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摆渡过去是乌镇

 吴越尽说 2018-09-20

摆渡过去是乌镇

作者:原无言

 

    在我的家乡,乌镇两个字常挂在人们口上。谁提到了红烧羊肉,听者就说,还是乌镇的好。镇上最热卖的酱鸭,必定是每天清早从乌镇专车送来的三珍斋正宗货。做生意的人也去乌镇。久而久之,即使没有到过乌镇的人,也对乌镇油然生出一种亲切感。

    什么时候去乌镇看看呢?这个想法在我的脑子里盘旋了二十多年。这次五一节回老家,决心付诸实施。在到家的当晚饭桌上,我表达了这个意思。伯父嗯了一声开腔道,乌镇我晓得,是个古镇,我们吴江有同里,昆山有周庄,吴县有?直,同里金家是大户,昆山沈万山有钱,?直没去过,与乌镇靠近的还有双林和南浔,双林的羊肉烧得比乌镇还好吃,南浔大户人家多,那个房子才叫漂亮,乌镇比不上它的。我对双林知之甚少,南浔的名人中只记得当代的徐迟。对伯父的鄙薄乌镇,我和小弟不以为然。小弟狡黠地问他,您知道乌镇是谁的故乡吗?伯父朝小弟翻翻眼,我有点得意地告诉他――茅盾的故乡!茅盾的故乡?伯父嘟哝了一声,松了口气,像要说,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人物呢。伯父没文化,对文人不在意,?直是叶圣陶的故乡,他也不知道。

    乌镇、双林和南浔都在浙江省,分属湖州和嘉兴管辖。乌镇原来是两个镇,一叫青镇,属嘉兴管,一叫乌镇,属湖州管,1950年合二为一,归嘉兴下属的桐乡市领导。浙北杭嘉湖地区和苏南太湖地区同宗同源,水网密布,苏州的吴江更是与嘉兴和湖州接壤,好几个乡镇如楔子钉入其中。

    在我的记忆中,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前,两省毗邻的一群古镇面貌相仿,人情相通。我的家乡盛泽镇,也是典型的由水、桥、弄构成。镇西有阔大的西白漾,镇东有街舍环绕、倒影重重的东白漾,市河纵横交错,石桥比肩接踵,乡下人摇船进镇,看街上人在自家后门河桥上淘米洗菜。全镇号称七十二条半弄堂,踏着空冬空冬的石板,走出悠长的小弄,跨过小桥,再走进另一条小弄。历史上,与许多古镇名镇一样,盛泽出过重臣、革命家和学者文人。明朝弘治十五年(1502)中进士的周用,学而优则仕,官做到工部尚书和吏部尚书。民国十三年(1924824,邵力子和柳亚子在盛泽成立国民党吴江县党部,邵力子先后在盛泽生活30多年,其母世居于此,柳亚子夫人郑瑛是著名的盛泽新式女子,光绪三十二年(190610月两人在盛泽文明结婚,不戴首饰,不披盖头,以鞠躬代跪拜,为全县破天荒之举,争观者如潮。郑瑛之弟郑桐荪专攻数学,兼通诗词,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写出散文名篇《山阴道上》、《快阁的紫藤花》的现代著名作家徐蔚南,1900年出生在盛泽,后来办起《新盛泽报》。明末青楼名姬柳如是,才貌盖世,且精忠报国,从小被卖在镇上一座石桥边的院子里,与其相比,竟有今人大呼:现在的“小姐”素质太差了。

    据镇志记载,盛泽自发祥起就具有开放特性,先后将张翰、高启、沈周、朱彝尊、金农、苏曼殊、沈雁冰等历代名士奉为上宾。比起乌镇、周庄等古镇来,盛泽的特点是丝绸立镇,日出万匹,衣被天下,在清初已与杭州、苏州、湖州并称四大绸都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水泥马路替代了中心市河,厂房遮蔽了民居,水面浩荡的西白漾,先是在以粮为纲思想指导下围垦成了农田,以后改为商用,如今是名闻中外的东方丝绸市场所在地,一个市场年销售额达140亿元左右。目前,全镇在册常住人口近20万人,经济规模已成为吴江经济发展的支柱。前个时期媒体广为宣传的农民企业家集体向日本丰田公司讨价回价购买喷水织机的事件,就发生在这里。湖滨大道、肯德基、由美籍盛泽人士捐建的现代休闲广场、声名雀起的福建街、霓虹闪烁的豪华咖啡馆,名牌服饰专卖店、品牌电脑销售屋、网吧,星级宾馆和总统套房,私家别墅庄园,都市里有的这里差不多都有了。喜中若有所失,在繁华中,难觅到原本的清静,少了些许心理上的安宁。惟如此,想去乌镇的心情又迫切了几分,决定在“五一”当天行动。

