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人都有一个“原生家庭”

 饮膳道人 2018-09-18

在我的词典里,“原生家庭”是在近几年才逐渐给挖掘出来的,主要的原因是我一直以来,并不知道其实我所有的习惯以及潜意识性格是从“原生家庭”所打造出来的。就好像是一块泥巴,在父母按照自己的理想化下拧出来了一个本我。

而讨论“原生家庭”的伤害,其实就是一种对于自身现状不满的内省。

同时,提醒自己潜意识性格的形成,正是在童年的“原生家庭”当中接收到的种种父母的叮嘱和为人处事的模仿当中。

中国人情社会讲究一个“忠孝义”,而“孝道”基本都是延续作为立国之本的高度。每每我对于“原生家庭”提出疑惑和反抗,那就是一种孝道的缺失,被“原生家庭”内部批评得体无完肤。

如果说,服从权威就是对于层级关系的稳定剂,那么有些时候退让会变成了约成俗定的理所当然。

我不会把“原生家庭”一盘否定,毕竟潜意识性格只能够证明了人天生的一种敏感和自然。既然本我就是一头怪兽,那么就算是披上了人皮游离在人情社会,那么该说的好话还是要说,该做的凡事还是要做。

因为世俗的眼光当中,表面上的和谐就是人生的美满。

我发现“原生家庭”的父母喜欢将自己代入一个悲观的角色,悲天怜人。在人情社会看来,放下身段去让人产生“不忍”,站在一定高度发现自己竟然给“道德绑架”了。假如追求一种和谐,那一定是相对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实在太大了,仅仅凭着一种通过言语都说不清楚的概念来维持,那就是信仰的另外一种存在吧。

独立的人格,并不是一种“叛逆”,质疑信仰的表现可能证明了人性的回归。过分的依赖神明和满天神佛,是把不确定的未来交给了随遇而安。

看透了“原生家庭”以后,其实对于自身的影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模糊。童年的时候处于依赖,那就是物质上的认可和附和。当成年有机会逃离之后,选择对抗的资本在于距离和借口。而面对人情社会的约成俗定,春节过年的“十大逼问悬案”总会打劫不少人的内心。

可是人到中年呢?中年焦虑把人性的弱点都暴露了。正是在这个时候,进行内省的中年人,出现了“原生家庭”思想斗争,犹如一副苦口良药,灌进肚子里一阵抽搐,就是为了把顽疾除掉,不关否定,不关痛骂,只是寻思,如果可以逃脱早就在降世的时候发生了。

我是看出来了,“原生家庭”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看着那么多人在讨论如何逃离如何摆脱如何反思,那不正是对自己不自信的表现吗?

降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自我选择的,可是除了这个以外你可以选择的太多太多了。至于“原生家庭”,道德的包袱,还有世俗的约成俗定,这些都是可以“谈‘’的,

如果可以“谈”,也请平静的“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