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展出清初“四王”绘画,一级文物过半!

 馱夫 2018-09-19

故宫展出清初“四王”绘画,一级文物过半!



《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

展期:2018.09.12—2018.10.30

地点: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画馆


“清初四王”是清初四位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huī]、王原祁,他们与吴历、恽寿平被誉为清初正统画派六家,是当时画坛的旗帜,代表了当时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


9月12日,筹办长达一年之久的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在故宫文华殿书画馆开幕。本次特展展出了多达121件/套“四王”作品,其中一级文物占展出文物半数以上,为广大书画家与书画爱好者们打开了一个了解清代山水绘画特色的窗口。

“四王”通过“仿古”总结历代绘画大师程式语言,形成了“集大成、开生面”的艺术风貌,引领了整个清代及近现代绘画艺术长达三百余年,被誉为“国朝正统”、“南宗正脉”。下面我们就具体看看他们的生平和作品。



清初四王介绍及其作品


1、王时敏(1592—1680)



王时敏是四王中年龄最长,地位最高的“元老”人物。


▲王时敏 仿古山水图 册

纸本 墨笔

1652年 时年61岁


王时敏是官三代,父亲早逝后,身为万历内阁首辅大臣的祖父将他抚养成人。家里祖辈当官,衣食无忧,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出身,让王时敏对功名并没多大欲望。他更爱画画。


▲ 清 王时敏 仿黄子久山水 绢本 44cmx78cm


跟着喜爱传统文化的祖父,王时敏也成了“好古之人”。而且就算学画,王时敏的资源也得天独厚。董其昌亲自给他当家教,而且他家里收藏了好多名画,他天天看着李成这种传说级别的大神的真迹,摹古功力怎么可能不深?


▲ 清 王时敏山水图 立轴 77cmx37cm

 

明亡后,他本可以当清朝的官,但还是选择了隐居,终日与绘画为伴,安贫乐道。


▲ 清 王时敏 山楼客话图 纸本 52.4cmx116.3cm


南宗画派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大势。他开创了娄东画派,成为“四王”里的大前辈。后来皇帝也认为他们的仿古山水好,是“正统”,就这样,四王在画坛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


▲ 清 王时敏 松风叠嶂图 绢本 42.3cmx80.3cm



2、王鉴(1598-1677)



王鉴和比他大6岁的王时敏,人生经历很相似。


▲ 清 王鉴 远山岗恋 绢本 151cmx66cm


王鉴是官四代,他曾祖父是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贞,因为家里收藏了好多名家真迹,所以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喜欢摹古。


▲ 清 王鉴 关山秋霁图 绢本 177cmx95cm


王鉴长大后也当了官,36岁中举,但因性格太过刚正,差点遭牢狱杀身之祸,所以40岁时,王鉴就辞官归隐,一心画画。正是相似的经历,让王鉴和王时敏成为了好友,早年画风甚至也受到王时敏的影响。


▲ 清 王鉴 仿范宽山水(立轴) 纸本 98.3cmx206.9cm


1636年,王鉴与董其昌结识,从董其昌那里见到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卷》、吴镇《关山秋霁图轴》真迹,虽然董其昌不久即去世,但他在绘画技巧和理论上留给王鉴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 清 王鉴 富春山居图 纸本 50.9cmx118.1cm



3、王翚(1632─1717)



王翚虽然家境不是很好,但极有绘画天赋,运气也好,先被王鉴慧眼识中,收为徒弟,后来王鉴北上赴任,便让王翚转拜在了王时敏门下。


▲ 清 王翚 晚悟秋映 纸本 109.5cm×43cm


聪明勤奋的王翚,很讨王时敏欢心。王时敏不仅不收他学费,管吃管住,还让王翚随便看自己收藏的名人字画真迹,他得以日夜临摹宋元名家作品,很快便能从中领悟南宗山水“骨法树石,皴擦勾染”的精髓。


▲ 清 王翚 仿黄公望山水图 112cmx46cm


相对于其他三王而言,王翚的画风更加“小清新”。但是这三个字只是能粗略概括他和其他三王的最大不同而已,实在是理解得有点肤浅了。


▲ 清 王翚 仿巨然山水图 绢本 59.3cmx153.6cm


王时敏说王翚的画是“迥出天机,超然尘表,绝非寻常畦径可及”。


▲ 清 王翚 仿王蒙山水 纸本 43.7cmx113.4cm


清代绘画的巨作《康熙南巡图》,王翚是项目合作小组的领导。画完后,康熙皇帝十分满意,而我们今天看,也不像一般宫廷绘画那样刻板,还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清 王翚 《康熙南巡图》(局部)



4、王原祁(1642-1715)



王原祁是王时敏之孙。他也是继承家学,小时候跟爷爷学画,长大了就进宫专门给康熙画画。


▲ 清 王原祁 仿大痴山水 纸本 35.9cmx98.2cm


康熙非常喜欢他的画,老把他带在身边。康熙四十四年,王原祁奉旨与孙岳颁、宋骏业等编撰《佩文斋书画谱》,康熙五十六年主持绘制《万寿盛典图》为康熙帝祝寿。


▲ 清 王原祁 仿黄公望设色山水图 122cmx52.8cm 


别看王原祁是“四王”中年纪最小的,他的水平可不低,年纪轻轻,就已经有点“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架势了。绘画结构以龙脉布置,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沉着,自称笔端“金刚杵”。


▲ 清 王原祁 仿王蒙夏日山居图 纸本 49cmX96cm


他不仅会画,理论还一套一套的,强调“理、趣、气兼到”,著有《雨窗漫笔》、《麓台题画稿》,俨然是“四王”中的绘画理论家担当。


▲ 清 王原祁 桃源春昼图 60cm x 24cm


人们说他笔下有金刚杵,单看还不觉得,这个展览上对比一看就看出来了,他是下笔最有力,构图最扎实的那个,石头树木,都立的比别人要稳当。


▲ 清 王原祁 送别诗意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四王”作为一个群体,它代表着一个时期。“四王”学的是宋、元、明各大家,他们把这些名家的技法融会贯通,形成各自的笔墨程式,一种成型的风格,随着岁月的增长,基本风格几乎不变,但技巧日益精深,笔法日益老练,境界也不断升华。

虽然他们受到当时社会崇尚仿古的影响,不能成为现实主义画家,但他们接受并发展了古代绘画技巧的实践是成功的,并成为一代山水画的领袖,影响了近百年的山水画。“四王意识”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成就和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