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拍讯 | 香港苏富比《中國藝術珍品》专场拍品预展:明清瓷(总49件 )

 你我入画 2018-09-20





2018年10月3日下午15:00香港苏富比《中國藝術珍品》专场开拍,欣呈雅瓷华物,其中首推清乾隆蓝地缠枝莲纹瓶,洋彩妙绘卷叶番花,溢展西风,巧添如意双耳,下繫卍字绶带,夺目祥瑞,瑰丽珍稀。本次专场总计99件拍品,我们整理出其中的明清瓷器,接下来带给大家本次专场的拍卖预展信息。


清乾隆 洋彩藍地番蓮紋如意耳瓶
《大清乾隆年製》礬紅款

36.7 公分,14 1/2 英寸


估價   40,000,000 — 60,000,000  港幣

35,154,191 - 52,731,287人民幣


乾隆洋彩瓷,工藝卓絕,釉彩豐美,華麗耀目,乃同朝官窰瓷之佼佼者。此件如意耳瓶屬同類洋彩瓷中特為突出之例,繪技精熟,配色明豔,盡顯官窰瓷人巧能臻藝。瓶身施藍地,如意耳繫紅色授帶綴「卍」字,相類之例極為罕見,鳳毛麟角。存世僅知四例清宮舊藏洋彩如意耳瓶:其一與本品極為相似,或原為一對,1997年4月28日售於香港佳士得,編號755;另三例均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刊載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琺瑯彩.粉彩》,香港,1999年,圖版118,洋彩綠地勾蓮紋如意耳瓶(圖一);圖版126,紫地勾蓮紋如意耳葫蘆瓶;圖版127,紫地勾蓮紋如意耳瓶(圖二)。清宮舊檔雖曾記載洋彩藍地瓷瓶,存世之例仍極珍罕,下文詳述。

洋彩,由歐洲傳教士傳入清宮造辦處,景德鎮御窰廠督陶官唐英(1682-1756年)將其發揚光大,成果巧奪天工,臻善至美,展現中式美學與西洋技法之完美融合。

「洋彩」一詞,首見於1735年唐英撰《陶務敘略碑記》,藍浦,《景德鎮陶錄》,1815年,亦有述之。唐英敘及「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法瑯畫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無不精細入神」。1 1744年,唐氏針對洋彩仔細詳述:「圓琢白器,五采繪畫,摹仿西洋,故曰洋彩。須選素習繪事高手,將各種顏料研細調和,以白瓷片畫染燒試,必熟諳顏料、火候之性,始可由粗及細,熟中生巧,總以眼明心細,手準為佳。」2

當時,西洋不僅傳入釉彩新色,亦帶來當時風行歐洲之西洋設計、裝飾元素等,如本品器身纏枝蓮紋間所綴各色圓珠,可見於西洋巴洛克風之花形裝飾,瓔珞珠串巧施光影,強調立體效果,宛若珍寶般耀眼。洋彩之研發,帶給清代御窰更為豐富的色彩選擇,於既有官瓷基礎上,增添了前所未見的新穎風格。

乾隆皇帝重創新,命宮廷畫師、藝匠竭其所能,巧探虛實,推陳出新。洋彩新創「錦上添花」技法,乃中國瓷器發展史上首度得以呈現仿似織錦般繁麗紋飾,效果細緻柔美,富麗尊貴。洋彩運用西洋明暗陰影透視法描繪紋飾,中西繪畫傳統相映交融,如此技法深得乾隆帝喜愛,可見於宮廷畫師郎世寧之繪畫風格。

御窰廠燒製洋彩瓷數量多為單件或成對,無大量燒造,更顯珍稀。據清宮檔案,藍地洋彩瓷僅燒造於十八世紀中期寥寥數年,成品數量極少,《清宮瓷器檔案全集》載錄,乾隆十三年(1748年)一月十日,七品首領薩木哈來說太監胡世傑交洋彩藍花地畫金花瓶一對,皇帝下旨交佛堂。同年十月十九日,司庫白世秀將一對洋彩藍地畫金花瓶交太監胡世傑呈上。乾隆十五年十八日(1750年),庫掌達子來說太監胡世傑交洋彩藍地錦上添花蓍草瓶一對,隨木座(圖三)。3 檔案僅錄此三對洋彩藍地瓶,造於1748至1750年間,均由太監胡世傑上呈。清檔中時見胡氏大名,應為高宗重用人物,負責傳旨、監督並呈交工藝品。