    从盛泽到乌镇,要分两段路走,先到本县最南端的桃源镇,有直达车,6元钱车票,然后出境到乌镇。桃源和乌镇共享一段京杭大运河,两镇都介绍自己被清清的运河水环抱,这边是桃花源里可耕田,那边是青乌毓秀。原先过河没有桥,靠渡船,长年累月习惯了,都说,方便,到桃源摆个渡好了。

    摆个就到了乌镇。乌镇的古镇区像嘉兴的火肉粽子,层层包裹在里面。从北头进入,穿过几条马路,走过一座大桥,经过人声鼎沸的小商品市场,才找到象征古镇区的牌楼。而一旦踏进牌楼,眼前豁然清亮。我由兴华桥步入景区,从东市河的南岸一直向东转到北岸,再到常丰街,最后仍回到兴华桥,完成一轮环行。

    和周庄、同里、?直一样,水也是乌镇的灵魂。不同处是,在东市河这段精华区,乌镇的灵魂更为清澈,人行河边,不时有精致的标牌提示:此处水深3。对岸人家朝河的一进房间,一律建在水上,下面多数是两根石柱托起,也有整体石墙砌成。一式木制墙壁,窗户由一扇木板关启,打开时,用两根木杆斜伸出顶住,有的还留有漏空阳台,窗台、阳台多摆放鲜花盆景。临窗可见处,老人在对奕,孩童在朗读。所有房屋外景,灰的瓦顶、褐的板壁、阳台上的花草、院中露出的的树木、悬挂的拖把、晾晒的衣衫,悉然倒映在河中,水面平静清爽到没有一点晃动和隔膜,好像房子底下也是天空。水流的结构颇考究。市河走到太平桥处,突然呈现“凹”字形,游人可在“凹”字三壁回廓的栏椅上小憩,也可迈过“凹”字缺口上的石桥继续前行。我找个空位坐下,低头观赏一池碎玉,一池天光云姿,观赏交迭在其中的山墙屋顶、桥身桥堍、写生作画的少男少女们的身影,抬头品味回廊墙壁的两幅碑刻,一幅横刻,字为:烟霞性之所适;一幅竖刻,字为:佛曰不可说 不可说 一说便是错。我不懂也不信佛,此刻真的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眼前的境界了,只觉得水韵在流动,通过回廊,通过了人的身心。

    水的姐妹是蓝。蓝使乌镇得到提升。在东市河南岸旅游商品区的摊位上,在观前街的林家铺子里,在常丰街的店堂内,在游人的手中,到处可见蓝印花布制作成的物件,有斜襟的女式套装、披巾、坤包钱包、手饰盒、各式工艺挂件,品种非常丰富。这种蓝色来自一种植物――蓝草,她的价值正在这里。说起蓝草,可能不少人还是雾里看花,但说出它的根,则人人皆知:板蓝根,所以宋元时蓝印花布又称药斑布。这种从蓝草叶子提取染料,集绘画、镂刻、织造、印染于一体的传统艺术,显示了经久不衰的魅力。理论上总结她的特点是:融进了青铜纹饰的高古、秦砖汉瓦的粗犷、宋瓷的典雅、苏绣的细腻、剪纸的简练、织锦的华贵。我实地欣赏了清明上河图和牧羊图,承认了这个概括,佩服得五体投地。清明上河图的铺张细腻,使蓝印花工艺经受了出色的考验,而牧羊图的构思、镂刻、印色都似神来之笔,牧羊犬在前,牧童殿后,中间四、五十头羊儿亲密无间,神态鲜活,笔走意动,简练中透丰富,令我流连忘返。在东大街297号宏源泰染坊,我们目睹了印染全过程。出炉后的蓝印花布每幅长12、宽27寸,对折挂在高高的木架上,随风飘荡,人们在中间游走,手抚新鲜的花样,嗅到的是淡淡的豆浆样的清香。

