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是最低成本而收益最大的消费吗?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18-09-19
 有多少人会视阅读为最好的消费呢?我不知道,至少在我的身边有这样观点的人不多,至少我所见到那些喜欢阅读的人并不是把阅读当成一种消费,更多的人要么根本就不把阅读当一回事,要么就觉得自己读的书够多了,要么就觉得阅读就是阅读跟消费又有什么关系?持这样观点的人可以理解,但未必是正确的。
 
      为什么要如此评价呢?我们可否从经济学角度来衡量阅读行为及其所带来的正面作用与价值?只要我们稍微有点经济学常识,就知道投入与产出比是经济学里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与原则:投入多少时间、精力、金钱能够带来多少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是每个人经济决策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阅读,从经济学角度来思考与衡量,未必不是一件消费。要会阅读,这个人一定得上学,至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而这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而且是必须的投入、重要的投入、决定一个人未来命运的关键投入,这些消费在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是最低成本的消费,而这样的最低成本的消费却可能蕴藏着最大收益;如果这个人继续沿着阅读这条路走下去,在大量阅读书籍的前提下,不断拓宽自己的阅读领域,不断地加深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研究与理解,慢慢地自己成了一个会思考的阅读者,他就可能从阅读之中学习别人的思想与观点,借鉴别人的经验,甚至还可能因为自己的深入思考慢慢地琢磨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与想法,或者独辟蹊径提出自己的一套方法与策略。

      如果这个人阅读的一本书是经济学类的书籍,他就可能相对比较透彻而全面地了解当前经济发展过程的诸多问题,就可以较为到位的把握当下经济发展的动态;如果这个人阅读的一本书是一个哲学书籍,尽管他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某个领域专家,但是却可以在哲理探索的过程中慢慢地理出自己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社会相对客观而明确的拿捏,甚至还可能因为而思考清楚自己当下的一些困惑;如果这个人阅读的一本书是心理学著作,而且是一本贴近社会现实的心理辅导书籍,他完全可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一些解决心理困难与麻烦的方法;如果这个人阅读的书籍是一本纯粹的文学著作,尽管不可能像那些实用类书籍那样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这个人在文学的想象世界里行走也是暂时让这个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情感变得更加细腻,思想变得更加清晰,思考变得更加贴近社会现实-------

      也许这个人阅读的书籍是花钱买的,甚至花了不少钱,但这些书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书籍,花这些钱他一点都不心疼,甚至觉得花这样的钱很值得,那些购书的钱与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满足简直是最划算的一笔消费,甚至是最低成本而收益最大的消费;而那些经常去图书馆借书自己却不购书的人,他们阅读的经济成本自然更低,如果他们的阅读的过程中收获很大,阅读简直就是最低成本而收益最大的消费。

    这种消费要比那些购买豪车、高档化妆品、出国旅游、购房-----成本与收益哪一个更大?我们不言自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