本瓶之技法、配色顯洋風,觀其造形與紋飾,卻屬中式卓絕佳作。當朝製作目的雖未明,藍地搭配纏枝蓮紋、如意耳、紅授帶及卍字紋,均載祥瑞之意,「青蓮」與「清廉」諧音,寓意皇帝重操守德行。清廉首見於《東觀漢記》,乃東漢時期,班固(公元32-92年)等史家修纂而成,其中〈周澤傳〉錄,「拜太常,果敢,數有直言,朝廷嘉其清廉。」4 藍色且與進學相關,儒家學者荀況,《荀子》〈勸學〉述及「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意指經由學習,可提升自我,甚可超越師輩。5 寄寓清廉、鼓勵精進佛學(蓮紋意涵),此瓶配色與紋飾應深得乾隆帝歡心,如意耳及卍字亦有祝願之意。卍字隨著佛教傳入中國,音同「萬」,與紅授帶相繫,意喻「萬壽無疆」。

清雍正 灑藍釉白花花卉紋盤
《大清雍正年製》款

33.2 公分,13 英寸


估價   1,500,000 — 2,000,000港幣

估價  ( 1,318,282 — 1,757,710   人民幣)


依其藍地留白花卉圖案,此盤乃仿宣德折枝花卉器。原例可見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錄於《明代宣德官窰菁華特展圖錄》,台北,1998年,圖版193。明萬曆年間,首現中央飾四朵花卉的設計,圖案更類近現拍品所飾,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萬曆例,可資比較,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裏紅(中)》,上海,2000年,圖版195。

以施釉技法而言,雍正年間對早明設計的模仿可謂唯妙唯肖,正如上海博物館所藏之雍正作例,刊於陸明華,《明代官窰瓷器》,上海,2007年,圖版5-33。與萬曆盤以一般鈷藍釉下青花作留白之飾不同,宣德作例及上海博物館的雍正盤,皆施一層均厚深藍色釉。現拍品上的藍釉更是以覆蓋細紗之竹筒吹灑上色,形成如此細緻的灑藍效果。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有一類同瓷盤,錄於 Suzanne G. Valenstein,《A Handbook of Chinese Ceramics》,紐約,1989年,圖版248。玫茵堂珍藏中也有相同技法的灑藍留白盤、盌及一灑藍填黃釉、飾相同圖樣的瓷盤,見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1994-2010年,卷2,編號843、842及844。玫茵堂藍地白花盤曾為 Edward G. Kennedy 及 Edward Kennedy Torrington 所藏,原從紐約佳士得1989年12月2日拍出,編號370,又在2011年4月7日於香港蘇富比易手,編號75。Alexander Robertson 舊藏還有一例,近售於香港蘇富比2018年4月3日,編號3617。


清乾隆 粉青釉萬年吉慶如意蓋瓶

《大清乾隆年製》款

通高 25 公分,9 7/8 英寸


估價1,800,000 — 2,500,000港幣

估價1,581,939 - 2,197,137人民幣


此瓶形制珍罕獨特,浮雕細膩,青釉朗潤,展現景德鎮御窰廠在著名督陶官唐英(1682-1756年)監燒下之精煉製瓷技藝。唐英十六歲入宮,進內務府伺候於雍、乾兩朝期間。其涉獵清宮浩瀚庋藏,飽覽前朝經典,秀穎聰慧,借鑒創新,恪盡職守以投聖意。透過本品,可見陶工凝練革新之卓著成就,瑩潤青釉,配以曼妙紋樣,盡顯乾隆帝對宋代臻瓷的慕古之情。

