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于时光的门槛,看一片落叶点缀了秋色,一畦清露渲染了秋凉。一打开秋的门扉,在不经意间,寸寸寒了蝉鸣,路边野菊借着秋风的翅膀暗香浮动,那些被吹散在风中的落叶,还在与谁喃喃私语? 千年前,陶渊明笔下《归园田居》所述的田园生活,风光美丽,避世绝尘,令人追逐向往。黄山区的甘棠镇就有这么一处古朴宁静的村落,小巷窄窄,庭院深深,推窗即可欣赏良田美池,让你流连忘返。 庄里村位于历史上的太黟古道之上,宋初由歙县篁墩程氏迁入初建并渐成规模,鼎盛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属于徽文化辐射区,至今仍留有关公庙(2014年被黄山区列为“黄山区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第三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程氏祠堂(明代)、庄里公堂(清代)、纪德亭(清代)、秀水凉亭(明代)、程氏住宅(清代)、永镇桥(清代)等多处古建筑、古文物遗迹,是黄山区极具徽文化历史传承的古村落。 黄山区三口镇有个湘潭村,村中有条湘潭老街,街不算长,但历史不短,距今已有738年历史,街不太宽,但商贸市兴,八大商户曾在这条街上演绎过一番辉煌。 ![]() 无边的稻田,像金色的海洋,秋风轻抚,稻穗微漾。行走于谭家桥镇东黄山村的田间小路,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不远处的西潭古村落飘出一缕缕饭香,轻轻的,随风拂来。 这里历史悠久,村落文化渊源悠长,有汪氏分祠、千年古官道、百年红豆杉,红庙等众多人文建筑,村内保留着十余幢民清古建,整个村庄保留着部分民清时候的风格。 ![]() ![]() 永丰乡岭下村位于黄山区西北部,地处“黄山-太平湖-九华山”黄金旅游腹地,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里不仅是文坛大师苏雪林的故里,也是徽商巨贾苏锡眉的生长地。 现今境内仍保留有完整的清代希范堂、苏氏宗祠、海宁学舍、元代石屋——五福庙,还有明代青山塔、希贤桥、三畏堂、五仙桥、和会桥等诸多古迹。 ![]() ![]() 郭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村,民风淳朴,风光秀丽,大部分文化古迹原汁原味且保存完好。现存有古民居40多幢,古桥3座,古庙宇观音阁1幢,恒河古溪1条等文化遗迹。其中,观音阁是黄山区保存完好的唯一建于桥上的廊桥与佛阁相结合的古典建筑,记载了当时修路、补桥、兴修水利的功德,对研究本地的历史文化,具有较高史料研究价值。 其从村落到街巷空间再到建筑单体都保留了原有的尺度,整体形态随地形高低错落,院落大都保留有院墙、河流对景,空间环境丰富。在这里,你会看到真正的一步一景致,一步一故事,当目光触及石头砌的房子,时光的远古和泥土般的朴实就会敲击心灵。 ![]() 眺望着远处泛起波光的稻穗,轻嗅着乡野芬芳,没有了喧嚣的鸣笛声,没有了繁杂的事务,完全沉浸在古村落里,趁着中秋假期真正给自己放个假。 来源:健行渐美黄山区 |
|