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剑道] —— 武当剑痴论剑术、剑道

 kevingiao 2018-09-17
本篇文章较长,有缘人请耐心阅读。

胡玮哲道长舞剑MV欣赏


        权者以剑威震四海,侠者以剑扬君子之风,道者以剑断世间妖尘。剑,短兵之祖,百兵之君。

        在经过了几千年文化的渲染和孕育,剑早已超脱了原有的只是兵器的意义,它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色彩,几千年来一直在中国有着极其特殊重要的地位。从最初短小,轻便的战争武器到后来逐渐被刀代替,但却成为了中国达官显贵们用来炫耀展示地位的宠儿。剑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使得从文人侠士上至帝王将相等各阶层都无不钟情于佩剑。它一路走来,竟与历史彼此纠结,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似乎这浩荡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每一声浪涌都回荡过抽剑的清啸,每一滴水珠都透射出冷峻的剑光。

胡玮哲道长剑照

剑的产生:

        剑产生与古代人类的战争行为,因为战车逐步退出战争,步兵成为主要力量,随之剑也成为了主要的武器之一。剑的起源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作战方式等多种因素是分不开的,而各地剑之起源亦不能一概而论。中原地区最早的青铜剑实物是西周早期,商末周初战事曾用剑,但剑并不作为主要的兵器,可能仅为王与禁卫军所用,可能在作为贵族统治者猎奇玩赏之用的同时,有的还用于战事,但并不普遍,在礼仪方面的地位亦并不高。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剑的形制有了新的变化,达到成熟、鼎盛的时代,形制多样,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以大的板块分,有中原式、吴越楚式、巴蜀式与滇式等。此时,扁茎短剑、直柄直刃剑已极少见,而新型的扁茎长剑、脊茎剑、筒茎剑、柱茎剑则十分流行,其共同的特点是:剑刃近锋处均作刃口内收弧曲的外形,形成所谓的束腰,增强了剑直刺的功能,而且,剑身普遍加长,形制规整,附件齐全,剑不仅作为短兵格斗之武器,而且成为表示身份、等级的礼仪佩带物。

胡玮哲道长剑照

简说剑史:

        考剑之起源,为时尚早,由来已久。最早的剑即是黄帝的轩辕剑,据《黄帝本纪》云:“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黄帝至东周,大多以铜铸剑,较短,呈柳叶或锐三角形,剑质颇佳,炼制技术亦逐渐进步。

        春秋战国之时,为步战主要兵器,并定剑制,详言制剑之法,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全长有 55.7厘米。

        东汉,剑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为佩带仪仗或习武强身自卫;汉代后铜剑渐被钢铁剑替代,并趋于定型,即剑身中有脊,两侧有刃,前有剑尖,此外尚有剑鞘、剑穗等附属饰物。

         隋唐,佩剑盛行,被文人墨客视为饰物,抒以凌云壮志或表现尚武英姿。 后,剑与道教接上不解之缘,成了道人手中的法器之一。

        唐朝是盔甲大发展的时代,剑从唐时就逐步退出了战场,而剩下更多的确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剑,主要起装饰功能。

        宋以后的剑法,因一度受到军方弃剑用刀指导思路的影响,几起几落,又受到“剑器“和“武舞”的影响,技艺逐渐完善和精湛,重精妙,用于民间私斗居多,形制上有了重大变化,一直影响到了现代。

         明清以来的剑法,在表演和理论研究上几乎达到顶峰,但是用剑高手渐少。

胡玮哲道长剑照

剑术真谛:

        汉代出现环首刀以后,刀在军阵中替代了剑,以后便逐步发展出个人格斗的近古剑术,这种剑术以手腕发力,每次出手都可以用不同剑法(刺、抹、撩、挑等)连续发出多次攻击,而且防御采用以身法躲闪为主,取消了格挡,所以速度非常快,可以说极尽了个人格斗的特点。

        剑相对于其他武器胜在灵巧,其戳刺的威力却更在劈砍之上,中国剑是不适合劈砍的,中国剑的结构决定了它在大力劈砍中非常容易折断。所以无论剑的形制和长度如何变化,可以单手或者双手灵活使用这点一直是剑类武器所必备的要点之一,这便要求剑在刺击和抹挑两方面均需有优秀的表现。明代吴殳在其著作《手臂录》中提及的剑诀中所说:“长兵柄以木,短兵柄以臂,长兵进退手已神,短兵进退须足利,足如毚兔身如风,三尺坐使丈八废。”足见剑法的精髓在于步伐急促、近身而击,直来直去并不带一点花哨。吴殳在《后剑诀》中则说:“剑术真传不易传,直行直用是幽元。若唯砍斫如刀法,笑杀渔阳老剑仙。”可见大开大合的劈砍与其说是剑法,还不如说是刀法更准确一些。因此剑法的关键便在于如何迅速的接近对手,迫使对方无法脱离自己的攻击范围,进而压缩对方的移动和攻击范围。

        《吴越春秋》卷九和《庄子·说剑篇》都记述了古代击剑的技术和战术。《汉书·艺文志》载有《剑道》三十八篇,是论述汉以前击剑技术的专著。明代茅元仪《武备志》中记载了剑的用法有:跨左击、跨右击,翼左击、逆鳞刺、坦腹刺、双明刺、旋风格、御车格、风头洗等。清代又有宋仔凤《剑法真传》一书传世。