青釉燒造,初見於宋,宋朝伊始,便為世人所鍾愛。單是宋代一朝,已見南宋瓷匠致力承襲北宋之風,延續此瑩澈如秋水碧玉之御瓷美色。歷朝歷代巧思層出,敬而效之,比比皆是。至清雍正一朝,此等釉色再現於世,並不常見,多以小件為主,兼飾浮雕者,則更只偶有見之。十八世紀,景德鎮御窰所出素胎,土色潔淨純白,匠人配此清透釉色,更顯精美異常,創出甚受帝王青睞,賞心悅目之作。

本品巧取如意形制,線條勾曲緊勁,流暢自然,婀娜多姿。器身環綴浮雕如意紋,互相呼應,輝映成趣。罩施青釉,潤澤明亮,襯托浮雕圖案,層次分明,明暗相間,渾然天成。瓶身飾滿祥瑞圖案,玲瓏別緻,正合乾隆喜好吉祥紋飾之意。除如意主題外,瓶身中央巧綴蓮花、瑞蝠、石磬,寓意福壽連年、洪福齊天。

青釉浮雕瓷中,時見樂磬垂掛各種紋樣,以磬掛雙魚者居多,參考乾隆瓶例兩件,其一帶如意耳,售於香港蘇富比2013年10月8日,編號202;另一青釉浮雕吉慶有餘青花描金粉彩八方瓶例,2015年4月7日售於香港蘇富比,編號3616。瑞蝠配以樂磬此組合,鮮見於青釉浮雕瓷上,偶現於各式乾隆御製瓷器,見一粉彩瓶例,售於香港蘇富比2018年4月3日,編號3205。

如斯造型之瓶例屈指可數,未見著錄,僅有與本品成對一例,售於香港蘇富比1982年5月19日,編號286。


清雍正 冬青釉包袱瓶
《大清雍正年製》款

22.4 公分,8 7/8 英寸


估價   15,000,000 — 20,000,000  港幣

13,182,822 - 17,577,096人民幣


本品清雅秀麗,修飾極盡簡約,釉色寧靜潤潔,為雍正瓷藝登峰造極之作。此瓶心懷尚古,意取宋品官瓷,卻受日式傳統包袱布風呂敷啟發,深通世宗尚古開新之帝王品好。施冬青釉於器身浮雕紋飾上,凹凸之間,釉藥流敞,呈現厚薄濃淡之變化,引人駐足細注。

結帶包袱紋,雅致像生,得雍正帝青睞,見於御作坊所製漆品、金屬胎畫琺瑯、瓷器及各式器物上。乾隆年間,御匠工藝更見嫻熟,各匠推陳創新,愈見雄心。據圖錄《金相玉質:清代宮廷包裝藝術》(澳門藝術博物館,澳門,2000年,頁121)所考,雍正十年(1732年),上貢洋漆包袱式盒二件,雍正為之甚喜,遂詔命仿製。金屬胎畫琺瑯亦有飾包袱紋者,可見一黃地包袱紋蓋罐,以粉色綬帶打結束之,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錄於《明清琺瑯器展覽圖錄》,台北,1999年,圖版108,亦有一乾隆款器,圖版109。

此瓶在結帶包袱紋上推陳出新,通體剔刻豎道紋,肩部則浮雕繫繩,以代綬帶。此類器物絕無僅有,惟一屬日內瓦鮑氏典藏,錄於 John Ayers,《Chinese Ceramics in the Baur Collection》,卷2,日內瓦,1999年,圖版279。亦可見一乾隆款繫繩紋瓶,為清宮舊藏,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顏色釉》,香港,1999年,圖版139。

繫繩紋樸雅內斂,遠溯戰國器物,青銅壺上仿繫物之索;如一青銅繩絡紋壺,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曾展於《清代宮廷包裝藝術》,北京,2000年,編號7。後世飾繩絡紋之器物皆為仿宋瓷,可參考一仿官釉例,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圖載《清代御窰瓷器》,卷1(II),北京,2005年,圖版16;耿寶昌於《明清瓷器鑑定》有錄一雍正繩繫樽示意圖(香港,1993年,頁238,圖20);亦有一粉青釉絡子尊,同為六子篆書款,為 Hermann Dobrikow 舊藏,售於香港佳士得2015年6月3日,編號3103。

