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热播的综艺《我家那小子》中的朱雨辰妈妈火了。
为了儿子,早上4点起床为孩子熬梨水。儿子去哪拍戏,都要带着一口锅,儿子走到哪,自己就跟到哪,势要将最好的照顾给儿子。 表示她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儿子的。 但朱雨辰过得并不好,39岁的他在感情上仍缺乏自主和担当。他在节目中流着泪质问: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愿意在他身边?
节目播出,朱雨辰变成了传说中的【妈宝男】;
朱雨辰妈妈咄咄逼人且令人窒息的爱让人不满,【做人别太朱雨辰妈】【害了儿子一辈子】【有你这样的妈儿子活该单身】抨击词汇层出不穷。
这事上我倒是有些自己的看法,妈妈这样做持续了这么多年,朱雨辰的态度是什么? 他很清楚妈妈这样过度关爱是错误的,但他还是选择了顺从和依赖。
说明朱雨辰妈妈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深到儿子的骨子里,充满了控制欲和占有欲; 这种“异样的溺爱”让儿子在情感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节目中也提及到朱雨辰还有个姐姐40多岁仍然恐婚,究其根本恐怕也是母亲的教育问题吧!
孩子好的行为、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
我们再来说说两个14岁的孩子。
14岁的他们,都是正当青春期,迫切的想要长大、要独立。
小肖和小张是同学,最近都迷上了网络游戏,对学习缺乏热情。但小肖性格孤僻,情绪总不稳定。
一天小肖上完网回家,还没缓过神,肖爸爸就冲上去劈头盖脸冲儿子吼:
小肖站着默不作声,额头的青筋暴起,似乎已经愤怒到极点。
爸爸看小肖不说话,更加地愤怒,气得揪着小肖扇了3个耳光。
接下来,小肖反手给了他爸一拳,拿起凳子就往父亲身上砸。最后爸爸进了急救室......
这件事后,小肖更加消极、颓废、在外无法无天。如今在那条街是有名的混混。
那14岁的小张又会面临着什么呢?
一天傍晚,张妈妈还没看到人就听到门外小张爽朗的笑声,“妈,这桌菜好丰盛啊,你辛苦啦!”
张妈妈把他叫过来吃饭,边吃饭边笑问小张,“今天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呀?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小张低头说去网吧了。之前妈妈听小张说不想读书,以后想做游戏,以为是玩笑话。
妈妈意识到小张已经沉迷游戏无法自拔了。老师电话也说过小张上课总是睡觉,成绩也直线下降。
妈妈吃完饭,静静地走到正打游戏的小张旁边,打算和小张好好地谈一次话。 妈妈正色的告诉小张:
◆我给你自由,并不是让你荒废学业做着毫无意义的事。 ◆如果你告诉我说你以后想从事游戏行业,我不拦你但是却得提醒你,读好书会让你以后的选择会更多,人生格局会大不相同,而不读书的话你以后的道路会很难走。 ◆我不希望有人说我的儿子是文盲,我听到该有多心疼! ◆读书与不读书都是你自己的事,妈妈只能时刻提醒着你不要走错路,你要为你以后的人生负责!
再后来,小张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选择了游戏设计方向。前途一片光明。 人和人之所以不一样,甚至有层次之分,主要是因为家庭的教养不同,甚至层次不同。
孩子未来各方面表现,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受到怎样的家庭教育,父母的教养!
家庭教育越好,孩子越优秀!那什么是最佳的家庭教育方式?
1、孩子能够拥有父母的陪伴,陪伴是最好的爱。
随着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多,爸爸妈妈会选择把孩子交给长辈,让长辈来帮忙照顾孩子。
当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如果到了12岁、14岁、16岁,你会发现孩子渐渐地越来越需要自己的空间,他们不再咿咿呀呀地“纠缠你”,不再会“无理取闹”地让你陪他。
在孩子身上,很多和你最亲昵的时光,一旦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
因此很多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成为了一个过客,错过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
相关调查显示:文化程度程度越高、经济状况越好的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越少!
家长虽然让家里面的生活变的越来越好,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乏的爱,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在性格上出现孤僻,敏感,内向,这将对孩子的成长(甚至一生)产生极大的影响。
“培养”可以理解为“陪着养”。家长的用心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一个孩子拥有了爱与幸福,那孩子一定很美好!
2、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教育并不像书本里那么复杂,它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孩子年纪小,理解能力弱,但是模仿能力极强,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是孩子模仿的对象。
◆比如,父母在孩子跟前大吼大叫,发脾气,那么孩子大了之后也可能会养成冲动易怒的性格。
◆有些父母自己考不上清华北大,就天天给孩子施加压力,一定要孩子考上名牌大学,殊不知这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甚至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相反,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很温和,有耐心,不爱发脾气,那么孩子也一样会养成这种良好的品性。
◆如果孩子看见家长重视阅读,他也会重视。即使他不会看书,也会知道读书是家里一件重要的事情。
总之,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培养一个懂得关心和尊重他人、正直诚实的孩子一直以来就是一项艰巨任务。这些是伴着孩子终生的东西,没有什么工作比这件事更加重要!
3、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也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不管是谁,在情绪烦躁时都很难再去处理一些让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在心情不好又面对孩子叛逆不乖时,父母难免会简单、粗暴的处理问题。
但父母应该意识到,在工作与生活这种难免遇到的不愉快,需要给这些不愉快找到合适的出口,不要让无辜的孩子承担你的负面情绪。
有些像肖爸爸一样一生气就吼孩子的父母,很容易让孩子形成这些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他们普遍没有安全感,甚至对亲情有种本能的排斥。当孩子有自己的家庭之后,会不会被其影响?
4、父母应留下一点自己的时间,勿对孩子过分干预。
父母关爱孩子,但不能成为孩子的保姆,上下学接送,孩子看书,自己陪读,一切围着孩子转,让孩子产生依赖性。
父母应该主动地寻找一点时间和空间,暂把孩子放在一边。这不是不管孩子,只是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心理环境。
抚养孩子并不意味着父母要放弃个人的需要和夫妻间的交流。利用这点空闲,夫妻间多交流与沟通,夫妻关系的和谐对家庭稳定至关重要。
◆家长更应该摆脱唠叨、数落、训斥打骂、包办陪读、催促、愁眉苦脸.....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
◆换成信任、赞美、商量、鼓励......这些将对孩子的情商、智商、气质、修养等品格产生深刻的影响!
家庭教育能带给他是非观念、善恶标准、为人原则,将影响他的性格,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