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可临床应用红参和五灵脂经验探析

 我的甜蜜的爱人 2018-09-17
关键词:名医经验;李可;红参;五灵脂;十九畏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9-0085-02
  红参、五灵脂属中药“十九畏”范畴,被视为配伍禁忌。原山西省灵石县中医院院长李可老中医以注重扶阳和善用相畏相反药物治疗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而著称。其中红参、五灵脂是李老常用对药之一,结合辨证施治,创制类方用于治疗各种病症,临床疗效显著,并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笔者现将李老临床应用红参-五灵脂对药及其类方的经验总结如下。
  1 方药解析
  1.1 参灵散
  红参、五灵脂各10 g。主治胃肠溃疡。用法:上药研粉,每日分2次服。方解:红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二药相配,一通一补,用于虚中夹瘀之证,具有益气活血、化瘀定痛、化腐生肌之功。主要用于胃肠溃疡,也可用于冠心病、肝脾肿大、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等的治疗。
  1.2 三畏汤
  红参10~30 g,五灵脂10~30 g,郁金10 g,丁香10 g,肉桂3~10 g,赤石脂10~30 g。功效:益气活血、醒脾进食、温肾止泻、宽胸利气消寒胀、定痛散结消�瘕。方中红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为补虚扶正救脱之要药;五灵脂活血化瘀止痛,用于心腹血气诸痛、产后瘀血作痛、妇女血崩、伤冷积聚、小儿疳积等。二药相伍,一补一通,益气活血,醒脾进食,化积消�,愈疡定痛,化腐生肌,用于虚中夹瘀之证。丁香辛温芳香,入肺、胃、脾、肾四经,温经助阳、消胀下气;郁金辛凉芳香,清心开窍、行气解郁、祛瘀止痛、利胆退黄。二药等分相合,有温通理气、开郁止痛、宽胸利膈、消胀除满、启脾醒胃之功。肉桂(以油桂为佳)补命门火、益阳消阴、开冰解冻、宣导百药、温中定痛、引火归元;赤石脂甘温酸涩收敛,为固下止泻要药。二药相合,对脾胃虚寒之久痢、久带、慢性溃疡性出血、五更泻、久泻滑脱不禁、溃疡性结肠炎等效果较好。上述三对畏药,见一症用一对,三症悉具则全用。李老使用本方40余年以来,未见相畏相害,且有相得益彰之功[1]。
  1.3 参灵甲珠散
  红参、五灵脂各10 g,炮甲珠6 g。用法:上药研粉,每日分2次服。方中炮甲珠之穿透攻破无所不到,为�瘕积聚要药,且有升高白血球作用,寓补于攻,三药相合,用于肝脾肿大。
  1.4 醒脾汤
  红参、五灵脂各10~30 g,炒麦芽60 g,炒谷芽30 g,焦三仙各10~15 g,藿香、佩兰、砂仁、炙甘草各10 g,生姜10片,大枣10枚。主治食少纳呆,面黄肌瘦。方中红参合五灵脂益气化瘀、醒脾进食,炒麦芽、谷芽开胃醒脾,焦三仙消食化积,藿香、佩兰、砂仁芳化醒脾。
  1.5 培元固本散
  胎盘1~2只,鹿茸30~50 g,红参、五灵脂各50~100 g,三七50~100 g,琥珀30~50 g。功能:补肾健脾、强脑益智、活血化瘀。适于病情缓解期,以培元固本散善后。用法:上方诸药研细末,开始小量缓补,每次1~1.5 g,每日2~3次;1周后改3 g,每日2次,饭前1 h冲服。切忌贪图速效而大量服用。
  2 典型病例
  案例1:患者,女,55岁,1996年7月11日就诊。有糖尿病史7年。患者便溏4个月,少腹坠胀,若痢疾之里急后重,食入难化,嗳腐吞酸,不渴,面色灰黯,舌质红,白腐苔,脉沉微。服用理中辈无效。辨证:火不生土,责其釜底无火。治疗当温肾阳。予三畏汤加味:红参(另炖)10 g,五灵脂10 g,公丁香10 g,郁金10 g,紫油桂(研末吞服)3 g,赤石脂30 g,制附子10 g,山楂炭、神曲炭、麦芽炭各10 g,姜炭10 g,炙甘草10 g,山药60 g。每日1剂,水煎服。3剂而愈。后服培元固本散百日,得以巩固,已5年未服降糖药。