本瓶釉色光華瑩潤,所施仿宋青釉,足顯雍正皇帝慕古雅意,亦見御窰為迎合聖意之創新技術。窰工篩減宋代龍泉釉中鐵質,乃得如斯水瑩青釉。唐英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著《陶成事宜紀事碑記》,記載當時研創青釉數種(見 S.W. Bushell,《Oriental Ceramic Art》,倫敦,1981年,頁197)。唐英自督陶起,便訪盡名窰古址,鑽研宋、明美瓷,其工、質、形、紋、本,皆深熟於心,融會貫通,創新巧懷古之式,苦盡處終得大成。製器之技,蘊涵精湛巧藝,俗諺「十窰九廢」,講究窰器釉料配製,精準掌控燒造溫度,方得完美結晶。此品之青釉創燒於康熙,雍正繼而善之,技法日臻精熟,遂見本品青釉澈淨明潤,為瓶身線條及隱現浮雕襯托,更顯雅緻。

本瓶款識,亦甚為罕見。林業強曾論述一相近款識,見〈清代雍乾兩朝御窰瓷器四題〉,《機暇清賞:懷海堂藏清代御瓷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2007年,頁54,並載數篆書款,頁38。作者表示本款頗為罕見,或僅用於雍正朝若干年,後改用另一款識。另參考一仿汝釉盃例,書兩行六字款,出自胡惠春收藏,2011年11月30日售於香港佳士得,編號2929。


清雍正 粉彩皮球花盌
《大清雍正年製》款

15.4 公分,6 1/8 英寸


估價   8,000,000 — 12,000,000  港幣

7,030,838 - 10,546,257人民幣


此皮球花紋盌,圖案屬景德鎮御窰廠創新之作,雍正一朝,皇帝勇於超越傳統,力求突破,推陳出新。其父康熙帝復興御窰,鼓勵燒瓷技藝發展,四子雍正帝,則為御瓷之器形紋飾注入新生命。此舉並沒有把御瓷之風格嬗變與其傳統割裂,反之,在聖上的鼓勵下,宮廷畫家與藝匠從豐沛源遠的工藝發展中汲取精華,卻未拘泥於傳統規範,敢於破格求新,接受舶來飾樣,古今兼備。

皮球團花,層疊相蔽。此圖紋可溯源至日本,原乃家族徽章,呈圓形,稱作「紋」,常見於織品、漆器、陶瓷及其他工藝品。雖說景德鎮御瓷廠繪施團花紋,很可能與雍正帝對日本藝術之喜愛有關,然而在約一個世紀前明末之時,景德鎮已有採用相似紋飾。為了對日外銷,早於十七世紀中葉,景德鎮的中國瓷匠已開始繪飾日式圖案。許多青花及彩瓷(祥瑞及赤絵)均以相類團紋融入設計,或以此作邊飾,迎合東瀛品味,例可見西田宏子及出川哲朗,《中国の陶磁》,卷10:明末清初の民窯,東京,1997年,圖版32、64、66及頁125,圖75,頁127,圖81,頁131,圖89。

眾知雍正帝推崇日本美學,對於日式金銀蒔繪漆藝更深感興趣。清宮舊藏此類日本漆盒甚多,其中部分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參見展覽圖錄《清宮蒔繪-院藏日本漆器特展》,台北,2002年,其中提到(頁10):「清代的雍正皇帝由於喜愛蒔繪,時常命造辦處仿作洋漆,不過在製作時,常依喜好修改樣式。另一方面,雍正也常移植洋漆的裝飾風格或紋樣。」

