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阮镇 第二天,唐九征又来传:“皇帝口谕”。蒙照源:“臣大唐样备诏主蒙照源听谕。”蒙照源进宫,皇帝让他明确了自己的身份,是大唐的臣。大伙跟着蒙照源,很快就跪好了。唐九征高声:“皇帝口谕:特赐大唐样备诏主绸缎五驮,官窑瓷器五驮,金银珠宝一驮,农耕优质籽种一驮,书籍字画一驮,钦此。” 蒙照源高呼:“臣大唐样备诏主蒙照源领谕谢皇上恩典。”大伙跟着蒙照源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唐九征喊道:“平身。”大伙起身围住那些御赐珍品,赞叹不已。唐九征说:“诏主,你安排好之后,近日我们就起身返回。”蒙照源高兴地点点头:“大帅,知道了。”唐九征告辞走了。 老郑:“诏主,大唐皇帝已经封你是大唐样备诏主,那我们就写在旗子上大唐样备诏主六个字吧。”蒙照源一拍脑门:“就是嘛,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老郑:“我到金凰井去,把细眉老者请来写,行不行?”他说:“那就太好了。你雇一顶小轿,把老先生抬到这里来写吧。”老郑就立马去办此事。 不一会,一顶小轿抬进皇家驿站,老郑在后面跟着。蒙照源迎上前去,掀开轿帘,把细眉老者扶下轿来。老郑介绍:“这位就是大唐样备诏主蒙照源。”细眉老者冲蒙照源施了一礼:“小老儿不知是大唐样备诏主,多有得罪,多有得罪。”蒙照源反倒不好意思,连忙还礼:“老先生多礼了,有劳老先生了。” 细眉老者端详蒙照源一番:“小老儿早已闻诏主的英名了,如今亲眼所见,果然气度不凡。”蒙照源早已备下香香茶,荞粑粑,蜂蜜,核桃。 细眉老者品了香香茶,尝了荞粑粑醮蜂蜜和核桃醮蜂蜜,赞不绝口:“真乃世间极品。”蒙照源亲自磨墨,铺旗,细眉老者在三角小旗上,用真、草、隶、篆四体书写。细眉老者拈着胡须:“‘大唐样备诏’这五个字,要是书写在一面大旗上,那就威风了。” 蒙照源想了想:“就依老先生说的办吧。”老郑知道哪里买旗,立马就买了一面旗回来。这红绸旗黄布镶边,“大唐样备诏”五个黑色隶书,十分气派。竹竿挑起此旗,迎风招展,大伙都叫好。细眉老者拈着胡须,品着香香茶,欣赏自己的杰作,惬意以极。 蒙照源送给细眉老者一小袋苦荞面,一小土罐蜂蜜,一袋核桃,一包乌蛮毛尖茶,以示感谢。细眉老者一迭连声:“受之有愧,受之有愧。”依然用小轿把细眉老者送回金凰井。 把头骡、二骡打扮齐整,那“大唐样备诏”大旗高挑着,大伙喜气洋洋,三声铓响过后,一行人马,风风光光地出了长安城。唐九征率队护送蒙照源到蜀地,尽地主之宜,盛情款待了蒙照源一行。唐九征另派一将军,领一队人马护送,就与蒙照源别过,从此,二人就再也没见过面了。 蒙照源平安满载而归,诏主府沉浸在无比的欢快之中。文武两班一致决定,对外行文落款,要改一改。把原来“样备诏”改为“大唐样备诏”。 左相蒙照澈问:“兄长,大唐皇帝对我先祖,与吐蕃结盟反唐一事,有何评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