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给中国“抹黑”,也能拍出令人惊喜的华语电影

 qhtqht12 2018-09-20

谁说国产电影拍农村一定要卖惨、反应社会黑暗?


不,拍农村照样可以阳光、积极、阳光明媚——


《米花之味》



听名字,有种越南电影的感觉。


但本片才不是东南亚电影呢,只不过故事的发生地是在离越南很近的云南沧源。


女主叶喃是一位打工返乡的单亲妈妈。



因为自己常年在外打工,所以,女儿喃杭便留在家里和爷爷相依为命。



和很多乡村老人一样,喃杭的爷爷只管孩子温饱,至于教育问题则从不在乎。


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同学、邻居的相处,他从来不管不问。


因此,当叶喃回到家后才发现喃杭已经变成了不受管教的问题儿童——撒谎、逃课、沉迷游戏、顶撞老师、偷东西。



喃杭从城里给女儿带回进口巧克力,她转身便拿到学校贿赂老师:


麻烦老师帮我调下座位,我不想坐第一排了。


What?老师原本欢喜她心里记挂自己,原来是“鸿门宴”啊!


于是,老师把放到嘴边的巧克力物归原处,并原封不动的还给了喃杭。



长期的“留守生活”让喃杭学会了看人下菜,知道什么时候能进,知道什么时候该退!


不知不觉中,她早已将伪装自己起来,并学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


叶喃回家后,喃杭也不曾释放真实的自己。



她总是找借口避免和母亲呆在一起,晚上甚至躲在被子里不愿看到母亲。


被母亲询问原因时,一句“还是听声音好一点”,着实让人心酸。



叶喃意识到母女俩的感情已经淡薄到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


所以,她没有逼迫女儿和自己亲近,反而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关心疼爱她。



喃杭放学时,她开车去学校接女儿放学,并试着和她的小伙伴拉近关系。


她主动邀请喃杭的同学一起乘车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她发现这群“留守儿童”的教养问题颇为严重。


四个人坐在车上,打开窗户,边闲聊边嗑瓜子,而那些瓜子皮直接扔出窗外。



其实,在农村把瓜子皮直接扔到地上太普遍了,并不涉及教养和道德问题。


但是,在别人车上一直嗑瓜子就会很烦人。


瓜子皮小且不易被发现,收拾起来相当麻烦,尤其是造垃圾的人到站走了,留下车主人一人处理垃圾,相信开过车的人都有过这种想骂人的时候。



可即使如此,叶喃对喃杭和她同学仍然很温柔,亲切的和他们聊学校生活。


在路上,他们一行人遇到了喃杭的同桌。


同桌告诉叶喃,她女儿整天满口谎话,说脏话、欺骗老师、学习倒数、偷别人东西······



喃杭在学校的所有劣行,同桌全都如实告诉了叶喃。


出于保护喃杭,叶喃当即把男同桌赶下了车,表示不相信他说的话。



但当一车人散去,回到家后,叶喃和喃杭的矛盾终于爆发。


下车前,喃杭狠狠地摔了一下车门,并气冲冲的冲入房间。


从后面赶上来的叶喃,怒气难消,指责女儿不懂礼貌、不尊重人。



就这样,母女俩一个在台阶上,一个在台阶下,四目相对,相互指责。


喃杭责怪母亲不关心她,除了给生活费,并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职责。


甚至怀疑父母离婚,都瞒着自己。



而叶喃则嗔怪女儿不为自己的将来考虑,进入社会后,没有文化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至于外面的八卦流言,更是无稽之谈。



但是这一通争吵,母女俩任何问题都没能够解决,两人之间的积怨反而越来越深。



于是,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喃杭和朋友两人到网吧打游戏放松心情。


沧源地处偏远山区,夜晚人迹罕至,两个小姑娘独自出门多令人担心呀!


所以,叶喃发现喃杭不见的时候,立刻起床去外面找她。



从家附近的寺庙到整个村落,都没有见到喃杭的踪迹。


然后,她开车来到镇上的网吧,发现两个小姑娘果然在这里玩游戏打通宵。



她从后面走进喃杭,两人并没有在意她的身影。


她再从侧面盯着喃杭,但全神贯注打游戏的两人还是没看到有人走近。



眼看两人玩忘乎所以,叶喃并没有惊动她、责骂她,而是在网吧外守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喃杭和同学玩尽兴了,出来网吧门口,发现了叶喃的车。



两人悻悻地敲开车窗,小心翼翼的坐到了车里。


但是,叶喃仍然没有责怪他们,一句埋怨的话都没对她们说。



对很多人说,父母这样的处理方式才是最恐怖的。


如果做错事,父母打一顿骂一顿就是一时的对抗,但如果换成双方冷眼相对,怕会是一场腥风血雨。


所以,两人坐到车里本来想着叶喃会是一顿狂风暴雨般的指责,但她却没有,而是整整衣服去外面买了一份早餐,像是某种幼稚的报复。



而喃杭在车后座,脸上没了恐惧,而是平静地打量母亲。



这一刻,她们如同两个陌生人,从疏离,到观察,到试探,再到斗争,归根结底只是在寻找并确定对彼此的爱意。



可是,“网吧事件”没多久,警察便找到了喃杭家。


为什么?


因为喃杭和同学到网吧玩游戏的钱,是偷别人家的。


而且偷得不是100、200,而是上千元。



叶喃和喃杭坐在警车里,看到警察放在车里的赃款,叶喃心痛极了。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女儿居然会是小偷。


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


她叫停了警车,眼含热泪的走路回家。



她不愿面对这个事情,也不知道该是以怎样的心态面对。


原来她是如此的不了解女儿,更何谈如此教育好她。


她想一走了之离开女儿,只要给她钱就行。



但是同学女儿的去世让叶喃意识到——陪女儿一起长大才是对她最好的教育。


所以,她改变了计划,留在村子里陪女儿面对所有流言蜚语。


喃杭不再是“留守儿童”,也不再是“问题学生”,她敢于向别人承认错误,也勇于承担责任。



叶喃和喃杭这对互相仇视的母女,终于站在了同一个战壕。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金钱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但亲情却是什么也无法弥补的。


父母的关心、陪伴才是他们最好的礼物。



坦白说,一般我们想到留守儿童就会觉得比较灰色、比较惨。


但《米花之味》却用明亮的色彩、完美的结局,拍出了难得一见的幽默感和温暖气质。


带着生机,溢着新意,有那种勃勃生长的气势。



也希望中国电影以后描写农村生活时,少一点卖惨和批判,多一点创新和温暖。


比如,毕赣的《路边野餐》将中国农村拍出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和轻盈的诗意。


《米花之味》则是用乐观积极的态度来讲述严肃的社会现实。


(参加威尼斯电影界的女主和导演)


所以,当明亮、乐观、俏皮成为观察中国现实时的一种异类,《米花之味》带来的感动与惊喜才显得珍贵。


河马哥真诚希望更多人珍视这块米花简单真挚的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