  案例2:患者,男,23岁,学生,1998年8月6日就诊。1989年患隐匿性肝炎,发现时已成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形成。刻诊:食少腹胀,右肋下刺痛不移,烦躁易怒,目珠微突。查:面色黧黑,眼圈黑,唇黯,肝在肋下2横指,质硬,脾在肋下2横指强,舌两侧瘀斑成条,脉弦而涩。辨证:�积(属气虚血瘀),治以益气培元、化瘀消�。处方:鳖甲胶、三七各100 g,琥珀、红参、五灵脂、土鳖虫、水蛭、炮甲珠、醋柴胡、茯苓、赤芍、鸡内金、沉香、桃仁、藏红花、全蝎、蜈蚣各30 g,紫河车1只,夏枯草500 g。诸药熬膏合炼蜜为丸10 g,每服1丸,每日3次。患者服药月余,自觉症状消失,复查乙肝5项(-),肝、脾(-)。随访至今,除目珠仍微突外,余无异常发现。
  案例3:患者,女,50岁,1980年12月13日就诊。平素个性内向,有肿瘤病史1年7个月,曾在肿瘤医院放疗配合服用中药,渐出现全身浮肿,中等量腹水。就诊时体质量37.5 kg,骨瘦如柴,纳呆,每日进食不足200 g,少腹胀痛如锥刺,阴道出血淋漓不断,带下黄赤相杂、秽臭、量多,舌淡而干、有裂纹,中见无苔。患者七情内伤,肝气久郁化火化毒,结于胞宫,犹如强敌破境,不能不顾,然久病攻多,放疗损伤,胃气已近败亡,其舌之无苔,即脾胃虚极,不能蒸化敷布。此乃上大虚,下大实。当以抑木扶土、醒脾救胃为先。处方:黄芪45 g,当归、红参(另炖)、五灵脂、柴胡、棉子炭、白芍各15 g,炒麦芽60 g,炒谷芽30 g,曲楂炭、姜炭各10 g,焦白术、茯苓、薏苡仁、猪苓各30 g,泽泻18 g,紫油桂5 g,炙甘草10 g,生姜10片,大枣10枚。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服上方10余剂后食欲大增,精神状态极好,浮肿、腹水基本消退,唯面容更加消瘦,出血、带下亦减。改方:醋柴胡15 g,当归、赤芍、白芍、茯苓各25 g,白术、薏苡仁、鸡冠花、白蔹、车前子、墓头回、贯众炭各30 g,棉子炭15 g,姜炭、三仙炭各10 g,牡丹皮、炙甘草各15 g。另以红参、五灵脂各15 g,三七9 g,全蝎12只,蜈蚣4条,研末冲服,每次10 g,每日2次。嘱上述两方轮服1个月。
  三诊:患者浮肿全消,腹痛已止,半月未见出血,带下转白、量微,体质量回升至40 kg,面色红润,精神健旺,舌见黄苔。此时,已由邪盛正虚转化为邪正相持,正盛邪退阶段。此时宜侧重攻癌,上方去白蔹,加白花蛇舌草、木鳖子、莪术等。继服用70剂后,体质量增加至50 kg。
  3 讨论
  “十九畏”虽属中药配伍禁忌,但从古到今,临床实践都有破禁的使用,其中不乏有起大证、疗沉疴者。人参、五灵脂同用之史料见于《东医宝鉴》人参芎归汤、《校注妇人良方》定坤丹、《温病条辨》化�回生丹等。《张氏医通》载有:“古方疗月闭,四物加人参五灵脂,畏而不畏也。人参与五灵脂同用,最能浚血,为血蛊之方也。”李中梓在《医学必读》叹曰:“两者同用,功乃益显!”现代医家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二者配伍治疗气虚血瘀证,包括消化道疾患[2-3]、心血管病变[4-5]及肿瘤疾患[6]获得满意疗效,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说明“十九畏”不是绝对禁忌,有必要对其实质进行深入研究。李老以红参、五灵脂配伍,辨证加减后广泛用于多系统病症,屡起沉疴,效验无数,几十年未发现不良反应,因此,临证只要辨证准确,则可放心应用。另外,李老注重扶阳的学术思想和独特的用药模式,值得我们认真揣摩研读,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李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78-180.
  [2]刘培武,李基龙,李洪娟.人参与五灵脂配伍治疗胃反流性病变[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1):979.
  [3]张志明,刘剑梅.人参配五灵脂治疗胃痛[J].甘肃中医,2000,15(5):57.
  [4]韩洪.人参、五灵脂配伍治疗心绞痛33例观察[J].北京中医,1997, 17(1):51-52.
  [5]曲淑兰.人参、五灵脂合用治疗胸痹体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6,13(11):85.
  [6]常敏毅.人参、五灵脂并用抗应激、抗肿瘤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11):694-69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