾胃更虚了,便会腹部胀满而不欲饮食。病人这时候想喝水,喝了水也有可能会吐出来,因为胃弱了。

 

攻下后,如果病人再次发生发热,潮热的反应,说明里面又再次硬结了,这是硬结初起,津液也已经虚了,只能先用小承气汤来缓攻。服了小承气汤,如果没有打屁变得严重的反应,不能用大承气汤。

 

这一条讲的是用发热,潮热,打屁这三个证来判断肠道里硬结的程度。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拉水,拉清水,一日很多次,急迫,臭,屁多,这也是里面有硬结,结住了,水能过,粪便过不了。这时候也要用承气汤。药下去,往往会拉出一些硬块来,病就好了。

 

原文:

210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不利者亦死。

 

注解:

这里讲用人的声音来辨证。

 

前提还是阳明病,如果是实证,就是里面有硬结,病人会谵语,就是大脑亢奋说胡话;如果是虚证,也就是里面没有硬结,只是有些滞热,那就会“郑声”,意思是这个人很啰嗦,总是翻来覆去地说重复的话。

 

现在有个名词叫“话痨”,说的就是这种“郑声”的情况。我们现代人运动少脾胃虚,饮食又滋腻重口,势必会造成肠胃里面的淤积,不是气血能量充足的人,这种淤积很难到结硬的程度,多数只是里面有滞热,有虚火而已,于是便成了话痨。其实,只要里面有积滞的病都可以当阳明病来治,未必要那么严重才用,病轻则药轻就是了。胡希恕先生说的“食,水,瘀”致病,这个“食”为第一。很多人认为阳明病就是大便秘结或热泻,也就是肠道有实热。这样的话,阳明病的适用范围就被窄化了。现在的中医,对于麻桂附硝黄这样的所谓猛药,往往弃之不用,不管什么情况,总是在生地黄,麦冬,陈皮,黄芩这些不痛不痒的药之间打转转,治小病迁延不愈,治大病就要误人。

阳明病到了极限会怎样?“直视”,津液彻底虚了,都不能滋养眼球了,于是眼睛直了,不转了;“ 谵语”,这是有实热的反应,那就很危险了,因为津液还在持续消耗。这时候如果发生“喘满”,就是生命功能迅速下降,正常的呼吸功能已经不能支持了,病人是会死亡的。“不利者亦死”,意思是到了这种情况,如果一开始有下利,现在不利了,有可能是津液虚极,无物可下了,这也很危险,病人也会死亡。

原文:

211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注解:阳明病,再反复多发汗,亡了津液,谵语,脉短,说明津液虚极了,病人是会死亡的。如果脉自己恢复了正常,说明津液回来了,就不会死。


原文:
212 伤寒若吐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注解:这里讲阳明病病情恶化的过程。五六日,甚至十余日不大便,傍晚的时候会发潮热。因为傍晚是肾经主时,肾经络表。借着人体经气循行到表才能发出热来,说明津液已经消耗了,所以病人只是不恶寒,而不感觉很热,开始发谵语,独自说胡话,像见了鬼一般。再严重,发作的时候不认识人;气血难到末端,手搅扰不安,不是摸衣就是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这是津液在持续走虚。


这时候如果脉弦,病人是不会有危险的。如果脉涩,病人就会死亡。涩脉是如轻刀刮竹般有涩滞感,又好比水管里的水不够了,流动中就会有轻微卡壳般的涩滞感,这是因为脉管亢盛撑大,血又不够且有阻滞,津液大虚且有结实之邪会现此脉,比如癌肿。这里主要是津液大虚,也是肠道有阻滞,这种情况病人会死亡。


“微者”如果脉微的话,下文如何?没有了,应该是丢失了。我们知道诸如脉弦脉大脉涩都是有邪气的,是虚而亢之象。脉微,脉象恢复柔和,刚强者死,柔者生,说明邪气退了,这时候应该是病欲解了。如果还有少许余证,少与调胃承气汤就可以。如果是极其微弱了,那是陷入阴证了,这又是另一种情况。


如果只是发热,谵语,那赶紧用大承气汤,不要耽误。阳明病耽误了也可能会死人。有见过这样的医生,明明就是大承气汤证,又是顾忌病人年纪大,又是顾忌病人胖瘦,非要用生地黄,火麻仁润下,这些都是滋腻润养之药,下去如同火上浇油,于是把病人治到病位抢救。辨证施治,有大承气汤证就要用大承气汤,不分老人青年。你真辨证准确了,药是祛病的,伤不了人,再说,中病则止,仲景将法度说的很清楚,又不是让你拿药当饭吃。比如,麻杏石甘汤在小儿温病肺炎上运用极多,尤其肺炎险急之时可谓神方,要是拿体质和年龄说事,麻黄,石膏这样的猛药怎么能用于小儿呢?其实,病邪才伤人,药毕竟是治病的,哪及病邪本身伤人厉害,畏药而存病,这是说不通的。所以学医要有辨别能力,一旦被误导,有可能一辈子都转不出来。


用攻下的药,只要大便通了,就要停药,不可尽剂。

原文:
213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注解:
阳明病,有可能是汗多造成的,汗出多了,肠胃里面就干燥了,大便就硬结了,这时候就谵语了。这时候可以用小承气汤,要是喝一次谵语止了,那就停药,不要在喝药了。


原文:
214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注解:
谵语,潮热,脉滑疾,脉证俱在,小承气汤。服了承气汤,若感觉腹中有气在打转,那就再服一升。若肚子里没有气在转动,也没有变的打屁严重,就不要再服了,有可能是弄错了。到了第二日,如果大便还不下来,脉反而微涩了,这就是真的弄错了,这是津液虚,这就比较难治了,不可再服承气汤。


原文:
215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注解:
阳明病一般是能食的,有阳明病而又不能食,那就有可能是结在胃中了,所以说“胃中必有燥屎”。如果能食,那就只是大便硬,用大承气汤。


原文:
216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注解:
阳明病有“热入血室”的情况,其实就是热与血结,所以有下血和谵语的症状。“但头汗出”是津液受里结的牵制,这时候可以刺期门穴泻其实,如果汗出了,说明里面的结实下掉了,病就好了。


原文:
217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之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注解:
“汗出谵语”,这是阳明病,肠胃中有燥屎;“此为风也”,还有太阳中风的证,那就要“过经”后才可下,也就是等太阳病解后才可下。下早了,“表虚里实”,表里都在损耗津液,难以兼顾,津液则会更虚,谵语会更严重。《伤寒论》定一个先表后里原则,实质是津血原则,人体的津液不可能同时兼顾攻表和攻里,若能兼顾也就没有病了。

如果下的话,宜用大承气汤。


原文:
218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注解:
脉沉,病在里;这里的喘满是里有实热。这时候再发汗,本来在里面解决病邪的津液又要兼顾出表,大便就更不通了。表虚里实,里外消耗津液,时间久了就会谵语。


原文:
219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注解:“三阳合病”,腹满,口不仁,面垢,谵语是阳明病;身重难以转侧是太阳病;少阳证这里没有;遗尿是津液大虚,膀胱结缔组织失养不能约束了。三阳合病治从少阳。如果只是发汗,津液更虚,谵语会更严重;如果只是下,也会津液更虚且邪气内陷,那就只有额头上有汗了,别的地方出不来汗了,手足还会逆冷。如果下之后,还有热证的自汗出,那就说明还是温病,以当下的证为准,可以用白虎汤。


这里有两个新的证。口不仁是嘴里粗糙,不清爽,这是里热口舌糙胀引起的。面垢是脸上脏脏的,总像没洗干净一样。肠胃里面有积热的人,一般脸上会有脏脏的,肿胀粗糙。大家会发现,人一过三十岁,尤其是吃肉喝酒的男性,就会渐渐变得头大皮肤粗糙,一脸横肉。这是因为三十岁后,人体的代谢渐渐变慢,如果还像从前那样摄入,体内一定有里热积存。所以我建议,运动少的人,三十岁后要慢慢地转向吃素,不然容易显老,疾病也会少。


原文:
220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注解:
太阳阳明并病,如果太阳证解了,只有发潮热,手足出汗,大便难,谵语这些阳明病的证了,那就用大承气汤下之则愈。


原文:
221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侬,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注解:
“脉浮而紧”,“身重”是太阳伤寒;“咽燥口苦”是少阳;“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是阳明。这是三阳合病。这种情况如果发汗,人就会躁扰不安,心里头昏乱,谵语。如果用温针,就会惊怵烦躁睡不了觉。如果攻下,胃里头就虚了,邪气进入胸膈里头,扰动不安不舒服,心中郁烦不安,舌上苔厚,这就是胃虚而邪热郁于胸膈,是栀子豉汤的适应证。


栀子豉汤的胃虚有热与半夏泻心汤的胃虚有热有什么不同呢?栀子豉汤是以上热为主,半夏泻心汤是胃虚寒为主。

原文:

222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注解:

前面讲的阳明病是肠胃里头有热结的。如果没有热结,而只是有热呢,而且这个热主要在胃中以及胃以上的区域?这就是白虎汤的适应证。胃热最烧灼人的津液,所以白虎汤里有粳米速补津液。如果胃热没那么严重,津液损耗也没那么大,而且兼有表证呢?那就是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疏散解表,石膏清热,只有一味炙甘草补津液。后世温病学里的代表方子桑菊饮和银翘散,事实上方义和麻杏石甘汤类似,是清凉解表之法。有人说《伤寒论》没有治温病之法,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伤寒论》只是药简力专,一种情况就是一个代表方而已。

 

原文:

223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7合,日三服。

 

注解:

这个方子很多经方家归入利水之方。的确,从药物来看,除了阿胶外,都是所谓的利水药,但这个归类我认为值得商榷。这个方子有治阳明里热和利水的双重用途。

 

这里的“脉浮发热,渴欲饮水”是里热的反应,脉浮不一定就是表证,有里热而脉浮也是很常见的。这里的小便不利主要不是因为津液虚,若津液虚到小便不利,那就是大虚了,这里还没到这个程度。但津液虚是有的,毕竟是阳明里热,里热是烧灼津液的。这里的小便不利主要是因为热蕴于下焦,膀胱内浊热蕴结,尿道涩滞不通。

 

热蕴下焦用滑石。滑石的清热作用类似于石膏,同时这味药非常滑,是润滑剂,能走下焦,所以对尿道的涩滞热痛很有效。阿胶能滋养阴液,因其味厚,厚则沉,滋养下焦津液,可以合白虎汤里的粳米类比,五谷入中土,滋养中焦津液,阿胶也能润滑。这两味药合在一起,既能解热养津液,又能润滑尿道,适合这里的小便不利。

 

猪苓的作用类似于泽泻,比泽泻更咸寒更能走下。说这个方子是利水之方,是因为有猪苓,泽泻。既要利水,为何还要用阿胶这样滋腻的东西?再说,药没有什么利水不利水的,这三味药只是有降渗的作用,擅长走下焦。药物只是一个能量场而已,这种下行能量场未必只针对水,有水引水,无水引热。比方说茯苓,也可用于安神和去烦,就是用其引火下行之作用。这几味药在这里主要是降下焦之热。所以我认为猪苓汤也可理解为阳明病方的变化方,适用于下焦水热之结,区别于承气汤的大便硬结。

 

猪苓汤和承气汤的区别:承气汤是泻肠中硬结;猪苓汤是泻膀胱热蕴。

 

猪苓汤和白虎汤的区别:白虎汤擅长解上焦之热,兼救中上焦津液虚;猪苓汤擅长清下焦之热,兼救下焦津液虚。

 

猪苓汤擅长治下焦的炎症。尤其擅长治尿道涩痛不畅,若偏热可再加大黄;若偏胃虚的可加建中药;兼有水饮的,可加白术,桂枝。有医生甚至用猪苓汤加炮附子治过阴证的尿道炎症。阴证的病人,因循环不通,同时在膀胱尿道这个局部有湿热瘀火是完全有可能的。炮附子针对整个身体的阴证,猪苓汤针对下焦的瘀热。所以说药物无非是能量场,这个能量场只要能适应人体的切实情况就能治病。