胡玮哲道长剑照

剑术演变

        综上所述,唐代之前剑术的特点是简练实用,剑器以硬的重剑为主,以腰臂发力,刺挑为主要攻击手段,躲闪为主要防御手段。隋唐时期,佩剑盛行,剑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唐朝时,剑变更了流传1500年的周剑形制,创造了独特、优美的剑形:剑首硕大,三耳云头形,剑格加宽为挡手,亦为云头形,鞘上已经出现了附耳。晚唐开始,剑的主要形制基本固定,剑格呈前弯双翼形,剑身中脊旁刃,后粗前细。这种剑形,在五代时不断进化,北宋时达到成熟,最后延续到明清,直至今日。

        剑术形式也重新为人们所接受,把剑作为一种抒发感情、表达心意的工具,所以古人有“剑以达欢”、“剑以尽意”之说,又有“诗、书、画、剑、琴、棋”之谈,剑已成为人们有文化素养的标志之一。其剑术套路的外形动作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观,究其内涵颇具鲜明的古代阴阳哲理。各种剑法有其不同的系统套路,但在技术上都有共同的运动规律和特点。

胡玮哲道长剑照

道人佩剑:

        剑的飘逸灵活,符合道家逍遥飘逸的精神追求,故道士常常用剑修炼。道士的道袍上有两条叫做慧剑的装饰,意为斩断烦恼、色欲、贪慎。因为剑有双刃,被道教比附作世界的阴阳两面,练剑就是在世界的阴阳两面中锻炼自己的身心。

        剑作为武器,本身就具有攻击力,可以用于保护自身。道士修行多藏于深山,荆棘猛兽、山贼流寇,自然需要武器用于自保。《抱朴子·道意篇》:“要於防身却害,当修守形之防禁,佩天文之符剑耳。”

        武当山作为道教圣地,剑术传承代不乏人,武当内家剑学,承袭汉唐贤侠剑道之遗风,道人习剑需先明剑理,后尽剑性,内执丹道,外显金锋。目前所传承下来的有太乙玄门剑、八仙剑、龙华剑、逍遥剑等。其中武当逍遥剑是武当内家风格独特的剑术,其剑法清晰,轻灵圆活,松脆速猛,习剑者要求步捷手快,转换神速,在有形中求无形,是剑学的最高体现。


胡玮哲道长早年练剑视频


        而在道教的传度仪式中,师父要向弟子传授法剑,弟子在仪式上跪受法剑,即表示已获得道法的传承。南宋宁全真《上清灵宝大法》卷三十《传度科格门》,其中有传度法剑的仪格,传度法师告诫弟子说:“原夫代天行化,布令宣威,全凭三尺之神锋,以制神魔之非道。光腾七曜,威摄万灵,凡有指呼,无不响应,吾今付汝,切宜珍藏。”

        道教赋予剑驱邪的能力,也就成为了道士重要的法器。道教斋醮科仪中,法剑是高功行法的法器,咒、讳、气、符,都要配以法剑使用。东晋时期,符剑是江南道士除鬼驱邪的必备法器。自唐朝以来,许逊持雌雄双剑斩恶蛟的传说在道门中更是人尽皆知。

胡玮哲道长剑照

舞剑之美:

        古代的剑器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剑器是一种高贵、荣耀的器具。练剑家们在习武练剑中,又把剑作为一种抒发感情、表达心意的工具,作为文化的标志之一。

        舞剑,其外形动作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观,究其内涵颇具鲜明的古代阴阳哲理。各种剑法有其不同的系统套路,但在技术上都有共同的运动规律和特点。舞剑力求身法矫捷,飘逸潇洒,运剑自如,刚柔兼备,其中刚柔兼备是武术运动的基本法则,同时也是对立统一的典型范例。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而不僵,柔而不软,有柔无刚不能表现。


武当胡玮哲道长月下舞剑


        杜甫描写舞剑的名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这样道:“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气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爧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剑的声光,似闻如见,精湛技艺,如呈眼前。读杜甫的诗句,我们可以想象公孙大娘舞剑的姿态,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的身姿气韵,可以想见她翩翩轻举,腾空飞翔,当舞蹈完全停止,舞场内外肃静空阔,好象江海风平浪静,水光清澈的情景。观看的人都被公孙大娘的剑舞深深打动,连大诗人杜甫也提笔为她写下赞歌,足见剑术的艺术魅力。而且,大书法家张旭看过公孙大娘剑舞而草书长进,可以看出剑术之精妙。

        剑术的锐利攻势和阳刚之气,有刚无柔则不能体现剑术的轻灵、潇洒和飘逸的风格。舞剑者除了把握此规律和特点外,还要讲究专心舞剑,做到以内主外,内外协调,形神相随,身剑合一。剑舞起来应该是龙形虎步,游龙戏凤。龙形是指身法,虎步是批步法,游龙指的剑法,戏凤则指手腕。通过帅、柔、矫、脆的造型和力量,使得“手眼身法步”高度协调,令人赏心悦目,达到美的享受。

胡玮哲道长剑照

结语:

        西方击剑,所用的“剑”像极了一根细溜溜的铁棍,精悍凶残,直来直往,透出些许狡黠。日本剑与刀有些类似,显得泼辣而诡异。虽然这些剑有各有优点,但毕竟没有中国剑与自然相融的精神内涵,所以他们只能作为武器,难有其他方面的审美突破。所以:

剑品,或许也是国品。

剑道,又何尝不是人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