此盌上所飾,常稱為「皮球花」,似借鑑日本蒔繪圖樣,如台北故宮藏多件日本漆盒,皆飾此團花紋樣(同上註,圖版20、32、61、65、68-71),可以推想雍正帝曾鼓勵清宮畫師,自東洋器物擷取靈感,進而發展出御瓷上之中式圖紋。景德鎮御窰廠,曾以鬪彩及粉彩描繪皮球花紋,後者以新研發之不透明粉彩調子,細繪團花,清新悅目。

北京故宮藏相近瓷盌,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琺瑯彩.粉彩》,香港,1999年,圖版67。Keith Murdoch 爵士及 Andrew Drummond 遞藏一對,1995年5月1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出,編號669,現為望星樓寶蓄,收入《清代康雍乾官窰瓷器:望星樓藏瓷》,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學院,明尼阿波利斯,2002年,編號49。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一雍正年款盌,尺寸略小,見於該院展覽《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台北,2009年,編號II-88。玫茵堂舊藏一對鬪彩皮球花盃例,售於香港蘇富比2011年4月7日,編號6。另有兩盃,分別以鬪彩及青花飾之,刊於《清宮瓷器:南京博物館珍藏系列》,上海,1998年,圖版25。

乾隆時,類似皮球花紋,見有不同組合變化,有飾於較奢華之錦地或單色釉瓷上。作例可見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茶壺二把,皆出自清宮舊藏,刊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琺瑯彩.粉彩》,前述出處,圖版108、109。


清雍正 青花喜上梅梢扁壺

27.8 公分,10 7/8 英寸


估價  1,200,000 — 1,500,000  港幣

1,054,626 - 1,318,282人民幣


明宣德 青花暗花纏枝芍藥笠式盌
《大明宣德年製》款

20.6 公分,8 1/8 英寸


估價  4,000,000 — 6,000,000  港幣

3,515,419 - 5,273,129人民幣


此盌器形典雅,花卉紋飾諧和自然,鈷藍濃麗,內添暗花,展示中國獨特之高雅審美品味,誠宣德官窰之代表作。參考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一例,錄於《明代宣德官窰菁華特展圖錄》,台北,1998年,編號61。北京故宮博物院亦有一例,見《故宮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下冊,北京,2002年,圖版142。亦可參考一例,售於香港蘇富比2013年10月8日,編號217,以及仇焱之舊藏例,曾入 Myron Falk 伉儷珍存,先後售於紐約佳士得及香港蘇富比,分別為2001年10月15日,編號135,以及2005年5月2日,編號506。

此類瓷盌以永樂器為原型。永樂雛例可見阿德比爾寺舊藏,同飾有暗花纏枝花卉紋,現存德黑蘭伊朗國家博物館,圖可見於 John Alexander Pope,《Chinese Porcelains from the Ardebil Shrine》,華盛頓,1956年,圖版48,同錄於三杉隆敏,《中近東之中國瓷器》,卷3,香港,1981年,編號A60。

乾隆帝對此精緻紋飾甚為鍾愛,曾命御窰廠依宣德瓷作仿傚燒造。大維德爵士蓄一宣德外芍藥內暗花之盌,曾與其珍藏中之乾隆年款例一同展於《Elegant Form and Harmonious Decoration. Four Dynasties of Jingdezhen Porcelain》,倫敦,1992年,編號34、168。


清康熙 御製北京銅胎畫琺瑯天藍地纏枝花卉紋盌
《康熙御製》款

15.2 公分,6 英寸


估價  3,000,000 — 4,000,000  港幣

2,636,564 - 3,515,419人民幣


歐洲傳教士滿腔宗教熱忱來華,上獻各式新奇西洋器物,如錦緞、絲絨、西洋鐘、油畫,以及利摩日、紐倫堡、日內瓦與柏林等地所製之銅胎琺瑯器,望藉此進宮,擴展其影響力。如此器物深為康熙所喜,他蒐集各式西洋鐘、科學儀器及琺瑯器,對後者尤其珍愛,更於造辦處設琺瑯作,融西洋技藝於傳統匠工,創琺瑯藝術之先河。

