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暑期优秀中学生历史文化夏令营成功举行

 西域研究 2018-09-20

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暑期优秀中学生历史文化夏令营成功举行

发布: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浏览:356 时间:2018/7/25 0:06:08 << 返回

      2018年7月23日至2018年7月25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2018年陕西师范大学优秀中学生暑期历史文化夏令营在我校长安校区成功举行。
      7月23日上午9:30,夏令营开营仪式在我校长安校区新勇活动中心二层报告厅开幕。我校副校长党怀兴,教务处处长李贵安,教务处副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辛向仁,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郭艳利,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焦恒以及来自西安铁一中、高新一中、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甘肃武威中学等多所全国优秀中学的带队老师与夏令营学员等近二百人参加了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党怀兴副校长对参加本次夏令营的老师、学员表示欢迎,对诸多参与的中学长期以来给予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表达了由衷地感谢。他指出,陕西师范大学优秀中学生暑期夏令营的举办,在促进我校与参会中学的联系,尤其是对参加夏令营的学员认识和了解陕西师范大学做出了积极贡献,必将成为我校教育活动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会在省内外形成广泛影响。他表示,此届夏令营活动得到诸位来宾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授课专家都是来自我校的知名学者和行业巨擘,在各自领域都有着深入研究、长期实践和独到见解。希望各位青年学子能够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夏令营中创新思维,贡献真知灼见,激荡思想火花,收获宝贵的友谊,为未来奠基,也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意见,共同推动我校教育事业的建设发展。
      在为期两天半的夏令营活动中,我院多位老师为学员们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讲座。王双怀教授的“西安的历史与文化”讲座详细讲述了西安在历史中的发展演变与地位,生动地阐释了几千年来在西安这座古城所沉淀的文化氛围与历史气息,让历史学真正活了起来;杨瑾教授做了题为“陕西文物精华”的讲座,为学员们介绍了以三彩载乐骆驼俑及玉带銙等珍藏在陕西各大博物馆的诸多精品文物,并讲述了许多藏在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文物让学员们深入了解文物与博物馆学;焦杰教授“经史子集——古籍分类与整理”则为学员们介绍了我国古代文献的分类标准,并从中选取了几十部经典文献作为范例讲解了其具体内容,让同学们在了解文献的同时对文献学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员们还参观了我院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考古资料整理室及我校教育博物馆,在此期间,张光伟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我院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先进理念,将历史学与现代信息科技相结合,实现历史学的现代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打破了学员们对于历史学的传统认知,加深了学员们对于我院历史学的兴趣;郭艳利副院长和朱君孝副教授则在教育博物馆和考古资料整理室通过参观讲解的形式为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教育博物馆和我院考古学的发展,郭艳利副院长为学生们讲述了考古学的基本方法以及一些考古学的专业知识,朱君孝副教授则为学生们介绍了西安市米家崖遗址的发掘与资料的整理,通过和文物的零距离接触,使得学生们对考古学的内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对报考考古学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另外,活动中组织了多次分组讨论,我院的老师与研究生和学员们进行了亲切、深入的交谈,对于各个学科的内涵、我院高考报考情况及其他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参观结束后,在我校教育博物馆一层学术报告厅成功召开了夏令营的闭营仪式。我院副院长郭艳利,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张光伟老师,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带队老师万维维,梁丽老师,以及夏令营学员们及志愿者六十余人参加了仪式。
      仪式上,郭艳利副院长感谢了参与的学校和老师、学院,从多个层次谈了对学员们的期望和学习生活上的建议,总结了我院的优势和特点,介绍了我校的校训、学院的院训、院风,并对学员们未来报考陕西师范大学表示了欢迎,郭老师表示,希望同学们打破对传统历史学的认知,研究历史学要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性思维,要明确目标,提出问题,努力进取;张光伟老师则进一步解释了关于文理科在历史学中的结合,提出在这一过程中,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在场同学的祝福和期望;万维维老师作为带队老师代表发言,对本次夏令营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感谢了校方和学院的辛勤付出,给了学员们一个学习的机会,并表达了对全体学员们的期望。另外,来自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张奕睿和来自甘肃省武威一中的齐婧澐作为学生代表进行了发言。
      本次夏令营活动前后共历时两天半,安排了丰富多彩的专业介绍、学术讲座、参观学习、小组讨论等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高水平专业讲座和交流讨论,为广大中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历史文化学院的平台。同时,通过本次夏令营的顺利召开,也将进一步提高历史文化学院的影响力和提升知名度,并吸引广大优秀学子前来深造。


文:杨云鹏
摄影:张光伟、陈丽媛、杨云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