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常见问题解答

 四哥7qkoszbzyl 2018-09-18

艾灸是通过烟熏火灼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祛除病邪。艾灸是中医五大主流疗法中唯一具有物理和药理综合疗效的学科。艾灸过程中释放的10-15mm的远红外穿透力更强,能将艾烟中的有效成分输送到脏腑和病灶之处。艾灸过程还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增强小儿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艾灸还能改善人体组织系统的功能,提高小儿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对现代的亚健康和小儿病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1.艾灸治病的原理是什么?

中医讲人之所以生病,全是因为“经络不通,阴阳失和”,也就是西医说的“新陈代谢受阻,血液循环放慢”。经络闭阻不通,气血循环不畅,甚至气滞血瘀,从而引发肢体或脏腑组织的肿胀、疼痛。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到相应的肢体和脏腑组织,就会引起肢体麻木、萎软、拘挛、或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失去平衡。艾灸是通过热量的共振传导,打开瘀阻的经络,让经络恢复畅通。艾灸过程中,在立体螺旋的热旋流照下,经脉会瞬间增压,以强大的压力冲破瘀阻点,使的经脉重新流畅,热量带动气血沿经络快速前行,达到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的效果。经络通了,身体自然康复。

2. 艾灸是不是真的能治百病?

答:我希望大家还是要客观、冷静的看待艾灸,它是可以治百病,但是,灸疗不是对每种疾病都100%有效,还有一个概率问题。比如痛经、肾虚腰疼、脾胃不和等治愈率就达98%以上,颈椎病、腰椎病等可达70%-80%,子宫肌瘤、宫颈糜烂就只有20%-30%的治愈率。

3. 艾燃烧的烟对孕妇有没有危害?

答:大量的实验证明,艾叶挥发油的口服或喷雾均有较好的平喘镇咳作用,其中平喘作用最为显著,临床上有用艾叶挥发油喷雾吸入法治疗哮喘有较好的疗效。

4. 好的上等艾有什么特点?

上等的艾绒颜色为土黄色、细腻无枝梗、艾烟泛白、艾灰灰白色。越好的艾绒,越不容易卷的很结实,会有弹性。由于艾叶经过数年陈放,艾草的燥性随着艾叶油的挥发而变得平和,所以越好的艾草,其味道往往都比较淡。艾绒是艾叶里面的纤维,真正的上等艾绒在10倍以上的放大镜看是呈毛毛虫样的。

5. 艾灸后皮肤发痒,是怎么回事?

艾灸后红疹或疙瘩是体内正邪抗争的表现。当艾灸的热量还不能完全攻克肢体的邪气,经络也在不同的情况下,在人体肌肤上的反映就是红痒难受。因为热和寒的对撞,艾灸的元气补入体内驱逐体内寒邪,在体表反应的就是痒,红疹。这个时候,如果想控制痒,那么一是在体表拔罐刮痧,给病邪出处,二是可以继续艾灸。

6. 艾灸真的可以美容吗?

化妆品可以掩饰你的不足,手术可以改造你的结构,可以满足你暂时的虚荣心,但都无法与艾相比,艾灸可以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以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使人青春常驻,容光焕发,思维敏捷,反应灵敏。

 7. 艾灸对肿瘤真的有效吗?

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它是人体内不停的吸收各组织器官的营养不断的繁殖,特别是恶性肿瘤的细胞繁殖能力比人体正常细胞旺盛,在吸收人体营养的过程中,与人体的组织细胞抗争,侵蚀着人的机体功能。艾灸的特点是,靠温热刺激直达人体各组织深部,经久不消,温通经脉。当我们艾灸的时候可以借灸火将药效传至身体各器官及组织,达到降低肿瘤病人血液的高粘、高凝,从而破坏肿瘤细胞在血管的粘附力,一直肿瘤细胞的转移,同时控制肿瘤细胞对人体营养的吸收,抑制其细胞的增值致使肿瘤组织慢慢枯萎坏死,最后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8. 热证能做艾灸吗?

答:对于艾灸,有许多“热证艾灸等于火上浇油”的声音,而现在争议最大的就是关于热证禁灸的问题,那么热证到底适不适合艾灸呢?艾非燥火,能提升人体中气,温养元气,补阴和阳,进而能治疗疾病。周老在《灸绳》一书中讲到:虚热用灸,元气周流;实热用灸,郁结能廖;表热可灸,发汗宜谋;里热可灸,引导称优。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开门逐贼,顺气行舟!

实例:周楣声老先生在1985年-1987年在安徽砀山县出血热流行区,用灸法治疗205例诊断明确的出血热患者,取得了93.47%的良好成绩,彻底打破了热证不能灸的陈腐偏见。

 艾灸注意事项:

1.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要多喝温开水,有助排泄体内器官排出的毒素。

2.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艾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禁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禁灸;身体发炎部位禁灸;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不要施灸。

3.经期,凡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不适宜艾灸。

4.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