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对联,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因为家家户户过年的时候都要贴对联,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语句对仗,平仄工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对联起于五代,到现在已经有千年历史了,到现在可以说是非常的成熟。古代有许多对联高手,有的是知名的才子,有的是没有名气的普通老百姓。 苏东坡,宋代大文豪,平时喜欢吟诗作对。他与好友佛印的经典对子更是层出不穷。有一次,佛印邀请苏东坡游庙会,走到鼓楼前,佛印诗性大发出了一个上联:“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这个对联虽以鼓命名,可说得却是两种中药,陈皮和半夏。 苏东坡一下做了难,诗句中要有两种中药出现,这可如何做对?苏东坡环视四周,忽然看见庙廊下挂着一个白纸糊的灯笼。苏东坡心里一想,有了,随即就对出了下联,灯笼笼灯,白纸(芷)原来只防风。这里面也包含两种中药,白芷和防风。这样的下联真是妙哉。 还有一个经典的对联,这个对联是开药铺的掌柜女儿出的,这个女子年芳十六,生的花容月貌,家世又好。到了婚配的年龄,掌柜便想给女儿寻门好亲事,好多才子都踏破门槛来提亲。小姐见提亲的人太多,便决定“对联招亲。”美女出一上联:“白头翁牵牛耕熟地”。这上联看似简单,就是说一个白头老翁,牵着牛,在肥沃的土地上耕种。其实这里面都是药名。 大部分才子丈二摸不着头脑,不明白说的是什么。只有一个才子,家里也是开药铺的,懂点药材,随即开口对出了下联“红娘子相思配宾郎”。掌柜的女儿一听,羞的满脸通红跑开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有才的人对出这样的下联“红娘子背母入常山 ”,“黑发郎骑马走他乡”。各位看官,你还能对出哪些经典的绝对? |
|
来自: 赵欢0ro6qdcxsb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