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漳村,一座田园牧歌似的徽州古村,一年四季美得让人心醉!

 zdjphoto 2018-09-18


漳村,古称漳溪,始建于南宋末年,邑内浙源王姓建村。村庄位于婺源县思口镇,是四省通衢的徽商古埠。清代兴盛时期,全村有1000多户人家,算是婺源有名的官宦之村,清代任七品以上官员就出过100多名。这里曾经走出了清太仆寺少卿王友亮、山西平阳知府王文德等一批达官显贵。婺源籍入《清史稿》者仅有5人,而漳村王友亮、王凤生父子就占其二,“一门四才媛”(王少华、王瑶芬、王玉芬、严永华)更是徽州无双。同样,“四世观察”、“六世大夫”也成了这里的一张独有的历史名片。



村内宗祠有王氏菊敬祠、王氏敦伦祠、王氏忠靖祠三座,忠靖祠已被拆毁,幸存的祠堂内部也已破败不堪、杂草丛生,昔日“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地之辉煌已不复存在,但清代漳村人王友亮吟诵漳溪寻找木板桥的一首《漳溪晚步》却流传下来:“南岸十亩竹,北岭千株松。碧溪贯中央,写此松竹容。幽人喜清景,逍遥曳孤筇。远寻板桥去,着脚声跫跫”。



      这里依山畔水,环境优美,自然景观更是一绝,清粼粼的漳溪水如玉带般绕环绕着这座徽州最典型的船槽型古村落。漳村被称为“田园牧歌”的地方,它的精髓就在于这里有一片幽静的河面,河边有一大片绿茵茵的草坪。



每年洪水过后,村民们要在水上架三十多板,长约五十余米的一座板凳桥,被誉为中国最长板凳桥,并屡屡在国内摄影大赛上获奖,已成为漳村最为有名的旅游形象符号。溪流如玉带,青山如列阵,草甸沙洲,板桥樵人,牧童水牛,渔夫竹筏,无需任何修饰,就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江南水墨画!



每逢四五月间,徽州的雨水逐渐增多,漳溪河水急涨,便冲垮了板凳桥,所幸铁索相连,板凳桥浮于岸边,未被冲散。




每当到了下半年的九十月间进入枯水期时,村里的百姓便在板凳桥理事会的组织下重新搭建,方便百姓进山耕作。年年周而复始的“搭建—冲毁—搭建”,让漳村板凳桥有了生命轮回之意义。


2018年9月15日-16日,思口漳村重新铺设板凳桥,“最美板凳桥”风景再次重现。



洪忠佩|摄影

洪忠佩|摄影

胡红平|摄影

胡红平|摄影
胡红平|摄影



漳村的人们向来对这条河怀有着特殊的感情,过去没有接入自来水时,漳村的日常生活是全部依赖这条河的。现在村民还是喜欢在这里洗衣,淘菜。




  电影《闪闪红星》的外景地就是这里,潘冬子划着竹排,唱着”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那个镜头质朴唯美,让人过目难忘。前不久《欢乐颂》第二部也在这里取景。




行走于木桥之上,欣赏两岸的景色。葱郁的山峦,蜿蜒的阡陌,瓜棚豆架的菜园,长方不一的稻田,还有粉墙黛瓦的民居,时而传来的鸡鸣犬吠之声,如果是夏日里,还会有孩童在河里嬉水、抓鱼的欢笑声。就这样静静地感受着这座村庄鲜活的生活气息,心随着这一池碧水慢慢流淌,忘记俗世的纷纷扰扰……


素材来源:上饶旅游、花满堂琉璃乡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