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有价钧瓷无价,自古以来“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流传至今。 虽然让人感觉有些夸张,但也能够体现出钧瓷的高贵身份。然而这话也并非是说钧瓷有多值钱,而是说钧瓷的稀有。(来源于网络) 钧瓷在河南省禹县,因古属钧州,故名。钧窑从唐代兴起,到北宋已达到了鼎盛,金元时期开始影响北方诸窑,形成了庞大的钧窑系。与定窑一样,钧窑既属于官窑窑系,也属于民窑窑系。为我国五大名窑、八大窑系之一。 钧瓷是中国的名窑奇珍,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对,窑变无双”说的就是钧瓷神奇的窑变艺术,也突显了钧瓷的独特魅力。 钧窑瓷器被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名窑中以'釉俱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 北宋初年,政治稳定,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文化艺术得到社会需求。钧瓷从技术上和艺术上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独特风格,成功烧制出窑变兰色乳光釉和铜红釉,打破了瓷器单一颜色一统天下的历史。 它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下烧制出窑变铜红釉,并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等多种窑变色彩。 红里有紫,紫中有蓝,蓝里泛青,青中透红,青蓝错杂,红紫相映,宛如蔚蓝的天空中出现的一片彩霞,五彩渗化,交相辉映。 钧瓷还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说,足见其生产工艺之复杂。而在业内,对鉴赏钧瓷更有九字真经,分别是:润、活、纯、变、厚、正、纹、境、浑。 1、润:釉质有玉的温润 2、活:釉面不死板 3、纯:色纯而不杂 4、变:色彩变化多端 5、厚:古朴凝重厚实 6、正:颜色纯正 7、纹:釉面纹路多样 8、境:釉面图案饱含意境 9、浑:整体浑然一体 古代钧窑的造型多以器皿为主,盘、碗、鼎、炉、洗、尊、盆、钵等,式样繁多,品种齐全。造型古朴、端庄、线条流畅、曲直得当,装饰质朴简约、吉祥如意。民间钧窑釉色以天青、天兰、月白、月白加红斑为主,釉面莹光玉润,精光内蕴,幽雅自然,加斑者,或红或紫,或红紫相间,窑变天成,潇洒自然,极富装饰之美,非人之所能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