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敷贴疗法基础知识

 四哥7qkoszbzyl 2018-09-18

敷贴疗法简介

敷贴疗法的原理

敷贴疗法又称外敷疗法、外贴疗法等,较口服药物更为简便、实用,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敷贴疗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将药物提取物或生药细末,与各种不同的辅料一起制成膏糊状制剂,敷贴于所需的皮肤、孔窍、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敷贴疗法可使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皮肤病灶处而发挥作用,还可通过穴位使药性通过皮毛腠理而由表及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治疗疾病。

 敷贴疗法的特点

敷贴疗法的理论建立在中医脏腑经络辨证等基础上,与内治法的理论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给药途径,本法用药不经过脾胃,故不会损伤脏腑,所以对衰老稚弱及不能纳药的患者更为适宜。几千年来,本法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并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它可广泛用于全身一百多种病症的治疗,具有简、便、廉、验、捷等特点,不仅能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对一些疑难病和危重病症也常有其他常规疗法所无法比拟的疗效。总之,敷贴疗法作为一种传统医学方法,能够在民间盛行不衰,必定有其内在的实用价值,深入研究此法的各种用法,探讨其作用机理,将有助于挖掘中医传统疗法的精华,使之更好地为现代临床医疗服务。

 敷贴疗法分类

在敷贴法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敷熨疗法,是在药物外敷的基础上再加冷熨或者热熨,从而使药物更好地作用于肌肤,使其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敷贴疗法是将药物和适当的辅料经过特殊的处理后,敷于患部或腧穴的外治疗法。敷贴疗法又可分为冷敷法和热敷贴疗法。冷敷法是以冰凉的物体对患处或穴位进行冷疗的方法,主要用于热毒蕴结的实证,所用药的药性多苦寒。热敷贴疗法又称热熨疗法、熨疗法、热敷法、药熨疗法。分为干热敷和湿热敷两种。干热敷是将中草药炒热或烧热后置于布袋内,将口袋扎紧,趁热时敷于患部外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一般毎次敷10~20分钟,每日2次。湿热敷是将中草药放入锅内煮沸,取其汁,趁热将毛巾浸透后拧干,并折成方形或长条形(根据治疗部位需要而定)敷于患部外表,为保持温度,两块毛巾交替使用,一般换3~4块毛巾即可。

 敷贴疗法的起源、发展及历史意义

 敷贴疗法的历史起源

敷贴疗法源远流长,疗效显著。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学会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据考古学家发现,大约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已经学会了用火取暖和烧烤食物。先古人类在烘火取暖时发现热能够缓解或消除身体的疼痛或某些不适感,之后又经过漫长的生活实践,古人类又逐渐体会到用兽皮或树叶包上烧热的石块、砂土或草木等,敷于身体的四

肢或腹部,可以更好地减轻或消除因受凉等原因引起的关节或肢体等部位的疼痛及不适感,并且应用起来也更方便,这很可能便是热敷熨疗法的雏形、在《周礼·天官》中就记载了治疗疮疡常用的外敷药物疗法、药物腐蚀法等。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蚖······以蓟印其中颠”的记载,即白芥子捣烂外敷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治疗毒蛇咬伤。在《黄帝内经》中还有“桂心渍酒,以熨寒痹”,用白酒和桂心涂治中风血脉的记载,被后世誉为膏药之始。

 敷贴疗法的发展及应用

汉晋时期,随着针灸学的发展,外敷法和经络腧穴的特殊功能结合起来,使敷贴疗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载有穴位敷贴疗法的方剂:“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治面神经麻痹,用乌头研末,以鳖血调散,待正,则即揭去”。书中载用鸡子、白醋、猪脂、水、蜜、酒等作为外敷药和调和剂,并首次记载了用生地黄或天花粉捣烂外敷疗伤,以及用软膏剂敷贴疗金疮。并收录了大量外用膏药,如续断膏、丹参膏、雄黄膏、五毒神膏等,注明了具体的制用方法。其用狂犬脑外敷伤口治疗狂犬病的方法,为中医免疫学的早期实践。

隋唐以后,敷贴疗法在临床上得到大量应用。最早的儿科专著,隋代《颅囟经》共载医方56首,属外治法的方剂28首,其中就有外敷法的应用。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风毒脚气治法中记载有外用膏药8首。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谓:“治疗腰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即止”。明代朱棣《普济方》谓:“鼻渊脑泻,生附子末、葱涎和如泥,贴涌泉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很多敷药疗法,如药敷神阙治疗水肿等,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采用。

