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函、意见) |
序号 |
年份
部门 |
目录(点击查看) |
1 |
2017
高法 |
关于被告人林少钦受贿请示一案的答复(贪贿案件追诉时效问题) |
2 |
2016
高法研究室 |
关于收购、运输、出售部分人工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野生动物适用法律问题的复函 |
3 |
2015
高法研究室 |
|
4 |
2014
高法研究室 |
关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规定如何适用问题的答复 |
5 |
2014
研究室 |
关于如何适用法发〔1996〕30号司法解释数额标准问题的电话答复 |
6 |
2014
研究室 |
关于交通肇事刑事案件附带民事赔偿范围问题的答复 |
7 |
2012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如何理解“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问题的答复 |
8 |
2012
高法研究室 |
关于违反经行政法规授权制定的规范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文件应否认定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问题的答复 |
9 |
2011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假释时间效力法律适用问题的答复 |
10 |
2011
高法研究室 |
关于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的发明创造能否按照重大立功表现作为对其漏罪审判时的量刑情节问题的答复 |
11 |
2011
高法 |
关于个人违法建房出售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 |
12 |
2010
高法研究室 |
关于贩卖、运输经过取汁的罂粟壳废渣是否构成贩卖、运输毒品罪的答复 |
13 |
2010
高法 |
关于经营工业用盐是否需要办理工业盐准运证等请示的答复 |
14 |
2010
高法研究室 |
关于信用卡犯罪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复函 |
15 |
2009
高法研究室 |
关于被告人阮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案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的答复 |
16 |
2009
高法研究室 |
关于被告人对不同种毒品实施同一犯罪行为是否按比例折算成一种毒品予以累加后量刑的答复 |
17 |
2009
高法刑二庭 |
关于集体商标是否属于我国刑法的保护范围问题的复函 |
18 |
2009
高法研究室 |
《关于伪造、变造、买卖民用机动车号牌行为能否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定罪处罚问题的请示》的答复 |
19 |
2007
高法 |
关于刘文占减刑一案的答复 |
20 |
2005
高法刑二庭 |
关于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犯罪追溯期限等问题的答复 |
21 |
2004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对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如何认定的答复 |
22 |
2004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对参加聚众斗殴受重伤或者死亡的人及其家属提出的民事赔偿请求能否予以支持问题的答复 |
23 |
2004
高法研究室 |
关于挪用退休职工社会养老金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复函 |
24 |
2004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对行为人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担任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收受贿赂、挪用本单位资金等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 |
25 |
2003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外国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我国领域内犯罪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 |
26 |
2003
高法研究室 |
关于挪用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贷款利息补贴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复函 |
27 |
2001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对在绑架过程中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当场劫取被害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 |
28 |
2001
高法 |
关于对《审计署关于咨询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问题的函》的复函 |
29 |
2000
高法研究室 |
关于拒不执行人民法院调解书的行为是否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答复 |
30 |
2000
高法研室 |
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在农村合作基金会兼职从事管理工作如何认定身份问题的答复 |
31 |
1995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原判有期徒刑的罪犯被裁定减刑后又经再审改判为无期徒刑应如何确定执行刑期问题的答复 |
32 |
1995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对非法占有强迫他人卖血所得款物案件如何定性问题的意见函 |
33 |
1994
高法研究室 |
关于有期徒刑罪犯减刑后又改判应如何确定执行刑期问题的答复 |
34 |
1992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对诈骗后抵债的赃款能否判决追缴问题的电话答复 |
35 |
1992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窃取技术资料转让获利是否构成犯罪问题的电话答复 |
36 |
1992
高法研究室 |
关于死缓犯和无期徒刑犯经几次减刑后又改判原减刑裁定是否均应撤销问题的电话答复 |
37 |
1992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原判无期徒刑的罪犯经减刑后又改判应如何处理减刑问题的电话答复 |
38 |
1991
高法研究室 |
关于盗用他人长话账号案件如何定性问题的复函 |
39 |