 

猪苓汤加大黄对肾,膀胱,尿道这个系统的结石有奇效,这是因为大黄的攻下,加上阿胶,滑石的润滑。

 

原文:

 224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注解:

这里的汗出多而渴,是胃中热燥,应该是白虎汤的方证,自然不能用猪苓汤,猪苓汤是利下焦的,下焦有热则利热,无热那就只能利小便了。用在这里是不对证的。

 

一般习惯把猪苓汤归入利水的方剂,大约是因为这个条文,这还是受某方治某证,某药治某证的思想的影响。单说利水其实是局限了猪苓汤,没有正真认识到方药在人体里的能量场作用,就像上一条里举的例子,很多时候并没有湿证,我们也能用猪苓汤治好病。

 

原文:

225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

这里说的是阴证的表里同病,里有寒,很严重的虚寒下利,肠胃已经没有消化能力了,排出的食物还是原样,这叫“下利清谷”。表有热,那这个发热是少阴的可能性大。三阴只要出现合病,都是治从太阴的,也就是以太阴为主。太阴病,以四逆汤为主方,这里用的就是四逆汤。

 

为什么三阴合病药治从太阴呢?因为阴证的实质是津液虚。能量是第一原则,自身都没有能量怎么能治病,津血只能通过脾胃运化来化生,所以要从里论治,先温里建中。

 

原文:

226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注解:

若胃中虚寒,不能受纳,喝水都会吐出来。

 

原文:

227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注解: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这是温病,如果病人能吃,吃很多,就有可能出鼻血。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小时候出鼻血一般是在体育课,或者玩耍了之后。运动会急剧消耗津液,再稍感风寒,人体就只能动血驱邪了。出了鼻血,邪气就排走了,一场感冒就躲过去了。

 

原文:

228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侬,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注解:

这里讲的是阳明病误下。阳明病如果没有大便硬结,所谓“其外有热”,这是热正试图从体表来解,那就顺应人体的排病模式,用白虎汤或麻杏石甘汤。这是不能下的,如果误下了,有可能会结胸,就是热邪内陷与津液互结。如果不结胸,只是“心中懊侬,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这是下药把胃弄虚了,运化失权,热郁于胸膈之中不得出,那就是栀子豉汤的适应证。

 

从这里可以看出,六经的思维方式是一以贯之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层面的划分,有的很典型的是表,有的很典型的是里,也有在半表半里,也有的在这三者之间的中间区域,这里的热郁于胸膈,可以理解为比表更趋向于里,却又不是典型的半表半里。不管怎样,只要以表里层面的思路去理解,就能找到合适的组方。

 

原文:

229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注解:

发潮热是里有积滞,大便溏稀说明积滞不严重,或者积滞已在化解。小便正常,那就不会有发黄之类的证,热没有蕴积于肌体。胸胁满是少阳证。那就治少阳好了,用小柴胡汤。

原文:

230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注解:

胁下硬满,呕,是少阳病;不大便是阳明病。少阳和阳明合病是用大柴胡汤。这里说用小柴胡汤,疑有错简。“舌上白胎”一证,若苔白滑水腻,是阴证湿证;若白厚粗糙,则主里热。用了柴胡汤,上焦通了,津液下来了,胃气也和顺了,也就汗出而解了。


原文:

231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注解:

这一条可以作为一个完整医案来分析。


脉弦,津液虚而有邪气;脉浮,有表证;脉大阳气亢。


心和胁的区域痛,而且久按有气不通的感觉,还有短气,这是少阳证胸胁满痛的范畴;“时时哕”,胃逆也是少阳证的范畴。


“腹都满”,“鼻干不得汗,嗜卧”,“有潮热”,这是阳明里热的范畴。


“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这是黄疸的范畴,属于热蕴肌表。


“耳前后肿”,耳前主要是阳明胃经循行,耳后主要是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循行。


这还是一个三阳合病。用针刺的疗法,病稍微好了点,外证还是不解,言下之意是里证有所好转。这时候已经病了十余日了,脉又再次浮了起来,说明邪气又盛了。这时候若是没有什么新的情况的话,那就还是三阳合病治从少阳,与小柴胡汤。


原文:

232 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注解:

这是接上面说的,如果只是脉浮,没有阳明少阳证,可以用麻黄汤。这里是略文,用麻黄汤还得要有麻黄汤的证。如果无尿,腹满而且哕逆,这是治不好的。这里的腹满可能是到了腹水程度了,无尿不是津液虚就是有黄疸,哕逆是胃弱。从临证上来讲,如果有腹水再加黄疸基本上是治不好的。

原文:

233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蜜煎方

食蜜 七合


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疑非仲景之意,已试甚良。


土瓜根方(方佚)


猪胆汁方

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饴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注解:

这几个方子都是润滑肠道的外用方。是在津液虚而大便硬,不宜用泻药攻的时候用的救急方,将润滑的东西从肛门直接导入肠道,让大便下来。现在医院常规受用的开塞露,里面主要的成分是甘油,作用和这些是类似的。


原文:

234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

阳明病,同时有表证。脉变迟了,汗出多,微感恶寒,这是桂枝汤的方证。如果阳明里证不是很严重,本着先表后里的原则,用桂枝汤来发汗就好了。


原文:

235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注解:

这也是不太严重的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是麻黄汤的方证,用麻黄汤发汗就好了。


原文:

236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 六两 栀子 十四枚(擘) 大黄 二两(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蒿,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英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注解:

阳明病主要是身体里面有热结引起的。人体排热,主要是下和汗两个途径,若不能下,那就会汗出多。发热而汗出多,这是热发散出来了,身体是不会发黄的。如果只是头出汗,身体无汗,从颈部汗就回去了,小便不利,口渴想喝水,这是热瘀在里面了,身体必定会发黄,用茵陈蒿汤来治。

我们说汗和下排邪,若不能汗和下呢?人体就会通过小便来排邪气,膀胱经和肾经络表,人体就是这样设计的。若汗不能排,小便也不排,那就会发黄,也就是发黄疸。为什么会发黄呢?经过胃的消化,人体分化出两种营养,一种是红色的营养,经过肝脏的过滤送入心脏来输布,这就是血液;一种是黄色的营养,经过脾脏送入肺脏来输布,这就是津液。所谓津血是这样分开来讲的。肺主皮毛,这里是汗不能出,津液的淤积,所以发为黄色。当然,这种颜色里也有胆汁类分泌物,胆汁是整个消化循环的一部分,涵盖在这里面。


茵陈是退黄的草药。这味药微寒,淡,有轻升的香味,这就具备了两种能量属性,一是轻升之力,能发散于肌表;而是寒淡能利水。这就能开表郁而利水。这味药为主药,用得最重。


栀子前面说过,淡苦而兼清香,擅长利三焦之水热而除烦。大黄这里用得轻,只有二两,约三十克,若在去皮晒干,估计就是十克之内的剂量了。有人说大黄是通大便的,我们说过这样认识药物是很容易局限和误用的。大黄只是一种寒而破下的能量场,能下大便,自然也能利小便。大剂量能下大便,剂量小,就只够利小便了。大家不妨试试,一般大黄用个几克只能通利小便,通大便的作用不明显。


这三味药,茵陈重用,主要开肌表水热之郁;栀子利三焦之水热;大黄轻用,下里之水热,里外全都廓清,服后尿色红赤,很快就能退黄。


当然,这是治热证的黄疸,若是偏阴证的黄疸,可以用桂枝,五苓类方剂合茵陈来退,这个后面会讲到。


原文:

237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注解:

阳明病,严重的话会有谵语。说这个人容易忘事,是下焦有蓄血,原理一样,为了攻下焦瘀滞,人体消耗和牵制了大量津液于下,于是上部津液匮缺,自然易忘事。瘀血往往是长时间引起的,它是慢性的消耗人的气血,所以反应比较缓和,没有谵语,只是大脑供血不足,容易忘事。这种情况下,屎虽然也硬结,但排下来还是容易,颜色也是黑的。色黑是潜血,也就是排出来的瘀血,这就有了润滑作用,所以大便还是容易。这种情况可以用抵挡汤来下。抵当汤是治热证的阳明蓄血的,里面不仅有去淤血的药,还有攻下的药,不是热证不可用。

里有瘀结,有食瘀大便硬结的,有水热郁结的,也有瘀血阻滞的,后面还有气痞的,食,水,血,气,一般来讲,实邪也就是这四个大类型。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238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侬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注解:

    阳明病用了下药,心中郁烦,说明里面还有里热,如果肠道里还有燥屎,这是可以攻的;如果腹满,大便前头硬,后面溏稀,那就不可攻,因为胃已经虚了。如果有燥屎的,宜用大承气汤。


    原文:

    239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注解:

    五六日不大便,围绕肚脐一圈有痛感,烦躁,时而发作,这是肠内有燥屎,所以不大便。这是严重的大便硬结,所以不按压也会痛。


    原文:

    240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

    病人如果烦热,汗出了就应该解了,如果没解,又像疟疾一样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定时发热,这是阳明证,这种情况,如果脉实,说明里面有结实,可以下;如果脉浮虚,说明里面结实不严重,那就还是先表后里,脉虚为津液虚,用桂枝汤。


    原文:

    241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注解:

    阳明病大下之后,又六七日不大便,烦躁不解,腹部满痛,这是有燥屎。这是还有宿食没下干净的缘故。据当下症状,应该用大承气汤。


    原文:

    242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注解:

    前面说的谵语,腹痛,烦热汗出,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阳明证。临证上,典型证有时候并不出现,这里就说了几条比较不那么典型,但也很常见的阳明证。


    阳明证病人一般小便多,大便不通则用小便来排热,这里小便不利,那水只能走肠道了。肠道里面又有硬结堵着,于是大便忽然难,忽然容易,难的时候是硬结在那里,是热性便秘;容易的时候,变成了热性腹泻。时而有些发热,这和潮热的原理类似。热不得下而上冲,上于肺,肺则用喘来加速排热;上于头,则冒,就是昏昏热,热气冲头人是容易昏昏欲睡的,这种情况比谵语更常见,谵语是津液大量消耗的极端反应,所以并不多见。这里有小便不利,津液耗散并不太严重,所以没有谵语,只是昏冒。


    这种情况是用大承气汤,因为不论热性便秘,还是热性腹泻,都是肠道里面有热的瘀结排不干净,视其严重程度,都可以用大承气汤。


    原文:

    243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 一升(洗)  人参 二两  生姜 六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解:

    有人说,这里可能是写错了,这是寒证,怎么能说是阳明病呢?阳明病的总纲是“胃家实”,就是肠胃里面有东西堵住了。有东西堵住发生热证比较多,但不等于都发生热证,这就是偏寒证的胃家实。


    堵住了,吃了东西“欲呕”,意思是想呕,却没有呕出来。如果是胃虚寒,食不受纳的呕,喝了热汤应该缓解,这是喝了热汤更严重,说明是堵住了。“属上焦”的意思是指堵在了上面。


    这个方子四味药,后三味好理解,人参,生姜,大枣健胃。生姜本身也能止呕;呕家不喜甘,用大枣就可以了,炙甘草太甜腻就不用了


    这里详细说说吴茱萸这味药。这个药极苦,苦的东西都有降的作用,能降逆;苦的东西一般都寒,吴茱萸却是温的,所以能止寒证的呕逆。温苦的东西一般都有清解的作用,比方说厚朴是温苦的,能下气;麦芽炒焦了,多了温苦之性便能化食。吴茱萸极苦,清解之力很强,降胃之积滞,所以说能治阳明之胃家实。吴茱萸还有辛辣之味,有辛散的作用,这就兼具了解肌表的作用。但是其主要作用还是降胃镇逆,胃寒胃弱的呕吐且有逆证最适用。何为逆证?最常见的是头部的疾患,比如头痛;比如黄斑病,青光眼等眼睛的疾患;比如癫痫,羊角风之类的,只要是跟胃寒胃弱及上逆有关的都可以用到吴茱萸,因为头部的疾患无非是表不解而邪气上冲,吴茱萸镇逆加解肌表,正对病机。


    原文:
    244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注解:

    这一条讲三种实证(心下痞,肠道热结,中焦有饮)的鉴别。


    先是讲因误下而致痞的情况。寸脉缓,说明表证不明显,准确讲是转为里证了,所以病人从发热汗出转为恶寒,而且不呕,不在少阳,只是心下痞。恶寒是因里有痞牵制津液,而致恶寒。关脉浮是说明邪在中焦。尺脉为阴,尺弱说明阴血虚。这个痞宜用半夏泻心汤。


    如果病人没有下过,只是不恶寒而且渴,这是转为阳明了。小便多,津液丧失了,所以大便硬,这里说不恶寒,没说怕热,说明里热并不明显,而里实明显,没有里热,所以十日不大便也不觉得很痛苦。这个宜用麻仁丸(见第
    247条),滋阴养液并辅之以轻剂攻下药。


    如果没有其他证,只是渴欲饮水,那有可能是饮证,先稍微给一点水缓解渴,不能多饮以免饮证加重,再用适当的方法来治,宜用五苓散。


    原文:

    245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注解:

    脉之浮之寸皆主阳。阳脉盛,说明邪气盛,病人如果阳脉微弱了,汗也渐渐的出得少了,说明病退了,人体自己恢复过来了,自和了。汗出得太多,那就会太过,汗出太过病也不会解,因为伤了津液了,人体虚弱了,邪气又会进去。汗出太过还有可能里面的“阳”绝了,这里的“阳”指津液,也就是丧失了津液,大便就会硬。


    原文:

    246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注解:

    这一条说脉。脉浮讲过了。芤脉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就是如捻葱叶,意思是脉轻轻摸似乎很充盈,稍一用力就瘪了。这种脉是阳气勉强能支持,阴血已经很虚了,比如急性失血的病人就会出现这种脉。房事过多,年轻失精的也容易现这种脉象。年轻,阳气正旺之时,虽消耗却还勉强有,阴血却虚绝了,所以现此脉。


    脉浮为阳,也说明有表证;脉芤是阴脉。搏是互结在一起的意思。当浮和芤同时出现,说明阴血虽然少,胃气却还能勉强调动起来抵御外邪。此时如果胃气转为虚热状态,这就反而更容易消耗津液了,津液就会更虚。男子房事过多伤了津血,如果再有消渴引饮的证就是这种情况,这是很危险的。


    以脉论病,不似仲景原文。


      原文:
      247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麻仁丸方
      麻仁
       二升 芍药 半斤 枳实 半斤(炙) 大黄 一斤(去皮) 厚朴 一尺(炙,去皮) 杏仁 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注解:
      趺阳脉是指足背部的胫前动脉。古人号脉所谓“三部九侯”,三部指的就是寸口(腕部桡动脉),趺阳,人迎(颈总动脉)。现在只有寸口脉,古医术在传承过程中的流失由此可见。


      这里也是以脉论病。趺阳脉是足阳明胃经的经脉,对于脾胃的问题反应较为清晰。趺阳脉浮说明胃气强;涩说明津液虚,这个津液虚就是小便数造成的,此所谓“涩则小便数”。浮和涩合在一起,大便就会硬结。这里硬结是胃气过强,津液输布太过,则脾就要来制约,所以称之为脾约。


      这种情况用麻仁丸来治。这个方子里的大黄,枳实,厚朴是小承气汤。说明是偏热结,这里的情况和小承气汤证不一样的是有津液虚,于是用麻仁做主药,麻仁富含油质,润肠道的作用很强。杏仁能下气能润肠,这里熬作油脂来用,是取其滋润肠道的作用,芍药是敛津液,其寒收之性也能制约胃之功能太过。


      同样是热性的便秘,于三个承气汤之外又有这个麻仁丸,体现出经方用药的核心精神,以津液的盛衰为原则来加减组合。


      原文:
      248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注解:发汗而不解,说明病不在太阳。“蒸蒸发热”是指从里面往外蒸的发热,说明热在里,所以说这是属于肠胃里面的问题,可以用调胃承气汤。


      原文:
      249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注解:腹胀满也有一种可能是胃虚而气满,属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证。这里用调胃承气汤,说明是里有实热的胀满。


      原文:
      250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注解:
      太阳病,汗吐下之后不愈,一般来讲会变成虚证。若体内素有积滞和内热,因损耗了津液,也有变成大便硬结的实热证的。如果微微发烦,小便数,大便硬结,用小承气汤可以治愈。


      原文:
      251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
      这一条的第一句是有问题的。脉弱说明偏向于阴证,此时若有心下痞硬,应该是半夏泻心汤的方证。至于烦躁,中焦痞塞,上下不交通也是会烦躁的。所以此处疑有错简。后面说与小承气汤,显然就不成立了。


      这一条的重点是第二句。可以当作一个临证案例来看。如果六七日不大便了,能不能攻?还要看一下小便,如果小便少那就不要着急攻。里面若有大便硬结的话,小便一定是会多的,水分不能走大肠便走小便。如果小便少,说明不是硬结,小便少还有可能说明里面没有那么热,打个比方,如果一样东西受热,水分一定会释放出来,人体也一样,热证往往小便会增多,小便能排热,这也是人体的排邪模式。这种情况不可以贸然去攻,如果攻的话,一开始可能会有一点硬的大便,后面必定是溏稀的。


      必须要等到小便多起来,这时候才说明里面有硬结了,也转热证了,就可以用大承气汤来攻了。


      原文:
      252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
      眼睛如果转动不利了,是什么问题?我们前面说过,是津液虚,因为眼睛的转动要靠大量津液来润滑。“无表里证”,这句话有问题,因为后面说的大便难就是里证,身微热也可以算轻微的表证。这是阳明里实热引起的眼部津液虚,下实热则津液自回,用大承气汤。


      原文:
      253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
      有阳明里实,同时有发热汗多,这是里热外透,这个里热很严重了,应该赶快用下药,可以用大承气汤。


      原文:
      254 发汗不解,服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
      这是接着上一条来说的,这时如果用发汗的方法,病是不能解除的。腹部感觉到满痛的话,要赶紧用下药。可以用大承气汤。


      原文:
      255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
      这也是接着上条来说的,如果腹满不减轻,或者减轻得很少,还是应该用下药。可以继续用大承气汤。


      原文:
      256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
      阳明少阳合病,会下利,这是人体通过肠道来解除病邪。如果脉象不虚的话,这是顺的,因为二阳病,脉象理应偏盛一点。如果脉象“负”的话,这是“失”,估计是失津液的意思,也就是虚的意思。这是既有热,又有津液虚,这就互相矛盾了。


      如果是脉滑而数呢?脉滑者如走珠,也就是像珠子从血管里滚过,说明有热而津液不虚。脉数也说明有热。从脉象来看,为宿食,为实热,应该下,可以用大承气汤。


      这里以脉论病,不符合《伤寒论》的脉证合参,且证为主,脉为辅的原则,疑为后人所加。


      原文:
      257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饮,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淤血,宜抵当汤。


      注解:
      这里既说无表里证,又说发热七八日,发热就是典型的表证,这是矛盾的,无里证,又脉浮数为表,怎么可以去下呢?这里说下不好理解。


      如果用了下药,脉还是数,病也不解,而且还能吃又容易饿,六七日不大便,这是兼有淤血,可以用抵当汤。为什么这里判为瘀血证呢?因为有“消谷喜饥”,这是瘀血证的一个指证。体内有淤血,气血就要去攻这个瘀血,会加大消耗,所以能吃易饿。阳明瘀血证,是适合用抵当汤的。


      原文:
      258 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注解:
      脉数不解,说明有热;下利不止,说明这个热是肠道实热,人体在用下利排这个实热,却一直未能排干净。实热未解,而人的津液是有限的,津液因下利消耗得太多了,人体就要动血液来排邪气。血液与邪气相抗,兵力折损,就会形成很多败血,有时候表现为脓血,于是就会发生便脓血的现象。一般来讲,有脓就是有热,所以这里说是“协热”。


      原文:
      259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注解:
      这一条的表述也有问题,疑为后人所加。


      身目发黄,也就是黄疸。黄疸有阳黄,为湿热,茵陈蒿汤主之;有阴黄,为有湿,但并不热,可以用五苓散之类的方子加茵陈,如果胃虚明显,可以用后面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黄疸多少会有点热象,因为水湿瘀滞也会生热,所谓“瘀而生热”。纯粹的阴证有没有黄疸?有黄疸的情况很少,一般是重病,晚期病才会有。比方说,肝肾病的晚期有腹水,再有黄疸的话,用胡希恕先生的话说,没有见过治好的。一般说阴黄,只是指热象不明显,或者寒热夹杂的黄疸。如何判别阴黄阳黄呢?这就需要别的证来合参,这里单就一个发黄,便说是寒湿,不可取。


      原文:
      260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注解:
      将这一条和上几条对比,可以明显看出这又回到了《伤寒论》原文的风格,以客观而精准的寥寥几个证来确定一个病,没有主观推测的东西。


      身黄得像橘子一样,说明是偏明黄色。一般来讲,人的肤色偏明亮是热证,偏晦暗是寒证。那这里就应该是湿热证。


      一个证能不能确定一个病?不能,两点才能确定一条线。于是下面说“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则水湿囤积,这也是黄疸的主证之一。“腹微满”说明有里证。这几个证合参才能确定是茵陈蒿汤的方证,此方中有祛湿热利小便的茵陈和栀子,也有通里泻下的大黄。如果没有里证,只有阳黄呢?那就是下面的方子。


      原文:
      261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栀子柏皮汤方
      肥栀子
       十五个(擘) 甘草 一两(炙) 黄柏 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注解:
      栀子是除烦热的,也能清湿热退黄。柏皮就是黄柏,和黄芩,黄连作用相类似。黄柏味厚,更能祛下焦之湿热。这里能不能用茵陈呢?当然也是可以的,茵陈不苦,其气轻升,更能走表。这里有发热,说明有表证,茵陈也是合用的。


      原文:
      262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
       二两(去节) 连轺 二两(连翘根) 杏仁 四十个(去皮尖) 赤小豆 一升 大枣 十二枚(擘) 生梓白皮 一升(切) 生姜 二两(切) 甘草 二两(炙)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注解:
      黄疸都是因为水湿瘀滞引起的,分阴黄和阳黄。我们前面说过,黄疸纯粹的阴证少,阴黄一般来讲只是热象较轻的黄疸,我们可以用五苓散加茵陈来治。还有一种阴黄是寒热夹杂的,脾胃偏向于虚寒,因为脾胃不运化,瘀而生热而发黄。这种情况就要用到这个方子。


      方子里有生姜,炙甘草,大枣,这是建中温胃的;麻黄,赤小豆,连轺(也就是连翘),生梓白皮,杏仁,这几位药无非是疏散和清热利水两种作用。


      这个方子在临证上运用很多,并不局限于黄疸。现在有一种身体失衡的局面很常见;脾胃是虚寒的;由于饮食滋腻又不运动,加之熬夜,于是会有上火。这种瘀热其实并不热,用不着白虎汤;也不实,用不着承气汤,主要是由于身体处于瘀滞状态引起的。这种失衡引起的疾病很多,只要对症,都能用这个方子来治。
      现在医生常用这个方子治疗各种瘾疹类皮肤病;其次就是咽喉或者泌尿系统的炎症。


      连轺注解说是连翘的根,我们现在一般用的就是普通连翘,它有类似薄荷的宣散的作用,也有微苦,能解热利尿。后世中医常用到连翘,说它治咽喉肿痛,治风热感冒,治皮肤病,治黄疸。后世中医以用讲药,太庞杂,也容易局限和误用药物。其实药物只是一个能量场,连翘有走表的发散作用,自然不管是瘾疹,还是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只要是人体上部偏热的邪气都能将其散掉;它兼有微苦,自然就能利湿热退黄疸。


      赤小豆不苦,微香微寒,主要是有燥散淡降的作用,是利湿热排脓的药。需重用才有效。这个药很压秤,这里用的是一升,汉制一升约
      200毫升。200毫升的容器装赤小豆是多少,大家可以去称称看。


