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即将迎来第30个全国爱牙日。长期以来我们通过爱牙日活动,来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 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口腔健康,全身健康”。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食以口为先”,“病从口入”,口腔健康问题何等重要就在此体现了。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俞光岩教授谈到“全身健康需口腔健康护航”,并在全国发布“爱牙八条”核心信息,来倡导全民共同维护口腔健康。 俞光岩 中华口腔医学会 会长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教授 口腔是全身器官的一部分,并且作为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入口,它和身体其它许多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口腔健康也像一面镜子反射出全身健康的状态,它也可以是一个守护墙,保护着全身健康。同样,口腔疾病与全身各个器官的健康,有的是双向关系,二者互为影响;有的是相互关联,口腔疾病作为引起或者加重系统性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口腔器官功能的发挥,有时也可以引起或加重全身其他器官的病变,导致生命质量下降。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一部分,口腔疾病也会影响全身健康,例如牙周病会引发心血管的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牙周病与糖尿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二者互相影响;孕妇的口腔健康还影响新生儿,牙周病可以导致低体重的早产新生儿。通过口腔疾病,特别是牙周疾病的防治,可以明显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2.提倡使用含氟牙膏。三岁以上的儿童每次用量为黄豆粒大小,成人每次刷牙只需用大约0.5-1克(长度约0.5-1厘米)的膏体即可。 3.健康饮食保护牙齿。尽量减少每天吃糖的次数,少喝碳酸饮料,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能再进食。 口腔健康与身体健康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口腔知识和注重口腔健康的维护,但是调查发现龋病仍是危害我国儿童口腔健康的第一大疾病。俞光岩教授在全国发布的“爱牙八条”中提到孩子口腔健康是家长的责任,低龄儿童口腔卫生是很难做到自我方面的维护,而“家长是孩子口腔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主任医师夏斌根据低龄儿童龋病的明显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 夏斌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主任医师 近期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儿童3岁儿童患龋率为50.8%,5岁为71.9%,龋病仍是危害我国儿童口腔健康的第一大疾病。低龄儿童(4岁以下)在龋病治疗时有很多困难,要做好低龄儿童龋病预防工作就必须提高相关人员对低龄儿童口腔保健重要性的认识。 低龄儿童的龋病有明显的特点,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特点,由此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 其次,随着人们对母乳喂养的重视,妈妈们多遵循WHO关于母乳“按需喂养”的原则,坚持母乳喂养至少到2岁。而国内外大量调查研究显示,乳牙萌出后随意的母乳喂养和过长母乳喂养是婴幼儿龋的危险因素。我们应该参照的是WHO在2016年发表的专家共识,即:纯母乳喂养直到6个月(不加水、茶或其他任何食物);6个月以后鼓励母亲继续母乳喂养并逐步添加辅食,并要保持合理的喂食间隔;1周岁时鼓励儿童使用水杯,1岁半脱离奶瓶,不要把奶瓶或母乳当做安慰奶嘴;不要在水果、粥、果汁、奶或其他液体里加糖,不要给孩子市场销售的软饮料和甜点。 第四,使用氟化物。研究显示1000ppm 及以上的含氟牙膏有明确的防龋效果。3岁以下婴幼儿使用含氟牙膏的量应该在“米粒”大小,抹在牙刷上。美国儿童牙科学会在其防龋策略中指出每天至少2次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目前为止降低儿童患龋率的最有效的方法。另美国和欧洲儿童牙科学会建议6岁以下儿童每年使用专业氟保护漆(1000-56300ppm F)2-4次,可预防低龄儿童龋。 俞光岩教授在全国发布的“爱牙八条”中还提到牙齿缺失应及时修复。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消化系统、营养状态及咀嚼效率的降低都会影响到全身健康的问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主任医师潘韶霞谈到“修复失牙,义齿维护,提高生命质量”并提出了老年人应注意的七大原则来倡导口腔健康的维护。 潘韶霞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主任医师 口腔健康是身体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老年人,口腔健康内容包括保持牙齿健康和良好的咀嚼能力,增进味觉,保证发音清晰,能够通过进食提供足够营养,辅助消化过程,以及增进社交活动,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口腔健康状况,营养状况以及全身健康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口腔健康和舒适是良好咀嚼、正确进食和完善营养的必要条件。老年人进食的食物的量、质量以及协调性会对全身健康产生影响。很多口腔负面健康状态,比如口干,疼痛和与牙周病或龋病有关的疼痛不适都会影响咀嚼功能。老年人的咀嚼效率和营养状态密切相关,而口内余留牙齿的数目则直接影响咀嚼效率。因此,世界知名的倡议“在80岁时仍然保留20颗以上的牙齿从而保留足够的咀嚼功能”对老年人有着重要意义。 为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老年人应该注意以下原则: 第四,进行了义齿修复后,也要像维护天然牙一样维护假牙。部分老年人采用活动义齿进行修复,应注意在清洁口内余留牙的同时,饭后睡前也应认真清洁活动义齿,以去除残留在义齿上的菌斑软垢,才有可能保证良好的口腔卫生。 最后,义齿修复后,尤其是可摘义齿或全口义齿修复后,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故而应遵医嘱正确戴用修复的义齿,否则停戴时间过长,义齿基牙可能发生移位,导致义齿无法戴入。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