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曾向一位信佛的朋友讨教:“罗汉和菩萨有何区别?” 朋友告诉我:“罗汉大多独善其身,不问世事,最终修成正果。菩萨在修身的同时,看到别人的苦难与渴求,他们会伸出援手。” 既然萍水相逢,何不行个善举?这是菩萨的思想境界。作为凡人的我们,愿意对陌生人的苦难加以援助,这就是菩萨心肠。 菩萨共有四位,他们的特点各不相同… 观音菩萨 只要提到菩萨,我们大多会先想到观音。观音的形象多种多样:有的手持莲花,有的千手千眼,还有的骑着金毛犼…他们无不怀着“大悲”二字。 都说佛度有缘人,观音的心胸更为宽广:无缘也是一种缘分,所以世人都应该被度化。这就是“无缘大悲”的理论。 地藏菩萨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地藏菩萨的名言。他是“愿”的化身,这个愿望十分伟大: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我们的心地怀揣着无限宝藏,有智慧,有德行,有才气…这就是“地藏”二字的含义。想要挖掘这份宝藏么?多做善事,为地藏菩萨的心愿助力吧。 文殊菩萨 这位菩萨手持宝剑,剑气之中闪耀智慧之光。比起世人勾心斗角的小聪明,他更希望用真正的“大智”启迪众人。 他侍立在释迦摩尼的左侧,胯下青狮咆哮,似乎在宣告世人:我的智慧充满正义,不是奸猾之徒所能享用的! 普贤菩萨 ![]() 如果说文殊带来的是智慧和理论,那侍卫在佛祖右侧的普贤菩萨,则代表着善良的实践精神——诸善万行。 作为善念的践行者,他骑乘的六牙白象,一步一个脚印,走在行善积德的道路上…善良这种事,也是需要身体力行的。 菩萨是什么?他们不是坐着莲台花车的演说家,不是千万信众的教主偶像。 他们只是每天积德行善的普通人,就像我们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