      生梓白皮这个药是梓树的白皮。《神农本草经》记载:“梓白皮,味苦寒,主治热,去三虫。”这个药现在用的少,许多药方都没有,一般用桑白皮代之,也有用茵陈代的。《医宗金鉴》曰:“茵陈可代本药,但不如桑白皮有泻肺,利水,消肿之效也。”


      自此阳明证篇已经讲完了,下章开始讲少阳证篇!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原文

      263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注解:

      从这一条开始进入少阳篇。

       

      其实少阳病的主要方证前面已经学过了,关于半表半里少阳证的人体原则,第37条有详尽的解释,这里就不在重复。这一篇只是系统地来梳理一下。

       

      我们知道,少阳病有四个主证:往来寒热,胸满胁痛,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这一条作为少阳病的总纲,又提出三个纲领性的证。为什么不直接用四证来作为总纲呢?它们之间矛不矛盾?它们不矛盾,证后面的人体原理其实是一样的。少阳四证具其一便可定为少阳病;而少阳病的总纲却没有这样说,这里的三个证,具其一还不能定为少阳病,须和其他证合参。就像太阳病的总纲里的三证,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三个证见其一是不能定为太阳病的,比如少阳病也会头痛,少阴病也会恶寒,这个需要注意。

       

      现在来说一下这三个证的原理。

       

      先说“口苦”。人体的外躯壳,最外面覆盖着皮肤;内腔壁覆盖着黏膜。这个黏膜区域属于半表半里范围的投射区。苦的东西一般来讲是寒降清热的,如果内黏膜组织有热,人体的自然机能就会分泌苦味的东西去清这个热。内黏膜没有味觉,而内黏膜的出口“口腔是有味觉的”,于是口里头便会觉得很苦。换言之,口里头觉得苦,整个上焦系统的内黏膜都已经有热了。

       

      咽干”,少阳病是半表半里之热郁于上焦,自然就会咽干。咽干的原理和口苦的原理相同,都是整个上焦内黏膜系统的邪热。

       

      目眩”,少阳病的根源是胃弱,气化循环受限,而上下不交通。邪热郁于上而不得下,上冲于头,就会目眩。

       

      原文:

      264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注解:

      我们以前讲过太阳病的中风,这里提出一个少阳病的中风。中风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说法不一。通观《伤寒论》的条文,中风一般指的是因体表丧失津液而造成的津液虚,津液虚毛孔开则风邪容易进人人体,是这个意思,

       

      少阳病同样也会中风,这时耳朵听不见了。肾经络表,肾主耳,风邪郁表,耳朵就听不见了。表虚也会造成耳朵听不见,表虚则肾虚,老年人肾气衰了,耳朵也会听不见。“目赤,胸中满而烦”,这时少阳证,少阳证而有津液虚,不能够再行吐法和下法耗散津液,否则会发生惊悸的反应。

       

      原文:

      265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注解:

      头痛发热是典型的太阳证,为什么这里说是属少阳呢?因为有“脉弦细”,津液是虚的。少阳病的实质是胃虚津虚,邪气内陷,与正气相持于半表半里。少阳病的外证也是会有头痛发热的。假设这是一个病例,如果没有其他的太阳或少阳证来佐证,在这种相对含糊难断的情况下,但凭一个脉弦细,也可以怀疑是少阳,照少阳处方不会有大错,因为津液虚是要慎行解表之法的。

       

      少阳即为胃虚津液虚,若发汗津液更虚,加之少阳有上热反应,大脑就会产生缺少津液的热性反应,就会谵语。这个问题说到根源还是在胃,胃若能和,能生化津液,自然就会好;若不能和,那就会“烦而悸”,这是跟津液虚和上热有关的反应。

       

      原文:

      266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注解:

      这一条的几个证就是典型的少阳证了。“脉沉紧”说明邪气入里了,不但胁下有硬满痞结,胃里面也不运化了,所以会“干呕不能食”。如果吐下了,胃里面空虚了,脉也就不会沉紧了。《伤寒论》的条文多数情况下没有完整的脉证,这两条都是脉证很齐全的病例了。

       

      原文:

      267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注解:

      这里说的是柴胡汤证,却误用治里的吐下之法和发汗温针的治表之法。这时候虽然柴胡证没有了,病却没有好,成了坏病。这时候也不要慌张,《伤寒论》的原则是以患者当下的身体证状为准,当下出现何种情况,就用相应的方法去治就好了。

       

      原文:

      268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注解:

      这里讲的是三阳合病的情况。“脉浮大,上关上”,脉浮说明有表证;大脉是指大而虚的脉,这是津液虚而邪气盛;“上关上”,脉的上部浮大明显,这是主上热的。

       

      “但欲眠睡”,我们前面讲温病的时候说过,热病会有欲睡眠的反应;“目合则汗”,目合。人体进入半休眠状态才有汗,说明津液虚,人在正常醒着的时候津液消耗大,没办法出汗以驱邪。

       

      综合来看,既有“脉浮”的太阳病,亦有上热津液虚的少阳病,还有欲眠睡的温病(温病必有里热,实质上是太阳和阳明的合病),此所谓三阳合病,治从少阳就好了,小柴胡汤加生石膏和大柴胡汤都可以考虑。

       

      治病就是这样,不管证多么的不常规,或者多么的不常见,只要能弄清楚证后面的人体原理,自然就能按六经思维将其归类并治疗。

       

      原文:

      269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注解:

      伤寒六七日之后,病有可能往阳证转,也有可能往阴证转。“无大热”,已经没有太严重的热象了。只是“躁烦”,躁是躁扰不安,烦是心烦,这都是偏情绪的反应,是由津血虚引起的。前面说过,人体一旦津血虚,便会启动烦躁的自保模式,一来是通过亢奋来加速津液的运行和供应,二来也是通过提振人体来加速津液的生成。

       

      既然是津液虚的躁烦,说明不是转入阳证,而是从阳入阴的趋势。

       

      原文:

      270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注解:

      伤寒三日后,就该传三阴了。病如果得不到解决,人的津血就会因为抵抗邪气而衰退,自然就会往三阴病走。如果病人胃口很好,也不呕,说明胃气不衰,甚至胃中还有热。胃气不衰,津血自然不会太虚,那病有可能是快好了,三阴应该没有受邪。

       

      原文:

      271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注解:

      一般来讲,邪气盛的时候会出现弦脉,大脉,数脉,滑脉之类的亢盛的脉。如果脉平稳和缓了,哪怕是脉小脉微了,也说明邪气已退,脉回到了原本的状态。这时候病就快要好了。

       

      原文:

      272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注解:

      这几个时辰是凌晨三点到七点,犹如一日之中从冬到春的过渡阶段,少阳病是对应春季的,顺其时病自然得解。寅时是肺经主时,卯时是大肠经主时,辰时是胃经主时。此三经均属里,肺为太阴,大肠和胃属阳明。少阳病之本质原为胃弱,里气充实,胃气来复,自然能驱邪外出。像这种以脉和时辰论病的地方,都是王叔和加上去的,非仲景本意,联系上下文就不难看出。

       

      至此,少阳病就讲完了。本章虽名为讲少阳病,并没有对少阳病有详尽的分析,这是因为前面都已经讲过了。这一章侧重讲了少阳病和其他经病的传变,也是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少阳病在六经病里的坐标关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从这一章开始讲三阴病。


      三阴病一言以蔽之就是:脾胃弱,津血虚少,人体对疾病呈现出消极衰退的反应。


      我们说过,临证上辨表里病位,一般问证准确;辨阴阳,最准确的是脉。简而言之:诸如细,弱,虚,空之类血管里血少的脉是阴病的脉;反之不是阴病。哪怕脉象迟缓,只要血管里的血充实,也不可断为纯阴证;哪怕脉象躁数,只要血管里血虚少,也不可断为纯阳证。所以血管里的血的多少是判断阴阳病的关键。


      因为《伤寒论》论病不是每条都提及脉象,往往略去,但“脉证相应”是《伤寒论》的大原则。以上便是作为对三阴病脉象的补充。


      原文:

      273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注解:

      此条为太阴病的总纲!


      陷入阴证必定因津血虚;津血虚必定因脾胃虚,饮食不能生化为气血所致。太阴病的病位为里,亦可理解为里阴证,所以太阴病的总纲里首先提到的是脾胃系统的反应。


      “腹满而吐,食不下”这事实上是脾胃系统几乎停止运行了,胃虚寒而不能运化便会吃不下东西,吃下去的也不受纳会呕吐出来。腹部也是胀满的,肠道也不运作了。第
      270条说过,如果病人胃口好便不会往阴证转,所以这里首先说的是胃口的问题。


      自利益甚”,病人腹泻严重,腹部时而会隐隐作痛。这是寒泻。热泻一般会有排下有力,屁多屁响且大便偏臭,肛门灼热之类的反应;寒泻虽然也难以自控,却不感觉到排下有力,也不会屁多而臭。


      “时腹自痛”,这个腹痛也须和实热的承气汤证腹痛区别开。除了隐隐的间歇疼痛这个特点外,虚寒的腹痛喜按喜温,按腹部或用暖水袋暖腹部会觉得舒服,因为里面没有热。实热的腹痛不喜按不喜温,按之痛剧。所以腹部的证应该是要按诊的,现在运用的人不多了。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这时候如果再用下药,就会胸下结硬。我们顺应人体来分析,这种结硬也是一种人体的自保模式,它用一种痞结状态阻止身体的能量继续向下流失。这里的结硬和结胸的区别是:结胸有按之痛或不按也痛,而这个结硬一般来讲是没有明显痛感的,因为只是寒水之结,并无结热。


      原文:

      274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注解:

      “中风”是指腠理开,体表丧失津液,风邪得入的症侯,所以四肢烦痛,同时又是太阴病,所以称为太阴中风。


      脉浮取为阳,寸为阳。阳脉微,说明邪气已退。脉沉取为阴,尺为阴。阴脉涩为血少,同时又长,说明气血已经来复,邪气去而正气生,所以说病快好了。


      我们给病人用了药,判断药用得对不对,不要但凭病人说的主观感受,因为病人的叙述有主观有误差,应该结合脉象来审察。


      原文:

      275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注解:

      亥时到丑时上,是晚上的9点到凌晨3点。这段时间是人体气机行至太阴的时候。夜11点到凌晨1点是子时,这是阴阳交换,从阴极到阳气复生的一段时间。太阴病是极阴的,在欲解的时候,也会顺应这个时间段阳气来复。这段时间在方位上对应北,五行上对应水。关于时辰里面隐藏的信息量还有很多,在这里只是简单说一下。


      原文:

      276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

      此处疑有误,三阴病原则上是不可以发汗的,况且说桂枝汤发汗也不是严谨的说法。


      原文:

      277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注解:

      太阴病的总纲里有一个鉴别要点:“食不下”,准确说是脾胃虚寒的食不下。很多重症的病人,临死前几日的反应就是吃不下,胃气绝了,救不了。这里又加了一个不渴。胃中虚寒自然不想喝水。腹泻会脱水,一般来讲病人会想喝水的,如果还是不想喝水,说明里面已经很虚寒了,这时候应该用温里之法,可以用“四逆辈”,也就是用以姜附为主药的方子。


      临证上,想不想喝水也是鉴别阴证的一个要点,它直接反应胃里面是热还是寒。脾胃为中土,是能量生化的中心,是全局的关键。一般来讲,不管整体是寒是热,只要胃里面是虚寒的,都可以加一点生姜温里。生石膏,黄芩,黄连这样的寒凉药和生姜同用的方子《伤寒论》里很多,比如大青龙,越婢汤,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等。反过来讲,如果胃里有热,能食索饮,这些方子里的生姜也可去掉。《伤寒论》所授的是加减变化之道。


      原文:

      278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注解:

      脉浮缓,手足温,身发黄。从这几个要点来看,这不是里阴证,应该还有点瘀热,怎么说是太阴呢?《伤寒论》个别地方说到里阴证是太阴;当说到脾引起的问题,也是太阴。因为脾属太阴,胃属阳明。前面我们就碰到过,吴茱萸汤证不是里阳证,而是胃的虚寒,因为属胃,也归入阳明了。