1684年海禁解除,歐洲傳教士將金屬胎畫琺瑯技術傳入廣州,身處通商口岸使廣州工匠得以比北京造辦處更快接觸歐洲進口畫琺瑯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廣東督撫命法國傳教士 Jean-Baptiste Gravereau,又名陳宗信,赴京傳授造辦處匠師燒琺瑯工藝(見展覽圖錄《清代廣東貢品》,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1987年,頁54)。

此盌融會傳統中式風格與西洋裝飾技法,端麗珍稀,別富異趣。可參考數類例,同落「康熙御製」款,一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金屬胎琺瑯器》,香港,2002 年,圖版177;一為 Victor Farmer 牧師舊藏,2004年6月8日售於倫敦佳士得,編號467;另一例曾展於《歷代文物萃珍:敏求精舍三十週年紀念展》,香港藝術館,香港,1991年,編號225,後售於香港佳士得2003年10月27日,編號725;亦有一例,為 Elizabeth Halsey Dock 舊藏,兩度售於紐約蘇富比,先於1993年6月1日,編號101,再於1998年3月24日,編號459,其後售於香港佳士得2010年5月31日,編號1863。

康熙年製之瓷器,多借鑒北京金屬胎畫琺瑯器,取其色彩華艷,紋樣至臻。台北故宮博物院可見一《康熙御製》例,其盌形較淺,花瓣飾點染技法,曾展於《清代畫琺瑯特展》,台北,1979年,編號4。


清乾隆 青花纏枝番蓮托八吉祥紋舖首壺
《大清乾隆年製》款

49 公分,19 1/4 英寸


估價   10,000,000 — 15,000,000  港幣

8,788,548 - 13,182,822人民幣


此器造型碩大,敦厚端莊,紋飾精細,既承明朝之衣缽,亦有所創新,迎合乾隆皇帝之品味,其青花色澤明快,尤是難得。乾隆時期,景德鎮御窰資源充足,技術成熟,常巧製新穎瓷器,迎合乾隆標新創異之喜好。著名督陶官唐英(1682-1756年)立志臻善製瓷工藝,在其領導下景德鎮創製獨特珍品,器形、顏色、技巧創意層出,並取思各式材質之器,匠心不遜古人。本品份量非凡,紋飾繁而不亂,正屬此時期之典範。

乾隆瓷器形制喜追古溯源,清初藝匠更擅將造型與樣式相合,以求無窮變化,藉以創思出新,本器亦不例外,其形或仿漢代青銅壺。身為鑑賞大家的乾隆,藏古、好古,因而鑑古思變,經此器可窺覷一斑。乾隆帝亦虔心信佛,尤喜八吉祥紋,如此器上之輪、螺、傘、蓋、花、罐、魚、長,皆飾於纏枝蓮紋上,蓮繞壽字,滿寓慶壽美意。

有一類例,錄於《天民樓藏瓷》,香港,1987年,圖版58,其設計被朱湯生稱為「十五世紀初風格演變之集大成者」,因除肩上海棠外,其紋飾皆承十五世紀之風。另一例,現藏台北震旦藝術博物館,錄於《青花瓷鑑賞》,台北,2008年,圖版52;有一為温莎堡舊藏,應為瑪麗皇后賞賜何活爵士之禮物,何活爵士在喬治五世在位其間曾擔任財政司司長,並管皇室庶務,此壺售於倫敦蘇富比1994年6月7日,編號358;亦有一壺曾展於《中國文物集珍:敏求精舍銀禧紀念展覽》,香港,1985年,編號185。

器形相同、尺寸較小者亦有諸例,惟其紋飾與此器不盡相同;可參考一乾隆例,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錄於《故宮藏瓷.清青花瓷》,香港,1968年,圖版2。

