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并不难(二十七)C

 蔚蓝的读书世界 2021-07-05

                                           总第197期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林徽因

朋友,你好,中秋节快乐!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你出去赏月了吗?刚刚,我走在空旷的街道上。行人稀少,一轮圆月高挂天空,一点云的遮挡都没有,一丝风都没有,天与地像是静听着一段旋律而了悟透彻。

对一个孩子来说,中秋的记忆是什么?圆月,月饼,摆在桌上的瓜果,当然还有年年要写的一篇作文。

上高一那一年,中秋节玩得开心极了,我竟然忘记还有篇作文,第二天早上起床顾不上吃早饭,20分钟赶出了一篇作文——《中秋节》。

三四天后,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分析了中秋作文,“今年的中秋有点小小的遗憾,我们没能看到圆圆的月,天阴得太浓了。”我的心里就是一个激灵,我写的是又圆又大的月亮,一丝云都没有——20分钟,我竭尽所能把能想象到的中秋节“编”出来了。

那是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个中秋。

不知今年孩子们是不是也有类似的作文,希望不要重复我的幼稚可笑的错误。

说起中秋,我特别喜欢贾平凹的那篇《月迹》,摘几段我们共同欣赏吧。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觉得不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缺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多多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

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不在葡萄叶儿上,磁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

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怎么写月亮?这篇《月迹》告诉我们一个方法——离开对月亮颜色形状的描写,去寻找月亮和它的朋友,月亮与竹帘、月亮与小酒盅、月亮与花盆、月亮与葡萄叶儿……现在你眼前有什么呢?明亮的窗子,窗前书桌上的月影,摇动的树影,高高矗立的钟楼,灯影闪烁的河面……从这些角度写月亮,是不是可以阔开思路了?

而当你要写暗蓝天幕上的月亮时,别忽略想象的重要作用,“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多有趣的想象。

希望孩子们的思路就像那香甜的月饼——有美美的味道。

            — The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