虽然敷贴疗法在明代以前有大量应用,但其应用范围和理论基础并不十分明确,纵观整个敷贴疗法的发展历程,鼎盛时期及理论成熟应属清代。在这一时期,敷贴疗法的发展以膏药的应用为代表。对于膏药,清代名医徐灵胎曾谓:“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这一段论述较明确地阐述了敷贴疗法的皮肤吸收的机制。

至清代吴师机(吴尚先)所著《理瀹骈文》则对这一疗法进行了系统总结。《理瀹骈文》又名《外治医说》,是一部以中医学理法方药为理论依据,而以外治法为主要内容的临床著作。这应该是我国早期的外治经皮吸收理论,使敷贴疗法达到更为完善的水平。

 敷贴疗法的作用机制

敷贴疗法是将药物制成散剂、糊剂、膏剂、饼剂等,敷贴于病变部位或穴位上而起治疗作用的方法。敷贴疗法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认为其可能的机制有如下3个方面:

(1)药物对相应经络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

(2)药物吸收后的局部或全身药效作用。

(3)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

 经络穴位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这种联系和影响是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而实现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可“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是人体气血运行出入的通道,而穴位则是脏腑气血在运行中的汇聚之处,是“肺气所发”和“神气游行出入的场所”。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可反映相应脏腑生理、病理情况,也是临床上治疗脏腑疾病的刺激点。邪于内致病,当于在外的经络腧穴有所反应,故用穴位敷贴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感传,调整脏腑的阴阳平衡,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恢复脏腑的生理功能,产生治疗作用。研究表明,经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和放大效应,经络系统是低电阻的运行通路,药物敷贴于特殊经穴,迅速在相应脏腑产生较强的药理效应,起到调节作用。

当药物敷贴于皮肤及相应穴位之后,通过渗透作用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到达患处或脏腑精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的功能。敷贴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或病灶,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局部代谢产物的排泄,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还可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较强的药效。

对具有不同特性的药物,在皮肤、经络腧穴辨证用药后,通过病体的皮肤及相应经络腧穴进行吸收,并对局部产生一定的刺激,某些成分易于透入皮肤而进入体液,通过经脉气血输布五脏六腑、四肢九窍,散布于全身,进而发挥其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证明:敷贴疗法还可能通过刺激穴位以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机体产生影响,可直接反射性地调整大脑皮层和自主神经系统。

 局部或全身药效作用

药物的敷贴吸收除与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理性质有关外,还与皮肤有关。药物渗透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途径有两条,即表皮途径和附属器途径。表皮途径是指药物透过表皮角质层进入活性表皮,扩散至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途径,它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另一条是皮肤附属器吸收途径,即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吸收。药物透过皮肤附属器的穿透速度要比表皮途径快,但因附属器数量少,故其不是主要途径。

药物敷贴后在敷贴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含水量从5%~15%增至50%,皮肤水化,角质层细胞膨胀成多孔状态并使其紧密的机构变得疏松,易于药物穿透。研究证明药物的透皮速率可因此增加4~5倍,同时还可使表皮温度从32℃增至37℃,加速局部血液循环。

敷贴制剂中的基质多含有机溶剂,这有助于药物的跨膜转运。一些芳香药物及敷贴药物的透皮促进剂可促进药物吸收。

 综合作用

敷贴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的局部和全身作用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其应用以敷脐疗法为代表。

脐部神阙穴属任脉,与诸经百脉相通,又为冲脉之经所行之域。冲脉可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任、冲二脉经气相通,更由奇经纵横,通于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和皮、肉、筋、膜。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之处,表皮角质层最薄,血管丰富,屏障功能最弱,药物容易穿透并弥散而吸收,并且脐部皮下无脂肪组织,皮肤和筋膜、腹膜直接相连,故渗透力较强,因而脐部皮肤给药,更有利于药物吸收。脐部皮肤除了一般皮肤所具有的微循环网外,脐下腹膜还布有丰富的静脉网。浅部和腹壁浅静脉、胸腹壁静脉相吻合,深部和腹壁上下静脉相连。腹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从现代医学上说药物在脐部皮肤穿透后,直接扩散到静脉网或腹下动脉分支而进入人体循环,所以经脐部皮肤吸收比较迅速。现代医学也证明脐部比其他透皮给药部位更易于药物吸收,生物利用度更高。

脐疗的实践表明,穴位敷贴作用于人体主要是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并共同发挥的整体叠加治疗作用。首先是药物的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其次是药物经皮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由此增强了药物的作用,药物外敷于病变部位、穴位上则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从而对机体进行调整。