      这里的太阴身发黄,事实上是以脾为中心的运化水湿的系统出了问题,脾主肌肉,所以身黄,这就是黄疸了。如果小便自利,说明水湿运行通畅了,就不能发黄了。黄疸病只要小便正常了,就会退黄。到了七八日,如果“暴烦下利”,也就是热性的腹泻,这是因为脾实了,也就是脾的功能回来了,运化能力强了,自然肠道里淤积的腐秽就要排出去。排完了,腹泻就止了,哪怕一日有十余次,也一定会自己止住的。腹泻其实是人体排病邪的一种调节机制。热泻好理解,里面有多余的能量和淤积自然要排出去;寒泻其实也是一样,胃肠虚寒不能运化,不能消化的食物也要排出去。更重要的是,邪气也会同时随之排除体外。


      现在很多医生见泻止泻,这是很危险的,强行止住,邪气留在体内,还会以其他形式作祟,以至于越治越复杂,迁延不愈,就是这个原因。《伤寒论》里的方法,寒泻用生姜,附子,热泻用芒硝,大黄,都不是去止泻的,前者是增加能量和气化作用,后者是顺应人体的排病之势以排邪。止泻不是药物之力,而是人体自己平衡了,邪去了,泻也就自己止住了。


      原文:

      279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六两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擘) 生姜 三两(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大黄 二两 芍药 六两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擘) 生姜 三两(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解:

      太阳病是人体欲将病邪从表解,医家当用解表方顺势而为。如果用下药,属于误治。用了下药后,病人腹满,时而会隐痛,这是邪气被下药引入里了,人体只得调整模式,从里解病邪,于是发生了腹满隐痛的证。从所处的方剂来看,此时应该还有太阳中风的证,同时有腹部的隐痛,属于表里证皆有。人体被迫要从表和里两个通道解病邪。本着先表后里的原则,还是以桂枝汤为主方。这种腹满隐痛非实热的痛,而是津液不够,运化不力引起的,只需增加芍药到六两,敛津液下行即可。


      如果是大实痛,也就是里面有实热结滞,那就要用大黄了。还是本着先表后里的原则,用桂枝汤加大黄。大黄剂量用得不重,二两。这里的二两应该是生品二两,去皮晒干后。折合成现在的剂量,应该在十克左右。说明这个所谓的大实痛没有严重到承气汤证的地步。如果真的那么严重的话,是可以先下承气汤的。所以在里证重急的情况之下,是可以打破先表后里的常规的。


      原文:

      280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注解:

      太阴病的脉应该是弱的。脉弱,说明津血虚,同时又有热利,肠道有实热,这种情况也是常有的,所谓的寒热夹杂证便是。在临证上,可以用建中的药合大黄,芍药来治。甚至干姜和大黄,附子和大黄同用,有经验的中医在临证上经常这样用,效果很好。条文中的意思是,在这种情况下,大黄和芍药还是要用,只是要减少用,因为胃气弱的人,只能经受得起小剂量的大黄,如果图一时之快,大黄,芍药下多了,伤了津液和正气,病反而不解了。一般来讲,这种情况下十克之内的酒大黄,宁可多服几剂,以图缓攻。


      为什么内有实热的情况,条文里也归入太阴病呢?因为所谓六经只是一个坐标体系,人体更多的病情未必在正坐标点上,而是在坐标点之间,甚至有交错情况,就像此条所说的,津血虚脉弱,同时里面又略有实热。我们不需要去纠结六经之名,而要把六经当检索的工具,找到病邪具体的坐标和性质,然后用《伤寒论》的治病原则,按照实际情况变化组方治之久可以了。此所谓不可死于句下。


      至此,太阴病就讲完了。太阴病的实质是人体在津血虚弱的情况下,需要从里来排解病邪的局面。治病的首要原则是建立人体能量,然后再试引能量去排解病邪。三阴病都有胃弱津血虚的问题,所以三阴病的治疗都要以温中生津血为先。这就是所谓的“三阴病治从太阴”。


      太阴病的主方是四逆汤,四逆汤里有三味药:干姜,炙甘草,生附子。干姜和炙甘草是温中化生津液的,生附子是扶阳第一药,其挽救沉衰的作用很强。生附子和干姜的区别是:生附子以走为主,通行全身,起阳救逆;干姜以守为主,温中建中,提振脾胃能量。


      这一章没有专门讲到四逆汤,是因为前面已经有讲到,后面在少阴病和厥阴病的章节里还会继续讲。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原文:

        281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注解:

        少阴病为表阴病,此条为少阴病之总纲。

         

        “脉微细”,前面说过,判断阴证和阳证,脉最直观。这里先讲脉,微细脉。“但欲寐”,总想睡觉。当阳气运行于外,阴气运行于内时,人是醒着的;当阴气运行于外,阳气运行于内时,人便睡觉。少阴病,表阴有余,病人便会发生“但欲寐”的现象。这个作“旦”欲寐解释更贴切,同音通解,白天总想睡觉,毕竟晚上想睡觉是常态。生活中,老年人比较容易随时随地打瞌睡,这就是因为阳气的生发之力不够了,阴行于表的结果。现在的年轻人容易失眠,是因为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太紧张,阳气亢盛,阳有余而阴不足,所以晚上阴气置换不出来,于是便入睡困难。

         

        这里关于少阴病讲的非常简略。我们前面学过很多关于阴证的指证,比如怕冷不欲去衣被;比如肢体僵紧转侧困难;比如不欲饮食;比如汗出多小便多。这里不再重复,临证的时候是需要共参的。

         

        其实只要有表证,同时津血虚到阴证程度的,都可以用少阴病的思路来治。比方说我们前面说过的桂枝加附子汤就是例子。表证为中风,同时津液大虚,于是加附子解决阴证的问题。《伤寒论》里这一类的方子多,都可以归入少阴方,后面还会陆续讲到。

         

        原文:

        282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注解:

        这里说的实际上是少阴和少阳的合病。“但欲寐”是少阴;欲吐而心烦这是典型的少阳。

         

        到了五六日的时候,小便多而且渴,这是少阴。因为少阴是表阴,表虚会出虚汗,当汗不能出时,便会转由小便出,所以有一种小便多也是表虚或表阴证。小便多了,病人就会渴,这是津液虚了,饮水自救。如果小便色白,说明体内没有热,少阴病的指证就更具备了。

         

        后面说,小便色白是因为下焦虚寒,不能制约水了,所以色白。像类似这样的语境的话,疑是后人加上去的。因为张仲景论病是大循环概念,一般会说此为表,此为里,或此为津液虚。这里说是下焦有虚寒,人体是一个大循环系统,能量运行到体表,气化剩余的部分下行为尿液,小便的颜色和多少难道仅仅和下焦有关?能不能制约水,难道只和下焦有关?关于水道系统的论述,之前的文字显然没有这样的语境。就连猪苓汤也没有定义为是治下焦病的。这就开了后世局部看待人体的先河。这本书的难读之处就在于有很多王叔和加上去的话,还有历代传抄者加上去的东西。当然,我们也要感谢王叔和,没有他,兴许我们今天就看不到这本书了。

         

        原文:

        283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注解:

        “脉阴阳俱紧”这是太阳伤寒,汗出应该脉缓。这里说“反汗出”,说明汗出了还有脉紧,这个脉紧就有点难以理解了。后面说的是亡阳,意思是亡了津液。津液虚再加上有邪气,哪怕有汗出,也是有可能会出现脉弦或紧脉的,因为血管里面的血少,一旦因为邪气亢盛起来,里面的血有限,便只能摸到脉管变得紧致起来,而摸不到血液的鼓荡。所以这里的脉紧主的是亡阳。这种紧脉应该同时有细,或沉取虚才对。条文里说这种情况属于少阴。

         

        后面会说咽痛而吐利,说明胃气也很虚。那到底是少阴还是太阴,我说过,情况往往是交错的,不可死于句下,临证时依据证的反应用相应的方法处理就好了。

         

        原文:

        284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注解:

        少阴病,怎么还有“谵语”这种阳明里热证?后面说,这有可能被火疗发了汗。三阴病是不能发汗的,发了汗,津液大虚了,小便也困难了,而且这种外源性的热邪强行进入了人体,人体也要想办法排出来,所以有咳和下利这样的排邪现象。谵语是大脑缺津液,同时又邪热上冲时,产生的调集津液的自保反应。这里应该是外源性的热进入了人体,且灼干了津液。

         

        虽然很混乱,随证处理就好了:津液虚,辨明阴阳,生姜,附子,炙甘草,大枣,地黄,阿胶都可以用;热邪,分清层面,滑石,猪苓,大黄,石膏皆可用。总之行寒热并进之法即可解。

         

         

        原文:

        285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注解:

        脉细沉,为津液虚;脉数为阳亢。阴虚而阳亢,这是滋阴药的适应证。不管阴虚阳亢,还是病在里,只要是阴证,都是不可以发汗的。

         

        原文:

        286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注解:

        前面说少阴不可发汗。“亡阳”,阳指津液,“阳已虚”,尺脉弱涩,也不可下。

         

        原文:

        287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注解:

        少阴病,“脉紧”说明有闭阻之寒邪。一般来说,如发生紧,弦这样的脉象,就可能跟宿食,淤血,痰饮之类的瘀阻有关系。若自身没有瘀阻,大循环畅通,哪怕气血虚一点,也很难有缠绵不去的病邪。所以任何疾病的发生内因永远是第一位的。

         

        条文中说,到了七八日的时候,病人忽然下利,下利说明人体将里面的瘀阻排出来了,这时候“脉暴微”,脉迅速变微弱了,因为邪气去了,脉不紧了,就回到了原本的微弱的脉象。而此时,手足反而温暖了,这是大循环通了,气血能走到肢体末端了,脉也不紧了。这就是病快要解了。这时候虽然还为下利所困扰,但等到邪气排尽,就会自愈的。

         

        从这一条再次可以看出,《伤寒论》看人体是很简单的,无非是能量和循环的问题而已,见过农村的柴灶吗?你只要明白烧火的原理,就能明白医学的原理。医学该回到简单直接的思维上来,“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大道至简,弄玄虚了,只会妨碍我们对人体的真实理解。

         

        原文:

        288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

         

        注解:

        少阴病发生泻下的情况,要是自己止泻了的话,说明胃气恢复了,泻也就自止了。这时候如果怕冷,蜷怠喜卧的话,这是说明津液虚,还有残余的病在少阴,因为少阴病有“但欲寐”;如果同时有手足温的话,说明阳气回复,表里循环已通,这个病是很好治的。

         

        原文:

        289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注解:

        “恶寒而蜷”是少阴病的范畴,“自烦”,“欲去衣被”说明里面有热了,阳气恢复了,这个病就好治了。

        原文:

        290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注解:

        脉沉取为阴,尺脉为阴。一般阴证的脉浮取微弱的话,沉取只会更微弱,而此时沉取有上浮之象,也是说明阳气恢复,病快好了。


        原文:

        291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注解:

        子时到寅时上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五点。是一阳复生到阳气初发的三个时辰;在一日当中,这段时间犹如冬季的后半段,少阴病在这个阳气由里运行至表的时间段容易好。时辰蕴含的信息量很大,这里我们只从人体运行上来解释。


        原文:

        292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注解
        :

        阴证本为津液大虚,再吐泻而亡津液是很危险的,容易造成病人死亡。如果吐泻的同时手足不冷,反而有热了,病人是不会死的,因为这是人体阳气恢复。不但不会死,病还会向好转。如果脉象一时还不能有恢复,那就再少阴经施灸,帮助少阴经气血恢复。这里体现的就是顺势而为的医学观念。注意是用艾灸,而不是用针,灸更适合阴寒之证。


        原文:

        293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注解:

        少阴病本为津液虚,到了八九日的时候,人体的阳气回来了一些,而津液却因久病而亏耗。人体的阳气要亢盛起来去排邪气,这时候无足够的津液可以调动,只能强行调动血液来帮助排邪了,于是发生“热在膀胱”,“便血”的热象。有称此种情况为“少阴热化证”的,这样也说得通,因为阴证的本质在津液虚,而不在于寒热,临证我们会发现,阴证病人上火,长痘,长疮的也不再少数;厥阴病更是以有明显上热为特征,少阴也有热化,就连太阴都偶见外热内寒的格局。所以,后世的医家,见火便清火;见血便凉血止血,而不从人体的大局和自身之作为去思考问题,此为最常见的流弊,不知害了多少病人。


