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苏轼《水调歌头》

 wunianyi 2018-09-19


苏轼《水调歌头》 来自唯美唐诗 19:11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タ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专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干里共婵娟。


这首词写得实在是太好了,写到你我心里去了,每到中秋必然会被拿出来吟咏,可以说是干古第一等的中秋词。虽然这首词你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我还是要就其中的知知识点,做一些必要的交待。


“丙辰”是哪一年呢?就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也就是公元1076年,这一年苏轼40岁,在密州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诸城市,担任知知州,这也是他在密州的最后一年。我们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听到了苏轼的豪放,这首词又有完全不同的意境。


这首词严格来讲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词前的一篇小序,再就是词的正文。我们先来看一下这篇小序,短短的十五个字交代了词的创作背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就是苏轼的弟弟,苏教,字子由。当时苏轍在齐州,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济南市,担任掌书记。掌书记就是负责文书一类的官员。密州和齐州相距两百多公里,在古代这也是一个不短的距离。熙宁九年的中秋夜,苏轼非常欢快地饮酒,喝得名酊大醉,一直喝到第二天天亮,然后写下了这首词。你可能会问,中秋的晚上为什么要喝酒?为什么要写这首词?序里说“兼怀子由”,因为他思念自己的弟弟。


这也难怪,苏轼和苏辙真是手足情深。二十年前,两人一起考中了同科进士,宋仁宗非常欢喜地说:“我今天为子孙得到了两个太平宰相!”意思是这兄弟俩在他眼中未来肯定是能做宰相的。十四年前,兄弟两人又双双通过了制科考试,开创了宋代制科以来的最佳成绩。虽然兄弟俩感情很深,却因为仕途上的种种状况,总是不得不分开。


他们第一次分开是在制科考试后,苏敏留在中央做官(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而苏軾到凤翔做官(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五年前,苏轼去杭州做通判时,也是先到了陈州,当时苏镦在陈州担任学官,在弟弟家中住了70多天,然后オ去赴任。这说明兄弟两人的确有很深的青谊。这次苏轼在密州,苏在齐州,都在山东,总还是能相见吧,但没有那么容易。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地方官员是不能随意串门的。他们想不到,同在山东为官,但这一分别就是整整五年。正因为这种种分别,以及苏轼在密州为官时遭遇的种种不快,使得苏轼在这样一个中秋的夜晚,引发了无穷的感慨。


接下来,先看这首词的上片。头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般认为这两句是化用了李白《把酒回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明月几时有”这是个天文学可题,苏轼这样问有意义吗?或许从天文学上讲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从文学上是有伟大意义的。苏轼这样设回,实际上是为了说出他的心事。他说天上的明月,你是几时出现的?我要拿着酒回你,问个清楚。


后两句,“不知天上官阙,今タ是何年”。不知道天上的那些宫阙,那些亭台楼阁,现在到底是哪一年?现在人间是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可是天上是哪一年呢?我们常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苏轼其实是借着这样的发问,来抒发自己忧伤的情怀。


紧接着三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想要乘着清风走了,去哪儿呢?想要到天上的宫阙去。但是又担心天上的琼楼玉宇太过寒冷,琼楼玉宇就是用美玉盖起来的高楼。那上面能不冷吗?月就叫广寒宫,说的就是冷。


上片的最后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瞬间,苏轼感觉自己不知道在天上,还是在地上。


我们回顾一下:醉醺醺的苏轼问明月几时有?不知道是在问自己,还是远方的弟弟?是迷离的月光,还是眼前的酒杯?作者这样发可,实际上只是想在醉意阑珊中寻找到一个聊以解嘲的答案。没错,人间让他不愉快,他希望乘着秋夜里的清风,离开人间,到那琼楼玉宇去可是上天也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愉快,所以在这一刻,苏轼只好“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句诗让我们想起了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似乎也努力地在寂寞当中寻找快乐,但其实天上和人间又有什么分别呢?在词的上片,苏軾仿佛是想要追寻着某种希望,但是却又丢不下人,丢不下兄弟情分。



再看这首词的下半片。头三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得非常好,因为上半片起调很高,一开始就问明月几时有,又要乘风川归去,所以月光始终集中在苍穹,而人间的月光还一点都没有看到。在这里苏轼非常巧5妙地描写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这一缕月光,从天上宫,从琼楼玉宇开始,照向红色的楼阁,又照在了窗户上,最终照到了这个不能入眠的人身上。这个人是谁?就是苏轼自己。在这一瞬间他好像是在慢慢地开解自己。


接下来两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说不应该再埋怨了,人世间的事情哪有那么圆满?不可能月亮在任何时候都会像今晚这样又圆又大。


由此引出了千古名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有缺オ有圆,有悲才有欢,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

奇妙的组合,最开始苏軾好像在埋怨人世间的总总不快,好像是在埋怨自己,为什么与弟弟近在咫尺却不角能オ圆?但是在一瞬间,好像又用人世间的温情化解了自己的埋怨之气,在一瞬间懂得了人世沧桑,离别都是合理的,都是能理解的,而且此事古难全。当你不得不离别的时候,你就要为这离别来唱一曲赞歌。


词的结尾两句他说得很好,“但愿人长久,干里共婵娟。”既然没有办法和弟弟团圆,那么只好借着这干里月光,传递自己对亲人的一片钟情。需要注意,“但愿

人长久”其实并不是指情谊长久,而是说生命长久,意思是虽然我们不能相聚,但是希望我们都能身体健康,过得快快活活的,都能共赏这这一轮明月,共享这人世间的快乐。


这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安慰。但人生本就无奈,又怎能要求有一个完满的人生呢?苏轼对人生的悲欢离合非常明了,所以他的中秋才会过得如此地不同寻常。好诗都是在困境当中逼迫出来的,天底下最难的时候是自己做自己的思想工作,把自己的思想做通了,你就没有那么痛苦了。谁说苏轼只是一味地信奉儒家的思想,那道家的思想、佛家的思想对他影向也不小。人生总还要向前走,怎么オ能向前走呢?此刻虽然我们不能相聚,但共对轮明月,这就算是相緊了,就好像是在一起了。


北宋初期,著名词人晏殊有两句词说:“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人生的遗憾实在是太多了,但是要想把握好人生,那就要把握好现在。其实月光是什么呢?我们想他可能是儒生笔下的一缕情丝,也可能是老庄眼中的一线光影,也可能是禅者心中的一段话头。苏轼很明白这些道理,他也许只是假装醉了,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忘却离別的痛苦。他怎么能不了解这些呢?所以,苏轼的中秋是这么的不同寻常。他渴望人生的完满和团圆,但不会过分地执着人伶的亲情,否则他就不会这么狂达、超逸。他不是屈原,他没有那么执着,但对现实的生活保持着足够的热情。


所以,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的这个夜晚,苏轼并没有因为思念而走向疯狂。相反,这个夜晚是如此的丰厚充实,平静温和,饱含着人间的深情与智慧。这个夜晚,我们走进一个东坡的中秋,这里有东坡式的语言,东坡式的领悟,东坡式的深情眷恋与潇洒气派。这个夜晚,似乎只属于苏轼,他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又说“但愿人长久,干里共婵娟”,人生到底有多么长久?让我们自己来回答吧,永远有多远?月光有多远?它就有多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