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必读清单里总有《小王子》?学到这5点,你也可以写出经典来

 冬天惠铃 2018-09-20

那天看《知识就是力量》,罗振宇提到了协同进化。他讲了《小王子》中狐狸和小王子相遇的故事。

小王子对狐狸说,咱们一起玩吧。

狐狸说,我现在还不能和你玩,因为我还没有被驯养。

驯养不是谁养谁,而是彼此共同投入一段时间,结成一种关系,从此,对方在自己的生命中都是一个唯一的存在。

罗振宇认为,夫妻关系其实就是协同进化,彼此驯养。当夫妻双方建立关系,协同进化,后面一切的美好都渐渐发生,而一段好的亲密关系,是任何情感关系都无法替代的,也会滋养你的人生。

看完那集,我就把买了好久的《小王子》翻出来,读了一遍。

最早知道《小王子》,是因为蔡康永总在书或节目中提到它。

他曾在姚晨面对网友恶评、痛苦不堪时对姚晨说:有时夜真的太黑的话,我就把我的心,偷偷移往那些依旧是白天的城市,像故事里的小王子一直移动椅子,不让太阳落下地平线。

可见,这本书对蔡康永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我看过蔡康永很多书,包括早期的《那些男孩教我的事》《LA流浪记》《宝宝啊,宝宝》,我觉得蔡康永是我认识的人中,最像小王子的人。

他脑洞很大,活得足够自我,他总能说出箴言,那都是他细致地观察人生百态后,用细腻而深沉的心思编织出的一道道彩虹。

而现在喜欢蔡康永的更多人,都是因为他的那些金句。

写给未知恋人的爱情短信

写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

……

金句传播成本很低,大家时间这么金贵,当然更愿意读有共鸣、戳中痛点、有指导方针的短句子。

这也是《小王子》成为众人追捧,经久不衰作品的原因之一。


金句很重要,一句顶一万句

乔布斯、罗永浩都是手机行业十分擅长制造金句的人。

苹果公司在推出MacBook Air 时曾形容它为: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在google上搜索“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会发现有3万多个网页都引用了这种说法,而大多数都是在发布会过后才有的。

罗永浩在发布锤子手机时说,锤子手机是“东半球最好用的手机”,而刚好那时广告审查严格,他索性在“最”前面加了个“可能是”,变成了“可能是东半球最好用的手机”,这句话让用户们一下子记住了这款手机。

参加发布会也好,线下讲座也好,大部分人听完回来,拍的照片都是PPT上的标题;

我们读的书,在阅后多年根本想不起书中讲了什么,但当时被启发的语录一定一直萦绕在我们脑海。

《小王子》金句多到什么程度?

语录大全网站【句子迷】上,摘录《小王子》的经典语录是68条,【瑞文网】上整理出了121条;

各种关于《小王子》语录的百度文库文档数不胜数;

连自媒体发文,也不约而同喜欢引用《小王子》中的经典语录。

这些金句,就像高铁一样,带着《小王子》快速走进人们的视野。


故事结构精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埃克苏佩里和蔡康永一样,都是脑洞很大的人。

好故事是需要一个大脑洞的,需要用特别的切入点和技巧构建一个big idea。

他结合自己的飞行员职业,和未被施展的绘画技巧,讲了一个魔幻故事,这就是一个big idea。

上一次让我觉得惊艳的结构,还是《与神对话》这本书。一个坠入人生低谷的人遇到可以和他对话的神,两个人一问一答,一迷一解,讲完了所有故事,还帮作者走出了低谷。

可如果再有一个人用同样的套路写个故事,就不一定能火起来了。

比如坐船遇到风浪,被拍在岛上,遇到某个小孩给他讲了很多魔幻的故事。

所谓big idea,一定在大家的认知中是陌生跟新奇的,如果套路太老,就不会激起兴趣了。会像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合家欢电影,一部两部还行,多了就乏味了。


魔幻题材,老少咸宜

魔幻题材不止孩子,大人也会喜欢。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喜欢魔幻题材的作品?