 敷贴疗法的注意事项

 1.贴药时 , 必须掌握好病人的姿势。 根据患病部位或穴位所在的位置,分别采取平卧 ( 侧卧 俯卧 仰卧 ) 、 正坐 、 俯首 、平肩 等姿势 , 使药物能服贴稳当, 以防药物流失或灸熨烧灼。

2. 贴药部位要按常规消毒。因皮肤受药物刺激会产生水疱和破损,容易发生感染 。通常用 75 %酒精棉球做局部消毒。

3. 贴药后要外加固定 , 以防药物脱落。通常选用的为医用胶布或不含药物的清膏 。若是贴在头面部的药物 , 外加固定特别重要。这可防止药物掉入眼内 , 避免发生意外。

4 . 每个或每组穴位 , 不宜连续敷贴过久 , 要交替使用以免药物刺激太久造成皮肤溃疡 , 影响继续治疗。

5 . 头面部 、关节 、心脏及大血管附近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烈的药物进行发疱,以免发疱遗留瘢痕 , 影响美容或活动功能。

6 .孕妇的腹部 、 腰骶部及某些敏感穴位,如合谷 、 三阴交穴等处不宜采用贴药发疱治疗 。 有些药物 , 如麝香等孕妇应禁用,以免引起流产。

7 .小儿的皮肤嫩薄,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 贴药时间也不宜太长 ,一般只能贴 1 ~ 2 小时或 1 小时以内 , 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并要注意做好护理 , 勿令抓破和擦拭 。

8. 在穴位贴饼剂或贴药后加灸加熨,要掌握好适当温度,不能烫伤。灸后的艾炷要及时熄灭,以防复燃 , 引起火灾事故 。

9. 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 肝脏病等的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大,敷贴时间不宜过久,以免患者发生呕吐、眩晕等症。

10.使用膏剂敷贴时,应注意膏的软硬度,必须及时更换,以防药膏干燥,导致裂伤皮肤,引起疼痛或溃烂。

11.在冷天和严寒情况下,用药敷贴穴位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在夏季用药敷贴穴位时,胶布固定后,为防止因汗液浸润而致滑脱,宜用绷带固定。

12.有皮肤过敏或皮肤破损者,不宜用此法。

13.由于某些中药成分有毒,炮制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敷贴疗法前,要向专业的医师咨询;如出现不良反应,也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

 冷热敷熨的功用和特点

1.祛风散寒、蠲痹除湿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邪善行而数变,寒邪凝滞收引,湿邪粘滞重着,三合侵犯人体,阻闭经脉,气血凝塞,脉络不通,以致关节疼痛,活动不利发为痹证。痹证病在经脉,风邪易犯肌表,挟寒湿痹着,此病若借热力由表入络,逼邪外出,方取效速捷。熨法本具热性,又可兼辛香之气药或气味倶厚之生猛药物,走经窜络,活血利气,搜邪逐痹,更兼肌表用药,直达病所,又能作用于穴位、皮部,激发经气,鼓舞卫阳,以消阴翳,气血畅达,则痹痛能除,常用于各种风湿、寒湿痹症。

2.解表散寒、疏风解肌

风寒之邪由表入侵,客于肺卫,卫阳被遏,营卫失和,则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及咳嗽等症。故外邪侵袭,首犯肺卫,肺主皮毛,卫司卫外,邪尚轻浅,止犯皮毛。熨法借其湿热之性,并借助药力的作用,最先起到温煦体表卫阳、宣通肺卫之气、疏通皮部及其脉络的作用,从而振奋卫阳之气,疏风散寒,驱邪外出。临床常用于风寒感冒之头痛、身痛、咳喘,各类伤寒及外感发热等疾病。

3.温经通脉、舒筋活络

《素问·皮部论》曰:“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经脉内连脏腑,外络肢节,行血气而营阴阳。外邪由表客于经脉,经气被邪所遏,气血运行不利,导致肢体筋脉痿废不用,或筋肉食削挛急,或关节僵硬失用。熨法以温则能行、通则祛病功能,其热力宣达经脉,使气血得热则行、筋脉得热则舒,气血畅达,关节筋肉皆有所养,则能恢复其肢体的柔韧伸屈功能。用于治疗一切因脉络不通所致肢体关节筋肉的疼痛、肿胀、麻木、瘫痪、挛缩等病变。

4、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百病生于气”、“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共同周流全身,发挥着营养温煦脏腑、经脉、四肢百骸的作用。气血畅达则百病不生,一有外邪、情志、劳倦等阻遏气机,致使气机不能正常升降出入,进而血行不利,脉络痹阻,气滞血瘀,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各种痛证相应而生。应用热熨疗法能使经脉气血得热则行,行气开瘀,而达到活血化淤、行气止痛的目的。常用于各种痛证,如头痛、胁痛、腰痛,面痛、腹痛等。