        原文:

        294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注解:

        少阴病,“但厥无汗”四肢厥冷,没有汗,津液大虚了。如果强行发汗排邪,人体无津液可调动,只能调动血液来排邪。因脾胃大虚,中土不能制衡,很可能失其常度,血就要从口鼻从眼睛出来。这种极端的情况名叫“下厥上竭”,下面已经厥逆,上面却还在耗竭血液,说明人体已经完全逆乱了,是很难治的。


        原文:

        295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注解:

        恶寒,身子蜷曲不能舒展,手足逆冷,都是津血虚极的表现,如果再有下利,这种情况是“不治”的。当然,还要看病人虚到何种程度,也不能一概而论,但这种情况,如果不能迅速止泻,病人是有可能很快虚竭而死的。


        原文:

        296 少阴病,吐利燥烦,四逆者死。


        注解:

        这种情况比上一种更极端,在下利的基础上再加了呕吐,这就是两个渠道在耗散津液。这时病人烦躁,这是阴阳离绝,阴不制阳的烦躁,也就是即将脱阳。病人如果同时还有四逆,这就是不治的了。


        原文:

        297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注解:

        如果是自身排邪的下利,下利止就该手足温,各方面的情况好转,这里反而头眩了,这个头眩是津液大虚的头眩,说明这个下利止是无津液可下了,这就很危险了。后面说“时时自冒”,有可能是虚阳在上的眩冒感,说明阴阳即将离绝,这也是死症。


        原文:

        298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燥者死。


        注解:

        这几条讲少阴病,讲的却是下利和四逆这样的太阴证,可以理解为少阴病同时有太阴病,也可以理解为少阴病转变为太阴病。少阴转太阴是很常见的,张仲景在这里讲的无非病情转变的规律,古人行文多过简,理法而已,不必去纠结字面上的逻辑。


        “四逆”是津血大虚不能充养全身了,津血就会先保内脏,于是四肢冰冷,冷过肘膝,如同往回逆流了一般,此为四逆。


        “恶寒”不用解释了;“身蜷”,津血大虚,身子会发生蜷曲,前面说过还会有僵硬不可转侧,也是同样原因;“脉不至”,脉上不来了。


        不烦而躁”,这个要详解一下。《伤寒论》里的“烦”有两种含义,一为上热的烦,二为津液虚的烦,有时候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厥阴病的烦便是。“躁”就是因为津液虚,是比烦更严重的津液虚,烦只是情志反应,躁则还有手足躁扰的动作反应,这是人体出于自保,用这种躁扰来调集津液。


        这里说在一系列阴证的前提下,如果病人没有烦,而只是躁,说明津血大虚,而且还有虚亢,这样更容易消耗掉剩余的津血,这也是死症。


        原文:

        299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注解:

        “息高”是指呼吸高而短促,感觉吸不到下面去了,这也是虚阳在上,阴阳离绝之征兆,这也是死症。


        原文:

        300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寐,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注解:

        前面几条讲少阴死症,无非就是因为转为太阴吐利了,以至津血大虚了,四逆了,身体蜷曲了,然后躁烦了,眩冒了,息高了,阴阳离绝了,人就死了。这是一个阴证常见的死亡过程。


        这一条是结合具体的少阴证详细地讲了这个过程。“脉微细沉,但欲寐”是典型的少阴病。阴证是不可汗的,汗出则津液更虚,这时候汗出了。如果是人体阳气回来了的汗出,同时可能会有烦的反应。这里只是汗出,并不烦,那就要注意了。病人感觉欲吐,这种情况下的吐,说明胃里面不接纳了,胃气坏了。到五六日的时候转为自利,然后是烦躁却不能躺卧睡觉,少阴证没有了,彻底转为太阴了,而且虚阳在上了,这就是死症了。


        原文:

        301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麻黄 二两(去节) 细辛 二两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解:

        少阴病是表之阴病,阴病不可发汗,我们前面学过,麻黄和细辛组合是发汗的,因为桂枝是解肌,能将肌肉里的水湿逼出来。这里不能发汗,而病又在表,于是用了麻黄和炮附子组合。


        炮附子是温阳的,因为炮过,通行之力减了,能量不至于迅速走散,更能停留在肌体里,而温全身上下之阳。当体表的阳气足了,自然就能将邪气排出去,炮附子也有固摄阳气的作用,所以能用于阴证虚汗的止汗,也能用于温下寒。生附子更多的是通行经络的作用和气化的作用。当四逆的时候,生附子能将能量迅速送到肢体末端形成循环,当阴寒下利的时候,生附子能振奋肠胃形成气化。四逆汤里是生附子,因为四逆汤的主证就是四逆和下利。


        细辛这个药有一种芳烈窜升的香气。《神农本草经》认为它主要有三个作用:主咳逆,除湿痹,利九窍。这里用细辛。对比前后条文来分析,应该是因为有“脉沉”。脉沉,在这里有可能是说里面有寒痰或寒饮之凝结,所以合用细辛。


        说到细辛的作用,就要和麻黄,桂枝来做对比。桂枝的香气相比细辛,更厚更浓,质重则不能行远,桂枝的作用基本上是脾所主的路线,从中焦气化到肌肉而已。


        麻黄没有香气,没有香气则没有形质,无形的东西走得最远,比如声波,比如光,所以麻黄是开周身之孔窍的。没有形质也有个缺点,就是犹如刀没有柄,它没有力量,所以麻黄合桂枝这样的药就能发汗,单用则不能。麻黄合炮附子的组合是治少阴病的主方。因为炮附子主温阳振奋,而非主发散。


        细辛介于两者之间,比起麻黄它有香气,比起桂枝它香气偏轻。轻则升,所以在《伤寒论》里细辛主要治咳逆和上焦的寒痰凝结。


        有一个问题,既然是阴证,为什么没有炙甘草之类建中补津液的药呢?这就是我推断细辛在这里是针对寒痰凝结的原因。在经方里,如果要去攻一个顽固的结滞,是不会用甘草的,比如抵当汤,陷胸类,承气类的方子大都没有炙甘草,因为甘以缓之,甘味会缓和攻的力量。

        原文:

        302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 二两(去节甘草 二两(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解
        :

        这个就是少阴病的正治方了,用了炙甘草。条文中说'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应该是指刚病了两三日,还没有那么严重的阴证出现,所以可以稍微发一点汗。其实这个汗与不汗,是要看人体自己的,人体有能量可以汗出以排邪,它是会出的。麻黄合附子不是发汗剂。这里的意思是有可能会微微出点汗,并不是一定会出。古书行文太简,需要根据一贯的语境和规律来理解。


        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的寓意是一实一虚。一个是里有寒痰寒饮,为实,用细辛温散之
        ;一个为虚,用炙甘草建中补虚。这个思路和前面的大小柴胡汤,麻黄汤和桂枝汤的思路是一以贯之的。


        原文
        :

        303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 四两 黄芩 二两 芍药 二两 鸡子黄 二枚 阿胶 三两(一云三挺)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解
        :

        前面说过,当津血虚极的时候,人会眩冒烦躁,这时候不要误以为有热,这是阴阳离绝的死症。如果津血没虚到那么严重,人体只是出于自保亢奋起来产生虚热,会出现什么情况?那就是现在这种情况'心中烦,不得卧'


        这个
        '心中烦'是有上热的。津血虚不够供给身体所需,人体便用烦来亢奋,加速运行来生成与供给,在脉象上的反应比较常见的是细数脉;也有可能是大脉,也就是大而沉取虚的脉。细和虚说明里面血少,阴虚;数和大说明推动力有,阳热不缺乏,也就是阴虚阳亢。这种情况,一般来讲用生地黄,阿胶,麦冬这样的滋阴药就可以解决了。阴补上去了,阳火就制约住了。如果阳火更偏胜怎么办?那就是现在这个方子,不仅用阿胶,白芍,鸡蛋黄滋阴强壮,还用黄连和黄芩清热。所以中医说简单也简单,中道之医而已,在能量上不是越强越好,要取居中平衡。过与不及都会生病。现在那些顿顿吃肉还敢进补的人,其实很多病是花钱补出来的,偏离中道了。

        不得卧”,不能躺下,躺下也不能睡。这种情况现在很多,很累了,想躺下睡一会儿却睡不着,烦乱,甚至躺都躺不了,稍躺一会儿心神不安的又要起来。问题还是出在津血虚上。当人血虚的时候,心脏每跳动一下的带血是不够的,人体组织就要缺血,大脑容易缺氧受损。所以血虚的人睡眠时很浅的。更严重的血虚,人体就不让你睡了。很多人用吃安眠药来入睡,久而久之会失效,因为人体的自保机制也很强大,它和安眠药的抑制作用是相反的力量,是对抗的力量。血不够而强行抑制入睡的话,有猝死的危险,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服了安眠药就醒不过来了;老人有时候会在睡梦中自然死亡也是同样原理。


        有医家说,这个方子是治
        '少阴热化',倒是也可以这么说,但这个方子所治是不是归属于少阴呢?其实不必分的那么绝对,只要是阴虚而阳火偏胜都适用。人体只要产生这种困局就可以用这个方子去解这个困局,就可以治一切因此而产生的病。我们举一个古代的医案:有人得了腹水,很多医家治不好,用药都是些健脾利水破瘀之类,后来有个医生开了大剂量的阿胶和白芍,病人不敢服,说阿胶滋阴,白芍敛阴,本身有腹水,怎么能服这个药呢?后经医生劝告大胆的服下去了,一剂腹水就消下去了。


        这个例子说明药不是治病的,药是作用于人体能量场的。当人体阴虚阳亢的时候,会不会出现腹水的情况呢
        ?可能不多见,但也是会有的。这种时候,只是先让人体能量场回到正常状态,人体才有可能自己去排病。换言之,只有人体自己能治病,药物怎么能直接治病呢?后世医学之弊,就是臆想某药治某病,而不去研究药物与人体真正的关系和作用。这就只能拿经验说事,但经验总归会时验而时不验,验了不知道为什么验,一旦不验又不明白为什么不验,然后就束手无策。


        原文
        :

        304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方

        附子 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 三两 人参 二两 白术 四两 芍药 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解
        :

        少阴病刚开始一两日的时候,'口中和',口里没有或苦或淡,渴与不渴,或干或涩之类,说明脾胃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背恶寒',说明寒邪在表,最好的办法是灸,因为病在表从表解。病如果只是在表,汤药没有外用之法来的快,所以条文中先说当灸之,然后才说该用什么方子。

        这个方子里为什么没有炙甘草?因为寒邪在表,去了炙甘草的缓和作用能增强达表之力,也是因为胃没有太大问题。这里炮附子用得多,是二枚,一般只用一枚。茯苓和白术是化中焦水饮的,背恶寒,一般来讲里面是会有寒饮的,《金匮要略》里讲咳喘的时候会专门讲到。阴证的津虚,又有水饮凝结,水饮化去了,津液不能速生怎么办?炙甘草不用,那就用人参和白芍来生津液和敛津液。这里的用量不少,人参二两,白芍三两,芍药是偏阴性的,可见这里的阴证也不是很严重,条文中说了,刚'得之一二日'


        原文
        :

        305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注解
        :

        一身皆痛,这是以表证为主的:脉沉说明里面有寒饮。和上一条的意思是一样的,附子汤是合用的。


        原文
        :

        306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 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 一两 粳米 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注解
        :

        这种阴证便血的情况,老年人在医院吊水后出现得很多,一吊水,拉血了,然后病也越治越复杂。老年人气血衰退了,一般来讲身体比较容易呈现少阴的局面,所以老年人坐着容易打瞌睡,'但欲寐'嘛。吊水,水是阴寒的东西,那么多水强行打进血管,加之抗生素也是苦味的,苦寒的,所以一吊水,邪反而进去了,变成了里阴证,这种强行而大量进入人体的寒邪,人体必须立刻调动能量排解,津液不够就只能动血以驱邪,这就是便血的原因。一便血,西医就说是有炎症,加量抗生素接着吊,很多人就是这样给治坏的。