我觉得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是现实生活太无趣了。魔幻题材都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不拘泥于现实环境,不需要逻辑缜密。作品中描绘出的美好世界和神通魔力,会让我们心存向往,也会让被现实捆绑的自由彻底解放。

其二是生活压力太大了。在现实中可能遇到不公、被压榨、被制约,碍于现实世界的规则只能承受。而在魔幻的世界中,可以借由主人公的无所不能解决掉,让观众或读者的压力借由作品找到倾泻口,进而释放出去。

在《小王子》中,我们借由他的脚步,丈量了很多无法抵达的星球,也无比羡慕他的天真无邪。那些“想太多”的大人,那些被社会规则禁锢的大人思维,在他面前都自惭形秽。

谁不想成为心思简单的小王子啊?


从作者自身经历出发,让读者有代入感

以作者职业角度切入,会让作者与读者之间立马建立起联系,产生信任感。

尽管这个故事是假的,但却是建立在真实的底层逻辑之上的。它仿佛是闺蜜在跟你分享一个她最近刚刚遇到的事。这种极具亲密度的分享,会让读者产生代入感。

协和妇产专家张羽写的那本《只有医生知道》,上架不到两周就销售了21万册,后来陆续出了2和3。

她通过大量工作上遇到的病历故事,阐述女性健康的注意事项。可那些故事一定是真的吗?也许有的是,但更多的,会因为她要表述的观点而稍作加工和升华。

她的职业为这本书建立起了信任背书。

想吸引读者读进去,就要和读者建立起情感的纽带。

可以像埃克苏佩里一样,告诉读者,我是个飞行员,这是我在一次飞行事故后遇到的奇特故事,我来讲给你听。

也可以像蔡澜一样,告诉读者,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去过很多国家,因为自己好吃,朋友们也都知道,所以每去一个地方,大家都带我去当地最好的馆子,我把这些好吃的馆子记录下来,推荐给你们。

情感的联系一旦建立,信任基础就被建立,你就拿到了进入读者心智的入场券。


积极正能量,简单易读,适合学生

因为积极正能量又简单易读,《小王子》常常被推荐给学生,登上各大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作品榜单。

一旦被列入这些榜单,预示着年年都会有人读,形成了自然的传承,这样,经久不衰就不是难事了。

埃克苏佩里肯定没想到,《小王子》会被定位在这里。但我们在动笔前,至少可以为书或者文章找到它的定位。

给谁看的?

适合在何时阅读?

适合在什么地点阅读?

读者为什么要读?

我买的这个版本,除了有《小王子》的全文,还有作者写过的其他文章。

不过,那些文章我没完全看进去,但对他提到的“飞机的意义”情有独钟。

他说:

多少年以来,陆地上的道路都在误导着人们。好比那位可怜的女王,她想了解一下自己国民真实的生活,但是奸臣们却在设定好的路线边上粉饰太平。沿线那些漂亮的景致,还有载歌载舞的人们让女王觉得自己臣民的生活很幸福。其实她不知道,在道路避开的那些偏远地区,农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正在垂死挣扎。

道路从来都是连接着幸福和需要。道路会出现在麦田与粮仓之间,让人们体会收获的快乐;会出现在牲畜棚和苜蓿地之间,好让人清晨一早便把牲畜带去吃草;会出现在村庄与村庄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方便人们来往。即使是出现在人迹罕至的沙漠中,宁愿绕远也会去连接一个个清泉和绿洲。就这样,道路是人走出来的,它只迎合人们的需要。

但改变这一切的是飞机。它在两个目的地之间铺设了一条直线道路。我们就能了解到以前看不到的疾苦,发现这个星球其实到处是沙漠和岩石。

飞行家变成了观察家,看到的景象可以提供给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做研究用。思考的内容可以给人类学家和哲学家。我们是最早从宇宙的高度来俯视人类的,飞行的高度就像是厚厚的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一部不一样的人类历史。

用飞行家的眼睛去俯视生活中的一切,我们才会发掘自己的更多潜能,才会重新审视自己,做出向好的改变。

像陈学冬在《我家那小子》里说,我们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在节目里可以难得地,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的生活,看自己有什么,缺什么,挺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