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生涯 2018-06-30 11:43:36 GNU是为Linux提供免费软件支持的工具;红帽与乌邦图都是Linux的一个版本。 Linux登入时登入名为root的是最高级别 Linux系统中的文件夹: /:根目标 bin:二进制可执行文件 lib:Linux的库文件 boot:启动文件 root:root用户文件 dev:设备信息文件 sbin:二进制可执行文件 etc:配置文件 tmp:临时文件 home:用户文件 图形化界面切换到纯字符界面指令:init 3;纯字符界面切换到图形化界面指令:init 5 热键: Tab:自动补全命令/路径 Ctrl + C:终止正在运行的程序 Ctrl + V:退出字符界面 在Root用户下,查看用户信息 Vi/etc/passwd 在Root用户下,查看用户组信息 Vi/etc/group Clear:清命令 查看当前目录:ls –a(-c)(-d)/home… ll: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属性 改变当前工作目录:cd 复制文件/目录:cp 移动或更名:mv 删除文件/目录:rm 改变文件权限:chmod 创建目录:mkdir 查看目录大小:du 查看当前路径:pwd 文本编辑器 vim: 命令行模式 -> i ->插入模式 -> esc -> 命令行模式 命令行模式 -> : ->底行模式 -> esc -> 命令行模式 emacs 网络设置:(1)桥接模式 外部网络 — 路由器 | : | 计算机IP1 — 虚拟机IP2 计算机IP3 (2)主机模式 计算机A — 虚拟机 (3)NAT模式 外部网络 — 路由器 | | 计算机IP1 计算机IP3 | 虚拟机IP1 注:网络配置之前关闭虚拟机,后重启 下载程序 (1)bootloader 启动引导 到开发板 (2)Linux 操作系统(内核) (3)Linux 应用程序和文件 方法一:第一步PC通过JTAG将bootloader下载到norflash;第二步PC通过USB将Linux下载到nandflash。 方法二:第一步PC通过windows中的烧写软件或Linux中的dd命令将bootloader下载到SD卡中;第二步将SD卡插入开发板,启动方式选择SD卡启动;第三步PC通过USB将Linux下载到nandflash。 Vivi就是bootloader。方法一中的第一步和方法二中的第一、二步为的是下载bootloader到小flash或临时flash中;方法一中的第二步和方法二中的第三步还需要重新下载bootloader到以后长期使用的大flash中,再下载Linux内核,最后下载应用软件和文件(所有下载先到内存,后自动到flash)。 第一步中的bootloader下载是为后面重新下载bootloader及文件提供基础和平台,做的是一个临时bootloader。JTAG烧写、windows烧写、Linux dd烧写不是简单的复制文件进入norflash/SD卡,而是在制作一个启动项。 可不可以跳过第一步bootloader,直接到第二步bootloader?不可以。因为第二步中的bootloader是先下载到内存中而后自动下载到nandflash中,没有第一步的bootloader无法进行第二步中的自动下载。 连接USB接口之前,先上电,串口接收到数据后接上USB。第一步先在Linux中电脑安装(insmod)USB驱动(lsmod);第二步下载bootloader;第三步下载Linux内核;第四步下载应用(dw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