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做取栓没条件?超时间窗病人这样评估也可以!

 老赵0717 2018-09-19

通过临床严重程度与核心梗死的不匹配(高NIHSS/高ASPECTS)也可以安全、有效选择取栓病例。通过临床表现(年龄、发病前mRS、NIHSS)结合影像学特征(CT平扫+CTA)筛选超时间窗AIS患者进行血管再通治疗,也可获得与时间窗内患者类似的结局,因此在无法实现多模影像评估的单位,该方法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且快速方便的评估方法。

————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组织窗”的概念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对于“超时间窗”的患者。然而,“组织窗”究竟如何在现实世界中生根落地,仍然是各家中心根据自身条件需要明确的问题。


在DAWN及DEFUSE 3试验中,研究者分别以MR、多模式CT/CTP作为组织窗的评估手段(评估方法后附)。而对于多数不能常规开展急诊MR/多模式CT的医院,采用CT平扫及CTA进行评估是否也能成为一种解决方案?一项来自葡萄牙的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文章发表于2018年8月的《J Neurointerv Surg》杂志上。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了经CT平扫及CTA筛选并完成急诊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通过对比“时间窗内”及“时间窗外”两组患者预后,来评价该筛选方法对“时间窗外”患者的有效性。


入组标准包括:

发病-治疗开始时间<6小时

发病-治疗开始时间>6小时

或发病时间不明

1、年龄≥18岁

1、年龄≥18岁

2、发病前mRS<2

2、发病前mRS<2

3、入院时NIHSS≥6

3、NIHSS≥12

4、ASPECTS(头颅CT平扫)≥6

4、ASPECTS(头颅CT平扫)≥7

5、头颈部CTA提示大动脉闭塞(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或M2近端,包括串联病变)

5、头颈部CTA提示大动脉闭塞(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或M2近端,包括串联病变)


研究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252例患者,其中63例“超时间窗”。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内治疗,其中90.3%采用支架型取栓装置。从基线特征上来看,两组在年龄、性别、血管病危险因素、入院血糖、ASPECTS评分、侧支循环等方面均基本平衡,但超时间窗组NIHSS评分较低(16[12,18]v.s.17[13,20],P=0.038)、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更高(14(22.2%)v.s.22(11.8%),P=0.043),且串联病变比例更高(16(25.4%)v.s.22(11.8%),P=0.01)。从开通结局来看,两组血管再通率及症状性颅内出血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9.2%vs95.2%,P=0.156)(4.3%vs3.2%,P=1.000),但静脉溶栓使用率、缺血时间均差异明显。从临床结局来看,两组24小时后NIHSS评分、3月后良好预后率(mRS≤2)、死亡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作者认为,通过临床严重程度与核心梗死的不匹配(高NIHSS/高ASPECTS)也可以安全、有效选择取栓病例。通过临床表现(年龄、发病前mRS、NIHSS)结合影像学特征(CT平扫+CTA)筛选超时间窗AIS患者进行血管再通治疗,也可获得与时间窗内患者类似的结局,因此在无法实现多模影像评估的单位,该方法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且快速方便的评估方法。


编译者注:

虽然该研究为单中心队列研究,存在基线并不完全匹配、近1/3的患者缺少侧支循环的评估等缺陷,但仍然为临床工作中超时间窗患者的灵活选择提供了依据。


对于以“快”为宗旨的AIS流程建设而言,临床-影像不匹配可能还是最主要的指导思想。除CT平扫以外,CTA最大密度投影、断层增强扫描等可能也是临床上容易获得且重要的影像资源,可以加以利用参考。此外,患者的结局很大程度上还受影像-再通时间的影响,因此如何尽快实现血管再通也是保证患者预后的重要课题。


附DAWN、DEFUSE 3研究的入组标准: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颖影组稿,解放军第306医文婉玲编译,上海长海医院张永巍副教授审校,解放军第306医院脑科医院院长蔡艺灵教授和《神经介入资讯》主编、上海长海医院脑卒中中心兼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刘建民教授终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