        这个方子只有三味药。粳米是补津液的
        ;干姜是温阳驱寒的;赤石脂是金石之药,金石之药都有重坠之性,能达下焦,方后写的是不煎而直接冲服,下行之力就更强了。赤石脂色红入血,有敛和涩的作用。下行之力能驱下焦之邪,敛涩之力又能敛元气涩精气而止下利,是为一举两得。

        原文:

        307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注解
        :

        这一条从行文上来看,似上一条补充,其实完全可以合并成一条,有可能是后人加的注解,传抄中变成了正文。


        从主证而言,下利便脓血用桃花汤是没问题的,从其兼证来看,腹痛可加白芍
        ;小便不利可加桂枝,茯苓,白术。但从抓主证的角度来看,抓住其主要矛盾,单用桃花汤是可以的。《伤寒论》的惯有思路是抓大放小,大处解决了,小处自然会随之解决,无须面面俱到,所以方子里大都就是几味药。这一点对临证时很有借鉴意义的,若开药多,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力量的分散和能量场的混乱。现在有的大夫一开几十味药,这是乱枪打鸟。

        原文:

        308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注解:

        这里说“下利便脓血者,可刺”,单说可行针刺之法,没说怎么刺。


        原文:

        309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注解:

        吴茱萸汤前面阳明病里面讲过,吐和利是肠胃反应,也就是阳明区域的反应。烦躁后面加了“欲死”两个字,这是因为表不通,胃又不降,上冲所致,手足逆冷说明表气严重不通。那有没有可能是太阴四逆证呢?一般来讲有这么强烈的反应,不会是太严重的阴证,所以用的是吴茱萸汤,而不是四逆类的方子。


        原文:

        310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猪肤汤方

        猪肤 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想得,温分六服。


        注解:

        猪肤就是猪皮,这个熬成膏是滋阴润燥的,这里说的是少阴病,若是少阴病转为热证,有阴虚阳亢,这个药是可以的。后面说胸满心烦,又是典型的少阳证。明显矛盾,所以方证存疑。方后说加白蜜,蜜是滋阴甘缓的;加白粉,胡希恕先生考证说是米粉,那就是补中滋养的作用。


        原文:

        311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甘草汤方

        甘草 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 一两  甘草 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注解:

        这几条都冠以少阴病,说“二三日,咽痛”,事实上是讲少阴病的变化,变化后就不一定是少阴病了。


        我们之前讲过“咽干”,为少阳病之证,因为咽喉黏膜为三焦网络黏膜之出口,可反应半表半里的情况。这里是“咽痛”,当我们受到邪气的时候,人体要调动津液排邪外出,咽喉的出口往往会表现为炎症为痛,事实上也就是邪气和正气僵持之处,厮杀之处。咽喉从病位上而言,既能反应表证,也能反应半表半里证,是这两个区域的交界点。这里只用甘草这一味药,说明其他的表和半表半里证不明显。如果没有好呢?那就再加桔梗,桔梗是宣散的,这样药力就强些。


        这里的甘草没有注明是炙用,那就是生甘草。《神农本草经》说它“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主“金疮肿,解毒”,说明生甘草是既甘以和中,又散邪解毒的药,主要是宣散上焦之邪。炙甘草的运用很广泛,几乎无方不用,主要还是因其建中之用。温热病的方子用甘草,理应是生用的;如果是虚证,或者补津液之用,就用炙的,比方白虎汤里用的就是炙甘草,因为白虎汤是治津液虚的热病的。


        原文:

        312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方

        半夏 十四枚(洗,破如枣核)  鸡子 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注解:

        这个比上一条严重,咽喉里有疮,连话都说不出了。但从用药来看,不是热证,热证不可能用鸡蛋清这样的滋养剂。鸡蛋清很有意思,民间偏方用来治咽喉失声,喝了就能说出话来;它还能用来抹古琴的丝弦,弦脱丝了可作护弦之用,弦也是发声的,可见它对声音有作用。半夏是治咽喉的,有一个治咽中有异物感的方子半夏厚朴汤,也是以半夏为主药。半夏是散结降逆的;苦酒是醋,醋是收敛的,也能软散坚结,这个方子是含服的,不是一口咽下去,是让它慢慢通过咽喉的病灶。这有点像民间偏方了,有可能是后人加上去的。再者,这两条都是依单一病症出方,似不合《伤寒论》的语境,但方子还是可以参考的。


        原文:

        313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注解:

        这个方子相比较更合经方之法。这里有半夏,主要是针对邪结;桂枝,是针对大循环的,外不通,邪才会内结于咽喉;炙甘草建中补津液,是针对中土能量的。经方组方无非是三套药;平衡能量的,调整大循环的;攻邪去实的。这个方子便是很好的范例,三味药正好各有所主,药虽少,理法却很周全。


        原文:

        314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白通汤方

        葱白 四茎  干姜 一两  附子 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注解:

        少阴病,加上腹泻。少阴病是表阴证,腹泻在这里是太阴证。同时存在怎么办?三阴合病,治从太阴,这是原则,当然要以治太阴为主。


        太阴的主方是四逆汤,就是生附子和炙甘草,干姜的组合,因为生附子比炮附子更偏向于通阳,也就是气化运行的作用,脾胃气化了,自然腹泻就止住了。所以这里是生附子和干姜的组合。为什么不用炙甘草,因为还有少阴表证,炙甘草主缓和主内守,去了它能量则可迅速外达,所以暂可不用。


        少阴的主方用麻黄的多,这里用的葱白。已经腹泻消耗了津液,不可以宣散太过,既然不用炙甘草,也就不用麻黄,只用少量葱白。


        从白通汤的组方用药我们可看出,仲景的组方是以客观的人体能量和循环为原则的,既不是所谓的凭经验,也不是用一堆玄奥的大道理来搞模糊概念。此方证所主的困局在于,有太阴腹泻,又有少阴表寒。阴证之津液如何能兼顾表里?照人体循环的规律办就是。于是就有了以太阴为主,少阴为辅的组合方式。且内不用炙甘草,外不用麻黄,其中寓进退之深意。要学就学这种客观实在之处,后人搞的东西,太爱讲大道理,道理一大堆,其实里面落不到实处。中国的文化,成于“道”,毁于讲“道理”,好谈玄辩理,不肯下实证工夫就已经离“道”很远了。


          原文:

          315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 四茎 干姜 一两 附子 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 五合 猪胆汁 一合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注解:

          阴证下利是很危险的,很容易虚脱而死。像前面讲的白通汤方证,如果更严重的情况,利不止,且厥逆了,脉也没有了,而且还有干呕和烦,怎么办?那就要再加两味药,猪胆汁和人尿。猪胆汁是苦寒凉降的,人尿是阴润酸降的。


          仲景的特点就是用药不驳杂不偏门,这里出来两味奇怪的药。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津血虚极,再加上呕和烦,这就是虚阳在上,阴阳离绝之兆了。阴阳将离之时,人是反而会有阳气虚亢的反应,死前的回光返照就是这个原理,蜡烛在熄灭的时候火苗也会再炸一下。这时候如果只用扶阳药,很有可能造成脱阳而死,就像快灭的蜡烛不能用力吹一样,吹重了准灭。这时候就要加两味寒降的药来制约这个将脱之虚阳,让阳能降下来,和阴互抱互生。为什么不用黄芩,黄连,石膏之类的苦寒药呢?因为血肉有情之物相对来讲和人体比较能和合。在病情危重之时,必须谨慎,用药不可轻率。


          平时我们碰到气血极亏的病人,用药也不可过于重剂,反而要轻药缓图,也是这个道理。


          原文:

          316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

          茯苓 三两 芍药 三两 白术 二两 生姜 三两(切)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注解:

          真武汤以北方水神真武为名,可见是治水的。

            
          “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这是有水饮在四肢,四肢为表,在少阴范畴。“自下利”这是水不走小便,就走肠道;还有“腹痛”,于是有芍药。治表之阴寒水凝,炮附子和白术的组合。茯苓利水;生姜温胃通阳。

            
          方后的加减法是可取的,要是咳嗽就加五味子,细辛,干姜;要是太阴里寒的下利,那就去芍药,加干姜;要是呕,就去炮附子,增量生姜到半斤。

            
          原文:

          317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 二两(炙) 附子 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 三两(强人可用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注解:

          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本来是少阴病,表有寒,那么能量就要去体表驱这个寒,这时又发生太阴腹泻,里面的津液迅速的空虚。人体不能让里外同时流失能量,于是便会启动应急模式,阻止里外的交通,于是格拒了,也就是体表相对热,体内相对寒,里寒外热,里外的寒热阴阳不顺接了。手足是厥逆的,脉也微弱欲绝,但是“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身子感觉不那么怕冷,面色也发红。病人还有可能出现腹痛,干呕和咽痛,里面的邪气要寻求出口。有时候还会“利止脉不出”,里外格拒了,不交通了,就算腹泻止了,脉也出不来。

            
          这里的虚阳格拒在外,和前面说的虚阳在上有相似之处,但用药和前面很不一样,前面是轻药缓图,这里是生附子和干姜比四逆汤剂量更重;前面有苦寒药辅助,这里没有。

            
          前面药轻的原因是津血太虚,这里重用是因为津血没那么重,也没那么寒,所以才会有“咽痛”和“不恶寒”这样的情况。至于“脉微”,“脉不出”是因为闭阻了,而非白通加猪胆汁方所言的无脉,如果不闭阻,应该搭上去就没有那么微弱。这时候是可以承受重一点的剂量的。再者,里外不顺接是因为里外的寒热能量相差太远:热性外散,寒性内沉,此时热在外,寒在内,散者更散,沉者更沉,自然就阴阳隔绝,这时候必须要用重剂,才能打通里外阴阳。

            
          方后的加减法是可取的。

            
          这种情况在有些慢性病上面也很常见,只是反应没这么强烈。比方说有的病人感觉有些燥热,可脉却很微弱,还胃寒宫寒;或者看上去精神好,嗓门大,可一搭脉,脉很微弱,还腰痛腿凉。这就是有轻微的里外格拒了,这时候千万不要见火灭火,应该用白通加猪胆汁汤和通脉四逆汤这样的思路来治。《伤寒论》常以外感病为例来讲怎么处理人体的困局,其实这些困局也可以产生其他的慢性病,《伤寒论》里的方子只要对症,是可以治各种病的。

            
          原文:

          318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方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注解:

          前面说过的四逆是津血大虚,不能到四肢末端,产生的四逆证。那有没有其他的原因会产生四逆呢?还有现在说的这个:津血虽然不虚,气机闭阻了,不能外达,于是出现了四逆的证。至于其他的证,都加了个“或”字,意思是有可能会有,不一定都有。

            
          “或咳”,气机闭阻引起肺气不宣;“或悸”,气机不能外达,津液气化受限,心下便有悸动之感,这里可以理解为如同车受阻的反应,这是能量在努力发动;“或小便不利”,表气不通,膀胱经络表,小便自然也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里外原为一体之运行,外不通则里也不得下,则腹痛,或有腹泻且坠胀排不干净的滞重感,此为下重。

            
          这些“或”有之证都不是四逆散证专有的,在别的情况下也很常见。比方咳嗽不一定是气机闭阻;心下悸有可能是津液虚,或有水饮;小便不利有可能是湿证;腹痛泄利有可能是瘀血或宿舍。怎么才能判断是四逆散证?前提是要有四逆,还有就是脉证相应。一般来讲,四逆散证脉会沉,因为气血不外达,尤以沉而短躁之脉为典型。

