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花芽分化是产量的基础,然而现在有些地方沃柑幼树已经开花了,幼树出现早花可不是好事。 今年新种的树或者去年种下的树,确定明年不要果的树,特别需要注意了,秋梢老熟后长期的干旱胁迫,会导致树体赤霉素及叶片中的氮素含量下降,刺激花芽分化,易于成花。 幼树管理的核心是培养良好树形、扩大树冠,为丰产打下基础。树体营养总量不变,提早开花会消耗树体大量的营养,用于生长的养分就会减少,从而造成树势偏弱,影响树体的生长发育和良好树形的形成。幼树开花以后常用的手段是人工摘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不论是从管理还是幼树生长的角度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有果必有因,当前的问题必定是之前的某一环节出现了纰漏,要往前找原因。今年枝梢老熟时的肥水管理不当,明年幼树也有可能成花。 幼树过早开花又是怎么回事?通常不是“春天花会开”吗,为什么秋天也会开花?这就要从柑橘成花的原理说起了。 花芽分化是柑橘开花结果的前提,影响植物花芽分化的因素有温度、湿度、光照(强弱与长短)、植物体内有机碳水化合物浓度和数量、内源激素中所占的比例(例如在花芽分化中常要求细胞分裂素、乙稀、脱落酸的比例呈增加势,而赤霉素、生长素呈相对下降或减少的状态)。 从影响花芽分化的外部环境因素来看有四个方面: 1.光照。光是花芽分化的必须条件,弱光成花差。 2.温度。花芽形成期适当的低温利于花芽分化,在花芽形成后低温会延迟开花,高温提早开花。 3.水分。花芽分化期适度的水分胁迫抑制根和枝梢的生长,有利于成花。 4.土壤养分。土壤养分的多少和各种矿质元素的的比例可影响花芽分化。 9-11月是花芽分化的生理分化期,是调控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 总的来看,干旱对花芽分化具有诱导作用,老熟的枝条在适度干旱或者适当低温的情况下,体内赤霉酸含量下降就会进入花芽分化。对于沃柑这个品种,未结果树比较容易成花,尤其是在干旱一段时间后重新抽梢就会有花。 了解了柑橘花芽分化的影响因素,不想让幼树过早开花,就要破坏花芽分化的条件,预防柑橘开花可以从原因方面找对策,利于柑橘成花的,就想办法破坏该条件。 对于光照和温度我们无能为力,那么只能从水分和土壤养分入手。保持树体足有的水分,提高植株体内赤霉酸含量或者让枝条处于未老熟状态越冬,抑制花芽分化。 很多人都是在出现问题以后才想着如何补救,今年年后曾分享了一篇文章柑橘幼树开花不长梢,怎么办?,就有很多果园的幼树都开花了。能补救还是好的,就怕亡羊补牢为时晚矣。所以,治不如防,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理成本。 要根据气候、降水、柑橘生育期、枝梢萌发情况、根系生长规律和果园水土情况等,调整幼树肥水供给,调控枝梢花芽分化方向,减少柑橘开花的机率。具体做法如下: 1.在干旱的情况下,保证树体得到充足的水分,以免因干旱胁迫而出现幼树过早成花。 2.10月下旬枝条还未老熟的果园,在营养方面注重氮肥的施用,以氮控花。可淋施1-2次高氮冲施肥,延缓枝条老熟,从而抑制生殖生长,促进营养生长。 3.待枝条老熟以后,喷施20-100ppm的赤霉素(920),喷2-3次,每次间隔7-10天。提高植株体内赤霉酸含量,保持树体营养生长的势头,以抑制花芽分化,促进叶芽的形成和春梢营养枝的抽发。 4.明年开春,春梢萌动的时候每株撒施1两尿素,破坏形态分化,避免来年春天成花。 9月、10月广西部分比较干旱的地区有些幼树已经进入花芽分化的生理分化阶段,如果再遇上低温天气,幼树开花的几率将会大大提高,需要做好应对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