5、消积导滞、开郁散结

人体多由七情郁结,或由饮食内伤,导致气机郁滞、肝脾受损,则破血内停或痰湿交阻,蓄积留止,发为积聚、食滞、痞气等症。熨法热能行气、温能散结,气血得热则行,结聚得温易散,又兼舒肝健脾、活血行气、软坚散结类药物的作用,共同调整脏腑经脉的功能,使之积消滞散。故此法可用于治疗积聚、痞气、食滞、痰核、瘰疬等疾病。

6.通阳启闭、化气行水

人体水液的排泄依赖于膀胱的气化功能,而膀胱的气化正常有赖于肺、脾、肾三脏的宣发、转输和温煦作用,共同完成对机体水液的代谢,特别是下焦元阳的温煦是膀胱气化的关键所在。对临床常见的久病、产后、术后失血等导致窿闭之症,可直接慰烫于下焦小腹之处。温熨下焦元阳以助阳化气,更兼生葱一类通阳之品,振奋膀胱气化功能。通阳启闭,化气行水。

故本法可用于小便不利之癃闭证。

7.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人体阴阳失调,气机逆乱,则有昏不知人,四肢逆冷之厥证。其病机主要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血运行失常所致。熨法以其温热之性,熨于关元、中脘、命门等穴,直达经脉,温暖脏腑,振奋阳气以消阴翳,驱散阴寒,回阳救逆,用于治疗各种厥证,是自古以来民间抢救危证急证的一种常用方法。

8.益火之源、温补元阳

命门之火,寄寓元阳,乃人体先天之本,实为生命之根。如因秉赋不足,劳倦过度,或因房事不节,久病失养,皆可导致元阳虚损。元阳乃一身阳气之源,脏腑阳气皆本于此,元阳一虚,诸阳不振,则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精神萎靡、面色黧黑、心悸怔忡、尿少浮肿、大便溏泄、男子阳痿精冷、女子宫寒不孕等一系列阳虚生内寒之症。此症可用热敷贴疗法,其药物多为辛香温通之品,内服久用恐伤阴耗气,取其外熨,敷于关元、命门等穴,则能透皮入经,温补元阳,久用无妨,缓缓收功。用于一切下焦虚冷、元阳衰惫之证。

9.调和营卫、调整脏腑

热敷贴疗法不仅有温热的作用,也有药物的作用,虽然熨在体表、皮部、穴位,但可以通过经脉的沟通内外的作用进而内达脏腑。经脉乃营卫运行的通道,气血得热则行,所以本法在外可调和营卫,在内可调节脏腑。外治大师吴尚先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调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可见敷贴疗法也是如此,虽加治于外,亦能起到调节全身功能的作用。

10.祛病养生、延年益寿

《理瀹骈文》:“气血流通即是补,非必以参苓为补也”。本法温通气血,疏通经脉,调节脏腑,在病理状态下,能激发经气,提高脏腑功能,驱除邪气,恢复机体的相对平衡;而在生理状态下,则能进一步促进气血流通,经脉调畅,脏腑协调,各种功能趋于旺盛而不衰。所以,本法实乃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一种简便有效的自疗自治方法。

 冷热敷熨的使用注意事项

1.操作要使熨包的温度适宜,一方面要注意避免烫伤病人皮肤,开始施熨时温度太高可用旋熨方法,即不停转动熨包使病人以能够耐受而不烫伤皮肤为度。另一方面也要使温度不要过低,可置备2个或数个药包轮流炒熨或蒸熨。对某些感觉麻木、昏迷者以及老人、小儿患者尤其要注意。

2.本法一般需要裸露体表,操作时应注意室温适当,因热熨时皮肤毛孔舒张,易感受风寒,故应在室温适当和避风处施用。

3.本法操作时应使患者采用舒适的体位。如敷熨头面、胸腹可取仰卧位,腰背颈项可取俯卧位,肩胁部可取侧卧位,四肢部可取坐位。以患者舒适并能持久为原则,

4.本法操作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情况。本法虽然属于一种非常安全的疗法,但对于一些高血压、严重心脏病患者仍要注意,要经常询问有无不适感,如有头晕、心慌等不适应时则应立即停止治疗。

5、热熨治疗后的病人要注意避风保暖,不宜过度疲劳,饮食宜清淡。

6、本法应禁用于皮肤破损处、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以及一些急性炎症部位,对于某些热性病症也应慎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