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像神像处处有,道教神像却无一?重佛轻道究何缘由

 timtxu 2018-09-18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佛教大国,即使是完全没有任何信仰的人都会经常烧香拜佛,这已经是中国的习俗传统了。然而还有一个与佛教一样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教派――道教,然而与全民信佛不同,道教却鲜为人知,而更令人疑惑的是,其实佛教从历史追溯应当是外来传入的,而道教才是本宗教派,但为何会产生这种佛教盛行,道教没落的情况呢?

两教发展到现在这样情况的原因有颇多,然而,追根溯源,可分出大概这三种,一是服务人群的变化,二是发展中的推进力度不一样,三则是教派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

原因之一,在于佛教与道教服务人群的不同,道教在古时其实也极为盛行,但多为帝王君主所用,渴求长生不老之法,寻仙炼药,譬如著名的秦始皇就格外信奉此教,妄图统治万年,然而仅仅满足了君主帝王这样的统治者需求,而并没有着眼于平常百姓,他们哪有时间去追求所谓长生,平常生活就已经困难,再加之随着历史发展,平凡群众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基础,而此时道教便显得毫无价值,佛教的行善积德之语就逐渐深入人心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险阻都可以求神保佑,无异于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稳定。

其二,则在于发展的推进力的不同,道教虽然根源与中国本土,但因其作用多为长生不老之法,历来统治者都极少推进其的发展,而仅仅是将其限制于上层阶级,没有扩展到中下层的平民老百姓中去,可想而知,其传播是多么困难。而佛教从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到魏晋南北朝更是发展到了兴盛的局面,更不用说最辉煌的唐代,连武帝在位时期,佛教都是被万民推崇的。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下,佛教从外来教真正的变成了中国地地道道的本土教派,可谓是影响颇深了。

第三则是最简单的一点,道教与佛教本身所产生的作用本就不同,道教崇尚淡泊名利,解放心灵,许多看破红尘之人便会选择道教来进行自我栖身与疗养,例如众多文学作品或者古诗词中就较多叙述此类现象,这些诗人,作家大多都已经忘怀自我,将自己融入道法无边之中去了。但佛教却与道教的出世完全相反,它极为强调入世之法,而非清净无为,它带给人们在生活中的信仰,这是这份信仰让人可以拥有勇气与力量,对于众多百姓的精神需求而言,佛教必然会传播甚广。

究其根本,所谓佛教也好,道教也罢。都是人们的信仰之所,如今是佛教更盛,若时间够久,你又怎么能聊想到未来道教不会重新辉煌呢,就如同我们也尊崇风水之说一样,当人们不在纠结于衣食住行的时候,便更会有一种道教的释怀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