    清华发自水,本质见于蓝。水和蓝酿造了乌镇的历史。

    在封建文化中,翰林夏同善被引为乌镇人的自豪。夏同善中进士后,与翁同和一起当选光绪皇帝的侍读,虽为御用文人,却不失骨气。当年杨乃武和小白菜的冤案发生后,他与28位浙江籍京官联名上书慈禧太后要求重审获准,为此得罪高官,贬为江苏学政。夏同善治家,则孝勤严正,俭朴淡泊。在翰林第,我抄了一副对联:万卷藏书宜子弟,千章杞梓荫云天,可以看出他的胸襟。

    浙北向为富庶之地,乌镇社会在崇尚读书进仕的同时,也以经商求发达。开设于光绪年间的汇源当行是乌镇经济繁荣的标志(全盛时乌镇有当行13家)。当行的石库门坚固厚实,当柜高一米六,游客往柜下一站,依稀可见当年当行伙计伸出来的长满粗短指头的双手。典当规矩有15条,其中第一条全文如下:商人遵奉在官厅缴纳登录税银,请领凭证,得以设典营业;第二条全文如下:典商遵定章输税,此外各项公事一概免捐。言简意赅,一目了然,不知执行起来是否像当代这样还有各种乱收费现象。现在我们三令五申重商亲商,改善投资环境,实际上定规百多年前祖宗已经明确,只需拨乱反正即可。据记载,开当行一般是包赚不赔的。不管什么好东西,进了当行就不值钱了。比如,当票的题头名称是这样开的:破铜表(实际是金表),硝石(实际是翡翠、白玉),杂木(实际是红木);柴木(实际是黄杨)。在效益好的时候,伙计们的生活还是不错的,有一首当行竹枝词写道:天长夜短人犯困,忽听请饭精神振,哪来幌杆挂窝头,四菜一汤何足论。后来封建社会走到尽头,资本主义又起不来,战火频仍,世道就不行了。

    为改变社会现实,探求真理,茅盾(沈雁冰)为乌镇举起了革命的旗帜。茅盾从189674出生到13岁,一直在乌镇观前街17号的故居生活,读小学是在隔壁的立志学堂。家乡的清水秀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哺育了茅盾,为他的文笔和书法注入了特有的清秀。茅盾10岁丧父,母亲独自抚育子女成长,教给他们独立和自强,培养出革命的一家。1973年茅盾作七律纪念母亲:乡党群称女丈夫,含辛茹苦抚双雏。力排众议遵遗嘱,敢犯家规走险途。午夜短檠忧国是,秋风落叶哭黄垆。平生意气多自许,不教儿曹作陋儒。在立志堂的茅盾纪念馆,《春蚕》、《林家铺子》、《子夜》中的人物老通宝、多多头、林老板、吴荪甫、赵伯韬等,都已刻上木壁,栩栩如生。用茅盾故居来作乌镇游的压轴之章,实属分量相当。

    走出乌镇古镇区,重新置身于现代文明的繁华和喧嚣,因终于了却了一个心愿而高兴。回程路上,在车窗里望着运河的水,望着乌镇的农舍和桃源的花木,心境十分平静,视野柔和,中年情怀变得更加润泽和宽坦。

    烦恼是可以抛在脑后的,局束是能够奋力伸展的。回到盛泽已近下午六点,中午花5元钱吃一碗馄饨,肚子早就咕噜咕噜叫了,连忙要开饭。听我一说,弟弟们开酒瓶,侄子送酒杯,侄女放筷子,弟妹端上热气腾腾的腌笃鲜、酱烩蛋、白斩鸡,都是我最喜欢吃的,随即杯盏叮当,酒酣耳热起来。我经济条件不如弟弟,对他们也没有什么支持,但总是这样亲密无间。我边倒酒边对伯父说:您告诉我的要到桃源摆渡去乌镇,已是老黄历了,但乌镇的确保存得好,玩得很开心,来,我提议我们弟兄一起敬您一杯!伯父是黄酒,只喝了小半杯,我们是干红,每人满杯一饮而尽。

   2002 年5月7日草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