如此壺款盛行於清朝,至清末仍有燒造;可參考一道光例,錄於耿寶昌,《明清瓷器鑑定》,香港,1993年,圖版510。



清雍正 鬪彩牡丹彩蝶圖盤
《大清雍正年製》款

21 公分,8 1/4 英寸


估價  1,000,000 — 1,500,000  港幣

878,855 - 1,318,282人民幣


清康熙 五彩花神盃
《大清康熙年製》款 「賞」字

6.6 公分,2 5/8 英寸


估價  300,000 — 500,000  港幣

263,656 - 439,427人民幣


清雍正 鬪彩三多盃
《大清雍正年製》款

7.2 公分,2 7/8 寸


估價  800,000 — 1,200,000  港幣

703,084 - 1,054,626人民幣


清乾隆 粉彩描金雲龍紋筆

《大清乾隆年製》款

17.1 公分,6 3/4 寸


估價  1,200,000 — 1,800,000  港幣

1,054,626 - 1,581,939人民幣



清雍正 仿官釉貫耳瓶

《大清雍正年製》款

31.5 公分,12 1/2 寸


估價  1,000,000 — 1,500,000  港幣

878,855 - 1,318,282人民幣


清乾隆 白釉模印團壽紋長頸瓶
《大清乾隆年製》款

39.2 公分,15 3/8 寸


估價  800,000 — 1,200,000  港幣

703,084 - 1,054,626人民幣


清雍正 孔雀藍釉菱口水仙盆

《大清雍正年製》款

23.3 公分,9 1/8 寸


估價  600,000 — 800,000  港幣

527,313 - 703,084人民幣


清乾隆 粉青釉雲蝠紋鏜鑼洗一對
《大清乾隆年製》款

11 公分,4 3/8 寸


估價  500,000 — 700,000  港幣

439,427 - 615,198人民幣


清康熙 黃釉暗龍紋耳盃
《大清康熙年製》款

7.8 公分,3 1/8 寸


估價  150,000 — 250,000  港幣

131,828 - 219,714人民幣


清乾隆 爐鈞釉燈籠瓶
《大清乾隆年製》款

23.7 公分,9 3/8 寸


估價  200,000 — 300,000  港幣

175,771 - 263,656人民幣


清乾隆 醬釉弦紋淺盌
《大清乾隆年製》款

16.9 公分,6 3/4 英寸


估價  100,000 — 150,000  港幣

87,885 - 131,828人民幣



清嘉慶 黃釉劃皮球花紋盌一對
《大清嘉慶年製》款

11.9 公分,4 5/8 英寸


估價  300,000 — 500,000  港幣

263,656 - 439,427人民幣


清雍正 窰變釉鋪首耳尊

《雍正年製》款

24.6 公分,9 5/8 寸


估價  1,500,000 — 2,000,000  港幣

1,318,282 - 1,757,710人民幣


清乾隆 醬釉直口盌
《大清乾隆年製》款

12.5 公分,5 英寸


估價  120,000 — 180,000  港幣

105,463 - 158,194人民幣


清雍正 檸檬黃釉小盤一對
《大清雍正年製》款

8.8 公分,3 1/2 寸


估價  500,000 — 700,000  港幣

439,427 - 615,198人民幣



清乾隆 檸檬黃釉盌

《大清乾隆年製》款

12.2 公分,4 3/4 寸


估價  300,000 — 400,000  港幣

33,639 - 44,852歐元


清乾隆 黃地綠彩雲龍紋花口盤一對

《大清乾隆年製》款

13.1 公分,5 1/4 寸


估價  400,000 — 600,000  港幣

351,542 - 527,313人民幣


明嘉靖 黃地紅彩八卦雲鶴紋倭角長方蓋盒

《大明嘉靖年製》款

12.6 公分,4 7/8 英寸


估價  800,000 — 1,000,000  港幣

703,084 - 878,855人民幣


明萬曆 五彩龍鳳紋扇形蟋蟀罐

《大明萬曆年製》款

9.8 公分,3 7/8 寸


估價  300,000 — 400,000  港幣

263,656 - 351,542人民幣


清十八世紀 鬪彩雞缸盃

《成化年製》仿款

配小山冨士夫題日本木盒

6.5 公分, 2 5/8 寸


估價  500,000 — 700,000  港幣

439,427 - 615,198人民幣


清雍正 鬪彩壽桃紋盤

《大清雍正年製》款

