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甲骨文「犀、象」隐藏的兴衰密码

 棋石乐1 2018-09-20

上古蒙昧懵懂时期的商朝人极为迷信,商王是典型的「不问苍生问鬼神」,不管是政治、军事,还是诸如:打猎、生病、出游这样的日常生活,都要占卜。所以,现今发掘甲骨文基本上都是占卜的卜辞,但是,也有少数是甲骨文是记事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宰丰骨,就属于一件记事甲骨。如下图: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甲骨文「犀、象」隐藏的兴衰密码

宰丰骨上的契文刻于商王「帝乙六年」或「帝辛六年」,两行共28字,记载商王将猎获的犀牛赏赐臣下「宰丰」之事,兽骨的另一面刻兽面、蝉纹和虺龙纹,并嵌有绿松石。

目前大约发现十几万片刻有文字的商代甲骨,有图案花纹的甲骨大概只有两、三件。另一件与「宰丰骨」 非常相同的是商纣王猎虎记录的虎骨。如下图: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甲骨文「犀、象」隐藏的兴衰密码

「宰丰骨」除了刻有精美的纹饰,和极为罕见的记事甲骨,最重要的是这块骨头是:赭红色爪哇犀牛的骨头制作,甲骨文中也有犀牛的象形字「兕()」: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甲骨文「犀、象」隐藏的兴衰密码

《說文解字》:

「兕(),如野牛而青。象形。與禽、离頭同。凡之屬皆从。(兕),古文從儿。」

《山海經.海內南經》也有記載:

「兕,其狀如牛蒼黑一角。」

可见古人将「犀牛」归为「牛」的一种,「兕」在上古文献中非常常见,《詩經》、《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左傳》,以及汉代的《爾雅.釋獸》都将「犀、兕」並稱,描述为长有一只角的黑牛」,是一种堪舆老虎一般的猛兽。

比如传说中让和珅发迹的乾隆之问:

《論語‧季氏》:「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谁之过也?」

又如:

《老子.第五十章》:「陸行不遇兕虎……兕無所投其角」

先秦的帝王田猎经常猎杀犀牛,甲骨卜辞中非常常见,先秦文献经常记载,用犀牛的角做成的酒器「兕觥」,如:

《詩.周頌.絲衣》:「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詩.豳風.七月》:「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今天,在中原看见犀牛,恐怕比看见外星人ET还让人惊奇,但是,在上古中原地区,看见「犀牛」就像今天遇到兔子一样平常。这也可以推断出上古中原气候是非常温和的。

除了犀牛的甲骨文「兕」字,還有一個案列就是亚洲象的象形字「象」和甲骨文「為、豫」。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甲骨文「犀、象」隐藏的兴衰密码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甲骨文「犀、象」隐藏的兴衰密码

殷墟中还出土了「亚洲象」的骨头,一部分卜辞就是刻在象的骨头上,商周陶器也有很多大象图腾,另如这件造型优美的《商代子母象尊》: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甲骨文「犀、象」隐藏的兴衰密码

从甲骨文的「為」字,还可以推断上古时代的人,曾经驯化过亚洲象,用来运输、耕作。《说文》牵强的解释「為」字是从「爪、母猴」之形,甲、金文出土以后,可以看出是「大象」之形,大象的鼻子非常明显: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甲骨文「犀、象」隐藏的兴衰密码

所以,罗振玉在他的《增订殷虚书契考释》中说道:

「为」从「爪」从「象」,绝不见母猴之状,卜辞作手牵象形……意古者役象以助劳。

传世文献记载有类似神话故事的典故「象耕鸟耘」如:《传》:舜葬苍梧,象为之耕。《吕氏春秋》记载商人有大象组成的军队。

汉朝人就提出过怀疑,可见在汉代,大象在黄河流域基本灭绝,这与史书记载是一致的。《汉书》和《后汉书》多处记载蛮族进贡大象,汉人感到惊奇。今天甲骨文、出土文物和文献、可以互证这是可信的。

这些证据说明:

上古夏商时期,中原河洛地区,河流湖泊众多,气候温和湿润,原始森林覆盖,自然环境非常好,大象、犀牛非常常见,古中原人驯化大象如同牛马。河南称为「豫」就是这个原因,「为、豫」等字都是远古记忆的遗存。学者徐中舒认为「想象」的词源正是来自于此。

所以,甲骨卜辞中这些信息,是研究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古地理学非常重要的证据。比如气候学家竺可桢(1972)先生的那篇非常著名的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探究》,在分析上古气候时候就引证过甲骨文的「豫、象、为、竹」等字,他的结论是:

近五千年中,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 左右。在这以后,年平均温度有2一3℃ 的摆动,寒冷时期出现在公元前一千年(殷末周初)、公元四百年(六朝)、公元一千二百年(南宋)和公元一千七百年(明末清初)时代。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

五千年气候的波动变化如下图: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甲骨文「犀、象」隐藏的兴衰密码