            
          有个学医的患荨麻疹反复不愈,麻黄桂枝各半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柴胡汤都用过了,无效。一问证,除了略有咽干乏力之外,没有别的证,脉沉小短,略显有力,重按又弱,建议他用四逆散为主方做汤剂,再加点祛湿的药,三四剂便痊愈了。这里没有四逆,也没有那些“或”有之兼证,为什么用四逆散呢?从脉象上来看脉沉,这就有四逆散证之嫌疑了,又没有别的明显的证,且建中解表,解半表半里,祛湿祛瘀的方法都用过了,都无效,这样看来,身体的主要矛盾则可能是气血闭阻不能外达,那就用四逆散。这个例子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学方证药参透方证后面的人体规律,否则难以运用经方处理非典型的情况。二是有了真正的《伤寒论》的思维,就算误治,也很容易找回来,因为方向就那么几个,不至于乱打乱撞方向不明。

            
          这个方子可以归类为柴胡类方,但和大小柴胡汤有比较大的区别。小柴胡是以胃弱,邪热上冲为主。大柴胡是以胃弱,下有宿食之实热为主。四逆散胃弱没有那么明显,所以没有呕逆厌食;热象也没那么明显,没有心烦和便秘,但是以气机闭阻为主。方中的柴胡宣通气机于三焦,枳实宣通气机于里;人体之能量,上则化为气,下则凝为血,白芍能引津血下行,也有通达之意;炙甘草建中。药虽只有四味,理法清晰完备。

            
          后世有个方子叫逍遥散,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一个运用很广泛的方子。逍遥散其实就是从四逆散变化出来的,其组方为柴胡,芍药,炙甘草,茯苓,白术,当归,薄荷,生姜。前面三味药和四逆散是一样的,方后说要加薄荷同煎,薄荷有类似于枳实的散气之用。又加了祛水饮之茯苓,白术和祛瘀血之当归。除了气郁的闭阻,内有水饮和瘀血也有可能是闭阻的成因,药虽增多,理则一致。加生姜同煎,生姜有驱寒淤的作用。这样一来,这个方子对气郁,湿瘀,血瘀,寒瘀就都有效了。所以这个方子成为后世最有代表性的方子,其特点是用药比较杂乱,说得不好听就是乱枪打鸟。后世的医学由于没有《伤寒论》这样简明落实的辨证体系,这样的方子便能给医生很多方便,哪都照顾到了,总会有点效果;缺点是方向太多,力量就没那么集中,很难做到古经方那样的药简力专的效果。

            
          四逆散和逍遥散都用的是散剂,就是磨成粉末煎服或冲服。散剂和丸剂的特点是药力释放缓慢,更能达于里和下焦,对于里面的瘀阻证是更合适的,所以结胸证之陷胸丸,水饮证之五苓散,后世的逍遥散,都是丸散之剂。


          四逆散方后的加减法里说腹痛加炮附子,这个不妥当,腹痛该增量白芍。


            原文:
            319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泽泻 滑石 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尽,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解:
            渴而心烦不眠是猪苓汤方证,而咳,呕,下利却非典型的猪苓汤方证。如主要矛盾是水逆或小便淋涩不畅,或兼有虚热之象,猪苓汤是可以用的。


            原文:
            320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
            单凭一个口燥咽干是不能用大承气汤这样的峻下之剂的,何况之前还是少阴病。读这种传抄了几千年的经典难就难在这里,你不知道哪些是原文,哪些是后人加上去的,存疑。


            原文:
            321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
            这一条跟少阴病也没什么关系,不过方证是可取的。


            有一种腹泻就是拉清水,一天十几次,这有可能时肠道里面有硬结的燥屎堵住了,人体就要调集津液去攻这个燥结,攻之不下,渣滓的东西堵在那里,而水液却能通过缝隙下来,于是就不停的拉水。后面还说“心下必痛”,人体如果下面消耗津液太多,中焦就会痞结,阻止运行,此所谓结胸,于是心下痛,这也是一种双向调节机制。“口干燥”说明有热。这里的证据是充分的,可以用大承气汤来下。这种拉清水的情况服了大承气汤,有可能会拉下几块硬邦邦的屎球来,腹泻便会自止。


            那有没有可能一天拉水很多次,是寒证的呢?有的。再提供两条鉴别方法,寒泻的时候虽急迫却无力,热证则有力;寒证一般来讲排泄物不会很臭,热证则恶臭且屁多。


            原文:
            322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
            就算不大便,也不能单凭一个腹胀就用大承气汤,至少还应该有腹诊。大承气汤证该有腹痛不可近,也就是不能按,按之会剧痛。


            原文:
            323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四逆汤方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一两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注解:
            这里的脉沉是指有里证。三阴合病治从太阴,用四逆汤。


            原文:
            324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


            注解:
            人体排病邪主要有汗,吐,下三个途径。汗下之法《伤寒论》中谈得很多,吐法讲得极少,这一条就是讲吐法的。


            病人吃东西,吃到嘴里就吐,“心中”,也就是胸口的地方感觉“温温欲吐”,但是又吐不出来。这是邪实结在上部了。这里的“手足寒,脉弦迟”是说明大循环受限了,而非阴证。阴证当有脉微弱,弦迟主瘀滞,并不能等同于津血虚。这时候不能下,而要用吐法,因为病在上从上解,病在下从下解。吐法的方子《伤寒论》里出得极少,前面有个瓜蒂散可以用。也可以人为催吐,比如喝酒想吐吐不出来的人,可以用手抠嗓子来抠吐。


            一个病人胎停多次,不敢再怀孕。原本没有吐的症状,服了柴胡剂,病人呕吐得厉害。细分析,少阳病本来就有心烦喜呕之主证,而柴胡汤本有治呕吐的功效,为什么服了反而会吐呢?后又想,病人本来不吐,喝了柴胡剂吐了,岂非少阳已通,人体自己在排病?呕吐即为少阳的典型证,也可理解为是其典型的排病方式。复诊再辨,方证无误,还是柴胡剂。病人喝了还是吐得厉害,不喝药就不吐,但是病人不疑,一直坚持服药,吐了一个多月,却自感情绪和身体状况反而见好。后来再次怀孕,成功度过危险期产下一子。这个例子说明,只要我们将人体的循环打通,人体自己就会去排病,人体排病也是遵循病在上从上解,在下从下解;在表从表解,在里从里解的原则。我们用药知识顺势而为。这位病人平时好生闷气,气塞填胸,有胸闷感,便是此条所谓“胸中实”,自然得吐而解。


            要是病人“膈上有寒饮”的话会发生“干呕”,也就是呕之无物,如果是寒饮造成的,药赶快用温的方法,温以化饮,可以用四逆汤。当然有个前提,就是阴寒之证才可用四逆汤。


            原文:
            325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注解:
            这里有下利,有脉微脉涩,有呕,有汗出,多个途径失津液,陷入严重的阴证了。三阴合病治从太阴,应该急用四逆汤;从病位上而言,当表里上下都有证的时候,也是要取乎中,建中为主。这里说要温灸其上,不妥当。


            至此少阴偏就解读完了,下章开始讲解六经的最后一篇: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这是六经的最后一篇。


            厥阴是阴发展的最后阶段,阴极则生阳。这是天地之理,天无绝人之路。如果一阳来复,阴阳交融生长,那就会渐渐往好的方向走,疾病也就会退去;如果病邪未退,阴阳不能调和,阳亢于上,阴虚于下,这就是厥阴病。严重的厥阴病是很危险的,虚阳欲脱是其特征,就像烛火熄灭前要炸一下,临死前的回光返照也是这个道理。


            厥阴病处阴阳变化之际,忽进忽退,病位也势必忽深忽浅,因为这种进退之间的特性,我们可以姑且将它归入半表半里证,属于半表半里之阴病,但治法上是以温里为主,因为三阴病以建立能量为先。


            原文:

            326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注解:

            这是厥阴病的总纲。


            《伤寒论》就是这样,只讲现象,不讲原理。在当时的社会下可能不需要讲,有些东西不用说大家也懂,这原本也只是当时的一本普及教材。可在后世就不同了,后世重术不重道,舍本逐末之学多,道的思维一旦淡化,就未必能参透里面的奥秘,所以需要来讲清楚其原理。


            厥阴病首先是阴病,可证又都是阳热反应,这就是所谓的阴绝于下,孤阳亢于上,则为上热下寒,寒热夹杂。


            消渴”,口渴欲饮,饮而不止渴谓之消渴。津血虚兼上热是其特征。


            气上撞心”,上热,是津血往上走,津血又不够,上到心脏区域就上不去了,一撞即落,于是便有撞心之感。


            心中疼热”,人体有瘀阻会疼,津虚也会疼。津虚了,筋腱失去滋养就会挛急,急性的挛急就是抽筋,抽筋很疼;胸膜缺津液也会疼,隐隐的疼。若是厥阴,疼且热。


            饥而不欲食”,胃中有热,会容易有饥饿感;胃的津血不够不能受纳,人又会感觉吃不下去。正合厥阴病机。


            食则吐蚘”,蛔虫喜欢热的地方,如果上热下寒,蛔虫就会往上面跑,所以“食则吐蚘”。现在农药运用广泛,得蛔虫病的少了,这个证就少见了。食则吐还是会有的。


            下之利不止”,如果用下药,加重下焦的虚寒,下焦就更固摄不住了,于是下利不止。


            原文:

            327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注解:

            脉微浮,说明气血由阴入阳,能逐邪于表,那就很快会痊愈。如果脉不能浮,仍在阴,那就还是好不了。


            原文:

            328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注解:

            丑时是凌晨1点到3点,对应肝经;寅时是3点到5点,对应肺经;卯时是5点到7点,对应大肠经。这个时间段犹如一年当中的春季,阳气生长之时。厥阴病为阴尽阳生之机,在这个时间段往往容易解。


            原文:

            329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注解:

            厥阴病为阴病,哪怕有上热,也不能给太多水喝,因为水也是阴性的,稍微给一点,病就容易好;给多了,病反而不容易解了。


            原文:

            330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注解:

            原则上,阴证不可行汗下之法,津血虚的也不可以。


            原文:

            331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注解:

            伤寒,若津血不够,人体便会发生厥逆,四肢冰冷,这是津血要先保内脏保元气。如果先厥逆,然后又发热和下利,说明人体的胃气回来了,津血功能增强了,又可以通过发热和下利来排邪了。这种下利自己会止的,邪尽则止。如果又发生厥逆了,说明人体又往阴的方向走了,那就有可能再次发生下利。这个下利应该是人体往阴走时,再次感受邪气,人体又从里来排邪。


            从这一条可以看出厥阴病进退不定的特性。


            原文:

            332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注解:

            这一条讲厥而下利,一般来讲原本应该胃口不好的阴病,忽然胃口反常的好,有可能是病向好,但也要防止是虚阳欲脱的胃口好,这事实上是胃气欲绝时的短暂的虚亢。这时可以让病人吃一点饼,如果没有发热,说明这点能量还固摄得住,那就是胃气还在,那这个胃口好就是病向好的征兆,那就“必愈”。有时候忽然发热,也有可能是虚阳欲脱的暴热,这种热不能持续,如果膈一日搭脉,这个热象还在,那也就是快好了。如果三日后脉数了,说明热气有余,必发痈脓。


            此条以时间周期来论断病的,事实上临证未必这么确切,也不似仲景一贯的行文习惯。


            原文:

            333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注解:

            这里的脉迟是指阴寒之证,用黄芩汤为误治,腹中应该更冷了,也应该吃不下东西,现在反而能吃,应该是“除中”,也就是胃气将绝时短暂的虚亢,病人必死。这里讲的还是厥阴病的特性,就是阴阳离绝之反应。


            原文:

            334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注解:

            这一条讲的是人体的运行规律。


            陷入阴证而四肢厥冷,气血不能达表,人体就只能从里面排邪,那就会下利;如果又发热了,那就是又从体表排邪了,那下利就会止了。汗出咽痛,这是通过体表和人体上部在排邪。如果发热无汗,而下利也不止,人体试图从内外两个层面来排邪,津液势必不够支配,津液不够,那就只能调动血液来支援了。于是便会拉脓血。拉脓血的话,咽喉不会痹,因为邪气已经有出口了。


            从这一类的条文可以看出,《伤寒论》对于人体的理解很朴素很简单,大道至简,医学理论何其繁多,明道之人自然识得真伪。



              积善之家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转给患者必积阴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