15.1 公分,5 7/8 寸


估價  100,000 — 150,000  港幣

87,885 - 131,828人民幣


清雍正 鬪彩採芝圖盌

《大清雍正年製》款

9.2 公分,3 5/8 寸


估價  250,000 — 350,000  港幣

219,714 - 307,599人民幣


清康熙 五彩穿花龍鳳紋大盤

《大清康熙年製》款

32.5 公分,12 3/4 寸


估價  800,000 — 1,200,000  港幣

703,084 - 1,054,626人民幣


清康熙 五彩竹鳥圖八方花盆

《大清康熙年製》款

寬 51.6 公分,20 1/4 英寸


估價  3,000,000 — 4,000,000  港幣

2,636,564 - 3,515,419人民幣


清雍正 青花礬紅彩番蓮紋盌一對

《大清雍正年製》款

8.1 公分,3 1/4 英寸


估價  600,000 — 800,000  港幣

527,313 - 703,084人民幣


清康熙 鬪彩礬紅彩雲龍戲珠紋盤

《大清康熙年製》款

21.3 公分,8 3/8 寸


估價  250,000 — 350,000  港幣

219,714 - 307,599人民幣


清乾隆 青花胭脂紅雲龍紋筆

筆桿:16.8 公分,6 5/8 寸


估價  200,000 — 300,000  港幣

175,771 - 263,656人民幣


清嘉慶 胭脂紫地粉彩九秋同慶小盌

《大清嘉慶年製》款

9.2 公分,3 5/8 英寸


估價  900,000 — 1,200,000  港幣

790,969 - 1,054,626人民幣


清道光 粉彩月白地軋道開光菊花盌

《大清道光年製》款

15 公分,5 7/8 寸


估價  80,000 — 120,000  港幣

70,308 - 105,463人民幣


清道光 青花一把蓮小盤一對

《大清道光年製》款

11.7 公分,4 5/8 寸


估價  100,000 — 150,000  港幣

87,885 - 131,828人民幣


清康熙 青花纏枝花卉紋長頸膽瓶

42.3 公分,16 5/8 英寸


估價  200,000 — 300,000  港幣

175,771 - 263,656人民幣


清康熙 青花折枝花果紋笠式花口盌

《大清康熙年製》款

22.5 公分,8 7/8 寸


估價  200,000 — 300,000  港幣

175,771 - 263,656人民幣


清康熙 青花夔鳳紋雙陸尊

《大清康熙年製》款

18.7 公分,7 3/8 英寸


估價  800,000 — 1,200,000  港幣

703,084 - 1,054,626人民幣


清康熙 青花團鳳紋葵瓣式盌

《大清康熙年製》款

24.3 公分,9 1/2 寸


估價  500,000 — 800,000  港幣

439,427 - 703,084人民幣


清雍正 青花歲寒三友小罐

《大清雍正年製》款

8 公分,3 1/4 寸


估價  600,000 — 800,000  港幣

527,313 - 703,084人民幣


明嘉靖 青花嬰戲盃

《大明嘉靖年製》款

8.7 公分,3 3/8 寸


估價  150,000 — 200,000  港幣

131,828 - 175,771人民幣


明萬曆 青花團龍藏文「十相自在」盌

《大明萬曆年製》盌

15.9 公分,6 1/4 寸


估價  150,000 — 200,000  港幣

131,828 - 175,771人民幣


元 龍泉青釉浮雕「金玉滿堂」花卉圖罐

27.5 公分,1 7/8 英寸


估價  250,000 — 300,000  港幣

219,714 - 263,656人民幣


清雍正 黃地青花纏枝蓮紋折腰盌

《大清雍正年製》款

18.4 公分,7 1/4 寸


估價  600,000 — 800,000  港幣

527,313 - 703,084人民幣


清光緒 黃地三彩雲龍戲珠紋折沿盤
《儲秀宮製》款

63.2 公分,24 7/8 英寸


估價  400,000 — 600,000  港幣

351,542 - 527,313人民幣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来源于香港苏富比  古玩元素网整理编辑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