小汉字见大历史之:甲骨文「犀、象」隐藏的兴衰密码

如果从黄仁宇「大历史观」:无数历史偶然事件其实镶嵌在有着必然性的历史大趋势中(大前提),「气候、地理」因素能够推演历史大趋势(小前提),那么,这个数据与中国「稳定」和「动乱」周期大致吻合。

也就是说:也许商朝灭亡的原因,并不是纣王有多坏,很可能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农业问题导致天下大乱。

儒家很多经典都认为商纣无道,周人克商,天命所归。牧野大战,奴隶阵前倒戈,周人以少胜多,取胜很轻松。但是有些文献记载则完全相反,如《尚书·武成》:

「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孟子在看到「血流漂杵」以后,认为周人是「三个代表」的正义之师,不可能如此,孟子很反感这个说法,并说:

「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致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流漂橹也!」

此外,《竹书纪年》也记载牧野大战是相当惨烈,血流成河,商人的抵抗相当顽强。

所以,牧野大战周人取胜轻松是非常值得怀疑的,纣王昏庸无道也可能周人为强调自己的合法性,杜撰出来的。熟读史书毛主席就说过,纣王是一个很有能力的皇帝,只是运气不好。

另外,周人的迁徙以及依靠农业的兴起,也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

周人原来与蛮族戎狄混居,周人祖先「古公亶父」从豳地(今陕西旬邑县)迁徙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迁徙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的恶化。

这跟历史上因为气候变冷,蒙古高原上生存环境变得恶劣,蒙古人南下侵宋、满族人南下侵明是相同的道理。

同样,17世纪小冰期,导致饥荒瘟疫,粮食减产,社会动荡,而满族南侵大明,主要原因就是北方生存环境变得恶劣,《明史》等很多资料都记载得相当详细,气候原因导致农业问题非常明显。李自成造反之所以能一呼百应,就是因为粮食减产导致流民过多,而袁崇焕被杀的罪名之一,就是卖粮食给蒙满。

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1932)也提出过这样的看法,中国动乱和内战分裂周期,与气候波动高度一致。气候温和则和平时期较长,气候转冷,则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或者中原王朝因为农民起义崩溃,导致长期的动荡。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为本的社会,学界提出的猜测也是很合理的:

温暖的气候背景在总体上有利于农业生产条件 的改善,从而在历史上推动社会的繁荣和人口的较 快增长。然而盛世时期众多的人口也加大了社会对 资源、环境的需求压力,这种在暖期尚能承受的压 力,可能会因气候变冷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而凸显, 甚至突破土地承载力的极限,给气候转冷(即使不 是大幅度和长时期的降温)的不利影响留下了巨大 隐患,加之在暖期所建立的社会对气候变化适应系 统效用在气候转冷中往往也难以充分发挥,导致以 农业为主体的社会系统弹性下降、处于高风险状态。(葛全胜等,2014)


因此,从历史来看,中国王朝兴衰与气候的关系是「冷抑暖扬」,秦汉第一帝国、隋唐第二帝国和今天都处在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

现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的「2度阀域」:全球气温上升如果超过摄氏二度,将足以造成我们周遭正常环境的重大改变,人类无法承受。我个人认为:

虽然地球温度升高的确于人类活动有关(IPCC第五次报告显示可信度95%)。但是以2摄氏度为临界点应该值得怀疑。历史表明,气温升高2-3度并不是不好,而是相反。

当然IPCC的结论是经过电脑模拟出来的,理论上地球大气层是一个混沌系统(chaos system),根本无法预测几年、几十年以后的地球气象,有个非常知名的比如叫做「蝴蝶效应」:巴西的一只蝴蝶煽动翅膀,导致纽约的一场风暴。

所以,很多学者质疑IPCC的结论,尤其搞古生物学、地质学、统计学的学者。其中,中科院院士丁仲礼先生就是其中之一,有兴趣的可以看他在石油大学所做的的学术报告:《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

B站地址: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077341/

还有那个在网上引起很多争论的柴静专访丁仲礼:

B站地址: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066257/

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深深的与国际政治纠葛在一起,加拿大、澳大利亚根本就不吊什么「全球变暖」问题,现在,操作这个议题主要是欧洲和美国,还有,有一批人将这个议题几乎变成一种宗教:「绿教」,环境当然要保护,但是不能让恐惧和偏见,战胜了理性和科学判断,好像世界末日的大限要来临一样。

这种非常前沿的学术问题,不是几个记者能下判断的,科学前沿都有合理的分歧和质疑,借用丁仲礼先生的一句话:「科学是对真理的判断,科学家没有主流。」,长者就教导过我们「不要听风就是雨」,此问题真的要「慎思明辨」,作为历史学爱好者,我个人暂时认同丁仲礼先生的判断,持乐观态度。

-----------------------------------------------------------------

参考资料:

1、《说文解字》,许慎著,段玉裁注解

2、竺可桢. (1972).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考古学报, (1), 15-38.

3、葛全胜等(2014).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影响及其应对的启示,地球科学进展, , 29(1): 23-29.

4、李四光(1932).战国后中国内战的统计和治乱的周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1571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