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纠缠中国游客粗暴对待后的套路是转移矛盾焦点,让亲者痛仇者快

 玳玳花2j3x32bz 2018-09-18

作者:王德华

用粗暴手段将3名游客强行驱离酒店, 丢弃在荒郊野外的坟场,深更半夜,当时气温在10℃以下。瑞典检察官认定警察没违法。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大使再次接受瑞媒专访:“不是要讲人权吗?”

这才是代表13亿多中国人民的好大使。西方“人权”的遮羞布,被扒得一干二净。

瑞典方面媒体,对中国游客不利的视频发布了;中国媒体寻求酒店内的视频,回答没有。一个酒店大堂,没有监控视频,让人无法相信。中国警察学着点,提前给瑞典人准备一个好的坟场。

瑞典快报记者的提问明显有预设立场。评论中也有人有预设立场,眼睛只盯着中国人有什么问题,却没有一句批评瑞典警察。

这件事的矛盾焦点在于警察粗暴对待中国游客,而不是曾先生一家遭到粗暴对待后的套路,大使馆维护的是中国游客的人权,不是维护曾先生的套路。纠缠在套路上是试图转移矛盾焦点,让亲者痛仇者快。

人权一词俨然成了西方国家外交政策的灵魂。瑞典这种欧洲国家,最在乎的是他们在国际道义上的制高点,也是他们之所以傲慢的理由。口口声声说瑞典是小国,却事事、时时、处处对中国指手画脚、发号施令,以教师爷自居,充满对中国的傲慢、偏见、成见和无知。这样的小国还敢以人权教师爷的高姿态自居,真是不知羞耻。

即使这3名中国游客的行为有不足或瑕疵之处,都不能构成瑞典警察这样粗暴对待他们的理由。所谓的“天斌人权”和“人权高于主权”,只是形形色色的西方国家干涉他国内政的一个借口。当桂从友大使用“人权之矛”攻已之盾时,在瑞典媒体的眼中却成了“报复瑞典”。

广大网民们要明白,这是一场舆论战,请跟政府保持一致。这件事不管最后如何落幕,很有可能扭转中国同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打交道的整体姿态。

它戳破了西方国家重视人权的幻觉。2011年11月,瑞典南部城市布罗斯也发生过一起类似事件。当时受害者是一位瑞典公民,肇事警察被认定为渎职。西方这些国家,在乎的只是本国或者特定国家人民的人权,其他国家包括中国人的人权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

瑞典政府认为在寒冷的午夜将3名中国人扔在坟场是正确的事,瑞典的法律就这样规定的。至于中国如何对待外国游客人,瑞典不关心。瑞典在全世界手持人权这个双刃剑,这次伤了瑞典自己。

瑞典人或许不明白,他们的傲慢和坚持,不但将瑞典是苐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的红利消费尽,还将和谐美好的瑞典国家形象,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抹失了。中国已经站在道德制高点上。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瑞典这个国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已经毁了。 不用国家动手了。现在,我们还去瑞典旅行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