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御膳就两字总结:难吃!

 雲泉 2018-09-19

東方生活美學

记得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两个农民,干完农活吃饱喝足在院子里乘凉。

老的说:不知道皇帝现在在干嘛?

壮的说:还能干嘛,还不是一样在乘凉!

老的说:不知道皇帝晚上吃几个窝窝头?起码得五六个吧?咸菜疙瘩得管够!

壮的说:什么窝窝头,皇帝那么有钱得吃白面馒头!

呵呵,老乡,您家馒头味道肯定还不错。

明朝御膳就两字总结:难吃!

那皇帝究竟每顿饭吃啥?

一些古装剧迷这时肯定会跳出来:吃“满汉全席”呗!!“御膳房”做的!

首先,得普及个常识,“御膳房”这个专司皇家膳食的机构直到清朝才设立。在明朝前期,一般由光禄寺为皇上做饭,到了后期,则是由太监们来做,称为“内庖”。

明朝御膳就两字总结:难吃!

那皇上是不是每顿饭都能享受慈禧老佛爷一餐一百个菜式的排场?

当然不是!

要是知道咱们老佛爷吃饭那么讲究,最先哭晕在厕所的,就是明朝皇帝。

明朝御膳就两字总结:难吃!

明朝早期,皇帝平日里吃饭,大多都是小厨房做的。像朱元璋这类只管天下大事的主儿,通常直接让马皇后安排。这样的饭菜还是相当美味的。

明朝御膳就两字总结:难吃!

《传奇皇帝朱元璋》中的马皇后

至于重大宴席嘛,几个小太监当然搞不定,这时就得请光禄寺的厨子们来做。

那光禄寺的菜好吃吗?

给大家看条食客的反馈↓

朝鲜王朝的使节金九容就曾经写诗夸赞自己吃过的明朝皇家大食堂:“传召仍令参锦宴,会同街上醉扶归。”都吃到扶墙走,说明这饭菜那是相当可口。

明朝御膳就两字总结:难吃!

酱釉盘,明宣德 图片来源:北京故宫博物院

但这位使节的话只能代表光禄寺前期的做饭口味。年深日久,官场贪腐横生,光禄寺又是个肥差部门,食堂的师傅们都在寻思如何偷工减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了好的食材供应,这光禄寺的饭菜,做得越来越像大锅饭,全靠佐料提味。到了明朝后期,皇帝们每天一想起光禄寺,都有点畏之如虎豹,原因只有一个:实在是太难吃了……

明朝御膳就两字总结:难吃!

明朝人谢肇淛曾经说:“今大官进御饮食之属;皆无珍错殊味;不过鱼肉牲牢;以燔炙酿厚为胜耳。”意思是说,如今光禄寺做给皇上吃的“御膳”,也没什么山珍海味的稀奇玩意儿,不过就是大鱼大肉,然后猛烧猛煮猛加调料罢了

明朝御膳就两字总结:难吃!

就连当时的京城百姓都知道光禄寺的饭难吃,《万历野获编》中记载了当时北京城流行的谚语“京城四大不靠谱”: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由此可见当时的皇帝日子过得有多苦了。

明朝御膳就两字总结:难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