1991
高法研究室 |
关于申付强诈骗案如何认定诈骗数额问题的电话答复 |
40 |
1991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如何理解“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问题的电话答复 |
41 |
1991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对再审改判前因犯新罪被加刑的罪犯再审时如何确定执行的刑罚问题的电话答复 |
42 |
1988
高法研究室 |
关于行政拘留日期折抵刑期问题的电话答复 |
43 |
1987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对重大责任事故和玩忽职守案件造成经济损失需追究刑事责任的数额标准应否做出规定问题的电话答复 |
44 |
1983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因错判在服刑期“脱逃”后确有犯罪其错判服刑期限可否与后判刑期折抵问题的电话答复 |
45 |
1980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军事法院判处的重婚案件其非法婚姻部分由谁判决问题的电话答复 |
46 |
1992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如何计算正在使用中的通讯线路价值问题的电话答复 |
47 |
2002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对贩卖假金融票证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复函 |
48 |
2001
高法研究室 |
关于对既涉嫌非法经营又涉嫌偷税的经济犯罪案件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意见函 |
49 |
2001
高法刑二庭 |
关于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犯罪是否以对方当事人的行为构成诈骗犯罪为要件的意见 |
50 |
2015
高法研究室 |
对《关于具有药品经营资质的企业通过非法渠道从私人手中购进药品后销售的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请示》的答复 |
51 |
2015
高检研究室 |
《关于利用移动存储介质复制、贩卖淫秽视频电子信息牟利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请示》的答复意见 |
52 |
2014
高检研究室 |
对《关于〈关于办理赌博机开设赌场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条是否适用于其他开设赌场案件的请示》的答复意见 |
53 |
2013
高检研究室 |
关于买卖银行承兑汇票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意见 |
54 |
2008
高检 |
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 |
55 |
2006
高检研究室 |
关于国有单位的内设机构能否构成单位受贿罪主体问题的答复 |
56 |
2004
高检研究室 |
关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以火药为动力发射弹药的大口径武器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 |
57 |
2004
高检研究室 |
关于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务但尚未依照规定程序获取该单位职务的人员是否适用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问题的答复 |
58 |
2004
高检研究室 |
关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通过企业以“高开低征”的方法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 |
59 |
2003
高检研究室 |
关于伪造、变造、买卖政府设立的临时性机构的公文、证件、印章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 |
60 |
2003
高检研究室 |
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有关问题的答复 |
61 |
2003
高检研究室 |
关于非司法工作人员是否可以构成徇私枉法罪共犯问题的答复 |
62 |
2003
高检研究室 |
关于集体性质的乡镇卫生院院长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 |
63 |
2003
高检研究室 |
关于非法制作、出售、使用IC电话卡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 |
64 |
2003
高检研究室 |
关于1998年4月18日以前的传销或者变相传销行为如何处理的答复 |
65 |
2003
高检研究室 |
关于佛教协会工作人员能否构成受贿罪或者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主体问题的答复 |
66 |
2003
高检研究室 |
关于对海事局工作人员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 |
67 |
2002
高检研究室 |
关于非法经营行为界定有关问题的复函 |
68 |
2002
高检研究室 |
关于安定注射液是否属于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规定的精神药品问题的答复 |
69 |
2002
高检研究室 |
关于买卖尚未加盖印章的空白《边境证》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 |
70 |
2002
高检研究室 |
关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法律适用问题的答复 |
71 |
2002
高检 |
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复函 |
72 |
2000
高检 |
对《关于中国证监会主体认定的请示》的答复函 |
73 |
1999
高检研究室 |
关于买卖伪造的国家机关证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问题的答复 |
74 |
1998
高检研究室 |
关于以出卖为目的的倒卖外国妇女的行为是否构成拐卖妇女罪的答复 |
75 |
1998
高检研究室 |
关于保险诈骗未遂能否按犯罪处理问题的答复 |
76 |
1998
高检研究室 |
关于企业犯罪后被合并应当如何追究刑事责任问题的答复 |
77 |
1998
高检研究室 |
关于对数罪并罚决定执行刑期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能否适用缓刑问题的复函 |
78 |
2000
高检 |
|
79 |
1984
两高一部 |
关于当前办理集团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 |
80 |
2002
人大法工委 |
|
81 |
2002
人大法工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